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佛出家他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修得跟佛一樣,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看到「阿難尊者」:「釋迦牟尼佛」問他:我們看到地藏經就了解,眾生不是那麼好度的。「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不是說你勸他,他就會接受沒那麼簡單,必須要有耐心,要有長遠心,要有久遠心,度眾生是生生世世。
不可能一天兩天,眾生就給你度盡了,都是說久遠劫又久遠劫才能夠度這麼多的眾生。所以佛就對長者子說,你要發久遠心-來度脫一切受苦眾生,這樣你就能得到跟我同樣的相好。要為了這些六道裡面受罪受苦的眾生,廣設方便 盡令解脫,以種種的方便,盡心盡力使這些眾生能夠得到解脫。
這些眾生都解脫了,而我自身方成佛道。這些眾生我都度到解脫了,我自己才要成佛,這就是「地藏王菩薩」本願的精神。眾生度盡,方成菩提,他自己才要示現成佛。因為他在佛前立下大願,眾生度盡他才要成佛道,眾生現在還有很多還沒解脫,所以以今百千萬億那由他不可說劫尚為「菩薩」。
現在還在做「菩薩」,這就是「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他自己修學,是不是有達到成佛的標準?早就達到成佛的標準,只是他沒有示現而已。他的學生都已經成佛,很多很多已經成佛。只是他的願還未盡,所以他沒有示現佛身,只是沒有示現而已。那麼示現什麼 ?菩薩他到現在還是示現菩薩身,示現等覺菩薩的身份,來幫助一切眾生,發這個大願。
壽命也代表福報,所在我們中國人講五福,長壽這是五福之一,壽命長算是一種福報。像法之中,每一尊佛應化在世間,都有三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那麼我們這個時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現在距離釋迦牟尼佛滅度已經三千年,就是進入末法,末法的開端。
正法像法的時期都已經過去:正法;戒律成就,像法;禪定成就,末法;淨土成就,那麼這一尊佛,他的法一直傳,傳到像法之中。像法就是說;佛法一直傳,傳久慢慢會變質,這個像就是很相似,但是已經有變,不像正法時期那麼純,已經是有變質。但是變沒有變得很多,還很接近所以叫做像法。
那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他的法運到像法之中那時候有一位婆羅門女,婆羅門在四個種姓是第一的,婆羅門算是最高級的。婆羅門女她是一個女眾,出世在婆羅門的家庭,那麼這我們現代話來說;出世在貴族她屬於貴族。宿福深厚,眾所欽敬,宿福就是過去生修的福報,很深很厚,修得很多,福報很大。眾人對她都很欽佩很尊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這就更不簡單。
她在四威儀當中行住坐臥,這天人都會來保護她,當然這個福報是真不得了,是她過去生所修的。但是她的母親不信三寶,沒有學佛,其母信邪,她的母親不相信正法。時常輕視三寶,對三寶沒有恭敬心,看到母親信邪,又不願學佛,當然知道,她這個業一直造下去,後來一定墮「三惡道」。她也很擔心,用種種的方便,勸她母親能夠生起正見,來皈依三寶來學佛。
雖然這個聖女用種種的方便,勸她的母親捨去邪見,但是她母親沒有辦法完全生起信心。她的母親業障深重,無法完全改變過來,也是常常邪知邪見,造惡業,不久命終,當然就墮入「地獄」。就是說他的神識,「魂神」墮落在「無間地獄」。明了因果報應的事理,根據這個善惡因果來觀察,這個人在世的時候,如果善較多,惡較少,來生能夠往生到人天「善道」。
如果惡較重 ,善較少,一定往生「惡道」。對因果理論事實有明了的人,不用問人就知道,「婆羅門女」是一個學佛的人,深信佛法的人,當然根據佛法來判斷,她的母親必定墮落「惡趣」。她也是盡心盡力幫助她母親脫離「惡道」,廣求就是買很多的香花,以及供養具。拿到先佛塔寺大興供養,「婆羅門女」是出生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法之中,當然佛不在世,到佛的塔寺大興供養,當然是供養佛像、經典,還有出家人三寶,母親才得以脫離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