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遠去的牧歌》

2020-09-17 行者小院兒

駐村的關係,和柯爾克孜族老鄉相處地久了,無意間就會對和柯爾克孜族老鄉有關的人情事物,產生興趣。

一次偶然的機會,工作隊和村裡柯爾克孜族的大隊書記以及從烏魯木齊來的一位哈薩克族第一書記坐到了一起,席間談論起柯爾克孜族和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時,從他們口中了解到,原來兩個民族無論是在以前的遊牧、馴鷹、轉場大遷移,還是現在的吃羊肉、喝馬奶子酒、跳黑走馬、民族服飾以及花紋圖騰等諸多風俗習慣及變遷上均如出一轍,所以兩個民族均稱彼此為自家兄弟,說話間,語氣自是多了幾分親切之感。

對《遠去的牧歌》這部電影的關注,首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對身邊柯爾克孜族和哈薩克族老鄉更多一些了解的動力驅使,其次,來源於我個人原本對反映真實生活寫照的文藝類電影的偏愛。

《遠去的牧歌》,講述了在全國改革開放浪潮的影響下,哈薩克民族的遊牧生活在80年代、90年代以及千禧之年後的歷史變遷,沒有誇張、沒有矯揉造作、沒有各種炫技手法,只有娓娓道來的真實,像是一部歷史影像的紀錄片,處處是生活。而生活之中的人和事兒,無不在改革開放的大時代背景之下,潛移默化的被影響著和改變著。影片,不負我望,深得吾心!

《遠去的牧歌》中,哈薩克族老鄉的牧場生活場景看似簡單純粹,長途跋涉的轉場看起來也浩浩蕩蕩,可牧民的生活就是在這樣波瀾壯闊的畫卷中,四季輪迴地處處充滿著艱辛。所以,異地搬遷的政策無疑是對成長起來的一代又一代的年輕牧民在對好的教育、醫療條件及富裕生活無比渴望的前提下,國家給予牧民生活向善向好改變的最好的一種辦法。影片最終在國家異地搬遷的惠民政策下,在牧民浩浩蕩蕩地「最後一次轉場」中落下帷幕。

由影片,想到我們所駐柯爾克孜族村的部分老鄉,雖然全部搬遷定居到新村來了,但是,就像影片中安土重遷的胡瑪爾大叔一樣,仍有搬遷之後該以何種方式維繫生活、牛羊又該如何餵養的顧慮。即使政府在每一所定居的房子中建立了配套的暖圈,統一科學養殖的合作社,但個別柯爾克孜族老鄉仍固執地堅持以傳統的方式到山中放牧,而到了轉場的季節,再辛苦地來一次大轉場。只不過把孩子放在定居的房子生活、受教育,而他們在閒暇的時候再來定居房子生活。我想這就像胡瑪爾大叔最後的倔強一樣,最終也會在時間的流逝和時代的迅速發展與大變革之中徹底改變。

影片中的很多生活場景,即使放到現在,仍能在柯爾克孜族和哈薩克族老鄉的生活中司空見慣,所以,我認為,「牧歌」遠去的是牧民生活的艱辛,而那些能夠承載民族風俗記憶的鮮活生活方式,比如,熱氣騰騰的馬奶子酒及奶茶、牛糞烤制的塔巴饢、香甜如糯的波爾薩克、各種喜慶節日中歡快的黑走馬、風格迥異的被褥抱枕、慈祥堅毅老人的貂皮帽等還在一代代傳承著;而運載生產生活物資的原始雪橇、疾馳如飛的駿馬、可愛的羊群、美麗的牧場、鮮豔的民族服飾以及固若磐石的大氈房等等,更是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變成了吸引四面八方遊客的靚麗名片。

《遠去的牧歌》不是悲壯的輓歌,恰恰相反,它是一曲和平年代牧民生活逐漸向好向上發展的歷史頌歌,是一個民族生動鮮活歷史印記的影像。歷史的車輪終究要隨著時間的流逝,緩緩地向前滾去,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順應潮流,然後在順應的過程中,傳承好我們的民族文化,繼續向前書寫新的歷史。

【後記】

新疆不單單有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民族,還有大多生活在阿勒泰地區的哈薩克族以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蘇地區的柯爾克孜族。如果,你有對北疆喀納斯一帶或者南疆帕米爾高原的嚮往,如果你想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的話,《遠去的牧歌》無疑是一扇豐富多彩的門和窗。

