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播出了,屬於「大佬」們的血雨腥風又來了。
目前節目只播出了兩期,就引爆了兩次熱搜。
第一次熱度是圍繞導師之一的爾冬陞展開的,爾冬陞導演犀利吐槽小鮮肉靠樣子吃飯是走不遠的。
「像你這樣外形的演員,全中國有多少?」「你靠樣子是不行的,你繼續男團也不行了,年紀大了沒有粉絲看了。」
第二次熱度的主角換成了《演員請就位》的「老熱搜cp」——李誠儒和郭敬明。
起因是郭敬明在節目中突然將S卡(類似特權晉級卡)發給了一位表演非常差,從來沒有過演戲經驗的男團小鮮肉,李誠儒認為不公平且不合理,與之展開了爭論。
去年《演員請就位》第一季播出的時候,李誠儒因和郭敬明產生分歧而被很多網友吐槽「倚老賣老」。
這一次,李誠儒老師吸取了上一季的教訓,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第二期上期節目中,參賽演員何逸傑和何昶希再現了《陳情令》經典雨夜分別片段,但總體非常糟糕。
尤其是何昶希,男團出身,影視劇表演經驗為0的何昶希所謂的「演戲」幾乎就是念臺詞,沒有任何情感可言。
一把劍刺到了他的胸口,好像刺到了一塊死肉上,整個人沒有任何波動。
可以說是從臺詞到表演,全方位的差。
在在場所有演員都認為何逸傑表現的相對更好的情況下,郭敬明逆風發言,將自己手上僅有的兩張S卡發了一張給何昶希。
他給出的理由是,student(學生),seed(種子)和special(特別)。
郭敬明在節目上說,雖然節目組對"S"卡的定義可能是「super」,但他有不一樣的理解。
他把這張卡給何昶希,是希望何昶希作為一個演戲上的學生(student),能夠在這個舞臺上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
並因為這張卡的鼓勵而在心中種下「想成為一名演員」的種子(seed),並在日後成為一名獨一無二的特別的(special)演員。
說完這個「3S標準」之後,郭敬明又補充說,如果自己現在是一個導演,當然不會選擇何昶希這樣的演員合作。
但是他現在是一個老師,老師要做的就是「傳道,授業,解惑」。
他給毫無演技可言的何昶希「S」卡,是對他負責。
當時場上剩下的三位導演評委都明顯認為這樣有些不妥,但沒有明說。
後臺候場的參賽演員們也非常不理解這樣的「鼓勵」。大家普遍認為,這是一個競技性的比賽,「演技好」應該是拿到「S」卡的唯一標準。
如果按照郭敬明的說法,那前面表演過的張大大也是跨行業做演員的,他也應該拿到「S」牌的「鼓勵」。
一直到又一輪表演過後,參賽演員董思怡才試探性地反問「想問一下四位導演,大家給S的標準是什麼啊?」
這時候,郭敬明完全推翻了他前面的解釋,給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說法。
「我最簡單的標準就好了,我給S的人,就是我想找他拍戲。」
一直沉默在鑑影區的李誠儒,因為陳凱歌和爾冬陞不停的給他遞話,這時候終於有了開口說話的機會。
他極其直接,並且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郭敬明的矛盾,和他所謂的「S卡頒發標準」問題所在。
「我不喜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做法,一會兒說我選擇他不是為了和他合作,一會兒說我選擇他是想和他合作……」
李誠儒的話還沒說完,郭敬明就打斷他開始解釋。
這時候李誠儒明顯有些惱了,直接說了一句,「你懂我說完,小小年紀要懂得尊敬人。」
李誠儒應該是忍了一段時間了,郭敬明表達欲比較強,確實是比較喜歡打斷別人說話。
李誠儒表示他認為郭敬明這個做法非常的不合理,並且不公平。
每個導演就8張S卡,他隨便給出一張「鼓勵」,對剩下的39位參賽演員就是不公開。
這等於直接混亂了參賽演員的目標,讓他們不知道自己是應該努力演好戲,還是應該努力做到讓導演喜歡。
很諷刺,這也是當下演藝圈的問題所在。
由於導演在劇組巨大的話語權,處於摸索期的演員被所謂的「劇組規則」所混淆,他們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努力演好戲更重要,還是討導演開心更重要。
這時候郭敬明開始偷換概念,他把李誠儒的意思「曲解」為李誠儒「不允許場內有不同的聲音」。
並且又說了一遍自己去年用來懟李誠儒的話。
「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是還是請允許它的存在。」
這就精彩了。
李誠儒去年為什麼和郭敬明「懟」起來呢?
