揭秘:好萊塢是怎麼成為世界電影中心的?

2020-10-20 愛因斯坦講堂


好萊塢是世界聞名的電影中心,美國許多著名電影公司設立於此,每年在此舉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則是世界電影的盛會。它是如何發展成為電影中心的呢?

1910年,紐約導演格裡菲斯帶領一群比奧格拉夫電影公司的演員,在洛杉磯聖加布裡埃爾拍攝了一部名為《雷蒙娜》的無聲電影。同年,他拍攝了另一部電影《老加州》,這是他在好萊塢拍攝的第一部電影。與此同時,「硬漢」威廉·安德森在聖巴巴拉市的使命峽谷和聖馬可山口拍攝了一部西部片,這部片子是他坐在貨車車廂裡剪輯的。

隨著各種各樣的地標建築和宏偉建築的興起,聖巴巴拉市一年之內就有13家小電影製作公司成立。不久之後,芝加哥的美國電影公司也加入其中。這家公司建造了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電影製片廠,擁有「飛屋」工廠以及一座永久性的西部邊境城鎮和一個有75匹馬的馬廄。

聖巴巴拉的居民目睹了電影行業在他們身邊發展起來,見證了一些驚人的電影拍攝場景,比如一輛失控的汽車在街道上飛馳,撞上了豪華轎車,撞飛許多「假人」;還有一名特技演員從一輛公共馬車上跳下來,頭部撞到巖石後死亡。

到1918年,「飛屋」已經製作了大約1000部電影,超越了聖巴巴拉。然而,好萊塢並沒有表現出發展放緩的跡象,格裡菲斯的史詩片《一個國家的誕生》的票房收入高達數百萬美元。美國電影製造業的工作室搬到了好萊塢,好萊塢迎來了超級巨星時代。在這個時代,查理·卓別林和瑪麗·皮克福德等演員家喻戶曉。