相關焦點

  • 由遷徙到定居的悠揚牧歌,淺談新疆風景民俗片——《遠去的牧歌》
    就連少數民族文化(包括生活習俗、歷史變革、精神信仰)為題材的電影也成為了中國電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國新疆,幅員遼闊,山川壯美,是個令人嚮往的地方,也是一個有著豐富多彩故事的地方,而以新疆為題材背景的電影也在銀幕上傳播著新疆的風土人情,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重要時刻,2018年上映了一部《遠去的牧歌》,展現了哈薩克民族四十年來的變遷。
  • 在遠去的牧歌裡追問你的芳名
    所以當蟄伏於內心的音訊無法如約交換,我站在那些被平庸或黯淡疊加的日子邊緣,多麼渴望那一聲遠去的牧笛,能夠帶領我穿過這片封存的記憶,並且在春風再度的路口,重遇那些飛揚於塵土中的熟悉歌謠……田園雖然已經漸行漸遠,但是誰也阻擋不了那些尋根的腳步。
  • 來自文藝復興的聲音——義大利牧歌
    義大利16世紀的牧歌與14世紀的牧歌雖然名稱相同,但在音樂體裁風格上它們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 義大利16世紀的牧歌是一種通譜體歌曲。歌詞多為單段,韻律自由,包括各種詩歌類型:十四行詩、巴拉塔、坎佐納、抒情的或敘事的八行詩以及田園詩等。
  • 電影《此情可問天》在石柱開機,開啟田園牧歌純愛之旅
    華龍網消息,11日,由萌梓影視、木竹文化聯合出品,石柱農旅集團聯合攝製的電影《此情可問天》,在石柱縣西沱古鎮舉行開機儀式。該影片是首部以石柱西沱古鎮男女流傳千古的民間愛情故事為題材,以傳統中醫藥傳承為背景,表達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與追求的愛情電影,深入挖掘民間故事的人文底蘊,展現愛情的純潔與魅力。
  • 這檔田園牧歌綜藝,是被蹂躪社畜的氧氣
    不過好在還有電影,還有綜藝,可以給人稍微做點夢的權利。身為社畜,朝九晚六,忙不完的工作,回不完的郵件,趕不完的地鐵,複雜淡漠的人際關係,日復一日的無意義庸碌日常。忙碌中的某一時刻,或許也想讓靈魂偶爾停一停,於是很自然打開《嚮往的生活》。
  • [好歌是怎麼誕生的337]黃仁清作詞、作曲《原野牧歌》
    和你一起和你一起放歌牧野上《原野牧歌》由黃仁清作詞、作曲。黃仁清,華人世界知名詞曲創作大師,音樂製作人,是中國臺灣60-80年代流行歌曲風雲人物,創作發表超過千餘首詞曲,類型多元廣泛,包括20餘部電影主題曲,70餘部電視連續劇主題曲,可說是當代最成功流行歌曲音樂家,齊秦、費玉清、周冰倩、陳道明、陳汝佳、鄧麗君都演唱過他的歌曲。黃仁清的特長是擅長寫通俗題材的歌曲,而且詞曲兼備。
  • 電影《此情可問天》石柱開機 開啟田園牧歌純愛之旅
    2020年9月11日,由萌梓影視、木竹文化聯合出品,石柱農旅集團聯合攝製的電影《此情可問天》,在重慶市石柱縣西沱古鎮舉行了開機儀式。影片為首部以石柱西沱古鎮男女流傳千古的民間愛情故事為題材,以傳統中醫藥傳承為背景,表達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與追求的愛情電影,圍繞著美輪美奐的祖國大好風光,深入挖掘民間故事的人文底蘊,展現愛情的純潔與魅力。
  • 旦增尼瑪現身李健演唱會 與恩師合唱《九月+牧歌》
    1月11日,2018《中國好聲音》全國總冠軍旦增尼瑪作為演唱會嘉賓現身李健「不止是李健」世界巡迴演唱會收官站——上海站,不僅與恩師一同帶來《九月+牧歌》,還為大家演唱了《念親恩+晚霞中的紅蜻蜓》。首次與恩師合唱《九月+牧歌》 李健的空靈與旦增的悠揚相結合此前旦增尼瑪曾多次演繹《九月+牧歌》,但與導師李健合唱卻是首次,他直言心裡非常緊張,因為李健對於自己而言不僅是導師也源於李健對音樂的高要求,旦增害怕會讓老師失望。但屬於「激髮型」歌手的旦增尼瑪,壓力越大他表現的越出色。
