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奇妙的極樂世界三事之水篇

2020-12-20 彌陀法音

我們凡間有水,這是眾生不能捨棄的必須之物。西方極樂世界也有水,但是西方極樂之水卻不是生存之要,而是有著更加殊勝的彌陀大寶海之加持妙用,我們先來看奇妙的極樂世界之水。

《往生論》曰:「莊嚴三種功德成就者,有三種事,應知。何等三種?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虛空。」 那麼這與《往生論》前所講的「種種事功德成就」有什麼區別呢?

既有相同,又有區別!相同的是,這兩者所說的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都有著不可思議之功用。區別在於「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側重說明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萬物珍寶,皆盡滿足眾生意願,萬物隨心所轉,隨心所現之功。

而「三種事功德成就」,則側重說明的是其「三種事」皆可作為佛事來教化眾生。其事功者有三,一可使法音流轉惠與眾生,此為極樂眾生隨享法樂;二可使眾生明見十方國土淨穢諸相,此為極樂眾生可以任意諦觀十方國土他方世界;三可令眾生消塵垢而得快樂,此為極樂眾生自身消業障、破無明而自得其樂。感覺蘇軾的詞在這裡應該改為「橫看成嶺側成峰,事事成就各不同,不識極樂真面目,只因身在凡間中」。我們今天來學習《往生論注》,感覺極樂眾生福報之大,無以言表。

此篇我們來了解極樂之「莊嚴水功德成就」。《往生論》偈言:「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曇鸞大師說這便是「莊嚴水功德成就」。佛為何起了這一願呢?

《論注》曰:「佛本何故起此願?見有國土,或沄溺洪濤,滓沫驚人;或凝凘浹渫,蹙枷懷忒。向無安悅之情,背有恐值之慮。菩薩見此,興大悲心:「願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與宮殿相稱,種種寶華,布為水飾,微風徐扇,映發有序,開神悅體,無一不可。」水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沒有水,莊稼不能生長,我們不能生存。但是娑婆世界的水肆意泛濫,則是水患。

《論注》這裡所講的水患,我們應該很是熟悉,大水一來,波濤洶湧,巨浪滔天,翻江倒海,濁水裹挾著雜物驚人。漫水攜帶浮冰橫流下洩,衝擊著兩岸,使人驚恐失色。這等濁惡之水,我們面對它時沒有安全愉悅的心情,而背向它時又有忐忑不安之憂慮。正是面對也不是,背對也不是,皆有苦憂。

由此法藏比丘興大悲之心,「假如我成佛,國土所有流泉與池沼都與岸上的宮殿相映成趣,千萬種寶花飾布水面,微風徐來錯動花葉,流光溢彩收發有序」。這一切開悟心神,愉悅身體,蕩除心中汙垢,沒有做不到的。曇鸞大師將極樂妙水莊嚴功德形相躍然紙上,現於眼前,這就是「莊嚴水功德成就」所要達成的目的,妙哉乎!

此極樂之妙水不光形相奇妙,更有著不可思議之妙用。

《論注》在長行中續言:「彼淨土人天,非水谷身,何須水耶?清淨成就,不須洗濯,復何用水耶?彼中無四時,常調適不煩熱,復何須水耶?不須而有,當有所以。經言:『彼諸菩薩及聲聞,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頸;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輒還復。調和冷暖,自然隨意。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寶沙映徹,無深不照。微瀾回流,轉相灌注。安詳徐逝,不遲不疾。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隨其所應,莫不聞者。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聞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蜜聲;或聞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乃至甘露灌頂眾妙法聲。如是等聲,稱其所聞,歡喜無量。隨順清淨離欲、寂滅真實之義,隨順三寶、力、無所畏、不共之法,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無有三塗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曰安樂。』此水為佛事,安可思議!」

在以上的大段論述中,曇鸞大師以三設問句提問,並引用《無量壽經》經文來解答的方式,告訴我們極樂之水的妙用。其一問,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並非是喝水吃飯之身,為何需要水呢?其二問,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淨成就的世界,不需要洗滌汙垢,為何還要用到水呢?其三問,西方極樂世界並沒有春夏秋冬四時寒暑,溫度適宜,不需要水來調適,為何還有水呢?上述三種情況所列均不需要水,但西方極樂世界卻有水,這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

這個道理就在《無量壽經》上卷當中,《大經》經言極樂之水之妙用,大致羅列有七:一者極樂之水隨眾生之意願,任意流淌疏布,調和冷暖,對凡夫來說,儼然是神通妙化的仙境,這是極樂聖境與眾生心意相通任意化用之功;二者為眾生治三垢之病,使眾生身體神清氣朗,愉悅通泰,蕩除無明;三者水清澈潔淨至極,到了感覺不到的地步;四者極樂池底金沙,無論池水多深,被水映照於眼前而不障;五者寶水輕慢柔和,波瀾不興,無間漫流而灌注,委婉往復而回流。自三至五,乃一幅美妙的西方聖境,詩情畫意一般地呈現給眾生。眾生六根所觸,通泰適意;六者水波流淌發妙法之音,隨眾生所求而生,沒有聽不到的。諸如佛聲、法聲、僧聲等十五種法音皆可聞聽,並得無量大歡喜;七者由於法音流布,使得眾生皆可隨順清淨、寂滅、真實等十種修法之道。

如此這般,極樂世界永無三惡苦道的名字,也無三惡道之實,只有自然快樂的法音往複流轉,所以這個國土的名字為「安樂」。沒有三惡道,一切皆是自利利他,決然自在法樂。

極樂之水能弘法作佛事,確實是不可思議啊!

