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儒退出《演員請就位2》引熱議。
據南都娛樂報導:
李誠儒在採訪中透露,自己已經不去《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了。
而且採訪中依舊金句頻出。
不為五鬥米折腰、不需要他們的資源......
果然,李誠儒不止節目裡敢說,節目外依舊直來直去。
猶記得他在《演員請就位》第一季裡的「三如點評」: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以及第二季裡的「三味」:味同嚼蠟、味如雞肋、如此乏味。
簡直字字犀利,句句扎心。
他那敢說實話,不怕得罪人的「老實人」形象得到了大批網友的喜愛。
如今,李誠儒不去《演員請就位》的舞臺。
網友紛紛表示不舍。
兩季的節目看下來,淨看李誠儒在那「直言不諱、懟天懟地」了。
我有時候也在想。
批評郭敬明,懟陳凱歌,總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勢。
他李誠儒到底憑什麼那麼狂?
1954年11月。
李誠儒出生在北京東城區一戶「富貴」人家。
為什麼我要在「富貴」二字上打引號?
因為他家早期確實很顯貴,就住在故宮邊上。
他父親那時候就可以花兩塊大洋買蛐蛐罐。
要知道當時的一塊大洋,都可以買一袋洋面了。
然而好景不長,因為時代原因家族沒落,甚至被抄了家。
特殊年代背景下,以及資本家的成分,讓他嘗盡了苦頭。
野菜、槐花、柳芽、白菜幫、豆腐渣,甚至馬吃的豆餅都得搶。
父親早逝,母親獨自拉扯十一個孩子。
最終只養活了九個,李誠儒是老小。
哥哥們喜歡京劇,從小就教他唱戲。
這給他埋下了表演的種子。
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為了幫家裡減輕負擔,李誠儒16歲就去了服裝廠做工。
從小養成的戲劇愛好,閒暇之餘他也練練。
並沒有荒廢。
18歲那年,李誠儒誤打誤撞結識了北京人藝的老戲骨董行佶。
董行佶被他的天分和執著感動,收他為徒。
這一學就是10年。
也是在這10年,李誠儒練就了紮實的表演功底。
恢復高考之後,李誠儒考上北京電影學院。
本想著畢業後大展宏圖,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
誰承想,卻從場記、劇務開始。
那時電視劇《西遊記》正在緊張籌備中。
「從電影學院畢業之後,我被借調到央視拍第一版的《西遊記》,工作了五年,先是場記,後來劇務。想演戲啊,沒少和導演請戰,『讓我演一個吧?』導演說『你這麼多工作你演戲了誰來幹,去去去幹活去!』一下就給我打發了,五年啊,《西遊記》幾百個角色,我一個都沒演上。」
導演楊潔也曾說過:「劇組裡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客串過配角,唯獨李誠儒沒有!因為我需要他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說來也是,李誠儒是最早加入《西遊記》的主創之一。
採景、選角、吃穿住行...確實全都離不開他!
遠赴內蒙古尋找白龍馬,僱人攔車買下「人參樹樹根」,為了「三打白骨精」大雨中孤身行走一天一夜探路張家界...
《西遊記》的精彩紛呈離不開他的付出。
雖然演員沒當成,但李誠儒在楊潔導演身邊的那些年卻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2017年4月《西遊記》導演楊潔去世。
李誠儒在網上寫下:
「驚聞楊潔導演仙逝,不禁淚如雨下……《西遊記》拍攝之初,我們只有六人,導演楊潔、攝像王崇秋、燈光孫永福、美術彭曼麗、場記李誠儒、劇務老鄭。難忘的是採景及選擇演員……」
在很多年後的一次採訪中,李誠儒依舊說:
「跟著導演我學會很多東西,她非常照顧我,我心裡只有感恩。」
拍完《西遊記》,李誠儒依舊沒當上演員。
於是他就暫別演藝圈,走上了經商之路。
經商,李誠儒是把好手。
當時正趕上下海大潮,他決定搞點兒小買賣。
結果小買賣,一不留神就成了大買賣了。
到了1991年。
李誠儒意識到,西單將成為繼王府井、前門這些老商圈之後的北京第三大商圈。
於是,他租了一塊800多平方米場地,建起了「特別特商場」。
在商場成立之初,他提出了高檔次服務的理念。
把售貨員的稱謂也改成了導購小姐,甚至專門請老師對導購小姐進行形體培訓。
總之就是各種別出心裁。
結果不出所料,「特別特商場」火了。
1992年,李誠儒看到北京粵菜館生意火爆。
就去瀋陽創建了瀋陽大福酒樓。
並從裝修、廚師上大下功夫。
酒樓也火了,賓客爆滿。
800萬投資,半年收了回來。
......
90年代初期,據說李誠儒當時做外匯的倉面就有1300萬美金。
那時的中國內地,建商場、開酒樓、坐奔馳,存款上億......
這算是特別有錢的人了吧。
當時有一個說法叫「北京四李」,指北京四位姓李的有錢人。
李誠儒就是其中之一。
據說他當時給小費都是100美金的給。
何其闊氣,何其大款。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 生活過得暈啊,膨脹了。」
1995年李誠儒放下生意,想要實現青年時代的演員夢。
在同學趙寶剛執導的作品《東邊日出西邊雨》中扮演吳永民。
41歲的李誠儒終於正式出道了。
他還在《編輯部的故事》演了3集,後來又在《過把癮》中演錢康。
《重案六組》中演曾克強,還是這部經典電視劇的策劃人之一。
後來遇到了馮小剛的《大腕》。
在影片中,李誠儒扮演一個精神病患者。
他用1分20秒將一段300多字的臺詞完美演繹。
配合時而耷拉著眼皮、時而瞪大雙眼,
把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瘋狂勁兒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拍攝現場所有人為他歡呼時,李成儒還沒回過神來。
雖然是剛出道不久,但演戲功底還在。
李誠儒說,那部影片裡關之琳、英達、葛優眾星雲集,不能服輸:
「得讓他們看看,什麼是能耐」!
拍完這一段三個小時後,李誠儒的手還是在一直抖。
他已經完完全全地融入到角色中去了。
既然選擇當演員,李成儒一直都是嚴格要求自己。
這也是為什麼李誠儒在節目中,能這麼有底氣的批評郭敬明。
他這個人,做事就是那麼認真。
看到不好的東西絕不藏著掖著,對誰都像機關槍一樣無情掃射。
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李誠儒爆料了一件往事:
1998年,鄭少秋在內地拍攝電視劇《清明上河圖》時,他也共同出演。
因為鄭少秋普通話說不太好,記不住臺詞的時候直接數數。
李誠儒不知道尾句是什麼自然沒法接,氣到直接拂袖而去。
他說起這種事情仍舊憤懣不已:
「我李誠儒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如果我李誠儒在現場哪天背下不來臺詞了,我一定不在現場裝孫子,我回家抱孫子。」
這些年,李誠儒幾乎沒演過什麼大角色。
但他在拍戲時始終堅持一個信條:
「演什麼得像什麼,得有這個心氣兒,得琢磨人物」。
所以,不了解他的人看見他逮誰罵誰的暴脾氣自然會感到厭惡。
但了解他之後就會明白。
這種嚴苛的性格就是源於他對演員這個職業的負責,對影視作品質量的負責。
所以你說,李誠儒憑什麼那麼狂?
憑的就是對演戲的那份認真、那份敬畏。
* 我是作者拾光君,感謝點讚和關注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