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用房換零花錢花:不想成為「敗家子」,應先實現人格的獨立

2020-12-19 胡先生教育談

大學生,想讓自己的零花錢更多,賣掉父母買的房子,這簡直就是」敗家子「的典範。大學生用房換零花錢花:不想成為「敗家子」,應先實現人格的獨立。

據媒體報導,一位1998年出生的大學生,他的父母在2015年為他買了房子。由於他的父母通常只給零用錢,他感覺自己的零花錢不夠多,在2016年,他以320萬的價格出售了這所房子。 實際上,這所房子的價值已達到550萬,收到這筆五萬元的定金後,他在一周之內就花完了。

對於這樣的事情,我感覺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 作為一名大學生,由於他想多得到一些零花錢,他不得不賣掉父母自己買的房子,這就是 」敗家子的典範「。當這件事發生時,便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那麼當代學生應當如何才能實現自己人格上的獨立呢?

1、學會對自己負責

實現自己人格獨立首先知道自己對自己負責,而不是讓別人對自己負責。但是,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許多孩子只有在完全擺脫家庭後才會有快速的成長。

對於許多「敗家子」來說,他們可能不了解自己,而非常享受過程。因此,只有在自己的利益損失後,他才會反思並逐步成長。

儘管他自己損失很多錢,但是從獲得的價值來看,這可能會讓他逐漸長大並開始思考自己的行為以及行為背後的責任,這比損失一些錢更重要。

2、除接受良好的教育外,父母應該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為了使一個人獨立於人格,除了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外,父母還可以放開手,讓孩子從小就擁有試錯的餘地。 只有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對自己負責時,他的個性才能獨立。 如果讓別人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那麼「敗家子」的行為自然就會發生。

因此,有時「敗家子」的行為並不完全是孩子的問題,可能與原始的家庭教育方法有關。 許多父母由於家庭條件良好,對子女沒有底線的照顧,最終他們的子女將變得無法無天,自然會走上「敗家子」之路。

3、要消除「富不過三代」的偏見

長期以來,人們對「富不過三代」懷有深深的偏見。 「富不過三代」實際上是在強調不能教育自己孩子的父母,而不是在強調富裕的家庭一定不能過三代人的命運。 從某種意義上說,富裕家庭更有可能成為讓子女成才,這是現實世界的真實寫照。

儘管在歷史和影視小說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富不過三代的例子, 但是,如果稍微考慮一下,就會發現邏輯漏洞是顯而易見的。 他們只是嫉妒和仇恨的一種情感,沒有嚴格的邏輯機制,因此,這是一個錯誤的判斷。

