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體關注「愛派的」,並請加星標
選自波伏瓦《第二性》鄭克魯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1「男人的幸運——在成年時和小時候——就在於別人迫使他踏上最艱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於她受到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們非但不鼓勵她奮鬥,反而對她說,她只要聽之任之滑下去,就會到達極樂的天堂:當她發覺受到海市蜃樓的欺騙時,為時已晚:她的力量在這種冒險中已經消耗殆盡。」
波伏娃|性、愛情和婚姻的真相
薩特與波伏娃:在愛情中流亡的純粹歡愉者
波伏娃:愛情在男人只是一種消遣,而它卻是女人的生活本身
波伏娃:性發動
波伏娃誘騙未成年學生與處女學生供薩特行欲?
如果男人長久地依戀女人,這仍然並不意味著她對他是必不可少的。但這正是她所要求的:她的退讓只有在恢復她的威望的情況下才能挽救她,不可能逃避相互性的作用。因此,她必須受苦,要麼就必須自我欺騙。她往往先求助於後者。她把男人的愛情想像為她給予他的愛情的準確對等物,她自欺地把欲望當成愛情,把勃起當成欲望,把愛情當成宗教。她迫使男人欺騙她:你愛我嗎?同昨天一樣愛嗎?你始終愛我嗎?她靈巧地在缺乏時間做出微妙和真誠的回答時,或者在情勢不允許這樣做時提出問題:正是在交歡中,在病痛初愈時,在嗚咽時或者在火車站月臺上,她緊緊地追問:她把得到的回答當做戰利品:得不到回答,她就讓沉默代替說話:凡是真正戀愛的女人,多少是妄想狂。波伏娃|性、愛情和婚姻的真相
薩特與波伏娃:在愛情中流亡的純粹歡愉者
波伏娃:愛情在男人只是一種消遣,而它卻是女人的生活本身
波伏娃:性發動
波伏娃誘騙未成年學生與處女學生供薩特行欲?
一個正常的女人有時最終對事實屈服,承認自己不再被愛。但是,只要她沒有走到承認這一步,她就總是有點不誠實。甚至在彼此相愛的情況下,一對情侶的感情之間也有一種根本的差異,她竭力要掩蓋。男人必須在沒有她的情況下,也能站得住腳,因為她希望得到他的辯護。如果他對她是不可或缺的,這是因為她要逃避她的自由,但如果他承受這種自由(沒有它,他既不可能是英雄,也不可能是個普通人),沒有什麼東西,也沒有什麼人會對他是必不可少的。女人接受的依附來自她的軟弱,她怎麼能在她所愛的恰恰是其力量的男人身上找到相互依附呢?真正的愛情應該建立在兩個自由的人互相承認的基礎上:一對情侶的每一方會互相感受到既是自我,又是對方:每一方都不會放棄超越性,也不會傷害自身:兩者將一起揭示世界的價值和目的。對這一方和那一方來說,愛情將通過奉獻自身展示自己和豐富世界。波伏娃|性、愛情和婚姻的真相
薩特與波伏娃:在愛情中流亡的純粹歡愉者
波伏娃:愛情在男人只是一種消遣,而它卻是女人的生活本身
波伏娃:性發動
波伏娃誘騙未成年學生與處女學生供薩特行欲?
男人爭先恐後地宣布,對女人來說,愛情是她的最高實現。尼採說:「作為女人去戀愛的女人,只會更深刻地成為女人。」巴爾扎克說:「從高層次來說,男人的生活是名譽,女人的生活是愛情。女人只有把她的生活變成持續的奉獻,才與男人平等,如同男人的生活是持續的行動那樣。」但這仍然是一種殘忍的欺騙,因為女人所奉獻的,男人根本不操心要接受。男人不需要他所要求的無條件忠誠,也不需要取悅他的虛榮心的盲目崇拜:他只有在無須滿足這些態度所帶來的要求的條件下,才接受它們。他向女人宣揚要奉獻,她的奉獻又使他厭煩:她對自己無用的奉獻感到不知所措,對自己虛妄的生存也感到不知所措。有一天,女人或許可以用她的「強」去愛,而不是用她的「弱」去愛,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捨棄,而是自我肯定,那時,愛情對她和對他將一樣,將變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險。但在這之前,愛情以最動人的面貌,概括了壓在封閉於女性世界中的女人、受傷害又不能自我滿足的女人身上的詛咒。無數的愛情殉道者抗議命運的不公,因為它把荒涼的地獄當做最後的得救,提供給她們。波伏娃|性、愛情和婚姻的真相
薩特與波伏娃:在愛情中流亡的純粹歡愉者
波伏娃:愛情在男人只是一種消遣,而它卻是女人的生活本身
波伏娃:性發動
波伏娃誘騙未成年學生與處女學生供薩特行欲?
