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幾經波折的電影《八佰》終於全國公映了。這部大眾關注的電影在點映期間就積攢了大量的好口碑,淘票票評分9.2,豆瓣評分7.9。其中,豆瓣的好評率超過了73%。
截至21日晚24:00,加上點映票房,《八佰》的票房達到了驚人的4億元。同時,朋友圈的刷屏與必帶紙巾的安利,讓《八佰》擁有了充足的後勁。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各大片方從風險考慮都十分保守。整個8月期間,並沒有任何一部其它的商業大片選擇上映。而好不容易過審的《八佰》在中美政經摩擦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上映,其題材、主旨和目的,均頗值得思考。
從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來看,《八佰》佔整個票房比達到了84.6%,排片率也達到了非常不錯的59.2%。
不管從票房上,還是口碑上,管虎的這部力作都得到了市場的良好反饋。
當然,這和作品本身製作的精良和演員的給力也密不可分。《八佰》從美術、制景、攝影、道具、化妝等各方面都十分到位,而杜淳、歐豪、張譯、王千源、姜武們的演技則給了電影強力的支撐。
在《八佰》中,除了鏡頭相對較多的唐藝昕以外,其他出演的流量演員均沒有作為主角曝光。而唐藝昕雖然鏡頭不少,也並未在電影中奪取主要話題。
更重要的是,劇中的所有演員都願意為劇情服務。很多演員通過化妝和電影中的投入讓不少觀眾直到了解電影演職員信息的時候才發現參演。因為角色的成功而讓大家忽略了演員個人本身,足以證明這部電影配得上讚譽。
當然,這部電影也並非毫無瑕疵。整體劇情、結構與節奏的高開低走,片尾的過度渲染造成的前後脫節被不少觀眾認為十分遺憾。另一方面,電影對於四行倉庫的戰鬥成果呈現不足,以及並沒有很好地交代事件的真實結局也都是被詬病的地方所在。
根據歷史資料,杜淳飾演的謝晉元團長率領五二四團在四行倉庫阻擊日軍雖然四處無援,但其憑藉出色的統籌謀劃,僅用陣亡9人,傷二十餘人的代價就成功延緩日軍五天,並殺傷日軍二百餘人。
這一戰績比電影的呈現更加傳奇和神劇,但同時也對劇情中五二四團存在的遠超實際的大量傷亡形成了矛盾。當然,從電影創作角度而言,這種藝術加工在和觀眾充分溝通後,可以被理解。
不過,五二四團最後的結局卻對整個電影格局的友善度產生了巨大挑戰。
根據真實史料,五二四團在退入英租界後即被英軍代表的萬國商團繳械。根據中英約定,英軍即便對五二四團進行繳械,也應當將相關士兵放行使其穿過英租界歸隊。然而,英軍在繳械五二四團後撕毀了承諾,並對五二四團所有官兵進行了軟禁,併集中扣押到荒野郊區。
從1937年10月至1941年4月,五二四團的官兵不僅淪為苦役,還曾被白俄兵聯合英格蘭兵和義大利兵的一千多人暴力偷襲營地,傷亡一百餘人。期間,看守五二四團的白俄兵還縱容日本浪人和漢奸對營地進行武力偷襲。
1941年,汪精衛成立的偽政府在對謝晉元多輪勸降失敗後,以50萬元代價收買了謝晉元身邊的四名戰士。當年4月,這四名漢奸叛徒在謝晉元率隊早操時發動偷襲,將年僅37歲的謝晉元殘忍殺害。而五二四團的絕大部分官兵,也最終都沒能活著走出上海。
從電影角度,國際觀察團和英租界似乎對國軍戰士懷有悲天憫人之心。但事實上,所謂國際友人口蜜腹劍,先是言而無信,置承諾不夠,後又對五二四團戰士們背後捅刀,讓這些在正面戰場上打出國威和士氣的戰士們最終死於日偽、洋人和漢奸的聯合陰謀與暗算。
據相關人士透露,《八佰》總投資達到了近5億元。以目前的勢頭來看,尚無大片決定對其進行票房的挑戰,《八佰》票房或一騎絕塵。導演管虎也將進一步證明自己的實力。
但《八佰》想要獲得更高的票房也存在客觀的難度。受疫情影響,院線上座率需要嚴控在50%以下,對票房的增長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而隨著電影的持續發酵和觀影人數的不斷增多,對於《八佰》的不同視角的解讀和觀點也將進一步增多。
但無論如何,管虎和《八佰》都已經成為疫情後電影的最大贏家。
文/阿拉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