相關焦點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奇妙的極樂世界三事之虛空篇
    西方極樂世界所言的虛空是無為、無見、無漏、非色質的世界,雖是無為、無見、無漏、非色質的世界,但卻是真空生妙有的世界,而這等世界才是真正的宇宙實相——佛的境界。《論注》所言的「三種事功德」之「莊嚴虛空功德成就」是曇鸞大師用一種方便我們理解的類比手法,以娑婆國土的空界來解釋西方極樂的虛空,這一點應知。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與眾不同的觸受之樂
    待有了孫子,還是有此習性,不管生人與熟人,凡是看到有人穿著毛茸茸的綿軟衣服,便每每揮舞著小手去觸摸,嘴裡還咿呀著說著什麼,我想這是否就是觸摸所帶來的一種快樂的享受吧!極樂世界的珍寶,眾生觸受也能生出更深層次的殊勝法樂,法藏比丘實在是太慈悲了,對往生眾生照顧得是面面俱到,無微不至。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服飾寶花香飄世界
    繪畫 | 佛存西方極樂世界天上下衣服,天上下寶花,伴隨著服飾與寶花的飄落,無量妙香普燻國土。衣服能穿,花能欣賞,馨香可聞,這樣美妙的世界是不是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議了!這就是《往生論》偈語所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燻」為我們描繪的出世間美景。
  • 01 | 《往生論注》與《往生論》關係
    從今天開始我們分享《往生論注淺講》,此書是根據宗道法師在北京善導書屋講述的《往生論注》錄音整理而成。講述的時間是從2018年7月到2019年5月,共三十三堂課。全書總計62萬字。法師本次的講解重點貼循《論注》文面而作相關闡釋,主要參考淨宗法師的《往生論注講記》,著重選擇講記中精華且重要的思想重述之,風格輕鬆親切,通俗曉暢。
  • 人生第一大事——《往生論注跋》
    吾言不足信,請質之普賢菩薩,自可無疑矣。這是印光大師為《往生論注》作的序。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我們生死怎麼來的?是一念無明投胎,生命一開始靠母親臍帶的血供養,後面靠母乳養育,後來靠飯菜生長發育維持。最後老了死了,這個身體又還給大地。我們所得到的所有一切,不要說是金錢、名利,連一顆微塵都帶不走。
  • 在極樂世界往生,蓮花一開,身就現出來了!!
    「與《論注》」,《往生論》的註解,曇鸞法師的作品,裡面解,給我們講解「性功德成就」,這個性就是真心,用真心功德的成就。我們這個世界,沒有修到明心見性,全是阿賴耶識為體,所以現的現象是阿賴耶的相分,我們起心動念這個心是阿賴耶的見分,它不是自然的,它是造作的。妄心有造作,所造作的就是有生滅的,是染汙的,不是清淨的。所以佛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現在居住的地方,無論是身,身是染汙的,不乾淨,居住的環境也是染汙的,我們這個桌子一天不抹,它上就有灰塵,你得天天去清潔它。
  • 我們為什麼能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看下面這一段,「本經持名念佛法門,圓滿直捷,方便究竟,一超直入,最極圓頓,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夏蓮居老居士這些開示,我們細心去對照,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的修持是不是與這所講的完全相應?句句都相應,真是給我們作證轉。
  • 淨空法師:我的目標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我們在念老集註裡面可以看到,第十八願念老用心用得最多,注得最詳細,這是稀有難逢,我們今天遇到了。請看集注,右第十八願,這是右面這兩行經文,「十念必生願」。往生極樂世界不難,臨終十念必定得生。難,實在是難信,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念老繼續跟我們說,「日淨宗古德」,日本淨土宗古來的祖師大德們,「較量諸經」,較是比較,量是衡量。
  • 【求生極樂】在極樂世界往生,蓮花一開,身就現出來了
    「與《論注》」,《往生論》的註解,曇鸞法師的作品,裡面解,給我們講解「性功德成就」,這個性就是真心,用真心功德的成就。我們這個世界,沒有修到明心見性,全是阿賴耶識為體,所以現的現象是阿賴耶的相分,我們起心動念這個心是阿賴耶的見分,它不是自然的,它是造作的。妄心有造作,所造作的就是有生滅的,是染汙的,不是清淨的。
  • 如何幫助心愛的寵物往生極樂世界或者善道!
    但是哭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能為他們做的就是,讓他們來生能有個好身份,不要在受輪迴之苦了。        長話短說,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讓他們來生往生善道。首先我們要了解他們死後多長時間,靈魂能脫離身體。人類死亡之後至少要八小時不能移動身體,因為這個階段正是他脫離身體的階段,靈魂脫離身體時他的痛就好比一隻烏龜要脫離自己的殼一樣痛苦。
  • 往生論淺示(1999年海雲寺專輯) 01
    其他的比如在朝陽等地往生論開示,因為錄音年久損壞,已經沒辦法整理文字。雖然在各地均講往生論,而因各地聽眾機緣,一味圓滿之法仍有重點提示角度。在本講中,師父對極樂世界是我們本家本國.阿彌陀佛是我們本心所現,可謂苦心誨喻殷勤告示,惟願大眾同生極樂圓滿菩提而後已。
  • 這一生修行的歸宿,就是往生極樂世界