因為節目組安排的表演片段有一段是郭敬明所寫的小說《悲傷逆流成河》改編的,李誠儒在點評這個片段的時候抨擊了現在校園愛情劇霸屏的現象。
認為不應該讓世界觀還在形成期的青少年整天看這些東西,沒有任何的價值觀輸出可言。
郭敬明當場回懟,說自己的作品並不只有校園愛情,還講了校園霸凌。
之後便說出了那句經典的「結局」——「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
當時郭敬明因為這句話收穫了很多網絡好感度,甚至登上了熱搜,很多網友誇讚他口才好,思維清晰,甚至認為他完全有能力去參與辯論節目的錄製。
口才明顯佔了下風的李誠儒成為這場battle中的「失敗者」,被網友抨擊「倚老賣老」。
但是今年,吃過一次虧的李誠儒明顯是有備而來的。
郭敬明一說出這句話,明顯感受到李誠儒坐不住了,拿起話筒就開始「懟」。
「這可不行了,我剛才本來不想發言了。以前郭敬明就說過,存在就是合理的。這句話是偷換概念,原文是翻譯過來是存在是有原因的。不要再說存在是合理的,這句話是錯誤的。」
直接從根本上打垮了郭敬明的「辯詞」。
本來這事兒到這裡,推搡幾句差不多就過去了。
但是場上的主持人大鵬,最應該站在中立面的大鵬,做出了一件觸碰主持人「大忌」的事兒。
他在舞臺上公然「戰隊」了郭敬明。
作為一個主持人,矛盾出現時他沒有選擇調和或者說是平衡矛盾,而是選擇進入矛盾中並有所傾向性的發言,這簡直是主持人行業大忌中的大忌。
這場節目播出之後,很多網友都誇李誠儒「敢說」。
彈幕中的網友普遍認為郭敬明的行為確實是不合理,本質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
但其實節目中面對郭敬明的李誠儒已經很「控制」了,基本都是陳述事實,除了那句「小小年紀要懂得尊重人」之外,沒說什麼太重的話。
他「懟」自己親兒子,那才是真的說話難聽。
幾年前李誠儒的兒子參加了個節目,叫《我不是明星》。這個節目就是邀請一些「星二代」同臺比拼,節目通常還會邀請「星二代」的明星親屬們到節目中為他們加油。
當時節目組邀請李誠儒的時候,李誠儒沒去,只錄了一段vcr。視頻中也沒說自己兒子什麼好話。
「你沒有本事,有什麼可讓我誇的呢?而你現在這人模狗樣不是父母給的嗎?」
「都不要把話說的那麼大,把那次詞藻的那麼美麗,『我為藝術獻身』」
李誠儒對他兒子事業(兒子是歌手)的評價就是「不支持而且反對」,「一直沒正耳朵聽過」。
他始終認為這批「星二代」根本就沒怎麼吃過苦,本質上就是「無病呻吟」。
沒吃過苦,沒怎麼付出過,稍微有點兒坎兒,就哎吆哎吆的叫著說自己不行了,已經吃苦了。
要他評價就一句話——「無病呻吟」。
說一千道一萬,就是沒有作出成績,沒做出成績就沒資格說話。
後來李誠儒兒子一路走到了總決賽,當時李誠儒答應節目編導,說如果進了決賽自己就去現場。
孩子進決賽之後,他確實是到現場了,但也沒有一句好話。
後來被主持人問,「您支持他走這條路嗎?」
李誠儒還是那句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觀眾認可了,他就認可了。
李誠儒其實就是典型的上一代父輩的棍棒式育兒法,說話難聽,打擊式教育。
講究的就是「人無壓力輕飄飄,竟無壓力不出油」。
其實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挺辛苦的,在始終被否定的教育中成長對孩子而言是非常窒息的。
但仔細想一想,李誠儒的話是難聽了些,但不得不服的是,道理是說得通的。
圈內的「星二代」們確實是踩著普通藝考生蹦著高兒都夠不到的資源,卻一直在賣慘「不被認可」。
前段時間郭麒麟有段採訪挺出名的,說的也是這個理兒。
他說自己以前不管幹什麼,都被評價「有後臺」,「郭德綱的兒子」。但這些聲音在某一天突然消失了。
就是《慶餘年》播出的時候,「範思轍」這個角色在觀眾心中的認可度取代了「郭德綱的兒子」。
這個行業的特殊性就在這裡,觀眾永遠是檢驗你的唯一標準。
你非得去渲染自己多麼努力,等讓觀眾看到很爛的作品的時候,只會比之前罵得更慘。
這一次「罵戰」,大家站郭敬明,還是李誠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