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文學」為何紅火一時 應有精品意識

2021-01-07 人民網

  作為最流行的網絡文學題材之一,穿越小說以其獨特魅力在讀者中掀起一股熱潮。這類作品以主人公穿越時空為軸線,講述時空交錯背景下所發生的故事。穿越題材文學作品經由影視劇改編之後在觀眾中引起很大反響,雖然各方對穿越文學的評論褒貶不一,但是「親,今天你穿越了嗎」毫無疑問成為當年熱門的網絡話語。

  上世紀90年代,席絹創作《交錯時光的愛戀》、黃易出版《尋秦記》,分別將穿越情節融入言情與武俠文學作品。2004年,金子開始在網絡連載《夢回大清》,被視為最早的「清朝穿越」小說。2006年,桐華創作的穿越小說《步步驚心》出版,該小說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受到觀眾熱捧。《木槿花西月錦繡》、《鸞:我的前半生 我的後半生》、《迷途》和《末世朱顏》等作品面世,穿越類小說創作與發行於2007、2008年達到頂峰,無論是傳統出版市場還是新興網絡文學,穿越類小說迅速登上熱門排行榜,其後穿越文學作品日趨豐富,逐漸發展出「女穿」、「男穿」、「清穿」等類型。

  近兩三年來,影視劇製片方依然十分青睞穿越類題材,讀者搜索、閱覽穿越類小說的熱情也不減,但這類小說的實體出版數量較之前已經減少很多。針對某些穿越類小說不尊重歷史事實、青少年沉溺於穿越故事等現象,出現了越來越多批評的聲音。因此,有出版業內人士認為,穿越類小說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平穩趨降期。作為類型小說的一種,穿越小說的發展、繁榮或者式微背後的原因都需要我們客觀看待。

  穿越時空的奇幻之旅

  「如果我回到那個時代,會怎麼面對那個時代的繁華或災難?我會如何看待那個時代的人物?看待那個時代的價值觀?我將引領那個時代,還是順應那個時代?」網絡文學作家阿菩為我們設想了穿越小說讀者的想法,他認為在穿越文學誕生之前,歷史小說主要分兩途:一是嚴肅向,以還原歷史本來面目見長;一是演義向,以借古喻今見長。然而,穿越小說以現代人的視角,直接切入到另外一個時代,以當代人的思維去審視另外一個時代,大大地拓展了小說的想像空間。

  文學作品當中採用時空穿越手法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傳奇小說,其中許多怪談故事中可以看到穿越的影子,在文學世界中展開天馬行空的想像,享受時空錯位所帶來的新奇感似乎是人類的天性使然。1773年,賽穆爾·馬登的小說《20世紀回憶錄》中,一位天使穿越到未來世界帶回了一份1998年的文件。1889年,馬克·吐溫創作小說《一個在亞瑟王廷的康州美國人》,文中主人公被擊暈後回到了古英格蘭,還遇上了亞瑟王、梅林等人。事實上,不同地域、不同時期都出現過以穿越為題材的文學佳作,穿越的概念也不局限於回到過去或奔向未來,還能夠與根本不存在的時空相連接,比如「架空」類穿越小說。

  穿越小說代表作《步步驚心》作者桐華認為每個人喜歡穿越小說、穿越劇的原因並不相同,就她個人而言,雖然知道沒有人能超越時間,但仍會被穿越所帶來的時間的勝利感所吸引。在她看來,穿越小說是都市人的童話。

  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房偉指出,穿越小說本質上體現了不同文明時空的碰撞。當代人以文藝的方式來再造現代文明的想像,在穿越的幻想中表現對歷史可能性的探尋。男性的網絡穿越小說一般會選擇回到歷史的結點,如宋末、清末等家國危亡之際,包含著強烈的民族國家敘事的意識,探討的是歷史和文明發展的可能性。女性穿越小說表面上看是女性的臆想,實質上是女性通過徵服男性而徵服歷史的過程,其中女性意識實際上也佔有強勢地位。

  不能為穿越而穿越

  穿越小說為文學增添了想像空間,通過時空錯位讓讀者產生強烈的代入感。據房偉介紹,穿越小說中不乏佳作,《大學士》、《上品寒士》等作品飽含魏晉風度,用古代考試制度細節的再現展現出對「歷史記憶的挽留」;《夢回天朝》中的主人公穿越到耶路撒冷,作者對歐洲文化和歷史的熟悉程度讓人驚訝;《新宋》描述了北宋熙寧變法期間的故事,由於作者是歷史專業研究生,對歷史的把握非常巧妙;《平凡的清穿日子》、《清朝經濟適用男》這些作品文筆細膩、準確把握歷史、人物刻畫細緻、推理絲絲入扣。然而,真正能將內涵和意蘊達到一定高度的穿越小說作品並不多。由於讀者的追捧,許多人盲目跟風地創作穿越小說,導致各大文學網站中充斥著大量「為穿越而穿越」的作品,由於知識水平、個人閱歷或寫作技巧的限制,作者只能套用各種穿越模式,在敘述當中簡化歷史細節,將時空碰撞所帶來的涵義限定在非常淺顯的層次,這樣的方式在無形中阻礙了這一類型作品的發展。