    現在很多道友都會自己選擇不同的課程進行聞思修,不論學的是前行法、菩提心修法還是其他法門,這一生修行的歸宿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裡的最後一個科判就是往生法。往生法的相關儀軌中有這樣的頌詞:「我等專心致志而祈禱,修成往生深道祈加持,我等一旦出現死亡時,加持神識往生極樂剎。」
  • 西方極樂世界遊記(八)訪菩薩述九品往生及阿彌陀佛身世
    降偈曰:光明正大善人行,欺詐百出惡人尋君子逍遙多愜意,小人作歹罪惹身濟佛曰:俗語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可是在今日的社會裡,好像早已變成「小人貪財,取之無道」了。我看池中的蓮花光明鮮豔,又大又美,朵朵蓮花都放出五色的寶光,而且還棟記念佛之人的姓名,真是太奇妙了。菩薩曰:賢生,你想不想跟蓮花中的人講話?蔡生曰:可以嗎?菩薩曰:前面這朵蓮花,就要開了,待我念動真言,助他一臂之力,好讓你訪問一番。
  • 佛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會不會再墮落?
    如果本生造作惡業,臨命終時才遇機緣,又能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舍下一切,那麼就會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荷苞待綻」!這個荷苞待綻就是消除你累世積累惡業循環的一個過程。這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絕妙」之處!
  • 不喜歡念阿彌陀佛,也不想往生極樂世界,該怎麼辦?
    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不愛念佛,也不想往生極樂世界的同修,我相信有不少。正如我自己,曾經也是這樣。記得我初接觸佛法時,我的初衷是求聰明才智。我自認比較愚笨,一直希望自己哪天能變得聰明智慧就好了,這樣就能憑藉出眾的才華成就一番事業。
  • 他每天念此願疏和簡略次第,無疾而終往生極樂世界
    這幾天我寫了兩篇關於超度的文章,觸動了一些一直認為能批量超度去極樂世界的學佛者,他們似乎認為做到了連一直閉關修行的仁波切、上師都難以做到的事,輕鬆地把人超度去了極樂世界。經常都是說超度走了,眾生離開了,但沒有說過往生極樂。還有,說天眼其實並不嚴謹,佛法的天眼之修證,必須是四禪為基礎,四禪是什麼情況,飛天遁地,穿牆分身,火化水,水化土的境界。具體可以去研讀《清淨道論》。而這個時代,想進入四禪,談何容易?
  • 淨空法師:我們人生最後的歸宿是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現在有差別,有二、三,我們不懂什麼叫不如。「故云平等即入不二,即是真如。可見平等之義甚深。今題中曰平等覺,可有四解」,四種解釋,「一曰平等普覺一切眾生,普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只有本經可以做到,八萬四千法門只有這一門,無量經教只有這一部經。為什麼?
  • 夢參老和尚|關於念地藏菩薩往生極樂世界的問題
    問:老和尚解答的時候,念佛的時候念地藏菩薩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但是蕅益大師講的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如果是念地藏菩薩,未必心中求生極樂世界?答:這是你依著《大集十輪經》。你看過沒有?你念《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告訴你說,就念《普賢行願品》,普賢王菩薩送你到極樂世界去。你問問是可以,但是對你來說,你還是念阿彌陀佛,還是念往生咒,乃至念大悲咒,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去。你這有個問號,蕅益大師講的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當你發願生極樂世界,你所念的一切大乘經都是助緣,這叫助緣,都可以生。
  •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蓮花生大師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這樣一往生就截斷了生死,入了不退地,而且畢竟到達無上佛果。就像這樣,往生以後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再說國土的器界具足功德莊嚴,都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界,這是沒辦法用言語宣說完的。我們應當如是禮讚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成而無壞。往昔無量諸佛降臨,現今阿彌陀佛安住,何時無有遷變興衰。國土之量不可思議,超出數量。
  • 能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是怎樣修行的
    一切眾生都是佛,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供養佛菩薩,就用什麼樣的心態供養一切眾生。代表佛菩薩的就是父母跟老師,他們做代表。所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做代表,要把奉事師長跟孝養父母那個供養,供養一切眾生,也就是我們講對人對事對物。這是普賢行,不是一般菩薩所修的,法身菩薩所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