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領悟渙卦的智慧,何難不可平,何紛不可解

2021-01-06 梅山易學

《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九卦風水渙卦,卦象為下坎上巽,為風行水上而四方流溢的披離解散之意,風不遇水,水不揚波,水不遇風,風難成形。

所以古聖人才以風水之遇來形容世人當渙難之際的際遇,希冀世人當渙難之時可以因勢利導的來面對自己的處境,並做出適宜的行動以挽救如冰銷溶解一般的渙散之勢。

網圖

世人一聽到渙難,便驚懼不已,以為處在此種難堪的局面之中,斷難以人之所為而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不知天下之事,事在人為,只要能順應時勢而上下齊心協力,自然可以涉難濟險而大有作為。

若是一聽到渙難便有放棄之心,那麼又何來的扭轉渙散之勢而轉危為安的奇蹟發生呢?所以在風水渙卦之中,雖然說的是人心渙散之時的不利之處境,但是在這如冰銷溶釋的處境之中,卻又隱含看離合聚散之像。

網圖

渙者,離也,《雜卦傳》中說:「風散水,故渙,渙則離而不止」,世人執此便以為渙為不佳之卦象,卻不知窮極必反,在渙卦之道中,離可複合,散者可聚,只要處在全卦中正之位的人能以至誠之心感之而聚天下之心,冒險以圖之,自然可濟天下之難,此中之道,唯在於上位者之能否依勢而行而已。

在本卦之中,上下六爻雖然都說的是渙散之難,卻又在每一個爻象當中都隱寓著聚像,如初六爻遇險而順,九二爻因陽脫險,六三爻之臨險而忘身,六四爻之成渙而忘人,九五爻之處尊而忘天下,上九爻之超然於雲天之表,似閒雲野鶴一般返樸而歸真。

網圖

六爻之中,雖然都能根據時勢而作努力,但其居功之首,首推九二爻和九五爻,九二爻為下卦坎之主,九五爻為上卦巽之主,陽剛中正之君子,在內為主,於外為尊,內外都處通暢顯貴之地,象徵著其上下君臣相得益彰之心,「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何功不可立,何事又不可成呢?

當天下渙難之際,險不渙則危無以濟,難不渙剛亂無以消,唯有世之君子,本濟世之懷,勇於擔當,以自己的剛中之德,聯合天下所有志同道合的義士君子,才能因勢利導,解天下之紛亂,散天下之鬱結,從而使危者復平,渙散者復聚而挽困厄於險難之際,非如此等君子,不足以言濟渙之道。

網圖

渙難之遇,無所不在,但其能濟渙之人,則萬裡挑一,這一點,無論是古之家國,還是現今之企業,都是極為少有的,因為人們在做事之時,每每喜歡按照自己的習慣而有過度之舉,過尤不及,無法恰如其份地去把握行事的火候。

但濟渙之道,所最貴者,在於剛來濟柔,動於內則無險困之難,柔往而輔佐於剛,止於外而無違逆之乖,以至誠之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方可因利而涉難,使天下將成之渙難而如陽春白雪般渙然溶釋。

網圖

能這樣做的人,就像天以風之疏散而化育群生,地以水之流通而貫注四海,天下何難不可平,何紛不可解,天下之人心,又何不可散而復聚,以成就濟渙之大道手,世之君子,能領悟此者,即使面對再困難的渙難,自然也可坦然面對了吧,不知大家以為如何呢?

