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環兒子稱:「母親很偉大」,為何這跟「傲骨前妻」人設無關?

2020-09-09 姬鵬


宋小女最初接受媒體採訪時的樣子


張玉環「無罪歸來」至今,宋小女始終「無法迴避」輿論的追擊。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因信息的不對稱,宋小女的「公共人設」被過分塑造,這導致她的很多真情流露也被打上「戲精」的標籤。然而隨著媒體輿論的退卻,「張家人」才真正做回自己,有機會做到「自我表達」。


在最新的媒體報導中,張玉環之子張保仁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強調,父親的歸來,母親確實受到輿論的高度關注。在被問到對母親的看法時,張保仁說:「她是偉大的」,並且強調,不管別人怎麼評價母親,在他心裡,母親什麼樣的詞都配,比如「義薄雲天」。


當然,張保仁的表達也不是空泛的,他面對媒體時直言:「我摸著自己的良心,如果我是一個女的,我帶著兩個小孩,一個三歲,一個四歲,帶在身邊還要工作,還要供他們讀書,我問過我自己,真的沒有這種能力」。說實話,這段回應,是媒體輿論聚焦宋小女以來「最接地氣的一次」。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媒體輿論最初關注宋小女,更多是為彌合張玉環的「無罪歸來」,所以「傲骨前妻」的人設,很快就被塑造起來,並且被廣泛傳播。但是,隨著信息增量的不斷釋放,媒體輿論用力過猛的「後遺症」終究還是藏不住的。而這個過程中,宋小女只是正常的發揮,卻依然難逃被媒體輿論反噬的命運。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當事人」什麼都沒做,只因媒體輿論多說了幾句,就導致「當事人」會遭受反覆無常的輿論炙烤。這樣的困境,在我們所處的時代,近乎已經病入膏肓。很多時候,不是信息增量有多少的問題,而是摸底信息還不紮實的情況下,媒體報導就已經草率地進入公眾的視線。只是,就「圍觀者」而言,十之八九又是不辨真假的主兒。


於是,人云亦云,情緒如刀,砍來砍去,只為過癮。可惜的是,「當事人」始終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無論他(她)們怎樣辯解,得到的回應永遠是「否定的」。所以,就圍觀「宋小女」的輿論走勢,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當下媒體輿論的真實面目:「就想搞事情」。


在一定程度上,張保仁對母親的評價,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因為,就宋小女來講,當時的處境算是「又當媽又當爹」。我們暫且撇開那些人間大義不說,僅就「罪犯之妻」帶著兩個兒子在社會上行走,就可能會遇到很大的阻力。而這其中的甘苦和冷暖,可能「傲骨前妻」的標籤根本無法概括。


不得不承認,媒體輿論對於宋小女的解構,永遠只能停留在宏大敘述中,而回到具體的現實裡,哪怕記者蹲守張家大院幾個月,可能依然看不到最真實的「張家人」。因為,宋小女所經歷的「輿論洗禮」,就足以讓「張家人」很難在媒體面前自然地打開。


於是,媒體的報導越往後,可能就越來越顯得比較範式化。只是,當採訪變成毫無破綻的時候,就意味著人性的微妙之處,再難被捕捉到。所以,也就能理解,為何宋小女在經歷「我就想抱」那個高光時刻後,就再也沒有出現更觸動人心的回應。


另外,媒體輿論對宋小女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超出常識的範疇,甚至,有點不講人性。而張保仁對母親的評價,恰恰是基於自己的感受出發,以真實呼應真實。至於宋小女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在基本的道德框架下,我們真的不該強人所難。


要知道,宋小女無須對得起公共道德,只要她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所以,只要她的兩個兒子和前夫張玉環認可她,其餘人的態度都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就張玉環入獄的27年來,「張家人」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宋小女」,「這一點」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就如「宋小女」所言,她是被逼無奈選擇改嫁的。但是,仍有不少女權主義者強調,她不必強調這個過程,言外之意,改嫁就改嫁,這是正常操作。可事實上,我們在探討具體的問題時,除卻要考慮觀念的新舊,更為重要的是理解對應觀念下的人性美好。


