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老了?Cest la vie!《邪不壓正》裡種種勢如破竹的潰不成軍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邪不壓正》裡,老薑扮演的老藍對小彭(於晏)扮演的小李(天然)聲淚俱下:"爸爸走到窮途末路了。"這是博取同情分的瞬間,姜文和藍青峰虛實一體,掏心掏肺地兜底交代:老漢窮途末路了,忍看能不能殺出一條血路。剖白到這個程度,觀眾和李天然一起生出惻隱之心。可不濟事啊,藍青峰的謀略和姜文的電影都像紙牌屋一樣呼啦啦地倒塌,無論藍青峰還是姜文,都只能吞下滿口的血和牙,來一句:"別叫我爸爸了。"

這一回,縱是邪不壓正,終究潰不成軍。


把李天然比作北平哈姆雷特,這是欺負莎士比亞作古了400多年。還是作為導演的姜文有自知之明,他說"李天然在很長的時間裡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幹嗎"。《邪不壓正》給人也是這印象,大部分時間裡,導演不知道在幹嗎。藍青峰荒腔走板的謀略、小裁縫開外掛一樣帶出一支暗殺隊、以及更多沒完沒了的邏輯硬傷其實都不能真正傷害到這部電影,借用片中臺詞:"成事要靠天時、地利、人和。"拍片講究主題、人物和心理。姜文以演員出道,他笑傲江湖依仗的核心價值是對角色的敏感,用一場戲的工夫,字字珠璣地立起"人物"。但這是有條件的。比如《讓子彈飛》,他扮演張麻子,利用聽一段詠嘆調的戲份就確立了自己"有義氣、有文化、有遠見"的匪中人傑形象,這個策略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演對手戲的小六子生嫩,完全是個烘託張麻子的應聲器。到了《一步之遙》,完顏英和馬走日旗鼓相當,四兩撥千斤地調戲了馬走日表演"混蛋赤子"的個人秀,於是那句本來應該點題的金句"我還是個孩子,孩子不分大小"頓時成了笑話,這就有點不妙。《邪不壓正》更慘,藍青峰狹路相逢朱潛龍,後者哪是省油的燈,兩強相遇,室內戲怎麼調度?鏡頭怎麼給?剪輯的文章不好做。頻繁的快切如果不能對情境和人設起到建設意義,只是讓演員耍完抖機靈的臺詞,那只能說一句:戲,不是這麼做的。當然,姜文在這場戲裡,確實眾望所歸地給出了格言式的對白:我是為了這碟醋,包了餃子。


這話是題眼。《邪不壓正》是那盤餃子,導演心心念念的"醋",是舊日京城低矮的天際線,青灰色的屋簷綿延如海,風一樣的赤子在北平的半空飛奔而過。如果時光倒推30年,姜文會演的大概是"屋頂赤子"李天然而非藍青峰。李天然這個角色,劇情設定13歲遭遇劇變,蟄伏15年後,再出場是28歲的男青年了。但以彭于晏的表現,這個光膀子在屋頂上浪奔的小夥,心智18都不到,他還是個孩子,孩子不分大小。和環境格格不入的純真男孩,這是姜文電影裡反覆出現的形象,李天然、馬走日和張麻子,曲折地總能回溯到"陽光燦爛"時的馬猴兒。

回憶《陽光燦爛的日子》,必須承認原作小說施加給電影的強大塑形力量,這是足夠幸運也足夠迷人的巧合,改編者和原作者的精神方向是一致的。《俠隱》則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常年處在華語文學主流視線之外的張北海,之所以能得阿城青睞,在於他擅寫城市的"地氣",寫得出塵世的煙火氣。而這偏偏是姜文不擅長的——他一半天真一半自負,一半理想一半虛無,他有孤膽英雄的情結,卻看不到芸芸眾生。


