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第73集:竿影見佛法

2021-02-23 正法幢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在此先問候大家:少病、少惱否?色身康泰否?道業精進否?

  目前正在演述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雜譬喻經》卷2中所記載的有關於「發願」的故事。這個經中的故事是說:往昔天竺國中有一間松寺,其中有住四位道人,他們都是修得五神通以及漏盡通,所以是六通具足的解脫道上的實證者。天竺國的四個居士,各請一個道人長期供養,四個道人也各行教化。一個人至天帝釋處演說佛法,一個人則到海龍王宮,另外一個人到金翅鳥所,一個人到皇帝人王之處演說佛法。當這四位道人說法完畢,他們分別會在天王、龍王、金翅鳥王、人王處,這四王處接受供養。如果缽中還有剩餘的食物,就會帶回來分給眾人,眾人對於這百味具足的美食,皆未曾見過,也未曾使用過,於是各自問所供養的道人:「這個未曾食過的美食是從哪裡來的呢?」四位道人就為他們各說這美食的由來,於是這四個居士就各自發了一個願,一個人發願說:「願我將來生於天帝釋宮中」;一個人發願說:「願我將來生於海中作海龍王」;一個人發願說:「願我將來生於金翅鳥中作金翅鳥王」;一個人發願說:「願我將來生於人間作太子,將來可以成為國王。」

  這四個居士壽盡舍報之後皆得如願往生,分別成為天王、龍王、金翅鳥王以及人王。有一天這四位神王同時起了一個念,想要受持八關齋戒,於是他們遍尋觀察,哪裡有清淨的處所可以受持八關齋戒呢?他們同時發現唯獨有摩竭王的後園是沒有種種喧鬧的寂靜處所,於是這四個神王都到摩竭王的後園中,各自坐於樹下,慈心奉齋,行於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的六思念。經過一天一夜後到隔天的清晨,受持八關齋戒圓滿之後,這四個神王才開始互相交談,並前往面見摩竭王,於是摩竭王就問說:「你們是誰呢?」一人回答說:「我是天王。」一人回答說:「我是海龍王。」一人說:「我是金翅鳥王。」另一人說:「我是人中國王。」四人各自介紹完畢後向摩竭王說明,他們前來摩竭王的後園是為了受持八關齋戒,這時四位神王也才知道,原來彼此都是為了持八關齋戒而來到摩竭王的後園,所以大家都很高興;這時天王就說:「我們都受了八關齋戒,那誰得的福最多呢?」人王說:「我在人間行八關齋戒,摩竭王的後園外,就是可以引起我心中貪慾的種種五欲之樂,乃至耳旁就可以聽聞到響亮的音樂聲,我在這其中還能專心一意的行於憶念佛、法、僧、施、戒、天這六思念。所以我的福德第一。」天王說:「我在天上的七寶宮殿裡,玉女眾伎,衣食自然,在這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中,我卻都沒有生起任何的想念,遠從天上來此受八關齋戒,所以我的福德第一。」金翅鳥王說:「我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龍,食龍所帶給我的快樂,遠遠勝於享受天上的五欲樂,今天我跟龍王共處一地,心中卻沒有生起絲毫想要吃龍王的惡念,所以我的福德第一。」龍王說:「我們龍族,是金翅鳥一族的食物,每次看到金翅鳥就常常害怕成為它們的食物,而到處竄逃躲藏;今天我與金翅鳥王同在一地受八關齋戒,我自念必死,但我還是願意受持完整的八關齋戒,所以我的福德第一。」

