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福報是遇到佛法,修習佛法

2020-12-24 湯圓學佛法

縱觀現時代很多人,終日忙忙碌碌不停,只為滿足自己的欲望。無論金錢名利、權勢地位,或各種物質方面的享受,都驅使著人們無休止地執求追逐和拼命撈取……至於得到得不到,得到多少,這與你有無福報,及福報的大小有直接關係。若你沒有那個命,即便你付出再多,結果也不會如你所願。若你官運亨通,榮華富貴,這福報是你前所修來的,雖有前因後果,但也離不開你今生努力爭取。你造了多少因,就會有多少果。有善果必有行善的因,有惡行就有作惡的果,這一切皆自作自受。

無論福報有多少,人都要正當使用。你追求金錢的欲望,那是你無休無止、貪得無厭的火坑。你追求物質享受,整天揮霍無度決定了你不堪的結局。你崇拜高位權力,一旦得勢卻把握不住自己,反成了你作惡造業的工具。你在色情上欲罷不能,愛欲迷網就是埋藏你的墳墓。你執著這個業身,總想讓自己長生不老,這生滅相使你終落空亡。

既有不同的福報,就有不同的因緣。你今生能遇到佛法,修習佛法,肯定善根深厚,福報最大而不可思議。佛法教你擺脫困擾,斷除煩惱,終究成為一個大自在人。它從心靈深處剖析人的無明煩惱從何而相生,如何去面對,怎麼來解決……當了知人生的真相,你不再執著任何,不再被境相所轉,世間的一切憂悲苦惱不復存在,無我而具大智。

快樂的人生在你面前呈現,你登上了般若法船。在這人生過度的瞬間,你帶著美好的願望,踏上心靈的一片淨土,歸往自己的原本故鄉。你不負眾恩,你未昧己靈,這大閒歇地,風光獨好。

福報是人心所作,若你求福報卻發心不正、用心不當,違背了因果,就會得不償失。福報是人心所轉,由無到有,由小變大,若有福報則不知惜福培福,待福報消耗殆盡,必有餘殃。福報是人生的基礎,若你沒有生存的餘地,無論想做什麼都是空談。

福報再大,終有生滅,能值遇佛法是最大的福報。你可以通過佛法來解脫自己,你可以通過佛法來成就自己。當你的煩惱沒有了,你的心胸寬闊了,你能幫助別人了……於世出世間你就是一個智者,你能站在更高處洞察這個宇宙,看透這個人生,你腳下即是你的極樂地,你無論到哪裡都是佛國淨土。

求福報的人很多,求佛法智慧的人也不少,但真正能契入佛法心要旨的人,不但具有大福報,而且得到了佛法的全部。福報是你宿世的累積,你福報淺薄,是你以前做得不好,你福報很大,是你往昔行善積德相應的回報。若有福報又能珍惜人生,心行一如,培福植德,增長智慧,福慧雙修,你何愁不了道?何愁不圓滿?

人既要修福報,更要修智慧。無論你有多少福報,最好是用在修行上求智慧,有智慧才能解脫生死。若你有福報沒有智慧,把自己的福報都用在了享受上,一旦福盡業來,今又白首空過,還得受輪迴之苦,何時能出頭?

有福報也得有智慧,有智慧就是有福報。智慧涵蓋一切,統籌一切,化轉一切,周圓一切……唯智慧而能事!

智慧不可無,福報隨緣得。

福慧雙得益,圓滿在此時。

你求智慧還是求福報?

福報累積成,智慧本來有。

即世修悟功,妄相不可得!

你智慧不欠缺,你福報夠得用,一切順然成事,你還執求個什麼?該幹啥幹啥去!

