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我們上古的老祖宗是得道的聖人、對人類有貢獻的、絕頂聰明的人。聰是耳朵靈光,明是眼睛好,腦筋好就是聰明,但不是智慧,智慧不是聰明,那叫睿智,後來就叫慧智,佛家叫智慧。它不是從腦筋好來的,不是聰明,那是天縱聖人。「聰明睿知,神武」!中國的老話「有文治者,必有武功」,文武要雙全。讀書讀得好,風一吹就要倒的人,碰到一點小事情哎喲一聲大叫,比女孩子還害怕,那就沒一點用啦!中國古代的教育,都是文武合一的。大家看中國古代的人物,像孔子呀,孟子呀,沒有身上不帶武器的。但是有武不用,有功夫不用。很多人學了功夫,一輩子都不用,都沒有打過人,這樣可以,但是不能沒有功夫。「古人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夫者!」人可以有本事,一手可以把天下的頭像切蘿蔔一樣切光,有這麼高的本事。但他卻是永遠慈悲人家,永遠是愛人的。有些人認為慈悲就是窩囊,認為我慈悲人家是我窩囊,沒有英雄氣概,也有人認為那不是慈悲,是沒有本事。究竟如何呢?
我們大家都知道,佛家有一句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家也都會引用,尤其那些學佛的,更是如此。我說:不要吹牛,你們那個刀呀,連剃頭刀都不如,不要說自己看到了刀就怕,連看到太太拿起廚房的切菜刀都會發抖的,你哪裡還有資格去拿屠刀呀?放下屠刀是指那些拿著刀砍過許多人頭的人,然後忽然不幹了,看到那些被殺的太可憐了,慈悲心發,放下屠刀,不再殺了。那是慈悲!你連殺人的本事都沒有,說你慈悲放在屠刀?那是膽小人打架說的:「你有膽子站在這裡不要動,我回去叫我哥哥來,看你怕不怕。」說著就跑啦!那是不行的。
《易經系傳別講》
-------------
獵到一個弓箭手
馬祖活用了機會教育法,就像唐代文化中詩的文學一樣,充滿了淳樸、弘大、性靈的美,一反歷來宗教上呆板拘執的陳腐氣息。他弘揚禪道的教育法真像一個大獵戶,隨處可以獵到人才,造就人才。例如:
撫州(江西)石鞏慧藏禪師,未出家以前,是以打獵為生,素來最討厭看到出家的人。有一天,追趕一隊鹿群,經過馬祖的住庵門口,馬祖特地來堵著他。他問:「和尚,你看到一群鹿過去嗎?」
「你是什麼人?」
「打獵的。」
馬祖不答他的話,卻反問說:「那你會射箭嗎?」
「當然會。」
「你一箭射幾個。」
「一箭一個。」
馬祖一副漫不在乎的樣子說:「那你並不會射箭啊!」
「和尚,你也懂得射箭嗎?」慧藏問。
「當然會。」
「那你一箭可以射幾個呢?」
「一箭可以射一群。」馬祖說得輕鬆自然。
慧藏便說:「彼此都是生命,又何必一箭射它一群?」
馬祖笑了:「你既然知道彼此都是生命,那麼,你為什麼自己不射自己呢?」
慧藏說:「如果要我自己射自己,實在無法下手!」
馬祖看著他,哈哈大笑,笑得慧藏莫名其妙,只有呆呵呵地望著他笑。
他笑過了一陣,自言自語地對著慧藏說:
「這傢伙!曠劫的無明、煩惱,今天總算頓時休息去了吧!」
慧藏被他一語驚醒了夢中人,當時就毀棄了弓箭,自己用刀來割斷了頭髮,跟著馬祖進庵,自求出家為僧了。
出家以後,他在廚房打雜。有一天,被馬祖看到了,便問:「你在做什麼?」
慧藏說:「牧牛麼!」
「你怎樣牧牛啊?」
「只要覺得它落草去了,便把它的鼻子扭轉來。」慧藏答。
馬祖說:「好!你會牧牛。」
慧藏聽了,一句話也不說,自顧自地休息去了。
有一次石鞏慧藏問他的師兄西堂和尚:「你還知道怎樣捉住虛空嗎?」
「知道。」西堂答。
「你怎樣捉?」石鞏問。
西堂便伸手作出捉虛空的姿勢。
石鞏說:「這樣,哪裡能捉得住虛空呢?」
「師兄!你怎樣捉呢?」西堂問。
