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埔派出所:全力打造全市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樣板

2020-12-27 澎湃新聞

這幾個月,對於市公安局源城分局(以下簡稱源城公安分局)的公安民警來說,「一室兩隊」這4個字尤為熟悉。今年6月22日,河源市公安機關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試點工作在該局正式啟動,標誌著源城公安分局在繼去年底率先在全市公安機關組建破「小案」專業隊構建「大刑偵」格局以來,又一次勇立潮頭敢為先,為全市公安機關警務機制改革提供源城方案、作出源城貢獻。

10月30日,東埔派出所新業務用房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派出所面貌煥然一新。

其中,源城公安分局東埔派出所就是走在改革前列、經過實戰檢驗、收穫改革「紅利」的派出所之一。

改革,順應新時代公安警務的需要

合併前的東埔派出所長期以來借用源南鎮政府一辦公樓房辦公,有民警24人、職工1人,輔警28人,平均年齡為30.8歲;合併前的興源派出所成立於1990年,為一級派出所,有民警18人,輔警28人,平均年齡為31歲。

兩個派出所合併後,通過開展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進一步推動警力下沉,緩解基層警力不足等問題,是我市建市以來首個達到百人級警力的公安派出所。其中,來自源城公安分局機關調配的民警有23人,被抽調的機關民警有著豐富的社區工作經驗、綜合能力較強,對落實精準化風險防控起到相當大的作用,進一步提高了警務工作效能和服務群眾工作能力。

在社區巡邏,是社區民警們的日常工作。

聊起東埔派出所推進這一重大改革的過程,所長賴國標總結,東埔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是順應新時代公安警務改革的需要,也是做大做強基層派出所和做牢做實社區警務的需要,通過東埔派出所的改革試點,為在全市範圍內繼續推動派出所改革積累經驗,探索道路,意義非常重大。

在基層派出所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賴國標,對於派出所工作如何改進有自己的想法:「進入新時代,社會快速發展,基層派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越來越多,警區制下,幹的不少但效能不高、隊伍中忙閒不均、民警工作的精細化專業化不足等問題已經暴露出來了,需要用一種新的模式去打破它。」

今年6月份,源城公安分局在市公安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治安、交警、巡警等相關警種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經過前期系統調研和充分研究討論,乘勢而上、積極謀劃、大膽創新,將難度更大、要求更高的城區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試點任務扛在肩上,在全市治安狀況最複雜、人口最密集、警情案件總量最大的東埔街道轄區開啟改革第一站、打響「第一槍」,東埔派出所和興源派出所合併成一個派出所。

壓力、挑戰、機遇撲面而來,但是賴國標說他從未動搖過,並且越來越篤定了「破局」的信心:「之所以這麼堅定,其實是因為有市區兩級黨委政府以及市公安局、源城公安分局黨委的支持,讓我們有信心和決心去打破舊的格局,建立新的格局。」

很快,就明確了以「一室兩隊」改革為核心「做精綜合指揮室、做強打擊辦案隊、做專社區警務隊」的目標,同時統一了共識,無論是人員調配、黨建隊建還是派出所的硬體建設,全部都圍繞這一核心進行深化和推進。

「破局」兩個字何其簡短,背後又需要怎樣的魄力、勇氣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其中,又凝聚著多少源城公安分局黨委的傾力支持、基層派出所領導幹部在實踐中的思考、形成的智慧、民警們全心託付的信任、轄區群眾對派出所工作的殷切期盼,這一切,都成為了東埔派出所勇於「破局」的核心動力。

重構,全力建設「一室兩隊」

東埔派出所的「一室兩隊」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他們對機構設置、人員調配、工作運轉模式和機制建設、社區警務站建設、硬體設施配備等方面都進行了重組。

改革工作啟動以來,東埔派出所設立了全市公安機關首個派出所綜合指揮室,也是全市公安機關首個設置在派出所的「指揮中心」,通過不斷強化派出所綜合指揮室三級指揮體系建設,依託智能指揮平臺,推動城市「大腦」等大數據應用場景與公安工作相融合,同時接入視頻巡控、圖像展示等設備以及應用系統,依託視頻巡控等科技手段實施精準指揮,系統性重塑派出所警務機制,形成對基層實戰的有力支撐。

同時,按照情報、指揮、行動一體合成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強派出所與專業警種在力量、手段、戰法等各方面的捆綁協作,健全配套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最大合力,實現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好地控發案的目標。

