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佛教徒的心目中,佛陀及其他諸佛菩薩不禁有著能解脫生死的智慧,還有著各種了不起的神通,大乘經典中也常能看到這類內容,但是,佛教史上卻流傳著一個說法:釋迦牟尼佛因中毒而去世。
這個說法是否可信?如果這種可信,按照大乘佛法佛經的描述,修行可得種種利益,避免種種煩惱痛苦,為何作為佛教創立者的佛陀卻無法為自己解除這種痛苦?
從生物或人的角度來看,佛陀很可能的確是因中毒而去世,《長阿含經·》、《大般涅槃經》等小乘佛經中對於佛陀涅槃前後都作了記載,大意是:年邁的佛陀帶領眾弟子到吠舍離城宣說佛法,在南未羅國的波伐城,佛陀等寄宿於城中一個鐵匠的兒子純陀的家裡,鐵匠的兒子純陀拿食物招待佛陀等人,佛陀吃了一種叫做「Sukaramaddava」(梵文)的食物後,開始劇烈腹痛,然後就不停如廁,最後都拉出血了,《大般涅槃經》原文為:「世尊受鍛工子純陀食,時發重病,赤血迸出,劇痛瀕死……」
見到這種情況,弟子們想趕緊帶佛陀去醫治,但佛陀此時一則已經80歲高齡,二則這一番折騰他也知道自己在人間的旅程即將結束,因此他拒絕了眾弟子的善意,他簡單歇息,喝了些水後,與弟子們繼續前行,但走到醯連尼耶瓦提河時就走不動了,在牛角沙羅林中,佛陀讓阿難在兩顆沙羅樹下弄了張床,佛陀朝右側臥倒,交代弟子們不要因為自己中毒而怨恨鐵匠的兒子才純陀,不多久便離開了人世,值得一提的是,在臨終之前他還收了一個弟子,而他臨終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
讓佛陀腹痛、便血,最後離開人世的「Sukaramaddava」(梵文)是什麼呢?這個詞在梵文中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野豬愛吃的一種菌類,二是指野豬肉做成的一道菜,照傳統說法佛陀所吃的是一種菌類,但大學者季羨林考據後說是野豬肉。
也許對佛法或佛教歷史了解不多的朋友可能會問,佛教不是不吃肉嗎?為何佛陀吃肉?佛陀有種種神通,為何還會中毒?
關於吃肉這件事,實際上古代印度佛教徒們都是持缽接受他人的供養,供養什麼就吃什麼,遇到肉就吃肉,吃素是傳入中國後梁武帝所發明的。
而關於佛陀有種種 身體為何還會中毒這件事,則涉及佛法的根本、佛教的歷史的問題,首先佛法的根本是佛陀通過自己了悟生死、解脫煩惱的經歷,將自己的方法總結並流傳給弟子們,它根本屬性是通過修正錯誤的觀念、思維,讓人的心靈和精神上的痛苦得到徹底的解除。
其次,在佛教的發展歷史中,為了讓更多人信仰佛法,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佛教的神通及神化了釋迦牟尼佛,因為中下根器的信眾由於智慧較普通、生活處境較一般,面臨現實生活的磨難更多,他們最大的訴求未必是成佛,而是獲得一些修行的資糧、福報,改變自己的命運,真實的情況是,佛陀沒有否認神通,但他更強調的是在因果面前,神通是沒有辦法徹底解決問題的,其實反觀這一點,對於當今學佛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佛法不是教人求福報、修神通的方法,而是教人斷絕貪嗔痴三毒、解脫心靈樊籠的方法。
關於佛陀中毒離世,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喜歡就關注、打賞、點讚、收藏、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