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玉雕圈的題材「一念之間」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1-01-08 藏玉文化

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

去掉妄想和分辨,回歸清淨自性佛。

在玉雕裡有這麼一個題材,半神半魔,被稱作「一念之間」,一直備受雕刻家與玉友的喜愛。看起來奇奇怪怪的它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對現實世界的警醒

《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當一個人有了善惡之念時,如果任其發展,稍微處理不當,就容易因一念之差變成惡人。做決定之前要想好這個因會種出來什麼樣的果。

小人物賭場上的一念,可能關乎全家的得失,大人物的一念,關乎國計民生。所以一念雖小,卻要慎重,這也是明代理學家王陽明一直強調「人之善惡,只在一念之間」的原因。

一念之間的和田玉題材也是表達這個道理,它來自佛教用語,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相似,他們表達的意思都是要警醒世人保持本心。

一念就是我們現實世界的寫照,有惡的念頭要及時損止,保持原則不要迷失自我。同時也要學會放下偏執,一念之間天地皆寬,一念之間,萬般自在。

藝術的美感

佛牌佛像玉雕我們已經太熟了,佛是人們的信仰,來源於人卻高於人,身上的那份禪意也是雕刻師們所追求的。而魔則不同,魔的張狂之氣與佛完全相反。

「一念之間」是在同一塊料上雕出來兩種極端的意境,難度不可謂不高。

現在和田玉市場緊俏,好的籽料也越來越少,「一念之間」也是玉雕師的另一種化腐朽為神奇,可以巧妙的將瑕疵變成特色,賦予和田玉新的生命與更獨特的意義。

因為一念之間是很哲學的話題,佛與魔本無定性,只是隨著本心變化。所以除了對雕工的要求,設計的巧思,更需要玉雕師的理解。

就像天氣有好壞,人也有善與惡,這的兩種極端,兩種形態,理解中更多的是追求微妙的平衡,這種平衡又極致的美感這也是人們對它喜愛的原因吧。

造型與寓意的追求

在眾多佛像中,「一念之間」無異是特殊的,因為這種特殊與別具一格,有很多人認為「嚇人」「醜雕」。「善」與「惡」「神」與「魔」,本就是兩個極端,合在一處,難免讓人吃驚,但這也是它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

有個成語叫「一念通天」,與一念之間表達的哲思相同,出自魏伯陽《參同契》:「勤精不退,一念通天,神魔無懼。」

意思是說只要一心一意去做,就可以通向最高的境界。成就到達巔峰,必將無懼萬物,無懼神魔。

所以一念之間除了給人們以警示,也包含了希望人們可以一心一意,無懼塵世,無懼紛擾,保持清醒,永遠可以做自己,無懼神魔,無愧天地。

一念成神,一念成魔;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這種「一念之間」的題材不知道你動心了沒有?