  聽完這四位神王各自所說自己所受持的八關齋戒福德才是第一後,摩竭王也無法斷定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福德第一,於是摩竭王說:「我有個很有智慧的臣子,他的名字叫作披陀類,我請他來為大家決斷這其中的義理。」於是摩竭王的智臣披陀類,便奉摩竭王的召命前來王宮,摩竭王即為披陀類說明四位神王各自認為自己所受持的八關齋戒福德才是第一,請披陀類為四神王決定這其中的義理。披陀類聽完摩竭王的說明後,披陀類便請人拿來青、黃、白、黑,四種不同顏色的絲旗懸掛在空中,這時披陀類就問四神王說:「在空中這四種顏色的絲旗是否有各自不同的顏色呢?」四神王回答說:「四種顏色不僅很鮮豔,而且是很醒目地顯示出來。」披陀類接著就問:「那請四神王看看地上的旗影,有沒有什麼不同呢?」四神王回答說:「沒有不同,都是同一種黑色的旗影。」這時披陀類就說:「今天您四位神王,分別是天王、龍王、金翅鳥王以及人王,這四種分別不同的形類,這就好像這四種不同顏色的絲旗一樣,今天你們卻共同來摩竭王的後園,同在一處來受持八關齋戒,在受持八關齋戒這一日一夜中,你們都是遠離心中的種種貪愛以及五欲上的各種享樂,一心受持八關齋戒,雖然是四種不同形類,但受持八關齋戒的志向與意趣卻是相同的,這就像四種顏色的旗子,它們照在地上的旗影,都是同一種顏色,而沒有分別一樣。今天你們四位神王發起了追求成佛的無上大道的心願,而願意精進受持八關齋戒,將來你們四位神王成佛時,佛地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的相貌,也是完全相同而沒有任何差別的。」這時四位神王,聽完披陀類的解說後,心中很歡喜,並生起了智慧而懂得分別;執著於受八關齋戒的福德,誰才是第一,這是沒有意義的。今天自己受持八關齋戒的目的就是將來能夠出家成佛,而成佛時的三十二大人相是佛佛相同的,那為什麼要去執著現在誰的福德多,誰的福德少呢!因此四神王就生起了這種對於成佛之道的正知見,知道了應該追求成佛之道的智慧,並離開對於福德的執著這樣的辨析能力。


  在這竿影見佛法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受持八關齋戒應該發起正願」的重要性,如果不懂得發起正願而受持了八關齋戒,那就有可能如同故事中的天王、龍王、金翅鳥王、人王,這四位神王一樣,在持齋圓滿之後卻生起了誰是福德第一,這種錯誤的分別執著,反而忘記了受持八關齋戒的真正目的。說到這裡,我們就先來看看到底什麼是 佛說的八關齋戒呢?《增壹阿含經》卷38:【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八關齋法?一者不殺生,二者不與不取,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語,五者不飲酒,六者不過時食,七者不處高廣之床,八者遠離作倡伎樂、香華塗身。是謂,比丘!名為賢聖八關齋法。」】佛在經中為我們開示:八關齋戒的內容就是受持了以下這八個法。第一個就是不殺生、第二個是不偷盜、第三是不淫、第四是不妄語、第五是不飲酒、第六是不過時食,也就是過午不食、第七是不處高廣之床,這裡的高廣之床,是指古時候國王等人他們所坐臥的,用來接見賓客或臣下,以顯示他們的尊貴,這類離地很高又很大的床座、第八是遠離作倡伎樂香華塗身,這是說受持八關齋戒,當天二十四小時內都不可以參加各種的娛樂活動,乃至不應該看電視、聽音樂等,應該專心一意行於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這六種思念,而不應該生起別的意想。

  說完八關齋戒的內容後,那怎麼樣才算是修行八關齋戒呢?《增壹阿含經》卷38 佛說:【是時,彼優波離白佛言:「云何修行八關齋法?」世尊告曰:「於是,優波離!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往詣沙門,若長老比丘所,自稱名字,從朝至暮如羅漢,持心不移不動,刀杖不加群生,普慈於一切:『我今受齋法,一無所犯,不起殺心,習彼真人之教;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過時食,不在高廣之床,不習作倡伎樂、香華塗身。』設有智慧者,當作是說;假令無智者,當教彼如此之教。又彼比丘,當一一指授,無令失次,亦莫超越,復當教使發誓願。」】經中 佛告訴我們:應該如何修行八關齋戒呢?就是在農曆每個月的八號、十四號、十五號這三天,前往長老比丘等人所在,向他們報告自己的名字後,長老比丘們對於有智慧受持八關齋戒的人,應當為他們作以下的教導:你應該從早到晚,就如同阿羅漢一樣:持住自己的心,而不被種種的欲貪所動搖,更不會對眾生施加刀杖等傷害,對於一切眾生普遍地生起希望,給予他們快樂的慈心。並應該自誓說:「我今天受持八關齋法,對於一切有情皆無所犯,學習諸佛菩薩的真實教導,不起殺害眾生的心,不竊盜眾生的種種資財,不行於男女淫行,不說種種妄語,也不飲酒,如同出家僧人一樣過午不食,也不坐臥猶如古時國王等人他們所坐臥的那類又高又廣大的床座,更不作種種的娛樂,也不會以各種香花來塗身,莊嚴自身。」假如持守八關齋戒的人不能理解上述的教導,比丘們也應該一一指導他們,不令持受八關齋戒的人有所違犯,或是忘失八關齋戒的內容,也不該施設超越 佛說的八關齋戒內容,最後還應當教導受持八關齋戒的人發起誓願。而受持八關齋戒的人,應該要如何發願呢?