與此同時,「傲骨前妻」人設的坍塌,其實也是一件好事,而「偉大的母親」重建,這或許才是宋小女最該得到的評價。很多時候,在我們的家庭觀念裡,總把夫妻之間的「廝守」奉為圭臬,這導致「當事人」的感受往往被忽略,而所謂的道德光環,更是世俗認知定義出來的尺度。


於是,道德消解人性,有苦也不能說出來。然而,真要是想救贖「張玉環」的悲劇,就必須摸準悲劇的「受害者」是誰?他(她)們需要怎樣的評價?我們可以把宋小女對張玉環的歸來反應,想像成各種版本。但是,回望宋小女27年來的真實處境,可能只有「偉大的母性」始終堅挺。


甚至,站在宋小女「對得起」張玉環的視角裡,能把兩個兒子撫養成人,就已經算得上「張家」最大的功臣。於此,回到宋小女的評價體系中,還是少一些公共的尺度,多一些私人的視角為好。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直達人性是非,看見更多家庭的卑微和張力。

相關焦點

  • 張玉環兒子稱永遠團圓不了:「母親回不來」,為何會成永生之痛?
    較為積極的人設中,宋小女是「傲骨前妻」,而在消極的人設中,宋小女瞬間變成會演戲的「勢利眼」,也就是看到前夫張玉環無罪歸來,就看到順其自然的巨額國賠,於是淚眼婆娑,真情套現。對於這種兩極化的認定,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已經跟具體的宋小女完全脫離,而是就現實的家庭離散,進行無休止的人性追問。
  • 張玉環談前妻宋小女:「以後只是朋友關係」,這到底算不算圓滿?
    最終導致,宋小女必須保持「傲骨前妻的人設」不動搖,才可以讓「冤案餘波」圓滿收場。這種情況下,宋小女不得不通過媒體回應:「來日張玉環拿到賠償,我不會要一分錢」。坦白講,宋小女之所以受到媒體輿論的追捧,就在於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張玉環還欠她一個擁抱」。只是,在人群簇擁之下,宋小女因太過激動而暈厥,沒能等來期待多時的那個擁抱。
  • 27年後改判無罪回家,張玉環沒扶癱地痛哭的前妻,兒子狠推了他一把...
    前妻宋小女激動地暈厥過去,被送往醫院。27年間,這個家變化太大了。張玉環的母親張炳蓮84歲,身形佝僂;兩個兒子也長大成人,遠赴外地打工;宋小女在他入獄的第7個年頭,迫於生計改嫁。當年的房子已成廢宅,荒草叢生。張玉環靜立簷下:「以前這是好房子啊,現在變成這樣了……」
  • 張玉環前妻宋小女:用拼音查字典寫申訴材料,會把兒孫留在張玉環...
    張玉環出事後,宋小女曾多次去獄中探望,並堅持為他申訴。1999年被查出癌症後,為了照顧年幼的兒子,她選擇改嫁。 張玉環回家這天,宋小女帶著兒子和孫子回了進賢縣的家。她沒有等來那個擁抱,兩人只是「握了握對方的手」。 對於前妻改嫁,張玉環表示:「尊重她的選擇,我曉得她心裡還一直牽掛著我,離婚是因為生活所迫,我覺得很不容易。」
  • 張玉環和前妻補辦離婚手續,稱忍痛割愛:得到的都是僥倖,失去的才是...
    前幾天,網上有很多張玉環和前妻宋小女補辦離婚時的視頻,我點開了其中一段:張玉環說,不想離,但沒有辦法,忍痛割愛。宋小女說,我要回到現在的老公身邊去,因為他愛我,包容我,支持我。看了真是讓人心酸,人生至苦愛別離,本來很相愛的一對夫妻,卻被命運分開了。1993年,張玉環因涉嫌殺害其鄰居小孩而被羈押,一直到今年,被判無罪釋放。
  • 從髮妻到前妻 宋小女與張玉環的離別與重逢