相關焦點

  • 玉雕裡居然還有「五毒」,看著毛骨悚然,實則寓意美好!
    在民間,說起五毒,大家應該都知道是什麼,其中包括蠍子,蟾蜍,蜘蛛,蜈蚣和蛇。這五毒無論是聽到它們的名字,還是看到它們的真身,都有一種讓人毛骨悚然的感覺,因為這五毒簡直太毒了,在早年間的一些影視劇裡,這五毒可都是用來害人的,但是現在的文玩圈,玉雕界,卻會有以這五毒作為題材雕刻的作品,這樣的毒物為什麼會成為雕刻的題材呢?
  • 國畫與玉雕創新融合 玉雕大師尹志強專注動物題材終成一家
    被業界成為「動物玉雕大師」的尹志強,對玉雕界記者說。尹志強有個心願:辦一個個人展覽,展覽上的主角們,就是他愛不釋手的那些寶貝——動物題材玉雕作品。在廣東玉雕界,尹志強絕對算得上是泰鬥級的人物。當然,他更令同行們敬畏的是這些年來,他幾十年如一日,潛心進行藝術創作,不為商品市場所動的赤誠之心。
  • 那些百萬玉雕,成本到底是多少!
    我們經常在拍賣會中見到各種百萬甚至千萬的天價玉雕作品,那麼這些玉雕作品的成本到底是怎麼算的?從原石到成品,一塊和田玉需要付出什麼!本文我們就算一算一件玉雕作品,它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名家高一些,普通玉雕師低一些,而如果是學徒工的話就更便宜了。當然出來的作品也會有所不同,很多人說為什麼同樣的題材,同樣的玉質,價格就會差這麼多,看作品就知道了!
  • 解讀玉雕「五靈」題材的寓意
    在傳統玉雕中,五靈題材更泛指多種獸物,包括羽蟲、鱗蟲、蠃蟲、毛蟲、昆蟲。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一起來看看傳統玉雕題材「五靈」的寓意。羽蟲(飛禽)1、鳳凰:錦雞頭、鸚鵡嘴、大鵬翅、仙鶴腿、鴛鴦身、孔雀尾。居飛禽之首,象徵美好與和平,是祥瑞的象徵。
  • 玉雕題材千千萬,就屬人物是最愛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玉雕作為一門傳統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澱和豐富內涵。而這些玉雕作品中,尤以人物題材最令人流連忘返,記憶深刻。今天,就讓小生帶大家欣賞一下那些最具特色的人物玉雕題材吧!雕刻者賦予作品的生命力,使得玉雕題材在傳承千年之後,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如果你也有喜愛的玉雕題材,留言跟小編一起討論吧!
  • 一念,一念之間
    一念我看了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之後,很喜歡李尖尖的扮演者譚松韻,她明眸皓齒,笑容甜美溫暖,聰明能幹,生活很有智慧。媚眼如絲,又人淡如菊,很讓人喜歡。後來我看了譚松韻和熊梓淇,即《浪花一朵朵》中男主和女主作客快樂大本營,唱《一念之間
  • 會雕卻不知道叫什麼?玉雕師你out了!
    玉雕題材形形色色,多不勝數,很多題材一些玉雕師會做卻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導致玩家買的時候問這是什麼?商家就把長得像動物的說瑞獸,有紋路的就說仿古紋. 玉雕中的確有很多陌生的題材,但隨著這幾年的玉器科普文章的出現,玉雕題材大家也並不陌生,但儘管如此,有些題材還是會被搞錯!
  • 佛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什麼意思?無天佛祖給出了答案
    文/解析西遊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句話,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無天佛祖給出了答案。在佛的眼裡沒有好與壞之分,所以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並不是壞人變好了,不再做壞事了。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玉雕中最招財的題材: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
    財神一直都是備受大家受喜愛的,而說起中國的財神爺,除了家喻戶曉的關羽,其實還有比幹、趙公明……其實在玉雕裡很常見的劉海,也是民間的財神。在玉雕裡的地位,劉海比關羽更有名,如果各種財神爺有現在明星排行,那劉海就是頂流。「劉海戲金蟾」在玉雕中更是常見,為何劉海這麼受歡迎呢?
  • 一念是多情,一念是無情!一念之間可以Say Goodbye!