  《增壹阿含經》卷38:【優波離白佛言:「云何當發願?」世尊告曰:「彼發願時:『我今以此八關齋法,莫墮地獄,餓鬼、畜生,亦莫墮八難之處,莫處邊境,莫墮兇弊之處,莫與惡知識從事,父母專正,無習邪見,生中國中,聞其善法,分別思維,法法成就。持此齋法功德,攝取一切眾生之善,以此功德,惠施彼人,使成無上正真之道,持此誓願之福,施成三乘,使不中退。復持此八關齋法,用學佛道、闢支佛道、阿羅漢道,諸世界學正法者亦習此業,正使將來彌勒佛出現世時,如來、至真、等正覺值遇彼會,使得時度。彌勒出現世時,聲聞三會,初會之時九十六億比丘之眾,第二之會九十四億比丘之眾,第三會九十二億比丘之眾,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亦值彼王及國土教授師。』作如是之教,無令缺漏。」】

  對於受持八關齋戒的人,佛說應該他要發起這樣的誓願:我今天以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回向不要下墮於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中,也不要出生到無法聽聞佛法的八難之處,也不要出生到佛法的邊境,也不要出生到羅剎國等兇弊之處;更不要追隨奉事教導錯誤佛法知見的惡知識,出生我們的父母他們能夠專注而聞燻到正確的佛法,不要薰習到種種不正的佛法知見;希望我將來能夠出生在聽聞到佛法的中國裡,聽聞到佛法中的善淨妙法,也能夠正確地分別並如理的思維對於所聽聞到的一切正法,也都能夠成就並以受持這個八關齋戒的功德,攝取一切眾生,讓眾生也能夠生起善法;並以這個功德布施給那個生起善法的人,讓他也能夠受持八關齋戒,使他將來一樣能夠趣入並且成就無上正真的成佛之道;並以如實地受持這個誓願的福德布施給一切眾生,使眾生能夠成就三乘菩提,並令修學三乘菩提的人不會中途退轉;復以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發願回向薰習佛菩提道、闢支佛道、阿羅漢道,並且能夠實證這三乘菩提,並願在其他佛世界跟我一樣學習這三乘菩提正法的人,也能跟我作同樣薰習三乘菩提的善淨業行;正當將來 彌勒尊佛出現於世時,讓受持八關齋戒的人能夠值遇 彌勒如來至真、等正覺的龍華三會,使得受持八關齋戒的人,當時就能夠得到 彌勒佛的濟度。

  當 彌勒尊佛出現於世間,在龍華樹下初轉法輪宣說聲聞法的龍華三會,初會之時,當時會有九十六億比丘之眾,諸漏已盡,證得阿羅漢果;第二會時,會有九十四億比丘之眾,證得阿羅漢果;最後的第三會,會有九十二億比丘之眾,諸漏已盡,證得阿羅漢果;也能夠值遇當時的聖王及國土教授師。最後經中 佛還特別強調說,對於受持八關齋戒的人,不僅應該教他發起這樣的誓願,還要讓受持八關齋戒的人,對於誓願的內容能夠如實地了解及憶念,不要有所缺失及遺漏。