東埔派出所社區民警走進小區開展宣傳活動。

另外,為打破警區制,值班、接處警、執法辦案和勤務安排的模式,都要進行徹底改變,以適應「一室兩隊」機構的日常運轉。

除此以外,派出所班子還配套形成了包括分析研判、工作流轉、執法監督以及獎懲激勵在內的諸多規範和機制,以保障「一室兩隊」改革的順利推進和改革後日常工作的有序運轉。

「所有的安排,都是以提高工作效能、提升群眾滿意度為出發點的。」賴國標解釋。

派出所合併後改革還有社區警務室的增設,為進一步優化警力資源配置,提升警務工作效能,更加高效便捷服務群眾,市公安局源城分局東埔派出所、興源派出所合併後,同時下設4個警務區。

合併後,東埔派出所下設興源、廣場、堅基、康樂路4個警務區。其中,興源警務區管轄範圍為興源社區、文明社區、紅星社區、長安社區(部分)、建設社區(部分)、東升社區共6個社區;廣場警務區管轄範圍為廣場社區、東埔村、太陽升村、長安社區(部分)、建設社區(部分)、文昌社區共6個社區(村居);堅基警務區管轄範圍為永康社區、永安社區、永福社區、永祥社區及永和社區中山大道以東片區共5個社區;康樂路警務區管轄範圍為豐源社區、高塘村、康樂路南社區、康樂路北社區、江源社區、白嶺頭村6個社區(村居)以及永福社區、永和社區部分未納入其它警務區部分。

在社區巡邏,是社區警務隊民警的日常工作。「別人都是下社區,我們這叫在社區。」東埔派出所興源警務區警長李格介紹說:「這樣不僅能讓社區民警更好地沉入社區,提升了出警速度。」

據介紹,派出所是公安機關最基層的綜合戰鬥實體,是整個公安工作的根基,近年來,市公安局黨委始終堅持把加強派出所建設作為一項長遠的基礎性工作來抓。東埔派出所新業務用房正式投入使用後,將因勢而謀,乘勢而上,堅持以深化「一室兩隊」改革為主線,以做實做牢社區警務工作為關鍵,主動破解制約社區警務工作開展的瓶頸難題,努力構建符合新時代要求、全面對接基層社會治理的現代警務管理模式。

據悉,一直以來,受種種條件限制,東埔派出所長期借用一棟老舊的辦公樓房辦公,場地狹窄、樓房殘舊,配套設施不全,交通也極為不便,直接影響了民警辦公和群眾辦事。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切實提高服務效能,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和省、市公安機關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籌措建設資金,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位於源城區文昌北路229號的東埔派出所新業務用房於10月30日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派出所面貌煥然一新,接警臺、辦案中心、備勤室、廚房、文體活動室等一應俱全,各項設施符合人文設計理念,符合現代化公安工作的標準和要求,極大地方便了民警辦公辦案和群眾辦事。

正如賴國標一再提到的:「『一室兩隊』不是面子工程,更不是簡單的機構和人員的調整,是一個非常系統、非常複雜的規劃。」它還需要對人員的調配、對規則的重設、對機制的完善、對硬體的升級等等一系列措施,對「一室兩隊」的日常運行和效果發揮進行保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精細化、專業化、規範化、高效化的目標,釋放出「一室兩隊」改革真正的成果。

成效突出,社區百姓幸福感倍增

推行「一室兩隊」改革至今,東埔派出所的改革成果已然顯現,特別是對於民警來說,這種感受尤為深刻。

社區民警李格談起變化,不無感慨:「現在,職責清晰了,我們社區民警每天『泡』在群眾身邊,社區突出問題、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很快就能收集上來,基礎工作做得牢固,有矛盾、有糾紛、有問題直接上門,處理得又快又好。」

「如今,群眾有事都不報警了,直接下樓找社區民警就行,警情少了,大家還覺得你社區民警給老百姓幹實事了。」

源城公安分局首批警用自行車「上崗」,更方便民警零距離服務群眾。

賴國標表示:「經過改革,我們派出所有強大的綜合指揮室,就像大腦支配末梢神經一樣,很多事情不用我們操心,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專注地辦理案件,有更多的時間讓我們的執法更加規範和專業。」

最顯著的效果,還體現在數據上。據統計,試點至今,該所先後偵破刑事案件、查處治安案件275宗(起);特別是在破「小案「方面,侵財類治安案件查處率同比上升24.7%,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33.6%,抓獲各類違法犯罪人員173人,極大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轄區群眾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同時,通過加強實有人口管理、轄區行業場所管控及基礎信息採集,定期組織群防群治力量開展法治和安全宣傳教育,勤走訪收集社情民意,快調處矛盾糾紛、先期處置轄區警情,進一步強化轄區行業場所管控和各類線索苗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清理治安死角,淨化轄區社會風氣,先後開展禁毒宣講、反詐宣傳活動30餘場(次),排查線索苗頭80多條,調處大小矛盾糾紛160多起,取締擅自經營旅業4家,查處涉黃賭毒違法案件16宗,抓獲涉黃涉毒涉賭違法人員26名。

可以說,東埔派出所「一室兩隊」改革成效顯著,源於源城公安分局上下敢於「破局」的勇氣,全面重構的細緻,穩步求效的紮實,更源於源城公安民警始終牢記在心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一方平安的初心!