相關焦點

  • 如何修行善法,培植福報,佛說了四句偈語,受益匪淺!
    佛家說從善積德有福報,福報人人本有,就看我們如何去把握當下,培植福報。本文大茶經就依據佛家的《佛說四十二章經》,來探討佛說四句偈語,告訴我們如何修行善法,培植福報,受益匪淺。那是哪四句呢?第一句: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佛陀說:「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意思是說看見別人在行善布施,要跟著歡喜、支持,也會得到很大的福報。
  • 佛教聖僧鳩摩羅什的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
    鳩摩羅什遇人生導師鳩摩羅什九歲時,跟著母親一路遊學到了罽賓國,當時的羅什初入西域他國遊學佛法,對於罽賓國這種佛國有著難以抑制的喜悅和孩童無盡的好奇,也就是在這裡鳩摩羅什遇見了他這一生真正意義上的導師槃頭達多,羅什與槃頭達多的初遇也是極有佛緣的一段,羅什的母親耆婆見羅什對罽賓國如此好奇,對佛法如此著迷便決定先不去找槃頭達多
  • 佛說阿彌陀經析.216當我們對佛法不信受時,是福報不夠
    看看《地藏經》婆羅門女的母親,就是信根壞了的樣子,信根壞了,就算遇到聖緣也沒辦法產生信力,就算迫於壓力勉強升起信力,也會轉瞬就丟棄,如棄弊履。這就類似《地藏經》裡提到「多獲善利,多退初心」,你跑這來學佛了,得到了點利益滿足了,跑了不學了,你是沒信根啊。所以我們也要懺悔自己宿世累生以來,遇到聖緣聖教而不能信受奉行;要懺悔自己累劫以來的輕法慢教的罪過。
  • 佛道修行,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的區別在哪?
    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其實根本沒有可比性。小乘者:此岸人。大乘者,彼岸人。道人為開解迷途,寫此文章。所謂頓悟漸修法門,都是建立在修習小乘法的基礎上。凡夫若要頓悟,萬中無一,除非天生聖賢,不學也會。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所謂生死事大,不得空過,自誑無益。
  • 佛法小知識49:佛陀是因中毒而去世的嗎?
    如果這種可信,按照大乘佛法佛經的描述,修行可得種種利益,避免種種煩惱痛苦,為何作為佛教創立者的佛陀卻無法為自己解除這種痛苦?從生物或人的角度來看,佛陀很可能的確是因中毒而去世,《長阿含經·》、《大般涅槃經》等小乘佛經中對於佛陀涅槃前後都作了記載,大意是:年邁的佛陀帶領眾弟子到吠舍離城宣說佛法,在南未羅國的波伐城,佛陀等寄宿於城中一個鐵匠的兒子純陀的家裡,鐵匠的兒子純陀拿食物招待佛陀等人,佛陀吃了一種叫做「Sukaramaddava」(梵文)的食物後,開始劇烈腹痛,然後就不停如廁,最後都拉出血了,《大般涅槃經
  • 了解佛法中的地獄、餓鬼眾生,以及佛法救度惡趣眾生大悲至願
    在六道輪迴中,餓鬼與地獄是兩類受苦眾生但在佛法經論中,地獄與餓鬼,是與民俗文化截然不同的兩類眾生。地獄,原本叫做「泥犁」,是「苦器」的意思,意味著地獄眾生要忍受極其難受的痛苦。無財鬼與少財鬼,是餓鬼之中福報非常差的,它們沒有飲食可得,或即便得到,也不能受用之,在目犍連尊者救度其母的佛教故事中,目連尊者之母,就是這類少財鬼,因其生前吝嗇,故有此果報。無財鬼與少財鬼,是名符其實的餓鬼。依佛法說,人間兒孫的為亡人祭祀,唯有這類餓鬼,才會接受兒孫的祭品。
  • 末法時期,佛法很難再流行
    佛法並不是另類的道理,佛法真理和傳統文化真理是共同而相通的。只是佛法闡述的真理最多、最徹底,所以我們經常使用佛法這個名詞。末法時期,佛法很難再流行。一是因為過得快樂的人沒有修行的動因,也不願意去掉享樂的執著;他們中很多人不知道中國哲學居安思危的智慧。二是因為生活痛苦的人由於業力本大,智慧不夠,不能理解佛法;並且修煉起來難見效應,故不採信。先說一下人生成功、生活如意的人。
  • 禪心 希阿榮博堪布:苦樂參半、罪福同受的人生本身,即是福報
    人生中各種各樣的痛苦和煩惱,產生的原因,止息的方法,佛法裡都有清晰的解釋。——希阿榮博堪布「通過這本書,突然發現自己和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誤解,我第一次開始慈悲自己。」——著名傳媒人士,主持人,和晶女士我本俗人,但對於當下佛門的學問僧,素有幾分敬意。
  • 專訪臺灣明海法師:佛法教人解脫,用音樂將佛法帶到人間
    佛法講述的是解脫的教育  提到與佛法的緣分,據明海法師講述,應該從他小時候在佛教幼兒園上課算起了。後來在臺灣當了兵工作後,慢慢接觸了佛法。  起初他對於佛法的理解僅僅為「拜神」,就是有了心願就去拜佛求佛,然後回到家裡等消息。