▲《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

號稱"站著賺錢"的《讓子彈飛》已然嚴重暴露了這一點,張麻子光芒萬丈,兄弟都是陪襯,"鵝城"的父老鄉親一律劃歸愚昧的烏合之眾,姜文太太周韻扮演的"花姐"和張麻子看對了眼,但尚且是個傻白甜的清純符號。《一步之遙》舉世皆濁,坑蒙拐騙的馬走日成了碩果僅存的天真之人,周韻扮演的"武六"仗一腔孤勇,陪著馬走日"千萬人吾往矣",有了女武神的派頭。《邪不壓正》的理想狀態是這樣:藍青峰的謀略和朱潛龍的野心都是笑話,看起來是國際主義友人的美國大夫其實是種族主義者,日本的陰謀家的則是表情包,沒有任何汙濁的陰謀能阻止李天然奔向"永恆的女性"關巧紅,又一次,性感熟女死於非命,為"女神"代言的周韻在命運的那一頭等待著男主角。這個架空的世界,根本不是張北海想像的那座充滿人間喧囂的舊城,而是成就李天然命運傳奇的寓言城,一座沒有"眾生"的城市,舊城牆和鐘鼓樓只是修辭的地理名詞。


論創作策略,《邪不壓正》不比《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高明,但也沒差太多。"有句無章""一堆珠子胡亂攢成串"這些創作方法論層面的問題,前兩部電影裡已經存在。但是,議論《讓子彈飛》或《一步之遙》,尚且可說"喜不喜歡這菜,是個人口味問題。"可輪到《邪不壓正》,爭議的不是口味差異,而是端上桌的菜不成菜。從戲劇構作到視聽表達,方方面面的章法錯亂,看到最後只服藍青峰那句"別叫我爸爸了。"


▲《讓子彈飛》劇照

無論喜歡或反感,都得承認《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自始至終有一口氣頂著,可以理解為男性的荷爾蒙,也可以理解為某種高蹈熱烈的情懷,總之是股精氣神的力量。這力量形成的前提依賴於作為演員的姜文的個人魅力——他出演了那個被辜負的、但是被觀眾認可的"英雄"。問題在於,張麻子有魄力一走了之,留一個背影惹無數牽掛;馬走日已經有點力不從心,只能從半空一躍而下;到了李天然,比起這個角色有沒有勇氣復仇,更棘手的問題是姜文已經沒有大露八塊腹肌在房頂上裸奔的本錢了。他老了,做起教父,在電影裡給自己找了個"兒子"。"教父"打著如意算盤,以為自己承包了大智慧,把荷爾蒙的任務留給了"兒子",1+1繼續加出一個孤膽赤子的英雄夢。可惜,這種簡單的數學在電影面前是不管用的,藍青峰淪為徹底的丑角,李天然更像個小傻子,丑角和傻子之間,是夠不到"赤子"的一步之遙。