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在源城公安這支銳意改革、敢於創新的隊伍裡,一定會有更多更豐沛的「一室兩隊」改革範本,在各個基層派出所開花結果,共同展露出改革強警的巨大成效,為這座城市迸發出更加強大的平安力量。

採寫 | 蘇勇軍 譚琨 林小明

原標題:《東埔派出所:全力打造全市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樣板》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林亭口派出所:以「楓橋經驗」為指引 推動警務機制改革
    在全國大力推行「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工作中,公安寶坻分局林亭口派出所堅持將警務改革與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度融合,突出「一室引領、流程重塑、協同高效、規範運行」的改革思路,將原有六個警組精簡為「一室兩組」,實現綜合作戰能力和警務效能的全面提升,被公安部命名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該所現有在編民警18名,輔警20名,轄區面積107平方公裡, 55個村隊,實有人口3.1萬。
  • 鄭興元同志督導檢查派出所社區警務機制改革工作
    為深入推進派出所社區警務機制改革工作,11月11日,區政府黨組成員、分局局長鄭興元同志帶領分局副局長王彥平、王克強及基層基礎科負責人,分別到南街、河濱、紅果子、園藝派出所,就各所深化社區警務改革工作進行了督導檢查。
  • 勤務機制改革的「破冰之路」——杭州上城公安以紫陽派出所為試點...
    作為屬地派出所的紫陽派出所,從今年3月開始,刀刃向內,破冰前行,於疫情之下,進行了一場深刻的勤務機制改革——在強化綜合指揮室建設的基礎上,全市首推增設「基礎管控崗」,配3名警力,承擔統籌協調、綜合研判、指令管理、監督檢查等工作;堅持社區民警「全流程工作留痕」,讓社區民警下社區「時間不足、去向不明」等難題迎刃而解;針對侵財類等可防性案件,社區民警同步上案、走訪排查,與辦案民警優勢互補,在歷練中讓社區民警
  • 山西高平公安局陳區派出所打造123456楓橋警務工作機制
    民主與法制網山西訊(□鄭運方)近年來,高平市公安局陳區派出所大力發展「楓橋經驗」,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引領,大力弘揚「楓橋精神」。從 「掛在嘴上」變為了「走在路上」,從被動應付變為了主動服務,楓橋警務模式有效促進了派出所警務能力的新提升。
  • 為了轄區群眾的安全,深圳這些派出所也是蠻拼的!
    寶崗派出所作為深圳公安優秀基層所隊的代表,正是在深圳公安不斷深化改革,加強科技賦能,創新基層治理的良好土壤中落地生根、結出碩果。2019年底,深圳公安按照「由點及面、樣板先行」的思路以及「集約、高效、現代、智能、便民、惠警」的基本要求,在全市確立了首批29個基層樣板派出所,發揮對全局基層派出所規範化建設以點帶面的作用。
  • 20位派出所所長現場battle 你想看嗎?
    「青田縣公安局鶴城派出所以派出所警務運行機制改革為引領,走出一條創新發展的海外『楓橋經驗』的特色之路」「龍泉安仁派出所『永和網格警務』以三治融合的理念推進網格+警務共同體建設」······其間,20位派出所所長滿懷信心地向專家評委進行創建成效展示。
  • 衡水公安機關派出所「一室兩隊」改革現場推進會舉行
    本報訊 (記者 田思雨)12月4日,全市公安機關派出所「一室兩隊」改革現場推進會在故城縣舉行,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郭鐵錚參加並講話。 郭鐵錚實地觀摩了故城縣公安局鄭口派出所和該所第一警務室,聽取了故城縣公安局和安平縣公安局西兩窪派出所的典型經驗介紹,衡水市公安局桃城分局、故城縣公安局鄭口派出所也分別作了書面交流。
  • 【警務動態】州法制支隊前往當代路派出所調研指導新時代派出所...
    【警務動態】州法制支隊前往當代路派出所調研指導新時代派出所建設工作 2021-01-07 2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羊又多了兩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尤其是依託醫院患者服務中心,創新建立由衛生部門和院方牽頭,醫務人員、律師、患者代表參與,街道辦事處、派出所配合的協作聯動機制,共同調解醫患糾紛,確保「問題不出醫院、化解在醫院」。 陽光巡防 守護轄區平安
  • 蘭州公安舉行全市「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三亮三提」活動
    12月10日,蘭州市公安局舉行全市公安機關「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三亮三提」活動。省公安廳治安局副局長張克勤到會指導點評,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衛對全市公安機關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 ...移當好「重要窗口」忠誠守護者 全市第二次派出所所長座談會召開