  阿菩坦言,井噴式的發展不可能永遠持續,從創作角度來說,作者不可能無窮無盡地變換穿越手段;從讀者角度來看,穿越文看多了也會感到膩。但是,這個文體不會就此衰微,它還會繼續存在並發展下去。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穿越小說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數量龐大的讀者群,足以支撐穿越文學像懸疑小說、偵探小說一樣發展,成為類型小說中的一種,而且是其中最重要的種類之一。

  房偉認為,能夠反映傳統和現代的碰撞,展現文明再造的可能性的作品是比較經典的穿越小說,但現在這類作品越來越模式化,實際上對這種類型是一種傷害。要寫出真正優秀的穿越小說其實對作者要求很高,包括作者的歷史功底、對古代文化深刻的現代認識、把故事寫好的能力等。正是因為優秀的作品需要好的創作者,所以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穿越小說確實進入了發展的「冷卻期」。此外,我們不能忽視消費文化這個推手,我們看到很多作品在消費歷史——主要是對歷史想像的消費——讓人想像出歷史不同的改變。無論對什麼類型的文學作品來說,追求歷史的刺激性和傳奇性是正常現象,它有利於對作品的推廣,但如果缺乏好作者的話,往往會造成對歷史的過度消費。

  穿越文學應有精品意識

  穿越小說的發展歷程,不應被簡單地視為文學的快速消費,畢竟,目前人們熱議的穿越小說的負面影響大多源自於市場的失衡發展,而不是這類文學作品自身固有的品質。在這種情況下,穿越熱潮出現的原因、穿越小說的走向才更值得我們思考。

  從創作的角度來說,阿菩認為穿越小說在大方向上雖然不見得會有重大突破,但從這兩年的發展看來,作者們正在細節上越做越精,尤其是處於不間斷創作的穿越文名家們,其文筆在多年的歷練中正越來越老到。現在許多讀者看穿越文學已不在於看作者如何出新,而是看作者如何更好地演繹穿越者在異時空的生活奮鬥、喜怒哀樂。

  桐華表示不需要對穿越類文學作品的前景擔心,她認為穿越作為一種載體,其流行程度會隨著時間、讀者審美而變化,然而,只要人類繼續對時間好奇,這類作品就會一直存在。比如,十幾年前黃易的《尋秦記》也曾紅遍大江南北,十幾年後,也就是現在,新的作者又賦予了穿越小說新的內涵,吸引著新的讀者。以後也是如此,只要有新的作者,好的作者,自然也會有好的故事吸引讀者。

  對於穿越類小說的發展前景,房偉指出最關鍵的還是「精品意識」。首先,從作家角度而言,讀者的審美要求越來越高,這要求作者必須有新意、必須尊重歷史、尊重想像力。對文學創作要有自己的堅持,不能一忽而上地跟風寫作;其次,文學出版應該擔負「把關」的責任,一味以點擊率、訂閱率作為評判作品的標準只會進一步壓榨作品的想像力。真正讓穿越小說的發展走得更遠的應當是作品的含量;最後,文藝批評界應敏銳意識到新文學現象的研究價值,批評家需要紮實地、深入地閱讀所要評論的作品,指出它發展的深層原因,否則將會破壞應有的文學生長機制。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很多青少年沒有養成好的閱讀習慣,作為易受信息衝擊的群體,他們很容易被故事情節所吸引,這對真正的閱讀口味的培養具有破壞性,從這個角度來講對青少年的閱讀還是需要引導的。

  其實,無論對穿越小說,還是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來說,真正歷經時光斑駁而愈久彌新的只有那些經典的作品。人類穿越時空只是虛構情節,但經典的文學作品確實擁有力量將不同時空相連。

