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數字報-張玉環:試著走向新生 小女:太想回歸寧靜

2020-12-28 大洋網

  什麼是「新生」?對於這個詞,張家人各有各的理解。張玉環的母親張炳蓮說,新生就是「新的生活,是高興」;張玉環的兒子張保剛說,新生就是「對於過去一些改變不了的事實,我們試著去接受」;張玉環自己則認為,新生就是「回到社會,領到身份證,象徵著自己開始是一個合法公民」……

  2020年,對於張玉環一家人來說,註定是難以忘記的一年。作為目前國內「被羈押時間最長的申冤者」,張玉環26歲被抓,53歲無罪歸來。不論是對於張玉環來說,還是對於大哥張民強、大兒子張保仁、小兒子張保剛,以及前妻宋小女而言,這缺席的27年,都在所有張家人的情感和記憶裡留下了一道深刻的傷疤。而自從8月初迎來「新生」後,張家人都在努力彌合這一道傷疤。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依倫

  重新適應社會

  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凰嶺鄉張家村兩名男童被害;2個月後,時年26歲的村民張玉環被指控為殺人兇手。自1995年起,他歷經4次審理,最終被改判無罪釋放。

  8月4日,張玉環出獄,迎來新生。然而這條新生之路的伊始,是嘈雜而極具戲劇性的:時過境遷,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怨懟,妻子的改嫁,以及無數外界目光的聚集。

  面對一波又一波的媒體,張玉環不厭其煩地重複著過去他多次在獄中、法庭上,和申訴書裡提及的事實,從自己如何被捲入命案,到如何堅持申訴……在隨後的日子裡,還不會玩手機的張玉環被一次次「頂」上微博熱搜:張玉環國家賠償申請;張玉環辦理身份證;張玉環宋小女正式補辦離婚手續……此前,他的一舉一動都被媒體密切關注著。

  如今喧囂散去,張家人的生活也從最初的手足無措終於要走向寧靜。他和兒子、兒媳、孫女一同住在縣城裡那個不到100平方米的樓梯房裡,每天,小兒子張保剛都會帶著父親一同去接孫兒們放學、去縣城裡轉悠、教他等紅綠燈、過斑馬線、掃碼購物……張玉環還重新學起騎電動車,他經常騎著車回到幾公裡之外的張家村中探望老母親,前些日子,因為騎車時不慎他扭傷了自己的腳,「感覺還是沒有完全適應這個社會。」張玉環感慨。

  對於一切,張玉環感到新奇,他努力去嘗試融入這個新世界,還笑稱自己就像個六七歲的孩子,「連我孫女玩手機都比我厲害」。

  張保剛則感覺自己如今像是父親的「父親」,他擔負著「父親」的使命,教張玉環如何去融入社會,張保剛是一個性格溫吞柔和的人,對於「教父親」這件事,他覺得樂在其中,而他們的親子關係也在這個交流中逐漸得到緩和。

  張保剛告訴記者,對於2021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父親可以早日融入社會,「他現在的進步比較緩慢」。

  而對於即將到來的春節,張保剛告訴記者,「如果我媽不回江西,可能就我和我爸、我婆婆、我大伯一起回老家一起過年。我以前都是五六年才回一次老家,我哥是七八年才回一次,大家沒有在家過過年,這次是這麼久以來第一次在家過年,還是特別期待的」。

  五味雜陳的「新生」

  但2020年對於宋小女來說,卻是五味雜陳的一年。她喜悅於張玉環終於無罪釋放,感嘆於兒子與自己分別,前去照顧張玉環,困窘於媒體的不堪其擾,她曾告訴記者,目前她最期盼的就是和自己的丈夫安安靜靜、平平淡淡地過下去。

  可就在前不久,在她與張玉環辦理離婚證之後,對於任何人都不曾設防備心的她,卻又被媒體的一通電話將「心裡話」公之於眾,而更讓她無奈的還有媒體對她丈夫的打擾。

  12月11日,在微信上發出一條感謝的朋友圈後,宋小女便將手機裡一些無關的電話、微信都刪掉了。她太想回歸寧靜,她也需要「新生」。

  但是「新生」這個詞對於另外兩個家庭來說,則更像是一個「痛點」。「那兩個家庭也很可憐」,張玉環說,對於真相,他自己也難以放下。

  在496萬元的國家賠償結果確定後,張玉環很快有了想法,除了給自己的兩個兒子一人買一套房,他自己則打算回到鄉下,建兩套房,一套給大哥,一套給自己,「他就想晚年可以一直陪著老母親,自己一個人再種種地。」張保剛說。

  除此之外,張玉環的哥哥張民強還向記者表示,「我們希望公安機關能對當年兩個遇難的小孩死因重新立案複查,捉拿真正的兇手,對死者家屬交代,也是對社會一個交代,如果公安機關能抓到真兇,我們願意從張玉環的賠償金裡拿出5萬元獎勵參與偵查的幹警。」