    5月26日上午,一場氣氛熱烈的座談會在麗水市公安局蓮都區分局巖泉派出所進行。   副市長、公安局長毛建國與全市各縣(市、區)的13個公安派出所所長座談,聽取來自一線的聲音。   蓮都區公安分局巖泉派出所嚴格重點部位管控降警情,科學增加民警休整時間,推出「你休息,我頂班」機制,同類崗位互頂互換,實現有效減負;   青田縣公安局鶴城派出所通過「四層三級」隊伍管理制度把70餘人的大隊伍帶得有聲有色;   縉雲縣公安局新建派出所在對年輕民警正向激勵方面做了許多有益探索;   龍泉市公安局龍淵派出所注重班子建設,確保班子成員
  • 「縣域警務」砂子塘派出所:「警務+」模式提升基層警務效能
    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開展以來,長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砂子塘派出所結合轄區實際,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以「警務+」模式凝聚基層治理合力,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警務新模式,有力維護轄區社會治安和諧與穩定。「警務+網格」凝聚基層治理合力 為適應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需求,砂子塘派出所積極創新網格警務模式,借力「三零」社區建設,搭建基層網格警務平臺。
  • 泉州南安:東田派出所爭創「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東田鐵騎隊沿省道213線東田段巡邏。■本報記者李貴靈實習生肖凱齡通訊員潘秋菊文/圖「警務室和崗亭就是『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把警力送到群眾身邊。」12日,南安市公安局東田派出所藍溪警務室揭牌。東田派出所所長洪曉峰告訴記者,今年來東田派出所打造「4+4」警務室聯動警務崗亭模式,新升級設立的藍溪警務室將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 福田天安派出所:建設全市首個執法管理中心,讓警務執法更加規範透明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天安派出所結合「總部經濟區」、「潮汐式人流」等轄區特點,通過探索警務運作高效化、執法管理規範化,不斷提升派出所規範化建設、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升級執法管理模式,轄區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 聚焦能力建設 著力提升能效 切實發揮派出所綜合性戰鬥實體作用
    在全市24個區域152個派出所推廣跨區域打防管控一體化工作機制,推動派出所力量集成、資源共享,強化聯打聯防聯控聯治。>7×24小時響應的城市運行管理和應急處置隊伍,建立非警務警情分流處置機制,促使派出所將主要精力放在處置警務類警情上,敦促其他部門切實承擔起職責內事項的應急處置工作,處置時間平均縮短35%,有力提升了守護一方平安的能力水平。
  • 社區警務室成家門口「派出所」!順德杏壇探索「一村一警」新機制
    把社區警務室打造成市民家門口的「派出所」,為市民提供貼心服務!記者今日從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杏壇派出所獲悉,杏壇積極探索「一村一警」智慧新警務新機制,以逢簡警務室為試點,打造服務型社區警務室,目前已取得突出成效,將在全鎮範圍內全面鋪開。
  • 超格圖呼熱派出所開展「三警合一」警務改革業務培訓
    超格圖呼熱派出所開展「三警合一」警務改革業務培訓 2020-07-02 0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這五年|觀山派出所:經歷的是蛻變 不忘的是初心
    五年來,我們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足轄區內重點單位多,在建工地多等特點,以黨建為引領,以「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為契機,以「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改革為抓手,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楓橋經驗
  • ...丨天荒坪派出所:構建綠色現代警務模式,擦亮「楓橋經驗」金字招牌
    近年來,隨著天荒坪鎮推進高質量綠色發展,當地旅遊業蒸蒸日上,遊客人數急劇上升,但同時也面臨旅遊警情上升、保護環境壓力上升等問題,為守護天荒坪鎮的綠水青山,天荒坪派出所創新構建綠色現代警務模式,打造「生態警務」+「旅遊警務」新模式,鍛造了一批護美綠水青山的「兩山」衛士。
  • 深圳警務觀察|將「以人民為中心」融入血脈
    首批基層樣板派出所建成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近年來,深圳公安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中持續發力,不斷細化舉措、延伸觸角、做優機制、提升質量,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在出入境方面,深圳公安人性化地推出居留許可延期、多語言防疫宣傳、24小時諮詢熱線等服務,同時依託社區警務機制,投入4348名社區民警,為全市防控打好最堅實的基礎。在龍崗,曾有境外回深的外籍人員對核酸檢測、居家隔離產生不理解、牴觸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