  從 佛的開示可知,受持八關齋戒的人應當懂得發起正願,而所發起的正願不僅要以這個功德回向自己不要下墮於三惡八難之處,也不要出生到佛法的邊境,或是兇弊之處,更不要追隨教導錯誤知見的惡知識,還應該要回向自己能夠出生到不習邪見,專學正見的父母家中,以及生於佛法的中國裡,聞燻種種善法,並且還能夠分別思維,使得所聞燻的正法皆能夠成就,而且還應該發起誓願,以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讓一切有情生起善法,使得眾生將來也能夠成就無上正真的佛道,並以受持誓願的福德布施給一切眾生,使眾生不退轉並成就佛菩提。最後還應當要以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發願回向自己及在其他佛世界的人,同樣能夠薰習、實證聲聞、緣覺及佛菩提,在將來能夠值遇 彌勒尊佛的龍華三會,證得阿羅漢果,這是受持八關齋戒的人應當要發起的正願。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就先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73集 竿影見佛法
    目前正在演述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雜譬喻經》卷2中所記載的有關於「發願」的故事。這個經中的故事是說:往昔天竺國中有一間松寺,其中有住四位道人,他們都是修得五神通以及漏盡通,所以是六通具足的解脫道上的實證者。天竺國的四個居士,各請一個道人長期供養,四個道人也各行教化。
  • 【禮讚蕭平實導師】佛典故事第12集:供佛功德--身貧供養品
    目前正在演述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有關供佛功德的故事,這是《賢愚經》卷1的記載。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大富長者他的夫人生了一個男孩,面貌非常端正,出生沒幾天就能開口講話,問他的父母說:「世尊還住世嗎?」他的父母回答說:「世尊仍然住世。」男孩又問:「尊者舍利弗、阿難等都還在嗎?」父母回答說:「都在。」
  • 佛典故事:小兒聞法即解
    不久小兒離去,回到牧牛的地方,見小牛走散入山中,便循跡欲追回,途中不幸被老虎殺害。小兒死後,投胎至長者夫人腹中。夫人自從懷孕後,從早至暮精勤不懈地說般若波羅蜜。但因長者家未學佛,以為夫人胡言亂語,得了怪病,全家人都憂心惶怖。比丘入城乞食,經長者家,遠遠聽到誦經聲,心甚歡喜,便佇立在門外片刻。
  • 知否知否第1-73集全集分集劇情 知否72~73集劇情預告盛明蘭自責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72~73集劇情預告第72集預告:王老太太狀告顧廷燁小秦氏和四房打定主意要把顧廷燁拉下馬來,這屋子裡多少人污衊過顧廷燁他們心裡都有數,小秦氏要顧廷燁的命。
  • 為什麼泰國佛牌的神佛法相種類如此之多?
    因為佛牌功效有所不同,那麼在推薦的過程中,自然也是涵蓋不同的神佛法相。對佛牌已有了解的人不必多說,但是初步接觸的人就會問了,「為什麼泰國佛牌的法相那麼多啊?」「泰國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神佛啊?中國怎麼沒聽過啊?」其實不然,這只是大多數人對佛教不夠了解,依據佛教傳播的形式所造成的誤解,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的神佛傳說,也是神佛果位眾多,佛祖天神各具法力,各司其職。
  • 了解佛法中的地獄、餓鬼眾生,以及佛法救度惡趣眾生大悲至願
    在佛典中的地獄,大體可以分成四類:八熱地獄:在地下,其最底層是阿鼻地獄,也就是無間地獄。這是地獄中最為酷熱的處所,因為其中遍滿火焰。遊增地獄:在這一地獄之中,每一地獄分有四門,每門之內又設有四小地獄。八熱地獄和四門各有四獄,總共有百二十八地獄。
  • 延參有請第4期:走進慈濟大愛電視臺
    作為慈濟人文志業的一部分,大愛電視臺首先圍繞證嚴上人的言行製作了六檔法音節目來傳播佛法。《人間菩提》365天全年無休,每天播出12分鐘。來源於周一周二早上七點證嚴上人的開示內容。《靜思晨語》周一到周五,每天播出1個小時。內容為證嚴上人講經的內容,讓觀眾通過電視共修佛典。
  • 73集《赤心似練》| 紅蓮加入流沙!韓王要立儲?
    玄機出品,超高顏值的權謀史詩玄幻動漫大作《天行九歌》第73集
  • 讀懂雍和宮楹聯內蘊含的佛法智慧,用佛光碟機散心中陰霾
