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

2021-01-18 紅塵禪緣

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佛法是覺法,覺而不迷;佛法是正法,正而不邪;佛法是淨法,淨而不染。佛法就是覺、正、淨。在信、願、行三個字中,字字都具足『覺正淨』。信裡具足覺、正、淨;願裡具足覺、正、淨;在這句阿彌陀佛名號裡,更是具足覺、正、淨。

不離佛法』,心裡常常有這一句阿彌陀佛,心裡常常想著阿彌陀佛。供養佛像的功德不可思議。你們喜歡那一尊佛像,就供養那一尊佛像。我到處講經都勸大家,最好自己供養一尊佛像,隨時隨地都帶著這尊佛像。這尊佛像對自己非常親切,到臨命終時,佛就化現這尊佛像來接引你,決定不會錯的。因為自己一生就想他這樣子,他就是這樣子。所以,佛像不必供養太多,不要常常換。時時刻刻看到就是這尊佛像,不看第二尊佛像,念佛法門要求『一心不亂』。天天跟這尊佛像在一起,跟阿彌陀佛在一起,即是「不離佛法」。家裡人不相信,或者是反對佛教,我們就供養小佛像。我們念經、拜佛的時候,就把佛像請出來;不念經,不拜佛的時候,我們把佛像收起來,跟家人不相妨礙。家裡人不願意念佛,我在心裡念,不要念出聲,也不妨礙家庭。

「不廢世法,而證佛法」,這一句話說得更透徹。世法裡樣樣做得圓滿,就是佛法,不是離開世法才修佛法的,世法佛法是一樁事。淨宗講出世間法,是講你的心念。心被染汙就是世間法,心地清淨就是出世間法。『心淨則土淨』,如何把心淨化?這句『阿彌陀佛』就是淨化心地。一切妄想、執著、煩惱現前的時候,立刻回歸到一句『阿彌陀佛』,什麼事都沒有了。一切念頭都歸到阿彌陀佛,只想阿彌陀佛,不要再想其他的念頭。其他的念頭,都是搞六道輪迴,唯有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證佛法。『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就是證佛法。佛法就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這個法門因為是從果上修,不是從因上修的,因果同時,修證同時。在一切世法裡都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穿衣吃飯、言語造作、待人接物全都是佛法,全都是覺正淨。