相關焦點

  • 《牆上的斑點》:淺談意識流小說的特點及文學價值
    而以小說革新和意識流手法聞名的伍爾夫,在西方現代文學流派中,更是首創了意識流派。意識流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說領域,在戲劇、詩歌中也有表現。而意識是一條不間斷流淌著的意識河流,具有不可逆性。
  • 穿越火線:小北犧牲自己帶回肖楓意識,為何肖楓還沒醒?原因不解
    導語:《穿越火線》小北犧牲自己帶回肖楓意識,為何他還沒醒?原因很困惑由吳磊、鹿晗等主演的《穿越火線》正在熱播中,該劇也可以超前點播結局了,在劇中,路小北因為改變了肖楓的命運,所以11年前沒有被許蔚害死,而是昏迷了11年,
  • 意識是我們穿越的「時空飛船」
    一提到穿越,相信大家都很感興趣,因為現在很多的穿越劇和穿越小說如雨後春筍般,只因為受到大眾的喜愛。這次小編帶大家享受生活中真真切切的穿越吧。還記得在高中物理課上,愛因斯坦提出了量大穿越必須滿足的條件:一、物質的速度需要超越光速;二、超越光速時物質質量為零。如果我們生活中有中物質可以達到這兩種要求,那麼就可以實現穿越了。我們的意識就很符合穿越的要求,意識是的速度遠遠超越光速,意識可以在幾乎不用時間的同時到達宇宙的邊緣,只要發動腦袋的想像力就可以把意識傳到無限遠處。
  • 鍛造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精品(圓桌談)
    第六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以「新時代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於8月20日至24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舉行,110餘位網絡作家、網絡文學專家、網絡文學組織工作者、文學網站負責人及相關產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中國網絡文學如何從「擴張式」向「內涵式」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圍繞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取得的成功經驗、網絡文學作家如何更好地面向現實發揮自身優勢等話題,本報記者特約5位嘉賓展開討論。
  • 劉先平紀實文學《追夢珊瑚》欲喚起大眾海洋意識
    作品將文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融於一體,力求喚起大眾的海洋意識,樹立生態道德觀念。據悉,該書已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研討會上同,與會嘉賓就《追夢珊瑚》作品的文學價值、藝術價值、思想價值、科學價值;創作的時代背景;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與現狀、迫切性與重要性;「大自然文學」所包含的深意;用文學抒寫科學和科學家等議題開展了深入的分析和熱烈的探討,認為在當前的形勢下這樣一部作品的問世具有重大意義。  「情懷、情感、情趣」,中國作協副主席高洪波用這三個詞概括本書。
  • 宅鬥種田文:穿越成農家姑娘,從此整治惡毒親戚,過上紅火日子!
    任何人的世界都需要一份別致的童話,今天小編就來推薦宅鬥種田文:穿越成農家姑娘,從此整治惡毒親戚,過上紅火日子!第一本:《藥香嫡女:王爺別亂來》作者:錦青墨(宅鬥種田文:穿越成農家姑娘,從此整治惡毒親戚,過上紅火日子!)精彩內容:雷雨嘗了口那地耳菜,也是大吃一驚,「娘子,這是什麼菜啊,味道真是太棒了。
  • 兩岸學者共談臺灣文學的抗日意識與原鄉情懷
    研討會現場(中評社 臧涵攝)     據中評社報導,10月29日,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國務院臺辦《兩岸關係》雜誌社等主辦的「臺灣文學的抗日意識與原鄉情懷——紀念臺灣光復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優聘教授許俊雅向大家介紹說,臺灣文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與中國文化文學的關係千絲萬縷,每份報刊都承載了相當多中國文學作品,如《臺灣文藝叢志》之於《小說新報》,《臺南新報》之於《小說叢報》,《臺灣日日新報》的涵蓋範圍則更廣。
  • 人民日報新語:網絡文學 期盼時代精品
    期待網絡文學能擠掉泡沫,在深耕細作中提高質量,獲得更健康長遠的發展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通知,要求規範網絡文學行業秩序,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堅持高質量發展,努力以精品奉獻人民。網絡文學如何提升質量,再次引發熱議。
  • 文化夜店:臺灣書店為何如此紅火?
    文化夜店:臺灣書店為何如此紅火?(圖片來自網絡)臺北的午夜時分,有人沿著閃爍著霓虹燈的街道漫步回家,有人精心打扮準備去夜店……還有人,他們過夜生活的地方有點特殊——書店。文學與設計的結合,使書店令達人和書蟲們流連忘返,從而輕鬆擺脫了數字時代的挑戰。「我們認為,社會越數位化,人們越會珍視彼此間交流的溫暖,」王說,「這個核心理念使誠品書店幾乎不受行業變化的影響。」在一些書店裡,書和產品在同一張桌子上並排擺放。地處敦化路的24小時書店有5層樓,每層都分成不同的區域,如時尚、音樂、美食或活動。最上面一層樓全是書。
  • 《想見你》相比穿越劇的突破在第4集體現:意識穿越而非肉體穿越