相關焦點

  • 《易經》:渙卦就一定不好嗎?對於險難來說,可能還是一個好機會
    有許多不能了解《易經》智慧的人,在一聽到渙卦的這個名字時,斷文取義的僅從字面意思去理解,以為其代表著渙散、離散等不好的結果,但是,如果能夠深入理解渙卦背後所隱藏著的智慧的話,便會知道,渙卦其實是個蠻有智慧的卦,遠遠不是人們表面上所看起來的那般不佳。
  • 易經——渙卦:精兵簡政,清除懶散,人心渙散時,也有亨通
    易經——渙卦:精兵簡政,清除懶散挽救渙散應當及時。當渙散的跡象,剛剛顯露時,就及時採取措施,而不能任其發展,否則會一發不可收拾。渙散剛發生時,便及時挽回,不用費太大的力氣,還能獲得較好的結果。經傳「渙卦」原文:渙:享,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地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
  • 易經360課渙卦——睡在同一張床上的陌生人
    渙卦的確是渙散的意思。 但,為什麼會渙散? 問過嗎? 皆因「渙」由「訟」引發,就象夫妻兩人爭奪財政大權而離心離德,原來的親密無間,因「訟」而渙散,而成為睡在同一張床上的陌生人。
  • 揭秘《易經》第59卦渙卦:生命,在不斷變化中更加流光溢彩!
    《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
  • 《易經》渙卦:順應時勢,便可名正言順的獲得渙散之功
    網圖無獨有偶,今天想要給大家介紹的《易經》渙卦的智慧之中,六五爻的所做所為,也正是因為特別講究名正言順,所以才能在時勢的浪潮中最後能獲得絕世之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能夠領會到其中所說的智慧之所在,那麼對於人們的行事必然會有莫大的裨益
  • 易經的智慧:領悟處世智慧,家庭事業定不會差,助你飛黃騰達!
    易經是我國的一部奇書,裡面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大道。當我們忙碌了一天,每當翻開易經細細品讀,總能讓我們精神飽滿。易經六十四卦當中,每一個卦都代表人生的各個階段,每一句話都可以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雖然歷經了千年,依舊餘味回甘,讓人嘖嘖稱奇。
  • 【易經解卦】渙卦
    變為渙卦之後,底下坤卦不見了,就是把自己本身給渙散了。六三有上九正應,渙卦各爻只有這一對正應,所以可以「無悔」。六三陰爻在剛位,位置不正,本來有悔,但是它與上九正應,在其他四爻皆無應的比較下,懊惱的感覺就消失了。苦樂是相對的,人間沒有絕對的快樂,當苦盡甘來時,一點點甘就很滿意了。若在甘裡面待了很久,也就體會不出什麼好滋味了。《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 《易經》:人到中年,領悟了這三句話,你會越來越順,越來越好
    面對中年時發生的危機,我們可以從《易經》中領悟古人的智慧,它能夠給我們的生活提供幫助,其實我們更多的精神力量,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的原話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易經的渙卦告訴我們這樣一步步來
    許多朋友想學易經,但是又怕易經,最後終於遠離了易經。單看卦辭,的確晦澀。古人本來就缺少文化資源,誰家能拿的出像樣的紙筆來,簡直就是直接甩過別人幾條街去,所以怎麼能不敬惜紙墨?所以在表述時,文字越精簡內涵越豐富越好。因為在竹簡上一個一個地刻字,的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 《易經》與《黃帝內經》相通,有3點精華智慧,領悟的人受益一生
    《易經》作為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在歷史上對於很多學科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裡面,對《易經》的評價是「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比如天文、地理、兵法、算數、樂理、武學、醫學等方面均是如此。今天主要和大家一起探討的是《易經》與《黃帝內經》之間的內在聯繫。
  • 曾國藩將周易渙卦智慧發揮到極致