遣走李天然時,藍青峰那張血肉模糊的嘴定格成悽涼又寒磣畫面:有些男孩不會成長,卻勢如破竹地老了,創作能力的衰退就像生理機能的老化一樣,觸目驚心。

如果你喜歡奢侈品,並且熱愛奢侈品文化,記得找我來聊! 尚品控(百度)可以進一步交流,備註鳳凰一個不搞文案,堅持好貨的男票。每日更新20+最新爆款

相關焦點

  • 《邪不壓正》:中年姜文的斷奶儀式
    ;李天然用手指敲三下額頭,說「C'est la vie!」(法語,這就是生活)再往回倒,使勁倒。在影片一開始,在美國學習受訓的李天然接到指令,要求回中國北平,而他與北平的上級接頭的暗號手勢就是捏鼻子嗡聲嗡氣地嘟囔一句「你等什麼?」,然後是用手指敲三下腦門回一句「C'est la vie!」。一頭一尾,影片整個故事閉環了。
  • 崔永元、馮小剛的命,全部藏在姜文的《邪不壓正》裡
    顯然,姜文給不了他們這些。姜文能帶給大眾的,是一部充滿了荒誕現實主義的故事,而在這個故事裡,他根本就沒打算給出一部故事線清晰的傳統商業電影。甚至可以說姜文就沒打算好好把故事講好,這部電影絕大多數的精髓,都得依賴觀眾自己去領悟。這很「姜文」,他拍這部電影,不是為了迎合投資,不是為了擴大票房。他最想的,就是把電影做成一壺酒。
  • 《邪不壓正》姜文導演又一新作,看姜文如何將黑色幽默玩到極致
    目前來看,這部電影完整度比不上《讓子彈飛》比不上《鬼子來了》,在姜文的電影裡,或許只好於《一步之遙》。當然,這這只是目前來看。不去對比,只講電影,這絕對是一部好電影。有人說看不懂劇情,或許是因為電影本身有些跳躍,讓人不能快速接受。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劇中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要殺人。
  • 從《邪不壓正》的「肉慾」裡看姜文
    但是姜文還是姜文,《邪不壓正》依然是典型的「姜文片」,這次除了加入了昆汀式的「暴力美學」外,真的特別姜文。依然要穿越時代的鴻溝儘量還原北平的模樣,人物和情節依然隱喻著各種歷史事件,臺詞和對話依然充滿各種諷刺,依然充滿了「肉慾」,喜歡的人自然能從中讀出姜文的魅力,不喜歡的人,也就當做消遣了。
  • 【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
    龍鳳配》中清唱的版本英國著名表演藝術家Petula Clark演唱的法語版本日本歌手手嶌葵2009年的專輯《La Vie En Rose~一股幸福的暖流Une part de bonheur 流進我心扉Dont je connais la cause 我清楚它來自何方C』est toi pour moi 這就是你為了我
  • 邪不壓正:仍然是姜文,也只能是姜文
    因為,這就是《邪不壓正》,是有著強烈姜文印記的《邪不壓正》,而不再是《俠隱》。不同於張北海老先生對北平優哉遊哉的吃喝遊樂記憶,《邪不壓正》在姜文的風格下,更加刀光劍影與陰謀算計,帶著姜文式的嗨勁,以及他的幽默,顯然更爽了。當然,這就該是姜文電影的樣子,是一直以來的姜文。
  • 姜文《邪不壓正》觀後
    片名叫做《邪不壓正》,導演是姜文。只有姜文,才會讓數百人驅車一百三十多公裡,花兩個小時趕去看一部露天電影;也只有姜文的電影,才會無論他拍什麼題材都讓人充滿期待,覺得那是一年裡有數的幾件事之一。在我看來,姜文的電影都是那種帶著魔幻色彩的童話。他在自己的電影裡是個永遠不會老去的男孩子,始終用這個男孩子的視角觀察世界,並在成人的世界胡作非為,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 姜文電影《邪不壓正》 五大看點全解析
    姜文表示:「沒有四年,拍不成一部電影,我願意搭這個時間。」有趣的是,姜文的故事總發生在夏天,7月13日,千萬觀眾第一時間走進影院共享夏日盛事,難怪首映禮上黃渤笑言「看姜文電影就像過節」。「客人難得一聚,必須好酒大菜招待。」姜文電影裡一以貫之的美人、英雄、荷爾蒙三大要素,在新作中發揮到極致。
  • 《邪不壓正》:姜文的野望
    但到了改編電影《邪不壓正》這裡,《俠隱》對舊時北京的情意結幾乎都不在了,轉而是姜文對北京、民國乃至人生和社會的理解。姜文在訪談中說,為了賺錢和泡妞拍片那不叫搞電影,《邪不壓正》的確讓人看到了靈魂,以及55歲的姜文依然旺盛到每一秒鏡頭都不會浪費的表達欲。
  • 姜文變了?姜文沒變
    張北海寫亂世,專注於還原;姜文則對還原無感,他要的是老瓶裝新酒。一個要「回到北京」;另一個是要尋找破局,比如「跳出北京」。果然。《邪不壓正》又是一次對原著的叛逃。電影裡,姜文不僅迴避了原著俠與舊江湖的狹小,甚至重新推演當代的主流價值觀。