  • 有佛法,就有辦法
    我深深感到只要「有佛法」,我們就「有辦法」在娑婆世間開創淨土。  宗教上的體驗,長養我無比的信心,我深信只要大家奉行佛法,啟發本自具有的佛性,一定能共成佛道。所以,在弘法生涯中,無論遭逢多少冤屈,我始終沒有退心;不管遇到多少阻難,我也沒有忘記弘法的使命。  記得四十年前,初到臺灣時,欲食無飯,欲眠無榻,有人說:「現在佛教衰微,耶教盛行,不如改變信仰,或許比較容易生存。」
  • 有佛法,就有辦法!
    我深深感到只要「有佛法」,我們就「有辦法」在娑婆世間開創淨土。  宗教上的體驗,長養我無比的信心,我深信只要大家奉行佛法,啟發本自具有的佛性,一定能共成佛道。所以,在弘法生涯中,無論遭逢多少冤屈,我始終沒有退心;不管遇到多少阻難,我也沒有忘記弘法的使命。
  • 佛法是更高的科學,理解佛法需要智慧
    佛法是更高的科學,理解佛法需要智慧。對於一般人來說,沒有實證修煉的體會,很多東西說了也不會明白。許多人由於其理解不足的原因,所講的佛法大多都是有意無意的欺騙。唯其如此,在長期的傳播中,不明所以的群眾逐漸對宗教產生了抵制情緒。
  • 「佛法」是真富貴之法
    我體會到,人生最大的自由,莫過於有自由「時時擁有好心情」;而人生最棒的自我實現』莫過於成為一個「不會失去快樂」的人。佛教原本是智慧之教,而學習佛法,其實就是學習智慧。這個蓮花綻放的過程,就是「花開見佛」真正的意思,它不是在久遠劫之後的某刻發生,而是透過學習智慧,你的每一天就已經在這個開花的進行式當中;而每一片的花瓣打開』就象徴著你的人生在某一個議題上獲得自由了,這個自由必然為你帶來更美好丶更豐盛丶更有力量的生活;於是對你人生際遇中的人事物,你也很自然的會看見更多的感謝,而使你又更願意去為別人奉獻.
  • 毀滅佛法,動搖佛法根基的是什麼.是邪見!潛移默化的.悄悄的用錯誤自以為是的說法代替真佛法.最後真佛法你再也品不出味道了.
    放生沒功德,吃素是最大的放生,執著這種邪見,放生 他不放,而且抱著這種態度去攻擊吃肉,但是卻放生的人。這個也應該常常看到。這種想法根深蒂固 ,進入佛法裡來,會產生更多邪見,更多外道,甚至非佛法的東西進來。然後佛法真實的寶貴的思想被稀釋,淡化。就像現在這個時代,真學佛的,沒幾個,一個三法印(佛法裡最核心,最重要最根本的解脫知見和真理),我學佛以來整整七年閱人無數,認識交流的佛教徒很多。
  • 行持佛法 功不唐捐
  • 佛法:遇到忤逆不孝的敗家子,用佛法該如何化解?
    錢財的損失,比如遇到水火災、盜賊等等,這些還都可以防範,但子女來損財你卻無法防範,有時候是明知是坑還要往裡跳,所以人活著確實有很多身不由己的事。修習這部經,可以感應到佛菩薩的加持力,因為菩薩在發了這個願,只要世人按照菩薩說的去做,就可以得到這種利益。另外經裡還說,修習這部經的人:「為彼守護一切怨敵令不侵害」。
  • 佛法中有個發財的法門,你信嗎?
    人生每天都在十字路口做出選擇,選擇的不同接下來的處境也不同,佛學的改變命運是教你如何正確選擇十字路口,其根本是「心」變善了,福之將至,觀其善必先知之矣。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從而達到「改變命運」。
  • 淨土法門: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
    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佛法是覺法,覺而不迷;佛法是正法,正而不邪;佛法是淨法,淨而不染。佛法就是覺、正、淨。在信、願、行三個字中,字字都具足『覺正淨』。信裡具足覺、正、淨;願裡具足覺、正、淨;在這句阿彌陀佛名號裡,更是具足覺、正、淨。
  • 《金剛經》經典佛語——感悟佛法最高的智慧!
    《金剛經》僅僅五千餘字,卻是佛教中流傳最廣、持誦最多、名氣最大的一部經典。這部經典所體現的佛法智慧,不同於世間的聰明才智。如果經常讀誦《金剛經》,可以幫助大家看破人生,放下煩惱,對世俗的工作事業也有很大的幫助,可謂是福慧雙修。《金剛經》佛意玄奧,深不可測,末學自不量力,鬥膽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還望各位大德多多包涵,不吝賜教。
  • 讀誦此經七大神奇感應,不可思議,佛法的偉大令人震撼!
    弟子真的是沒有福報之人,在小學就開始犯邪淫。在此提醒各位師兄,家裡一定不要有相關書籍,真的對小孩傷害特別大。小時候偶然在爸媽臥室翻到一本書,從此就走上了萬惡深淵。看言情小說,電視劇,意淫,談戀愛,遇色狼,未婚先孕等等等等,做了一件又一件。有男子為我傷心,我還沾沾自喜。男朋友換了一個又一個,還覺得自己魅力大。如此損福報之事,未遇佛法前,我卻引以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