    本文剖析《想見你》第4集,從文學作品的角度,這一集的價值是將高中時代的青澀愛情交代清楚,本集的事情是1998年與2019年交錯,兩段看似是沒有關係的事情。《想見你》第4集真正的高能的地方是結尾,在這個地方首次出現了「穿越」,而且穿越的方式與其他的穿越劇並不相同,這也是《想見你》的真諦——意識穿越、肉體卻並不穿越。
  • 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
    從電視劇《清平樂》《慶餘年》到票房大賣的電影《少年的你》《誅仙》,網絡文學IP成為影視行業重要的內容源頭。「有高原,缺高峰。」網文改編精品之作稀缺,成為網絡作家和影視編劇的共識。影視化作品來得快,去得也快,熱鬧一時,缺乏久遠的影響力。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日前,記者採訪網絡作家、影視編劇及專家學者,與他們探討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未來的方向和途徑。
  • 十本曾火極一時的小說,你看過幾本,低於三本別說自己的老書蟲
    本次無心為大家帶來十本曾火極一時的小說,都是少見的精品,希望大家看完本篇文章後能有所收穫!《四面牆》哥們兒76萬字 這是一部無限接近於現實的監獄文學,這是一部遊走於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之間的作品。 6.《晚明》柯山夢227萬字 明朝穿越文至今為止第一經典,行文流暢一氣呵成,讓人意猶未盡,說是雙主角,其實和一個人也沒區別,更像是一個人的正反面 ,如此規避了穿越主角全能的不合理之處。
  • 網絡文學中的性別意識,最多就到《延禧攻略》或《琅琊榜》
    把家庭作為直接討論的問題,我覺得這倒是很好的事情,因為我們的文學一直在談愛情,最多談點婚姻,談家庭的時候就是家庭倫理劇,而從來沒有對家庭有真正的反思和從內部改造的意識。特別是在這些網絡空間活動的人群主要是80後獨生子女這一代,有比較樸素的性別平等意識。80後也包括90後的女性依託網絡空間,從網絡文學進而佔據影視市場,這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我們談女性文學也應關注到這個面向。當然,我說的是特定的網絡文學和社區空間,就網絡的一般意識形態而言,還是歧視性的佔主導。我們這個社會是青少年文化主導的,這是很奇特的。
  • 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 -唐山廣電網
    從電視劇《清平樂》《慶餘年》到票房大賣的電影《少年的你》《誅仙》,網絡文學IP成為影視行業重要的內容源頭。「有高原,缺高峰。」網文改編精品之作稀缺,成為網絡作家和影視編劇的共識。影視化作品來得快,去得也快,熱鬧一時,缺乏久遠的影響力。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日前,記者採訪網絡作家、影視編劇及專家學者,與他們探討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未來的方向和途徑。
  • 付費精品還是免費流量 網絡文學的未來何在?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付費精品還是免費流量,網絡文學的未來何在?網絡文學網站的初期發展,全靠寫作者不計稿酬用愛發電的寫作和閱讀者慷慨解囊共渡難關的捐款維繫。直到2004年,起點中文網率先建立了VIP付費訂閱模式,讀者通過付費閱讀網文章節。
  • 文學IP改編層出不窮 為何改編作品總是難以讓書粉信服
    由網絡文學IP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幾乎佔據了熱播劇的半壁江山,還成為中國向海外輸出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社會價值和藝術品質兩個關鍵方面實現進一步提升,成為未來網絡文學IP改編的關鍵問題。
  • 「絲綢之路文學」正義
    具體說來,絲路景觀指絲路沿線的史地文化、宗教藝術、風土人情等;絲路精神指在絲路上奔波往返的商人、使者、僧人等所表現出的開拓精神、開放意識和堅韌品格;絲路文化交流指包括物質、技術、制度、習俗、精神在內的廣義文化交流。
  • 面對信息碎片化——文學創作更須堅守經典意識
    面對信息碎片化——文學創作更須堅守經典意識圖片為天津濱海新區圖書館。製圖:蔡華偉核心閱讀經典是「被反覆閱讀欣賞的作品」,每次重讀都給人帶來新的發現和體驗。經典文學名著的長銷啟示我們,越是在經典意識面臨挑戰的時候,經典給予的深度文學體驗越顯得珍貴,文學創作越是不能跟在碎片化、快餐化後面亦步亦趨。創作者要準確把握人們的精神需求,提供深度思想藝術體驗,這是經典生命力所在,也是文學強大優勢所在。
  • 《唐磚》,歷史穿越小說中難得的精品
    《唐磚》是難得的精品,這話不是我說的,很多看過的這本小說的人都這樣認為。在穿越歷史小說文中,這本書的地位起碼能排行前三。不是說作者之後的小說不好,而是因為這本書的出現給大家展現出了一種——傳統小說與網絡小說相結合之後的成果。
  • 阿里文學60部IP亮相優酷秋集,持續加碼精品內容輸出
    會上,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CFO、阿里文學CEO宇乾提出3+X的IP孵化方法論,他指出,好IP需要具備正能量、好的世界觀和喜聞樂見,在此基礎上通過科技創新的方式進行系統化運營,以保證精品IP的持續性輸出。阿里文學同時宣布旗下60部精品IP會向合作夥伴全面開放,並與香港知名作家張小嫻達成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