獨立的女人今日在對職業的興趣和對性生活的操心之間抉擇,她很難找到平衡,如果她要實現平衡,代價是做出讓步、犧牲、使出雜技的功夫,這就要求她處於持續的緊張狀態。應當從這裡,而遠非從生理依據中尋找常常在女人身上觀察到的神經質和脆弱的原因。很難確定女人的身體構造在什麼程度上在她身上表現為不利條件。例如,人們時常尋思,月經產生什麼障礙。通過活動或行動成名的女人,似乎對此並不重視:她們的成功是否正應該歸因於每月不適的程度很輕?人們可以思索,是否正好相反,選擇主動的、有雄心的生活給予她們這種天賦,因為女人對她的不適的關注加劇了這種不適:女運動員、行動的女人,不像其他女人那麼感到痛苦,因為她們不介意自己的痛苦。當然,也有機體上的原因,我見過有些體格強壯的女人每個月要在床上躺上二十四小時,忍受無情的折磨,但她們的事業從未因此而受到阻礙。我深信,落在女人身上的大部分不適和病痛,都有精神原因:婦科醫生是這樣告訴我的。正由於我所說的精神緊張,由於女人承擔的各種任務,由於她們在其中掙扎的矛盾,她們一直疲乏不堪,用盡她們的力氣:這並不意味著,她們的病痛是想像出來的,病痛就像其反映的處境,是真實的、強烈的。但處境不取決於身體,是身體取決於處境。因此,當工作的女人在社會上擁有她該有的位置時,她的健康狀況不會損害她的工作:相反,工作會大大有助於她的生理平衡,不讓她只是一味關注身體。波伏娃|性、愛情和婚姻的真相
薩特與波伏娃:在愛情中流亡的純粹歡愉者
波伏娃:愛情在男人只是一種消遣,而它卻是女人的生活本身
波伏娃:性發動
波伏娃誘騙未成年學生與處女學生供薩特行欲?
女人不能使人產生安全感,她故作高傲,她誇大,她做得過分在事務和管理中,她表現得一絲不苟、吹毛求疵、動輒咄咄逼人。就像在學習上,她缺乏從容、奔放和勇氣。為了成功,她變得拘謹。她的行動是一系列的挑戰和對自己的抽象肯定。這是缺乏自信產生的最大弊端:主體不能忘掉自己。這個主體不能豪邁地奔向一個目標,而力求做出別人要求的價值表現。本文轉自《設計與哲學》,ID:PhilosophyDesign
在大膽地投向目標時,會有遭受挫折的危險,但也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結果,謹慎會導致平庸。在女人身上很少遇到對冒險、不求結果的體驗的興趣和沒有功利的好奇心:她力圖「從事一門職業」,就像別人要為自己建造幸福:她受到男性世界的支配和圍困,沒有膽量砸爛天花板,不能熱情地投入計劃中:她仍然把她的生活看做一項內在性的事業:她不是指向一個目標,而是通過對象指向主體的成功。從女人承認變老那一天起,她的處境改變了。至今,她還是一個年輕女人,與神秘地使她變醜和變形的不幸作激烈鬥爭:她變成一個無性別的、但達到完成階段的不同的存在:一個上年紀的女人。可以認為,這時她絕經的危機已經過去。但不應該下結論說,今後她的生活變得容易。當她放棄與時間的厄運鬥爭時,另一種戰鬥開始了:她必須在人間保持一席之地。女人正是在她的秋天和冬天擺脫枷鎖:她以自己的年齡為藉口,逃避壓在身上的苦差事: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不再被他嚇倒,她避開他的擁抱,在他身邊——以友好的、冷淡的或者敵意的態度——安排屬於自己的生活:如果他比她老得快,她就把夫婦的領導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她也可以讓自己不顧時尚和輿論,她免去上流社會的義務、不再關心節食和美容。至於她的孩子們,他們已經長大,不再需要她,他們結了婚,離開了家。她擺脫了義務,終於發現自己的自由。不幸的是,在每個女人的歷史裡,重複出現我們在女人的歷史中看到過的這個事實:女人總是在無事可做的時候發現這自由。這種重複並非偶然:父權制社會給予一切女人的職能受奴役的面貌,女人只有在失去一切有效性時才擺脫奴役地位。將近五十歲時,她充分佔有自己的力量,感到自己富有經驗:男人正是接近這個年齡時達到最高的地位、最重要的崗位,至於她,她已經要退休了。人們只告訴過她要忠誠,如今任何人都不再要求她忠誠。她變得無用,不能證明自己生存的必要性,她望著餘生毫無希望的漫長歲月,喃喃地說:「沒有人需要我了!」《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瓦著 鄭克魯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