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改編自日本同名文學作品《一升的眼淚》,作者是一位堅強的罕見疾病患者。1986年首次出版創下26萬本的銷售紀錄。 女主角木藤亞也(大西麻惠 飾),生活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一直過著簡單快樂的生活。升上高中後她的身體似乎出現了些毛病,她開始失去平衡力甚至常常摔倒在地。媽媽帶她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她患上了一個名叫脊髓小腦變性症的不治之症。而因為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病變,讓亞也的身體運動機能衰弱,手腳自主活動與語言能力逐漸喪失。亞也為此放棄了很多東西,也同樣遭受了部分人的歧視與不解,她不明白為何病魔一樣要選擇她,可是她在家人的理解與鼓勵,讓她依然沒有對生活完全失望。直至患病末期只能無助地躺在床上,面對生命的無助,卻勇敢地生存至最後一秒,直至生命機能停止而死亡……
本就當《一公升的眼淚》是個勵志悲劇的,沒想到還是日本文部科學省選定作品、社會保障審議會推薦作品、青少年映畫審議會推薦作品,可這部電影在網上資源太少了,基本都是電視劇的資源,還是找了好久好久才找到這個飛鳥影苑的還有點模糊的資源,才333MB。亞也接受了自己的殘障離開東高去了養護學校,雖然校方要求她離校,有的人看她覺得怪怪的,可即使來到養護學校也因為自己走得慢而不能借到一本書甚至被管理員說明天早點,還有那個舍監,沒有用引導和鼓勵的方式去幫助這裡的殘障人士卻只是拒絕和訓練,雖然目的是好的,卻根本只是說明正常人無法體會殘障人的痛苦。
其實最不能讓人接受的不是看著別人在窗外奔跑自己只能望著,想和他們交換不再坐在教室裡自修,而是最後從養護學校畢業來到復健的醫院,卻發現自己連打個電話也要找好鍵才能按準,甚至找著找著才按了兩個鍵電話就因為時間過長而掛斷,聽著別人在對孩子說不要變她那樣,因為沒給輪椅充電不能前進而對輪椅說對不起……如果沒有和睦的家庭和愛她的爸爸媽媽還有妹妹亞湖弟弟弘樹,亞也也不會說「雖然我生病了,可是卻不覺得自己不幸」。
有那麼多沒有看不起她的人在身邊,學校裡主動和她說話一起回家的渡邊幸子,公交站旁雜貨店裡熱心送亞也去醫院讓亞也以後在這兒等媽媽下班來接的雜貨店阿姨,所以亞也才總是笑著,還想要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幫助別人,看著窗外的風景感受著自然的氣息和陽光,還想笑著,寫著日記勸自己說要流滿一公升的眼淚才算磨鍊,接著就掉了滴眼淚在紙上。「把手放在胸口看看,還聽得見心跳的聲音,我的心臟在跳動著,真開心,我還活著。」我想,更多的是因為亞也自己看得起自己,雖然是不能治療的脊髓小腦萎縮症,但她始終不放棄大家對她的期望,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笑著看著身邊愛她的人。
本不是易被煽情、感動的體質,卻記得當初為了亞也的離開流下了眼淚。那個叫亞也的堅強、有愛心的女孩,會因為得到別人的幫助覺得內疚,會想幫助別人,會露出可愛的酒窩微笑著,會跟媽媽說我想活著。
亞也十五歲時患上了一種叫脊髓小腦變性症的不治之症,控制身體平衡能力會越來越差,從不良於行到坐輪椅直至最後癱瘓死亡。從知道自己患病的那一天起,亞也就開始寫日記,用了十年的時間來記錄和病魔抗爭的歲月。雖然亞也患病後遭受到了部分人的歧視、不解,可是有著家人的理解、鼓勵,使她沒有對生活完全失望。有了家人、朋友的支持,亞也即使在患病末期只能躺在床上,也堅強地生存到生命機能停止的那天。
亞也問為什麼疾病會選擇我。只怕那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我們也無法真正理解身患惡疾的人的痛苦,以及他們對健康的嚮往。直至今天,每當看到一些輕生之類的社會新聞,我就常常會想,四肢健全、身體康健的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為什麼不能像亞也那樣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