內容來源:中國畫報出版社《大蕭條》,京東、噹噹等平臺有售。

相關焦點

  • 科技史上1月30日好萊塢成為世界電影中心
    是世界上地理緯度最高的一個洲。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南極被發現的時間,目前有很多種說法,英國人說:「是英國船長詹姆斯·庫克於1774年1月把船駛到了南緯71°10海域」,俄國人說:「是俄羅斯航海家別林斯高晉率領的探險隊1820年1月16日發現了南極大陸」。
  • 在全世界開了掛的寶萊塢電影,如何超越好萊塢成為世界第一?
    雖然寶萊塢並不能覆蓋所有印度電影,但作為印度最大的影片生產中心,寶萊塢為印度立足世界電影大國之列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從某種程度來講,寶萊塢的發展史也就是印度電影的歷史。寶萊塢(Bollywood)廣義上指「印地語電影」,狹義上即為孟買西北郊外的孟買電影城。
  • 好萊塢電影「拍板權」揭秘
    在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內,「拍板委員會」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這種委員會有時由少數幾位高管組成,有時則是十幾個。
  • 《緊急救援》發布製作特輯 揭秘"好萊塢級別"班底
    《緊急救援》發布製作特輯 揭秘"好萊塢級別"班底  「電影《緊急救援》其實在做一部好萊塢級別的電影,我希望在質量、聲畫的呈現上都能達到全新的層次。」
  • 好萊塢視效大師現場教學 深度揭秘《阿凡達》
    1905電影網訊 9月26日,首屆「Create Change設計論壇」在京舉行,《阿凡達》首席角色設計師內維爾·佩奇、《美國隊長》概念設計師蒂姆·弗萊特瑞現身,與參與者分享好萊塢特效大片的幕後故事。當天,作家鄭淵潔也作為特別嘉賓出席活動。
  • 好萊塢藝術家揭秘,黑人電影人的演藝事業,原來還與警察掛鈎
    作者:沾沾自喜看電影 (註:本文禁止被「手機中國網」搬運!)自從弗洛伊德事件發生以來,好萊塢進行了多次關於黑人演員的平等運動。北京時間6月21日,好萊塢藝術家Sterling K.Brown在好萊塢報導者的專訪中,揭秘了一件大家不知道的事情——黑人電影人的演藝事業,原來還與警察掛鈎。在非裔演員聯合發表發表的一份聲明中,數百名黑人藝術家還認為,電影組織應該在促進薪酬公平,挖掘非裔演員的創造力和以及讓黑人在教育方面做更多的工作。Cynthia Erivo補充表示,現在非裔演員無論是從籤約演出合同,還是在執導電影上,都被當地警察幹預。然而白人藝人卻沒有這樣的「待遇」。
  • 【Hollywood·乾貨】好萊塢電影營銷大揭秘
    營銷策劃始於消費者,而不是製作者自身,這樣才能真正獲得消費者的滿意,並成為吸引他們繼續消費的動因。這種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營銷觀在美國已被普遍接受,好萊塢深諳其道,將觀眾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消費者為中心作為電影品牌的指導思想早已是他們公認的營銷法寶。
  • 營銷丨好萊塢電影營銷大揭秘
    因此,總結其營銷策略,把握其運營特色,對世界各國的電影營銷無疑有著深刻的借鑑意義,對我國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營銷策劃始於消費者,而不是製作者自身,這樣才能真正獲得消費者的滿意,並成為吸引他們繼續消費的動因。
  • 「好萊塢豪門」揭秘 馮小剛、李安被傳躋身入場
    「好萊塢豪門」揭秘 馮小剛、李安被傳躋身入場 在好萊塢電影圈也有這樣一個略顯神秘,鮮少有人能登堂入室的豪門,這就是「IMAX電影製作人俱樂部」。    近十幾年來,對IMAX電影技術的應用使得一部分好萊塢影片獲得了超乎導演想像的畫面質量和放映效果,動作片和宏偉場景的大製作影片效果更為突出。據好萊塢業內人士介紹,IMAX在電影製作和後期制式轉制方面都遠遠領跑世界頂尖電影技術產業。
  • 《緊急救援》發布製作特輯,揭秘「好萊塢級別」班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說 「電影《緊急救援》其實在做一部好萊塢級別的電影,我希望在質量、聲畫的呈現上都能達到全新的層次。」在林超賢的娓娓道來中,電影《緊急救援》日前正式發布 「好萊塢級別」製作特輯,令人聞風喪膽又倍感熟悉的「爆炸林」林超賢再次超越極限,打造國內的超級英雄電影。
  • 美國軟實力的象徵,好萊塢電影這5個特點,傳遍世界各個角落