  • 影評 | 《邪不壓正》裡姜文的「俠隱」,你看懂了多少?
    2018年7月13日,姜文闊別銀幕4年的新作《邪不壓正》上映。這部《邪不壓正》是姜文的民國三部曲的第三部,距離上一部《一步之遙》已經過去四年。這部《邪不壓正》依舊很姜文,電影風格一直以來,都有一些顯著的個人標籤。首先姜文的作品裡一直有非常顯著的話劇元素,大量運用中、近景和特寫鏡頭,造成空間感的壓縮。放大表演者的面部表情,使觀眾去感受人物的心理變化和劇情發展。
  • ( LE SENS DE LA VIE )
    在我的內心世界裡,不再有憂慮恐懼。J』ai trouvé le sens de la raison qui m』entraîneà chaque pas, sur le devant de la scène.
  • 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
    《天下無賊》而成為國人最熟悉的版本;艾迪特·皮雅芙的情人之一,著名法國男歌手Yves Montand的演唱版本,他是法國香頌歷史上最偉大的男歌手之一;老牌法國歌后DALIDA 1972年演繹的版本英國樂隊EDMUNDO ROS拉丁風格演繹的版本;奧黛麗赫本在電影《龍鳳配》中清唱的版本;英國著名表演藝術家Petula Clark演唱的法語版本;日本歌手手嶌葵2009年的專輯《La Vie En Rose
  •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法式的浪漫旋律,經典的玫瑰人生
    他收集了有關Piaf的種種回憶,從Ménilmontant的一個少年成長為一個明星——很像另一位法國偶像Maurice Chevalier。 法語法國網站整理 Myfrfr.com Jean Cocteau和Edith Piaf在同一天去世,1963年10月11日。
  • 沒有他,就沒有姜文的《邪不壓正》
    他的新片《邪不壓正》已經定檔7月13日上映,但在前幾天上影節期間的小型記者會上,他說,連他自己到現在還沒看到電影成片。電影的音樂、後期調色等都還在緊鑼密鼓進行,他一邊當著上影節主席,一邊遠程操控著。真是藝高人膽大,我當時聽了,都不禁為他捏把汗。說到《邪不壓正》,觀眾們期待很久了。但這次的記者會,大家心知肚明,很難從他口中套出點什麼來。
  • 邪不壓正:彭于晏的屁股應該是姜文的
    《一步之遙》裡,鉤姐只用完顏英的叫床聲和暖瓶碎了的意向,就勾勒出馬走日床上的雄姿。到了《邪不壓正》裡,姜文索性不讓你想了,直接赤裸裸拍給你看!你看,朱潛龍啪啪啪唐鳳儀時也不耽誤接電話,就問你此時內心躁不躁動!你看,李天然結實、渾圓的屁股在屋頂上輾轉騰挪之際,就問你此時內心癢不癢!
  • 姜文在《邪不壓正》裡隱藏了20個彩蛋,第一遍看不懂太正常了
    在《邪不壓正》裡,姜文還加入了大量了好玩的梗,有的完全取材於歷史,有的加了一點幽默的戲說,還有不少更是他個人觀點的直接表達。 可以說,這些遍布全片的梗,是看這部電影最大的樂趣之一。從這些有意埋下的伏筆,你會發現「細節控」姜文有多麼講究。接下來,話不多說,幕後君就帶大家一起來數一數姜文在《邪不壓正》裡埋藏的「彩蛋」。
  • 《邪不壓正》-從電影配樂裡讀姜文
    如果說電影是集合了各類藝術表現工具的藝術,那音樂便是電影思維裡的意識流。一幀幀畫面與音樂旋律的流淌,構成了電影所要表達的內涵。我一直以為,去理解一位人莫過於看他喜歡什麼樣的音樂,而他所喜愛的音樂類型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姜文無疑是喜歡古典音樂的,這份厚重也註定了他對電影的思考。
  • 《邪不壓正》:姜文的「俠隱」
    如此一段段濃墨重彩的片段,組成一個整體,雖然結構稱不上嚴謹,但就像聽過一段後搖音樂,節奏營造的氛圍,以及在觀眾腦中的回放和迴響,才是真正的藝術價值,也是最能體現姜文電影浪漫主義情懷的地方。 姜文電影的藝術還在於區別於其他電影的戲劇感。電影鏡頭下呈現的場景,類似於戲劇的舞臺,從飛簷鬥拱的屋頂、胡同到俯瞰整個北平城,都是這齣戲劇的舞臺。
  • 姜文《邪不壓正》:以歷史事件推動劇情發展
    近來抽空重刷了姜文的《邪不壓正》,這部電影我都是讀過原著的,而白居易《邪不壓正》電影幾乎跟原著沒什麼聯繫,其藝術創作力度很大。對於國產電影來講,姜爺的面子和裡子仍是實的,照舊好過大多數的國產片,與民國三部曲的前兩部比,也有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