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錄音系首次公開,是南懷瑾老師在1981年講《指月錄》的開篇。南老師宣講了,什麼是佛法的心宗?什麼是禪那?什麼是定?著重闡述了四禪八定的工夫次序和境界,以及什麼是佛法的法。都是學佛修證必須要了解清楚的見地,甚為重要!
(文字部分如下)
禪,尤其是禪宗,是一切佛法的心宗,明心見性這個心,良心的心,也就是說一切佛法的心要。這一個宗派,所謂宗派,什麼叫做宗呢?就是修持方法上的那個宗旨,修持方法上所達到的宗旨,就是拿現在的話講,真正達到佛法的中心的中心。禪宗,也叫做般若宗,因為從中國唐代五祖、六祖這個之間,禪宗的祖師們提倡用《金剛經》,甚至於用般若的這部分佛法為主體,所以後人又稱它為般若宗。一切凡夫成佛,一切人、一切眾生成佛,必須大智慧的成就,般若的成就,這是究竟,所以後世又稱它為般若宗。外國人有時候稱它為達摩宗,因為到中國來開宗傳播的這位祖師是達摩祖師,所以稱為達摩宗。
那麼這個宗派修持佛法為什麼叫禪呢?禪,現在我們後世簡單的稱呼,只有一個字,在佛學裡頭是稱為「禪那」。「禪那」也是梵音,梵文翻成中文的音,實際上也不是「禪」,現在我們跟到國語念「禪」,xiannuo,所以日本話「禪」字也叫xian,因為日本人當時從唐代翻譯過去,xiannuo。「禪那」的意思,翻譯成中文,正統的叫做「思維修」,在教理上屬於「思維修」,八正道的正思維,思維修。後來玄奘法師翻譯稱為「靜慮」,這是玄奘法師的翻譯,後世經典稱為「靜慮」。「大學之道,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靜慮,這都是「禪那」這個意思。所以思維修,禪那,或者翻譯成靜慮,這個修持的方法,是大乘的禪觀。所以禪,又屬於大乘道六度、六波羅蜜多之一的禪波羅蜜多。由靜慮,禪波羅蜜多的成就,最後再得般若波羅蜜多,得大智慧的大徹大悟。所以禪,屬於大乘禪觀的這個禪那。
它同小乘佛法的禪定有沒有關係?也有關係。小乘佛法的禪定,等於說是屬於佛法修持止觀法門的偏重於修止。小乘佛法的禪定,是有一個層次、次序,可以說明的叫做四禪八定,也叫做九次第定。佛學裡頭的經典上爭論的很多,關於禪定的名稱等等。九次第定,是偏在小乘的禪觀修法,屬於小乘禪觀止觀的止。止,就是人修持中間把身心專定在一個境界上,所以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分別。四個禪的層次,又加上四個定,色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合起來叫四禪八定。最後有一個滅盡處定,滅盡定,證得阿羅漢果入滅盡定,這就是所謂九次第定,這是最高的定。
四禪八定綜合起來就叫做禪定,這是小乘禪定的工夫。其實無論大小乘的佛法,要真正走修證的工夫,四禪八定是必修之路,不走四禪八定,無論是大乘、小乘,這個佛法永遠沒有入門的。譬如你們現在靜坐,打坐是準備走入四禪八定基本的一個方法,並不是說你現在會盤腿、會打坐,就算是四禪八定初禪了,這是不對的。那麼所謂禪定的定,也就是經教教理的止觀的止。譬如我們大家現在人生都有欲望、煩惱,生命身體,生老病死苦,容易衰老,容易生病等等,總而言之,身心生命的力量,在輪迴,一股力量在轉動,自己做不了主,大家情緒做不了主,思想做不了主,身體做不了主,就是沒有定,有了定力的時候,自己能夠做自己的主宰,就不聽生理、物理、心理狀況亂跑,此所謂定。那麼這個定,不一定是打坐的時候才行,那不算,要走路、站在那裡、睡覺,隨時隨地都要進入這個定,才算修止修定。所以真正的學佛,不管大乘小乘,第一步先進入止定的境界,這是基礎。
剛才講到四禪八定,定是定啊,禪是禪哦。定,小乘禪觀,剛才不是提到,四個禪四個定。初禪定,心一境性,離生喜樂,這是初禪的境界。一個人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參禪也好,修白骨觀也好,看光也好,外道也好,內道也好,做到這個心專一了,專一在一個境界上,只有這一念頭,這個境界,初禪的心性集中在一點。譬如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其他妄想雜念都沒有,生理上的感受寧靜下來,心理上的雜念妄想寧靜下來,身體上的感受也寧靜下來,心一境性,專一了,在這個境界上,這個時候,感受上有一種好像超越於身體超越於心理的習慣發生,內心無比的喜,高興,喜是對心理而說,樂對身體而說,身體無比的快樂。大家坐在這裡打坐更明顯,打坐坐十幾分鐘,比如你們在修禪定,苦不苦啊?老實話,你講得好,很苦!坐在這裡,腿也痛又麻,既不歡喜也不快樂,不過不好意思叫「我的媽呀」,不好叫出聲對不對?
不但打坐修定的人如此,世界上普通一般人一天到晚身體很難過的,不是頭昏就是眼昏,不是想睡覺,不是這裡累就是那裡不舒服,不然就是肚子餓,吃飽又肚子發脹,都在啊,沒有快樂、快感。樂,就是快感,生理上的舒服沒有過。得到初禪的人,才能夠有離,有脫離這個身心的舒服,發生內心無比的喜歡。這個時候,人自然,人家罵你也不會生氣了,你受了委屈也不會煩惱,受了多大痛苦都是喜歡的,看冤家看仇人都是蠻慈悲蠻可憐的,人家無禮地罵你、無禮地整你,你是覺得好笑,這人蠻可憐,絕不會自己生氣。所以你們老同學們聽聽,有些認為自己工夫蠻有意思的,碰到外面的境界,什麼都跨了,以為自己還有工夫呢,我在入定,你不要見鬼騙人了好不好!不要騙自己好不好,你入定,你在煩惱定,一點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