石鞏便把西堂的鼻子用力地扭住,拖他過一邊去。痛得西堂忍不住了,大聲地說:「太煞用力了,會把鼻子扭脫了的!」
「必須要這樣捉虛空才得!」石鞏笑著對西堂說。
現在一般學禪的人,只以為閉目默然,空心靜坐便是禪,對此應痛自體會才對。
他追隨馬祖多年以後,才辭師獨立,住在石鞏,因此後世禪門,便稱他為石鞏禪師。他平常教人,什麼佛啊!道啊!禪啊!都不用。只是張弓架箭接待來學的人。後來,年輕的三平和尚來看他。他架起了弓箭,大聲地叫著,「看箭!」三平若無其事地敞開了胸膛說:
「這只是殺人之箭,還有活人的箭,怎樣射呢?」
石鞏不答他的問題,只扣了弓弦三下。三平當下便禮拜了下去。石鞏卻慨嘆地說:「三十年了!一張弓,兩支箭,到如今,只射得了半個聖人。」他說完了,便把弓箭都拗斷不用了。
後來三平再從大顛處參學,才有成就。所以石鞏當時說他還只懂了一半。三平以後對人說:「當時以為得便宜,現在才知道卻輸了便宜。」
試問,活人之箭,與扣弓弦三響,有何關係呢?
由馬祖造就出來的石鞏慧藏禪師,真的只是個拉弓射箭的粗人嗎?他還是一個文學的高手呢!他作了一首有名的詩《弄珠吟》:
落落明珠耀百千,森羅萬象鏡中懸。
光透三千越大千,四生六類一靈源。
凡聖聞珠誰不羨,瞥起心求渾不見。
對面看珠不動珠,尋珠逐物當時變。
千般萬般況珠喻,珠離百非超四句。
只這珠生是不生,非為無生珠始住。
如意珠,大圓鏡,亦有人中喚作性。
分身百億我珠今,無始本淨如今淨。
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勞逐動浪波波。
隱現到今無二相,對面看珠識得麼?
《禪話》
-------------
人聰明一點就壞,聰明同壞像是兩兄弟。聰明而不壞,有本事做壞事而不做,那是善人。有的同學自認沒有做壞事,可能是因為你沒有本事去做,要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你成不了佛的,因你屠刀也沒拿過。我拿把屠刀給你,你可能拿著手就發抖了,那也用不著放下,都抖掉了。放下屠刀是放下殺人如麻的刀,放下這個殺人的權力和本事,才可以立地成佛。
所以一般人不能說是好還是壞。韓信看不起同時和劉邦打下天下的一班人,對他們說「公本碌碌,因人成事」,意思是,你們這些人不提也罷,還不是靠我們打天下才有碗飯吃。一般人對自己認識不清楚,對別人也認識不清,都以為自己是好人。
*****
我有時也勸現代年輕人不要學佛,學了佛嘴上能說,菩薩道就做不到了,學了個懶,什麼都不肯幹。膽子也學小了,什麼都不敢幹。藉打坐念佛為名,什麼都不做。還有,也學小器了,看別人都不對,都不是佛法,只有自己對。
所以希望年輕人先從做人學起,學佛是要濟世救人的,你敢挑得起這個擔子嗎?佛法還有句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連把刀都不敢拿,還放下個什麼!你沒有這個種嘛!當然,年輕人還是應該學佛的,但是要先學修行。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
讚賞
感恩您讚賞(請識別下圖二維碼)。不論多少,是心意也是鼓勵!
******
(南師書中多次提及)《四朝高僧傳》(全五冊)(識別圖片二維碼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
******
文章轉載可開白。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相關文章均由「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整理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