    在佛典中,法之用例極多,且語意不一。概言之,可分為任持自性和軌生物解。任持自性,意指能保持自體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變;軌生物解,指能規範人倫,令人產生對一定事物理解之根據。就任持自性而言,法乃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就軌生物解之意義而言,法乃指認識之標準、規範、法則、道理、教理、教說、真理、善行等。
  • 佛典故事:栴檀香樹
    佛陀祝願之後,敬信佛法的迦羅越合掌立於佛前,希望能夠聽聞佛陀的開示。此時,只見佛陀微笑,從口中放出五色光芒,光明繞身三匝後,從頭頂而入。侍者阿難尊者明白佛陀此時必定欲宣說佛法,於是整衣、合掌,祈請佛陀慈悲開示。佛陀開示大眾:「過去有五百人入海採寶,結束後準備回去家鄉。到了夜晚,露宿深山,約好隔天一早發船返鄉。
  • 【佛典故事】栴檀香樹
    佛陀祝願之後,敬信佛法的迦羅越合掌立於佛前,希望能夠聽聞佛陀的開示。此時,只見佛陀微笑,從口中放出五色光芒,光明繞身三匝後,從頭頂而入。侍者阿難尊者明白佛陀此時必定欲宣說佛法,於是整衣、合掌,祈請佛陀慈悲開示。     佛陀開示大眾:「過去有五百人入海採寶,結束後準備回去家鄉。到了夜晚,露宿深山,約好隔天一早發船返鄉。
  • 吐槽聲浪高,天行九歌重置第73集,網友:知錯能改還是好寶寶
    而天行九歌第73集播出後,原本散散落落的吐槽聲匯合成一股吐槽的聲浪,氣勢洶洶,直接讓製作方玄機娘娘看到了網友的不滿意。網友對73集的吐槽主要在於兩點。第1,紫女送紅蓮赤練劍的劇情,讓網友們覺得這是對秦時明月裡面韓夢寒夢經典劇情的改動,將原本衛莊送紅蓮第一個禮物的意義抹殺了。
  • 《百業經》因果故事連載第039集,共127集(附音頻)
    《百業經》因果故事連載第039集餓 鬼擅用僧物 得餓鬼報一時,佛在舍衛城。一日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到餓鬼界的新對亞山林,見一身燃大火的餓鬼。它跑到草原時被業力顯現的獅子、老虎、熊、豹等追咬爭食,痛苦難忍;躲進大海裡又被業力顯現的鐵嘴大魚啃食骨肉;無可奈何飛到空中時又為業力顯現的鐵嘴老鷹、烏鴉爭相啄食,難以安忍。它四處亂跑處處遭害。
  • 【靜思妙蓮華】第658集 薰法香逐字筆記
    就像我們聽聞佛法,若是有因緣遇到佛法,一句話,可能終身受用。常常想到當年,我的師父和我,在臺北慧日講堂,那個場地,那個景象,在我的腦海中永遠沒有抹滅。這個永恆、恆持,不論我現在遇到任何人、事、物的困難,都會浮現出那個場景、這個聲音,我的師父告訴我:「你我師徒因緣特殊,你決心皈依,記住『為佛教,為眾生』。」這個境界依然歷歷明明在腦海中。這叫做恆持。
  • 腦洞故事 | 佛法無邊
    我無意功名,於是他命那爛陀寺供奉,加國師稱號,四處弘揚佛法,直到一年前,我思鄉心切,才派人將我送回。」玄奘用著他一貫的輕緩語調,從容說完了這段故事。他的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傷,但很快又恢復到清澈如水的平靜。李衛公沉思著說:「那麼,其實孫悟空是石頭軍團,豬八戒是九齒軍團,苦行僧是沙和尚,白龍騎兵團是龍馬。如來佛,則是戒日王,而南海龍神,就是觀音菩薩了。」
  • |菩薩|佛法|修行人|開示_網易訂閱
    我們都知道一個學佛人應具備「正知見」。  既使真正學佛人也有人未得謂得,未證言證,講說相似佛法,誤人法身慧命;還有人雖沒有犯大妄語,但卻由於知見偏差自誤誤人。  佛陀曾經說過未法時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若非學人知見純正、信根深厚,難免被誤導而偏離正道。
  • 第44集 圓成實性的如來藏
    第44集 圓成實性的如來藏正因為他曾想到這個問題,於是不得不把成佛認定為一生可以成就,所以他認為:阿羅漢即是成佛,修學佛法、研究佛法,真的懂佛法了,你寫出來的文章就是佛法、就可以是經典,所以不必因為大乘經典非佛說,就說大乘經不是佛經、不是佛法。這就是他的看法。
  • 毀滅佛法,動搖佛法根基的是什麼.是邪見!潛移默化的.悄悄的用錯誤自以為是的說法代替真佛法.最後真佛法你再也品不出味道了.
    這些非佛法的東西,加入到佛法裡,會形成見取見(見取見:佛經用語,屬於十大惑之一。執著我們的見解是對的,稱為見取見。我們凡夫有一個很深的執著,認為我的見解才是對的,別人的見解都是錯的,這叫做見取見。),和戒取見(指依戒禁而起之妄見。如見牛狗死後生天,乃學牛狗之所為,食草啖糞,修非因非道之行,執迷此即生天解脫之因,此等妄見稱為戒禁取見。全稱戒禁等取見,略稱戒取見。)。兩種邪見,甚至更多錯誤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