  儘管張玉環和他的家人都知道,時隔多年,此次追查或許是一個無了期的過程,但他們依然不想放棄。

  而據了解,對於如何防止冤假錯案,我國刑事訴訟法已經歷了3次修改;十八大之後我國也先後發布了一系列文件,進一步健全防範冤假錯案的機制。

  另外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份,全國法院系統糾正在審的刑事案件約1.1萬起,糾正張氏叔侄案、聶樹斌案等重大的刑事冤假錯案約58起,涉及122人。

相關焦點

  • 張玉環前妻:丈夫被冤枉成殺人犯27年,他還欠我一個擁抱
    長到14歲,小女的病奇蹟般地好了,爹娘怕她遠嫁了受委屈,便把她嫁給離家只有兩裡路的張玉環家。 嫁過去前,宋媽媽再三強調,自己的女兒不會幹活,請張家千萬要包容。 張玉環的確也疼她,做飯、燒菜都是他來幹,孩子的衣服、鞋子也都是他買。 對小女的要求他幾乎有求必應,小女想買什麼,他馬上去買。
  • 廣州日報數字報-尋找城市走失者
    像廣州就開展了「網際網路+公益尋人」工作機制,16個月內成功找回174名走失者。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武威  發動戶外工作者合力尋找  「最早的尋人是因為一些零星的求助,比如我們會遇到一些老人走失,家屬需要我們幫忙尋找。雖然他們也報了警,但這些老人走失時還可能跨轄區,不利於警方的搜尋。」
  • 《小女花不棄》熱播 林依晨:很想挑戰年齡跨度大的角色
    《小女花不棄》海報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曾俊)古裝劇《小女花不棄》正在浙江衛視、騰訊視頻等平臺熱播,劇中超甜的「蓮花夫婦」獲得較高關注度。昨日,女主角花不棄的扮演者林依晨接受採訪時表示,看網友的彈幕覺得很有趣,而她也很渴望在戲路上嘗試多元化,衝破「娃娃臉」的標籤。
  • 廣州日報數字報-原來你一直都在
    長護險試點升級、穗歲康商業補充健康保險受市民熱捧、按病種分值付費結算方式(DIP)的「廣州經驗」走向全國……  為了讓更多廣州市民了解、支持、參與廣州醫保,也讓廣州醫保更廣泛深入地了解市民的需求,當好參保人的「大管家」,廣州日報健康有約聯合市醫保局推出特別策劃「我的醫保故事」徵集。  連日來,我們傾聽了許多普通廣州人家的故事。
  • 廣州日報數字報-「黑鑽」熟了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  通訊員樊宇琦  11月是黑松露成熟豐收之季
  • 張玉環:人生斷裂9778天
    5日中午,張玉環終於等來了大兒子張保仁,一家人吃了一頓團圓飯。張玉環捧著手機,獨自走向家門口的小徑,帶著哭腔大喊:「爸爸想你啊,我想你啊,你快回來。」  半個小時後,趕來的張保仁和父親相擁著走進老宅,張玉環激動地舉起紙杯,說道:「這是我們家27年來第一頓團圓飯,我感到太高興了。」
  • 張玉環談前妻宋小女:「以後只是朋友關係」,這到底算不算圓滿?
    這種情況下,宋小女不得不通過媒體回應:「來日張玉環拿到賠償,我不會要一分錢」。坦白講,宋小女之所以受到媒體輿論的追捧,就在於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張玉環還欠她一個擁抱」。只是,在人群簇擁之下,宋小女因太過激動而暈厥,沒能等來期待多時的那個擁抱。之後見面,二人只是握手相視,按照張玉環的說法,沒有擁抱,是因為怕宋小女太過激動,於是便像朋友一般握手。
  • 從髮妻到前妻 宋小女與張玉環的離別與重逢
    張玉環隨後被從南昌監獄釋放,直至他抵達位於進賢縣張家村的老家之前,宋小女始終難安。此前一夜,宋小女輾轉難眠;下午六時左右,當她在破敗的老宅前看到已經換上新衣、胸掛紅花的張玉環後,情緒一度崩潰。張玉環將她和已過耄耋的老母親一同擁入懷中,大家哭作一團。宋小女說,這一刻,她等了太久了。
  • 張玉環父子重逢:「兒子為什麼這麼恨我?」
    回家後的張玉環和母親張炳蓮在一起。5日中午,張玉環終於等來了大兒子張保仁,一家人吃了一頓團圓飯。張玉環捧著手機,獨自走向家門口的小徑,帶著哭腔大喊:「爸爸想你啊,我想你啊,你快回來。」半個小時後,趕來的張保仁和父親相擁著走進老宅,張玉環激動地舉起紙杯,說道:「這是我們家27年來第一頓團圓飯,我感到太高興了。」