    就在那一念之間,許多事情早已是無法挽回的局面正如標題所說「一念是多情,一念是無情,一念之間可以Say Goodbye!"生活中有許許多多事情的結局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就會有天壤之別!正如陶喆的歌曲《一念之間》寫道」一念是多情,一念是無情,愛情裡沒有人最聰明,心中那莫名的牆翻不過來,最恨是自己。一念成了佛,一念成了魔,每個人做了心中的選擇,當初心頭的最好,一念之間可以Say Goodbye「當我們遇到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就在一念之間我們可以為了愛情自作多情地做一名」舔狗「,舔狗、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這就是所說的一念是多情!
  • 醜醜的黃蠟石,玉雕師破石立意,太觸動人心了!
    同一題材的作品因創作者傾注情感的不同,而有特殊的意義。祈福,指祈求神明降福或設醮還願之事,小可為個人求利市、盼前程、祈安樂;大則求風調雨順、盛世太平。在玉雕行業中,祈福題材並不罕見,但在新冠病毒席捲全球的特殊時刻,創作者的刻刀似乎更有力量。疫情牽動每個人的心,在此期間玉雕師鍾燦文在家設立臨時工作室,以黃蠟石為材料,創作作品《祈福》,為抗疫一線人員祈福。
  • 玉雕裡的烏龜題材
    龍是「四靈之首」,象徵中華民族長期互相影響、融合和團結;鳳則象徵如意吉祥的意思,所謂「龍鳳呈祥」。麒麟象徵祈望子孫繁榮和追求幸福的意思;龜象徵著長壽健康,是「四靈」中唯一真正存在的生物。 王八,最初是鱉的俗稱,後來是龜和鱉的統稱。也是現在廣為流傳的罵人的話,至於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自行百度。
  • 玉雕:論觀音的一百種姿勢
    在當代佛教文化依舊炙手可熱,在玉雕中佛教題材更是數一數二的存在,特別是觀音題材受到大眾的廣泛追求。玉雕觀音題材受到追捧一方面是佛教文化的影響,一方面是寓意的作用。
  • 玉雕裡的神獸排行榜!
    ,神獸是一種經常出現的題材,那麼在這些神獸當中,哪些最受歡迎呢?,最常見,也最受玩家們喜愛的是什麼?  除了龍龜,另一個最常見到的神獸題材是什麼呢?那就是貔貅。,麒麟的題材出現的並不多。
  • 錦灰堆,玉雕的進階教程
    傳統和玉石雕刻最常見的題材有無事牌,蝙蝠,白菜,蟬,貔貅這類。手藝好些的師傅會善於做觀音彌勒這類人物造型或借用料子做更為精緻的仿古和鏤雕,但是有個題材,存在百年,確是一般雕刻師傅不願意去嘗試的禁區,它就是錦灰堆。
  • 系列 玉雕中猴子有哪些吉祥寓意?
    而猴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一種體現,其吉祥寓意使其成為和田玉雕常見的題材。那麼,猴子有哪些吉祥寓意呢?李牧祥《猴王神通》1、猴與「候」諧音,也就是將至的意思,所以和田玉猴子寓意好運將至、財運將至。2、大猴背小猴的玉雕造型,寓意輩輩封侯。寄寓人們希望子子孫孫都會才華橫溢,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 把大象放進玉雕……
    意思就是是:「誰掌握了『道』,普天下的人們就來向他投靠。」用「象」來指「道」,說不定這就是關於後世人們持玉象,擺玉象的最早文化根源呢。玉象的題材及寓意有位菩薩叫普賢菩薩,坐騎為「六牙白象」,這裡他的坐騎白象就是普賢菩薩功德圓滿的象徵。
  • 御璽家:玉必有雕、雕必有意,不常見的玉雕分別寓意什麼呢?!
    在玉雕作品,玩友們見慣了花鳥、山水、三世諸佛等題材,它們不僅讓人產生美的感受,也表達心中美好的祈願。但市面玉雕何止一兩種,玉必有雕、雕必有意,下面來看看玉雕作品題材的吉祥寓意吧!1.魚玉雕作品中,魚是常見的題材之一,玉雕師會在作品中雕刻有鯉魚、金魚等等。
  • 很多事情都是在一念之間,一念之間雖然短暫,但是結果卻是很大
    很多事情都是在一念之間,一念之間雖然如此的短暫,但是結果卻是很大,一個念頭就會給你不一樣的生活。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有兩個的公司職員,因為被老闆罵了所以很不開心,於是兩個人找了一位禪師,那位禪師眼都沒有睜開,只是說了一句:一碗飯而已。
  • 一念之間成殭屍——麥浚龍電影《殭屍》
    在生死之間,不僅有中陰境,還有殭屍,徘徊於出入之間,不得進退。殭屍是什麼?就是被煉化的冬叔嗎?之前說,細節入微而後入妙。入微是展現,入妙則是表達,此時細節意味著象徵。生死善惡,都在一念之間。這是一句老生常談,所謂一念之間,那麼要問的是,這一念是哪一念?其實答案很簡單,這一念就是被你抓住的那一念,也就是所執著的那一念。念念所在,欲逃不能的那一念。所謂執著,問題不在抓住,恰恰是被反抓。如道士阿九,抓住了貪生之念,如梅姨,抓住了不舍之念,結果卻被此念反客為主,從此一錯再錯,萬劫不復。《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嘆,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