    人稱世界的軟實力中心在美國,而美國的軟實力中心則在好萊塢。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電影,常被視為美國「軟實力」的顯著標誌。好萊塢電影傳遍世界各個角落,「以柔克剛」,潛移默化,貫徹了美國的硬實力(軍力)無法完成的任務。
  • 路易十三《100 Years》香港揭秘,一部我們此生看不到的電影
    繼洛杉磯全球揭幕後,世界殿堂級幹邑品牌路易十三攜其銀幕原創《100 Years》於香港揭秘。▲嘉賓期待觀看獨家花絮在香港中環中心足夠環望整個維多利亞港的頂樓上,我和身邊從世界各地來到的貴賓一樣,正抬頭看著眼前的大銀幕。
  • 【世界最美汙水廠】No.7 "歐洲好萊塢"電影廠旁的水回用中心
    布達佩斯,完美地將哥德式建築、前蘇聯風格大樓,新藝術風格大廈、巴洛克式宮殿以及古羅馬廢墟交融在一起,這使得她成為電影攝影工作者的「寵兒」。身處布達佩斯,即可「以假亂真」,用實惠的價格再現布拉格、莫斯科、巴黎、東柏林前身,甚至是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聽說《紐約時報》曾賦予其「多瑙河上的好萊塢」的美譽。  《貝隆夫人》、《虎膽龍威》、《殭屍世界大戰》、《碟中諜4》 都曾在這裡取景。
  • 路易十三香港揭秘銀幕原創電影《100 YEARS》
    2015年12月11日,在香港中環中心頂樓充滿未來感的現場,世界殿堂級幹邑品牌路易十三攜其銀幕原創《100YEARS》於亞洲活力之都香港揭秘,這也是繼洛杉磯全球揭幕後,在亞洲地區的首次亮相。
  • 好萊塢電影 為何鍾愛「世界末日」?(圖)
    《2012》海報   儘管這個月21日那天,太陽會照常升起,但「世界末日」的謠言,卻被頻頻炒作。此謠言傳播甚廣,好萊塢「末日電影」可謂功不可沒!好萊塢為何愛玩世界毀滅?而各種末日預言,成為好萊塢片商的「搖錢樹」。這樣也培養起了好萊塢電影人的「末日情結」。   被中國觀眾力捧的《2012》便是這樣一部電影。《藏獒》製片人何堪說,從電影來說,好萊塢片商是充滿「惡意」的,他們混淆了電影虛構情節和虛假神話概念,通過網際網路在人群中激起「末日恐懼」,以賺取更多的票房。
  • 尼萊塢的崛起:「非洲好萊塢」如何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基地?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將其與美國的Hollywood(好萊塢)、印度的Bollywood(寶萊塢)類比,並稱為世界三大電影產業,此後,「尼萊塢」這個名字便流傳開來。紐約時報2016年的文章,講述他們為「尼萊塢」命名的故事而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4年的統計數據,奈及利亞的尼萊塢正式超過印度寶萊塢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出產國
  • 好萊塢《在劫難逃》今公映 揭秘影片五大看點(圖)
    好萊塢《在劫難逃》今公映 揭秘影片五大看點(圖)   對於這樣一部火熱暑假檔不容錯過的火爆大片,相信以下五大看點,至少有一個將成為你們衝進影院的理由。  看點一:動作槍戰——青春版的《諜影重重》  首先這無疑是一部主打動作和槍戰的電影,泰勒·洛特納在片中展示了摔跤、拳擊、散打以及跑酷等多項技能。
  • 好萊塢憑什麼享譽世界?領先的技術、性感女神、資本交易
    很多人都知道好萊塢和奧斯卡。是這個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影視基地之一。原本的好萊塢只是作為一個攝影師的取景地,但是在20世紀初的時候,一些獨立製片商紛紛朝著好萊塢湧來,逐漸成為一個影視基地。一直都是走在世界最前線的好萊塢,除了以上過硬的電影工藝之外,不得不提的還有它獨特的製片制度。三位一體的集成系統。影片的生產、發行和放映集成為三位一體的配套網絡,控制了電影企業的運作。
  • 20張罕見的綠幕照片,揭秘好萊塢知名大片的幕後製作
    得益於CGI和綠幕等技術的進步,以假亂真的特效已成為好萊塢電影多年來的招牌。而你是否想知道製作這些電影時的現實情況是什麼?相信我,以下這些好萊塢幕後花絮的照片將改變你觀看電影的方式。1.鐵達尼號對我來說,我覺得電影《鐵達尼號》中的許多場景本應具有比這更多的綠色場景。
  • 好萊塢失色,世界第一票房市場成為中國電影全球化徵程的開始
    但是即便剝離疫情因素,從整個市場的趨勢來看,在中國文化自信的滾滾洪流下,「好萊塢」的影響力也已經褪色大半,在中國電影歷史票房排行上,前十名中有九部電影是中國製造,只有一部來自好萊塢,在美國電影配額從未減少的當下,這一數據更能說明問題——中國觀眾更愛中國電影已成為鐵一般的事實,被「好萊塢」打壓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