    此人到底是功是過,博主不做多論,只是研究他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一些事跡,也以此希望各位博友不唯其人、唯其事,看他在易學運用中有何獨到之處,並從中汲取智慧,在現實世界裡對自身有所助益。要說曾國藩對易學的貢獻,主要源自於他的著作《冰鑑》和手稿《曾國藩家書》,前者是集「觀人學」研究之大成;後者則是對易理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的典範。今天所說的事例,就是出自這兩部經典之作。
  • 《易經》:身上這三處「死穴」,別暴露給別人,人過45建議看看
    所以,你要是能讀懂易經,想不發達都難!《易經》:身上這三處「死穴」,別暴露給別人,建議收藏古人有點穴之術。如果一個人身上的某些死穴被某些高手擊中,受害者往往會重傷而死。所以大家都會防著自己的死角,避免被別人撞。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容易被別人傷害的地方,尤其是我們的三種人格特質,是我們的「盲點」。我們應該知道如何預防危險。
  • 《易經》中隱藏的人生大智慧,讀懂受用一生(值得收藏)
    憑著《易經》智慧指引,後來的人生,他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正確的選擇。 讀博期間,他筆耕不輟,發布了很多學術論文和著作,都成了各大高校必讀的「國學書單」。 這種運氣,不是封建迷信,更不是玄學,而是通過選擇的智慧,永遠讓自己站在贏面大的一邊。 這,就是《易經》真正的人生心法和智慧。
  • 《易經》:悟透其中智慧,即便身處困境,也能因禍得福
    易經:如果你明白其中的智慧,你就可以每朵雲都有一線希望,即使你身處困境。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每個人都會遇到相對平等的情況。每個人一生都會經歷磨難和痛苦。無論貧富,一生都會經歷生老病死。無論一個人的人生巔峰有多輝煌,他還是會在谷底遇到未知的負重之旅。
  • 頓飛的書房--《易經的智慧》
    傅佩榮老師的《易經與人生》令人手不釋卷,每次翻開都與之遨遊相忘於其中,傅佩榮老師對於易經的理解更偏重於儒家思想,畢竟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編纂了易傳(十翼)。這本書要表達的深刻思想是「易經的根本是培養德行」。
  • 文明以止——易經與成語(匪夷所思)
    成語匪夷所思最早出自易經第五十九卦(風水渙卦)的爻辭:(風水渙卦: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這就很奇怪了,大水來啦應該有危險呀,況且在易經中,凡是遇到有「坎卦」(代表江河湖泊),都是有危險的含義。可是在這裡為什麼卻說大吉大利呢?我們接著往下解讀:渙有丘,匪夷所思。
  • 《易經》之渙卦:所在的團隊人心渙散,看不到出路,該怎麼辦?
    這就是渙卦要告訴我們的智慧。渙卦上巽下坎,巽為風,坎為水,所以稱為風水渙。風在水上,水被風吹,好一幅水波蕩漾的場景!不,所謂的水波蕩漾,只是我們所看到的。站在水的角度,可沒這麼美好。因為,風吹水幹,在風力的作用下,水會蒸發,分散到空氣中,形成渙散之象。但是,凡事無絕對,總是福禍相依,有壞就有好。
  • 易經暗藏的智慧:災禍發生前老天給的暗示,如果不知道就好好看看
    《易經》是我國古代的一本曠世奇書,說它是奇書,因為它裡面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包含了人的一生,基本上對於人生已經說透了!易經經歷了三代人,伏羲發明八卦,周文王進一步補充,最後傳到孔子這裡,但孔子並沒有加以修改,可以說是一個字都沒有修改,反而是又寫了很多來解釋。
  • 《易經》震卦上六爻的智慧解讀
    《易經.文言》中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災殃禍患雖然不為世人所喜,但是人生在世,能夠逃脫災殃禍患之人卻實在是寥寥無幾,雖然無法逃避,但是如何去化解自身所面對的困境以逢兇而化吉,仍然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 易經能教會我們什麼道理?最後一個是做人的根本
    在中國文化發展了幾千年的歷史中,《易經》一直被稱為「團體經典之首和道路之源」。 《易經》代表了中華文化的至高智慧,它是包羅萬象的,而且知識太多,不適合認真研究,學習和應用。特別是在當前社會的快速發展中,我們必須迅速發展壯大自己。因此,學習這三種智慧可以幫助你獲得豐收。一、做事通融、懂得謙卑《易經》的第64個卦中,有一個大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