  • 張玉環談前妻:以後只是朋友關係,會還她一個擁抱
    【張玉環談前妻:以後只是朋友關係】無罪釋放後的張玉環回到家鄉江西南昌進賢縣凰嶺鄉張家村,家人們已等候多時。人群簇擁下,前妻宋小女因太過激動而暈厥,沒能等來期待多時的那個擁抱。第二天,他們握了握手,張玉環告訴南都記者,沒有抱是因為怕宋小女太過激動,於是便像朋友一般握手。
  • 宋小女:張玉環的國家賠償,我一分不要
    她說,在自己內心深處,還是喜歡著張玉環的,但她知道,她必須把這段過往放下,不能讓張玉環再有多的念想了。「要抱,我覺得應該抱,這個擁抱他(張玉環)欠我太久太久了……」田埂之上,50歲的宋小女回到曾經寄託著她少女夢想的南昌市進賢縣枕頭嶺張家村,對著鏡頭說出了心裡話。她特地穿上兒子買的新衣,將蓬鬆的頭髮仔細地梳起。
  • 廣州日報數字報-從樂手到廠牌主理人 渴望本土音樂人「抱團」聯動
    但即便如此,廣州依然是許多音樂人及樂隊巡演的必經之地,「票房好」幾乎是許多音樂人對於廣州的第一反應,其次才是廣州樂隊和廣州音樂本身。  而今年夏天,兩支紮根於廣州的樂隊——超級斬和五條人,憑藉著各自鮮明的音樂特色闖入大眾視野,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廣州樂壇所存在的多樣性。那在舞臺之下,廣州音樂產業的現狀又是如何?
  • 張玉環帶腳鐐600多天致雙腳變形,獄友喊他「槍子兒」
    他告訴澎湃新聞,哥哥只是太想知道他在爸爸心裡到底有多重了。5日中午,張玉環終於等來了大兒子張保仁,一家人吃了一頓團圓飯。8月5日中午,張玉環大哥張民強攜妻子、妹妹妹夫、弟弟弟媳以及三家的小輩一起,在張家老宅擺了一桌團圓飯,菜是從縣城飯店做好了帶過來的,侄子們開車送菜,來往了很多趟。
  • 情深義重向陽而生,張玉環冤案,阿朵為宋小女唱歌願你被溫柔以待
    hello大家好,這期我們來講一講娛樂圈阿朵,為張玉環冤案妻子宋小女歌唱,日常安利自己,希望大家點點關注,謝謝各位親們~我們先來看一下前提回要:我國出現時間最長冤案:張玉環冤案,這幾天不斷被刷新各大網絡,照片中為張玉環的母親和前妻,而前妻宋小女也備受網絡爭議,因在張玉環入獄期間,改嫁他人,胖子認為:但卻在二次打工期間被查出腫瘤,對於一個家庭來講,張玉環作為父親和兒子的角色
  • 張玉環:新房正在澆築 想找個伴 適應生活需漫長過程
    「生活還不太適應,需要漫長的過程。」12月18日,張玉環對上遊新聞記者說,周圍的家具、電器都是陌生的。譬如說,他去菜市場買菜,要用手機掃二維碼付款;到火車站買票,也要刷卡。
  • 廣州日報數字報- 廣州體彩今年大旺 創單年大獎數新紀錄
    體彩情報站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周婉琪 通訊員 李琪) 廣州體彩迎來
  • 廣州日報數字報- 丹心寄期待 妙手繪百態
    廣州街頭湧現出各類夜市,由舊工廠改造的敬梓裡夜市、覺園1984廟前夜市、廣州塔下的潮墟自力市集、美式復古市集……聚美食、非遺文創、街頭表演於一體的夜市為市民遊客提供休閒好去處,為夜經濟升溫再添「一把火」。  隨著廣州市疫情防控形勢向好,越來越多人在夜間或周末踏出家門、走入市集,享受久違的都市煙火氣和線下消費樂趣。這讓有創作夢、創業夢、副業夢的新個體工商戶找到舞臺。
  • 張玉環身陷囹圄的9752天
    7月9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稱「江西高院」)公開開庭再審張玉環故意殺人案。透過南昌市進賢縣人民法院的直播屏幕,宋小女見到了8年未曾謀面的張玉環。直播鏡頭下的張玉環面戴口罩,身著便服,在兩名法警的陪同下走入法庭。
  • 廣州日報數字報-腰椎出問題 身子「歪了」怎麼辦?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翁淑賢、張青梅 通訊員王簕、白恬)陳姨腰背部和右側臀部疼痛半年多了,原想著忍一忍,但近一個月來疼痛越來越明顯
  • 廣州日報數字報-推小份菜 剩菜新做 糧食節約妙招多多
    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了市區包括日料店、中餐廳、重慶串串等幾家不同類型的餐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