相關焦點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法門更是難遇
    就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了。暇滿人身難得,從這方面也就看到了,這依舊是說明人身難得的另一個側面。淨土法門更是難遇,淨土法門到底有多難遇呢,淨土法門是上中下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特別法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人人都可念,人人都能往生。可是就是這麼簡單的法門卻是最難令人相信。
  • 淨土法門:想要快速了解佛法,請走這個「門」
    智隨法師:概說佛法之判教2為什麼要判教?不判教不行嗎?很多人講,我們學淨土的,老實念佛就可以了;學禪宗的,直指人心,書都不用看,參到明心見性就開悟了,開了悟,萬事大吉了,何必需要判教呢?前一段時間我們內部也在討論,比如立宗好還是不立宗好?為什麼中國佛法要立八大宗派?現在有人在提倡要八宗並弘,要無宗無派。有人認為無門無派好像境界更高一些,其實立一個無門無派又是一個宗派了。無論立什麼,只要你立起來,它就會形成一個派系,並不是說無門無派就沒有宗派了。我們要認識宗派現象,就要了解祖師為什麼要判教。如果對這個問題了解不透徹的話,我們很難理解宗派現象。
  • 《華嚴經·淨行品》第015願--【求請出家,當願眾生:得不退法,心無障礙.】
    今天學習《華嚴經·淨行品》第015願--【求請出家,當願眾生:得不退法,心無障礙。】【廣釋】我們發心出家(在家人可思惟出生死、出無明、出三界的家)的時候,要願一切眾生都能夠脫離三界。實踐「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
  • 毀滅佛法,動搖佛法根基的是什麼.是邪見!潛移默化的.悄悄的用錯誤自以為是的說法代替真佛法.最後真佛法你再也品不出味道了.
    吃肉不吃肉,這件事看似小事, 什麼慈悲不慈悲。表面看是這個樣子。實際上你也看到這個視頻了。
  • 行持佛法 功不唐捐
  • 太虛大師: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
    後來閱藏,讀《大般若經》,在甚深般若中得一相應,於是對從前所參學的禪教,便融會貫通,將整個佛法作這樣的看法:認為佛法不外宗下與教下二種——同於世親所分證法、教法。我這樣的看法,和明朝政制將佛法分為禪、講、律、淨、教的五門是相攝的。「禪」是教外別傳,離語言文字的禪宗,也就是宗下。
  • 修學佛法應建立正確的因果觀
    百丈禪師講經說法,聽眾當中有一位老人,有一天這位老人向百丈大師請教:"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百丈大師回答:"不昧因果」。這位老人過去生中也是一位講經說法的法師,有人向他請教:"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他回答說:"不落因果」,因為錯了個字,語意完全變了。就是見解知見錯了,墮落在畜牲道,做了五百世的野狐狸。
  •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到出世間與世間是一如不二,然後才能證得煩惱與菩提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將修行和現實生活相結合,法法是心,塵塵是道。隨緣修行,隨機參禪證悟,如果離開現實生活而尋道覓法,反而會離道更遠。佛法就在你的煩惱之中,是離不開你在世間煩惱中的覺悟,你覺悟到世間如幻如化,必然是在世間才能覺悟到,覺悟與世間是不能相離的,沒有世間,你又哪兒去求覺悟呢?哪兒去找菩提呢?
  • 佛教聖僧鳩摩羅什的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
    龜茲古國遺址鳩摩羅什的父親鳩摩羅炎原本便是修習佛法之人,他對世間富貴權勢無貪無念,當年一路遊學至龜茲國時被龜茲王妹妹耆婆一見傾心發誓此生非鳩摩羅炎不嫁,無奈之下龜茲王不得不強命鳩摩羅炎娶其妹妹為妻後生下了鳩摩羅什
  • 佛法是更高的科學,理解佛法需要智慧
    佛法是更高的科學,理解佛法需要智慧。對於一般人來說,沒有實證修煉的體會,很多東西說了也不會明白。許多人由於其理解不足的原因,所講的佛法大多都是有意無意的欺騙。唯其如此,在長期的傳播中,不明所以的群眾逐漸對宗教產生了抵制情緒。
  • 扶乩,乃靈鬼作用,真學佛者,決不仗此以提倡佛法