    荔枝特報記者/孟煦 史亞楠漢雨棣(實習) 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張玉環殺人再審一案宣判,判處其無罪。張玉環的前妻宋小女在南昌市進賢縣老家通過視頻獲悉這一結果後,先是大笑,然後昏厥。這一天,距離張玉環首次被羈押已過去9778天。
  • 前妻宋小女:曾常把現任老公喊成張玉環,上月體檢時又查出卵巢腫瘤
    前妻,尤其是一個已經改嫁近20年的前妻,這是以往極少出現的角色。年深日久,妻子們往往避之不及,不願意再和「殺人犯」有什麼關係。 但宋小女很不同。江西省高院再審宣判稱,張玉環犯故意殺人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按照疑罪從無的原則,不能認定他有罪。 張玉環入獄後無人居住的老屋,最直接呈現了時間破壞的暴烈程度。一棵構樹從後牆長出來,這是中部鄉間最常見的樹木之一,生命力強,但這棵樹長到了七八米高,很罕見,它結滿紅色的果子,樹枝穿透了牆面。與它的堅韌比起來,老屋搖搖欲墜,像一個立起來的紙盒。
  • 張玉環談前妻:以後只是朋友關係,會還她一個擁抱
    【張玉環談前妻:以後只是朋友關係】無罪釋放後的張玉環回到家鄉江西南昌進賢縣凰嶺鄉張家村,家人們已等候多時。人群簇擁下,前妻宋小女因太過激動而暈厥,沒能等來期待多時的那個擁抱。第二天,他們握了握手,張玉環告訴南都記者,沒有抱是因為怕宋小女太過激動,於是便像朋友一般握手。
  • 宋小女:張玉環的國家賠償,我一分不要
    在被冤案侵襲的二十七年時光裡,只上過小學一年級、曾經被張玉環「當作女兒一樣」捧在手心的宋小女被迫長大——從未出過縣城的她四處漂泊打工,又在遭受腫瘤折磨和養育兒子的雙重壓力下無奈改嫁。如今,張玉環清白歸來,宋小女又將面對她人生的第三次抉擇。這些天,宋小女被網友稱譽為「中國好前妻」、「傲骨前妻」,但質疑也隨之而來,有人說她是為了張玉環的國家賠償到位後而來。
  • 「張玉環殺人案」改判後,他的前妻上了熱搜.
    對於事件和人物本身,人們眾說紛紜。然而在那些「遺憾」、「憤慨」、「失望」背後,更應該被看到的,其實是一份「隱藏」了27年的美好與善良。本文轉載自「視覺志」ID:iiidaily作者:小樣8月4日,法庭宣判張玉環故意殺人案庭審結果:張玉環無罪。
  • 張玉環前妻回憶改嫁:忘不掉他 但會和丈夫在一起
    張玉環前妻宋小女接受澎湃新聞專訪。她表示,再婚前曾向現任丈夫提出三個條件:會把張玉環放在心裡、必須無條件對張玉環兩個兒子好、不阻攔她去探望張母。 宋小女說,近27年來,堅信張玉環無罪,是她把兩個兒子養大成人的信仰。自己吃的苦都無所謂,只要等他回來。
  • 張玉環:從兇手到無罪,被迫缺席的27年
    和前妻宋小女及母親張炳蓮擁抱後,張玉環紅了眼眶8月4日傍晚18時40分,張玉環穿著黑灰條紋的短袖T恤和黑色五分褲,胸前掛著一團紅花,在媒體和村幹部的簇擁下,回到了闊別近27年的張家村。母親張炳蓮、前妻宋小女、兒子保仁和保剛已在家門口等候多時。宋小女看到張玉環,撲上去抱住他。張玉環眼眶一下子紅了,宋小女激動得暈了過去,被送往醫院。母親拉著他坐在新鋪好的床邊,顛來倒去地對記者說:「他受了好多苦,受了好多委屈。」張玉環留著寸頭,黑髮,兩頰肌肉已鬆弛,眼尾有了幾道深褶。他已經年過半百,而當年離家時,他還只是個26歲的青年。
  • 張玉環稱曾遭6天6夜刑訊逼供:參與逼供人員名單曝光