寫在最後

對於這樣的大學生,現實生活中肯定有很多。 對於大學生來說,人們總是認為只有學習好就可以了,但是事實上,上大學是一個非常全面的成長過程, 不僅要很好地學習所謂的專業課程,而且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大家認為敗家子和人格獨立之間有沒有必然聯繫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先獨立,後愛人 | 愛情觀
    「可我不想成為你的負擔!」在採擷愛情之前,親愛的你學會獨立了嗎?到今天我才明白你跟我說的那句話,先獨立,後愛人。」簡單說,你要認識自己並在你的界限範圍內擁有獨立的人格,這才是完美婚姻關係的最好詮釋。因此,在戀愛前,我們都應該學會獨立。
  • 辦公室、資料室、休息室等用房與飛機停放和維修區之間應採用耐火
    辦公室、資料室、休息室等用房與飛機停放和維修區之間應採用耐火 2019-03-20 15:24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應聘平面模特要先交錢拍藝術照?南昌多名女大學生「中招」...
    近日,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記者接到大學生小唐(應採訪者要求化名)的投訴,稱自己和多名朋友在南昌華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應聘平面模特時,稱需要上傳照片到全國模特網後才可以安排工作。此外,公司還要求她們繳納拍攝的費用1280元,並稱後期會退還該費用。但此後要求退還費用時卻被拒絕並被刪除好友。
  • 中國孝文化與獨立人格的消彌
    觀點主要分兩大派:——孝道是中國文化的根基,父母有充分的權力要求子女盡孝,這點不容置疑,現在應鞏固與強化孝文化,而不是批判孝文化中存在的問題。——父母養育愛護子女,子女贍養孝敬父母是人類美好的情感與神聖的家庭責任,但並不可以此作為無節制佔有或索取的理由,應尊重彼此獨立人格。
  • 世界級敗家子霍華德·休斯,父母雙亡後任性揮霍,卻成為世界首富
    他在14歲之前,就獨立製造出了無線電臺、助動自行車、獨立拼裝出了摩託車。可見天才和年齡是無關的,年齡的增大,只是給了才華更多的施展空間。而後休斯對飛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且有了飛行經歷,那時他不過14歲。誰知休斯16歲那年,母親因手術意外去世;18那年,父親又因為心臟麻痺去世。
  • 無獨立產權商業用房變身返租公寓 房產「花式營銷」害苦購房人
    有的開發商因此動起歪腦筋,竟然把商業用房包裝成有獨立產權的公寓出售給購房者。公寓和商業用房到底有什麼差別?買公寓如何防止「被套路」?近日,多位購房人向《天天315》節目組反映,貴州省貴陽市的祥源·馨月港項目開發商賣房時宣稱,賣的是有產權的14平米精裝修的LOFT公寓。購房人買房後卻發現,他們買到的其實是沒有獨立產權的商業用房。
  • 電影《成為簡·奧斯汀》:人格獨立,是女人一生最好的底色
    文 | 小木炭排版&編輯 | 小木炭昨天二刷了安妮·海瑟薇主演的電影《成為簡·奧斯汀》,再一次被女主高貴的靈魂所感動。電影講述了一個家境普通,熱愛寫作的女生簡·奧斯汀,家裡人希望她嫁給上層社會的貴族瓦萊斯先生,而簡卻不希望因為利益而嫁人。她的愛情觀是:如果不是因為愛情而結婚,她寧可終身不嫁。
  • 三個層次的獨立,助《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們」真正實現自我救贖
    可是,仍然有很多「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女孩要富養,因為能換個好價錢」等言論。物質水平是上去了,可是只不過依舊是被圈養在籠子裡的金絲雀,是另一種形式的玩偶。女性的獨立,仍然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女性,該如何避免自己成為別人的玩偶,實現真正獨立呢?都值得深思。經濟獨立:永遠不要手心向上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經濟獨立了,才會有底氣,去追尋更多的自由。經濟不獨立容易喪失話權;習慣性手心向上註定註定卑微,矮人一截。
  • 「富二代」不全是敗家子,他靠自己成為億萬富翁,座駕是帕加尼
    「富二代」不全是敗家子,他靠自己成為億萬富翁,座駕是帕加尼其實在現在這個社會狀態下,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仇富」的心理,說白了就是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誰要是穿的比自己好住的比自己好,那心裏面真不是什麼好滋味。
  • 大學生消費現狀,生活費共分五個檔次,一個月多少錢才夠花?
    許多孩子上大學,還是人生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所謂「兒行千裡母擔憂」,除了為孩子打點行囊,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按時給孩子生活費。孩子上大學以後,一個月給多少錢才夠花?大學生生活費的五個等級,你處於哪個水平?要知道錢不論給的多或少,都有相對應的消費方式。上大學到底每個月要花多少錢,我們可以仔細算筆帳。