    以乩提倡佛法,雖有小益,根本已錯,真學佛者,決不仗此以提倡佛法。何以故,以是鬼神作用。或有通明之靈鬼,尚可不致誤事。若或來一糊塗鬼,必致誤大事矣。人以其乩誤大事,遂謂佛法所誤,則此種提倡,即伏滅法之機。汝以為失利益,而問有罪無罪,是知汝完全不知佛法真義,可嘆孰甚。  清道鹹間,江西廣信府,有一翰林,名徐謙,字白舫。
  • 傳喜法師:為什麼要學習淨土法門?
    釋迦佛最推崇淨土法門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翻譯成中國話叫「堪忍」,實際上就是忍苦的世界。從出生到老、病、死,從我們的正報到環境的依報,處處需要忍耐苦痛。為了讓我們身心能夠脫離苦的逼迫,步入安穩無憂惱處,佛陀一生說法重點在淨土法門。西方極樂世界是微妙不可思議的世界,阿彌陀佛以無盡大願接引十方世界發心眾生。眾生若得往生,蓮花做父母,正報殊勝,依報莊嚴,沒有外在的逼惱、內在的煩惱,無一切苦,具足一切生命的順緣。
  • 南懷瑾老師:這些不了解做不到,佛法永遠沒有入門的(從未公開)
    南老師宣講了,什麼是佛法的心宗?什麼是禪那?什麼是定?著重闡述了四禪八定的工夫次序和境界,以及什麼是佛法的法。都是學佛修證必須要了解清楚的見地,甚為重要!(文字部分如下)禪,尤其是禪宗,是一切佛法的心宗,明心見性這個心,良心的心,也就是說一切佛法的心要。這一個宗派,所謂宗派,什麼叫做宗呢?
  • 佛法:探究佛法的真理到底是要有為還是要無為,要如何認知?
    今日和前篇文章目的一樣,只在探討佛法,別無他意,也很感謝那位網友因為這樣的話題,可以引出很好佛法的思維,讓自己在法上修學是否能通,也與善友們交流可以獲益,當然也不希望善友發表帶有偏見性的評判。今日探討的話題是探求佛法真理到底是要有為,還是要無為才可以到達,括號為本文作者的觀點,希望能與善友交流。
  • 人生最大的福報是遇到佛法,修習佛法
    你今生能遇到佛法,修習佛法,肯定善根深厚,福報最大而不可思議。佛法教你擺脫困擾,斷除煩惱,終究成為一個大自在人。它從心靈深處剖析人的無明煩惱從何而相生,如何去面對,怎麼來解決……當了知人生的真相,你不再執著任何,不再被境相所轉,世間的一切憂悲苦惱不復存在,無我而具大智。快樂的人生在你面前呈現,你登上了般若法船。
  • 「聽」佛法浩瀚無垠,如來所言不虛.(下)
    而佛法認為,一切相皆由心生,沒有離開眾生心,而獨存的諸神靈。神靈鬼魔,只是眾生分別心,取捨習氣幻現的業境。多年修行佛法,習慣了內心深處清澈光明,溫暖安詳的狀態。安詳溫暖的覺受,無法被名相觸及,清澈明晰的狀態,無法用語言表達。實證令我堅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佛典故事第73集:竿影見佛法
    第一個就是不殺生、第二個是不偷盜、第三是不淫、第四是不妄語、第五是不飲酒、第六是不過時食,也就是過午不食、第七是不處高廣之床,這裡的高廣之床,是指古時候國王等人他們所坐臥的,用來接見賓客或臣下,以顯示他們的尊貴,這類離地很高又很大的床座、第八是遠離作倡伎樂香華塗身,這是說受持八關齋戒,當天二十四小時內都不可以參加各種的娛樂活動,乃至不應該看電視、聽音樂等,應該專心一意行於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
  • 誦《地藏經》感應:有佛法就一定有辦法
    「假性球麻痺」,即完全喪失吞咽功能,吃啥吐啥,水也不例外,最後人會因渴餓而死。誦經完畢並把功德按回向依軌及時回向給了家父的冤親債主、已故親人、孤魂野鬼等一切與家父有緣眾生,並祝願他們個個學佛精進、早日修成正果、西方接引、佛力超薦、離苦得樂,都早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中。
  • 佛教中的「不二」,才是佛法的靈魂,宇宙間的真理
    一切萬法不是二法佛法的教育稱為「佛教」,為什麼要通過佛法來教育大眾呢?就是為了尋求宇宙間的真理,從根本上解決眾生遇到的生死問題。眾生是執拗的,因為累劫以來的業力形成了「我執」,不知道「拐彎」,不知道轉念,所以才有愚痴、迷惑、無明煩惱。
  • 《金剛經》啟示錄:既然信奉佛法,就要一心踐行
    ,作為一個不懂佛法修行的普通人,是無可厚非的,不知者不怪嘛。好像不如此,不足以說明自己佛法之高深,修行之精進,可最後呢,聽法之人不能踐行,說法之人不去踐行,佛法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交易工具,世人用自己的金錢、物質來交換僧人的專業知識,只不過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