    回到家的張玉環幾乎一無所有:27年來,父親去世母親已白髮,妻子改嫁,房子塌了,名下的田土也沒了……「變化相當大,連我母親、兩個兒子都認不出來了。要適應過來,估計要五六年。」8月5日,張玉環在接受上遊新聞記者採訪時說,除了失去的這些,在與世隔絕27年後,眼前的世界完全是陌生的,自己有些不知所措。
  • 張玉環無罪後與前妻執手相看淚眼:我知道你們日子過得不易
    (原標題:張玉環無罪後與前妻執手相看淚眼:我知道你們日子過得不易)
  • 張玉環前妻:丈夫被冤枉成殺人犯27年,他還欠我一個擁抱
    他認出了母親和妹妹,卻認不出離家時僅3、4歲的兩個兒子,也顧不上在角落裡失聲痛哭的前妻宋小女。 27年了,宋小女無數次幻想著重逢的場景,她想要張玉環給她個擁抱。而這一天終於到來時,在大喜大悲間切換的她激動到昏厥,被送進了醫院。
  • 張玉環父子重逢:「兒子為什麼這麼恨我?」
    8月4日黃昏,當張玉環身戴大紅花再次回到江西省進賢縣枕頭嶺張家村,望著在家門口迎接的眾家人,他只認得母親張炳蓮和前妻宋小女。大多數面孔他都極其陌生,包括他的兩個兒子。呈現在他眼前的故鄉,已沒有了往日的炊煙和人氣,滿眼是荒廢的磚房和雜草。他無罪釋放的消息傳出後,原本與張家相熟的鄰居和遠親前來探望,張家村許久沒有如此熱鬧了。
  • 張玉環哥哥:弟弟入監第3年宋小女提離婚 9年未探監
    在被冤案侵襲的二十七年時光裡,只上過小學一年級、曾經被張玉環「當作女兒一樣」捧在手心的宋小女被迫長大——從未出過縣城的她四處漂泊打工,又在遭受腫瘤折磨和養育兒子的雙重壓力下無奈改嫁。如今,張玉環清白歸來,宋小女又將面對她人生的第三次抉擇。這些天,宋小女被網友稱譽為「中國好前妻」、「傲骨前妻」,但質疑也隨之而來,有人說她是為了張玉環的國家賠償到位後而來。
  • 張玉環改判無罪後和前妻相見,兩人雙手緊握,前妻因情緒激動而暈倒
    「核心觀點就是這個案子的物證無法證明跟這個案件有關聯,物證之外有罪供述的真實性存疑,整個案子的證據形不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鎖鏈,根據『疑罪從無 』原則來判決張玉環無罪 。」江西省高院提供的一份書面材料表示,本案不屬於「真兇出現」等情形,而是按照「疑罪從無」原則 進行的改判。江西省高院以對法律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對冤錯案件發現一起、糾正一起。
  • 廣州日報數字報-張玉環:試著走向新生 小女:太想回歸寧靜
    張玉環的母親張炳蓮說,新生就是「新的生活,是高興」;張玉環的兒子張保剛說,新生就是「對於過去一些改變不了的事實,我們試著去接受」;張玉環自己則認為,新生就是「回到社會,領到身份證,象徵著自己開始是一個合法公民」……  2020年,對於張玉環一家人來說,註定是難以忘記的一年。作為目前國內「被羈押時間最長的申冤者」,張玉環26歲被抓,53歲無罪歸來。
  • 面對媒體,張玉環一一報出了刑訊者的名字
    張玉環回家了。從南昌到進賢縣,距離不過百公裡,從26歲離家,到53歲無罪歸鄉,整整27年。回到家的張玉環幾乎一無所有:27年來,父親去世母親已白髮,妻子改嫁,房子塌了,名下的田土也沒了……「變化相當大,連我母親、兩個兒子都認不出來了。要適應過來,估計要五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