  • 大學生生活費都花哪去了?過度消費不可取
    作為大學生,大多數還屬於純消費者,我們的生活費主要依靠父母的給予,不能任由自己的喜好無計劃的消費,但好多同學卻意識不到。目前,大學生生活費消費主要有兩大方面:社交和購物。很多同學認為衣服只能穿一季,來年再穿就過時了,不想讓自己成為「土妞」。換言之,消費是為了面子,為了滿足貪婪欲望的人比比皆是。大學生應該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大學生代表新一代人才群體,倘若一個個都盲目跟風,過度消費,購物成癮,那我們怎麼成為新一代社會的接班人,怎麼去推動社會的發展。除了過度消費,社交又是大學生花錢的一大方面。
  • 高考分數剛揭曉,兒子要求一個月4000元生活費,父親:「敗家子」
    這將是很多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父母也要仔細考慮每個月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比較合適。 本來聊天的氣氛是十分融洽和諧的,但當偉偉要求爸媽每個月給他4000元生活費時,家裡竟開始了一輪爭吵,父親甚至大罵偉偉是「敗家子」。
  • 如何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
    【摘要】中國夢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理想與信念。中國夢的實現必須要依賴於每個社會個體的共同努力。將中國夢與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彰顯大學生自我價值實現與社會需求的對應,能夠使大學生的自我發展與國家、社會發展相融合。
  • 《普通公司法》閱讀札記§4 公司的獨立人格:社團理論
    通常認為法人是有獨立財產的,在我國通常將法人和有限責任綁定在一起,但實際上獨立人格並不意味著財產獨立。2.獨立財產和非獨立人格信託。信託本質是一種財產關係,信託財產具有獨立性,但是人格依附於受託人。3.獨立人格和非獨立財產無限公司。4.相對獨立人格和非獨立財產個人獨資企業。
  • 豆瓣高分《荼蘼》:人格獨立的全職媽媽,才能正確認識家庭與事業
    在這個時代,其實女性的價值早已經不局限於家庭之內,只有一個人格獨立的女性,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實現自己的價值。電影《荼蘼》——女性關於工作和家庭的動態平衡前段時間看了一個豆瓣評分8.6的電影——《荼蘼》。這部電影裡,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徘徊,最終找到答案的女性故事。
  • 敗家子的一生
    沒有錢花,那些狐朋狗友都不愛搭理他了。有人慫恿他賣掉母親的婢女,換些錢來賭博。曹陽一聽,是個好辦法,於是,他領出兩個婢女賣掉,得到一百多貫銅錢,又開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有個他以前的婢女,在他家的時候沒少受他的打罵,後來這個婢女嫁給了一個窮人家,為了生活,經常到一個妓館當傭人賺錢來補貼家用。這個婢女在青樓碰見過曹陽多次。
  • 媒體調查:大學生渴望獨立 農村學生優於城市學生
    此話一出,少有人關注新業務的發展趨勢,倒是對大學生的做法看法頗多。有關自理能力、獨立能力的話題一時間甚囂塵上。對此,本報對50名蘭州在校大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數據表明,農村學生獨立能力普遍高於城市學生,而絕大多數大學生獨立能力欠缺的原因並非是因為「自己不願意獨立」,而是父母大包大攬,從而造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局面,扼殺了他們想獨立、想自立的想法。
  • 經濟獨立版PK學習上進版大學生,為什麼我支持學習上進版獲勝
    當你忙於實現經濟獨立搞什麼項目的時候,同專業學生在參加專業技能比賽,你還在思考工資和比賽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人家可以通過比賽收穫課堂沒有教的專業方面的本領,那是不是比別人差一點了。把本專業的學好,以後賺錢的速度和頻率跟現在一邊要顧著學習和賺錢是不一樣的。
  • 《愛的釐米》:把一個啃老敗家子演得如此讓人厭惡,也是一種成功
    1994年的《活著》,很長時間以來都被認為是張藝謀最好的作品,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而葛優則成為第一位坎城華人影帝。《敗家仔》中的敗家子很經典,但現實中並不多了,畢竟練武的富二代太少了;《活著》的中敗家子更經典,無論什麼年代都有爛賭不服輸的人。相比這些經典敗家子,《愛的釐米》中的關震雷則更普遍,因為啃老族不需要家裡有礦,只要家裡有個寵愛兒子的爹媽就行。
  • 宅家期間,大學生的錢花哪兒了?
    近日,中青校媒聚焦大學生「宅家」期間消費情況,面向全國975名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0.36%被調查者表示自己「宅家」期間「不知不覺花出去了很多錢」,認為自己在家基本沒有開支的佔到2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