  • 牧歌:與你到永久
    牧歌:與你到永久 一根棍子,
  • 平安版《牧歌》!《唱響新時代》平安草原上唱民歌意境絕了
    4日,CCTV-3播出的《唱響新時代》國慶特別節目走進烏蘭浩特中,歌手平安獻唱自己版本的《牧歌》!此次播出的央視《唱響新時代》走進烏蘭浩特中,平安在藍天白雲的大草原上演唱經典民歌《牧歌平安嗓音柔美又恢弘的詮釋,頗具蒙古民歌的韻味;而「藍藍的天空上飄著白雲....」的草原風光自然背景,與歌詞旋律相呼應,更凸顯這首經典民歌的意境,不得不說,平安在草原上演繹的這首《牧歌》,意境真的絕!
  • 田園牧歌進入直播間?李子柒或許也要直播帶貨
    田園牧歌也要直播帶貨?現在看真的也有可能。田園牧歌進入直播間?755/7553085.html report 705 田園牧歌也要直播帶貨田園牧歌進入直播間?李子柒或許也要直播帶貨與此同時,公司經營範圍...
  • 西藏當雄原創遊牧文化歌舞劇《天湖 四季牧歌》在京展演
    10月20日,來自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縣的原創遊牧文化歌舞劇《天湖 四季牧歌》將在北京喜劇院舉行首映。10月16日,33名演員從拉薩火車站出發前往首都北京。
  • 國產生鮮肉禽金獎:祁連牧歌堅守初心的最好回報
    一路走來,感謝所有關注支持祁連牧歌的客戶、友人,感謝祁連牧歌200多位家人的辛勤付出。榮譽是褒獎,更是繼續奮鬥的起點。好吃的牛肉不容易,我們一直在努力! 來源:甘肅祁連牧歌實業有限公司
  • 西藏當雄縣原創遊牧文化歌舞劇《天湖·四季牧歌》將在京上演
    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池夢蕊)10月20日,來自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縣的原創遊牧文化歌舞劇《天湖·四季牧歌》將亮相北京喜劇院。 《天湖·四季牧歌》是一部力求使天湖故事和遊牧文化煥發藝術與時代光彩的原創遊牧文化歌舞劇。
  • 長春電影節閉幕,「用電影節把東北電影的老傳統恢復起來」
    《遠去的牧歌》男主角海拉提·哈木,《半個喜劇》女主角任素汐分獲最佳男、女演員獎。共收到103部影片報名推送,《半個喜劇》《春潮》《大路朝天》《黃大年》《那時風華》《攀登者》《如影隨心》《受益人》《我的喜馬拉雅》《我和我的祖國》《誤殺》《笑裡藏刀》《小Q》《遠去的牧歌》《中國機長》15部影片入圍。
  • 【牛勢牧歌】從逆境中走出的「牛」人
    【牛勢牧歌】從逆境中走出的「牛」人 2020-12-24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曲《原野牧歌》走紅 陳美齡22年後京城開唱(圖)
    一曲《原野牧歌》走紅 陳美齡22年後京城開唱(圖)   當年以一曲《原野牧歌》一炮走紅的歌手陳美齡在闊別京城22年之後,將於9月25日中秋節舉辦一臺慈善演唱會。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這位風採依舊的老歌手放聲唱起了她的那首成名曲《歸來的燕子》。
  • 渝北「禮朝屋基」帶你回歸田園牧歌
    「禮朝屋基」在此邀請市民遠離城市喧囂,回歸田園牧歌。渝北禮朝屋基。渝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華龍網發在興隆,有這樣一座充滿古典韻味的村落。駕車駛入興隆鎮牛皇村9社,滿山青翠中一幢幢舊時風格的民居印入眼帘。古井、草亭、石碾、石磨、石桌、水車、鞦韆、梅花樁等小景致點綴其中。各種各樣的農具或懸掛或嵌在牆上,保留著百餘年來延續下來的最真實的古早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