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 最完美的暴力美學電影《突襲》

2021-02-08 三秒影院


突襲系列是印度尼西亞電影,總共有兩部。導演是加雷斯·埃文斯,英國人,在南洋長大深諳南洋文化。《突襲》2012年3月23日在印度尼西亞上映,同期北美上映好評如潮。藍光碟大賣,讓導演狠賺一筆,這也促使他籌拍第二部《突襲2》。



因為極度血腥暴力,所以這部電影並沒有被引進大陸,在國內也不出名,很小眾,關注低。但是喜歡動作片的人都知道這部電影,因為論武打設計他遠超好萊塢甚至隱隱蓋過香港功夫片。



《突襲》初次看的時候讓人驚訝,這部等時電影以動作為主,無所謂劇情表演。整部電影除了打就是打,對白情節什麼的根本不是導演所要考慮的。它的劇情簡單,港名突擊死亡塔,非常切題,就是警察突擊一座住滿犯罪分子的大樓。從第一層打到最後一層,途中面臨的是各類型的武術高手,這讓人一下就想到了李小龍的那部遺作《死亡遊戲》。



可以看出導演不擅長拍文戲,人物一靜下來就有些彆扭,感覺還不如繼續打。於是他把精力全放到了打鬥上,最好的兩場打鬥,第一場是樓道裡刀與棍的激戰,第二場是最終戰,兄弟二人聯手,小鏡頭碎鏡頭剪輯,凌烈精幹。



《突襲2》與第一部有明顯不同,說實話我更喜歡第二部,《突襲》打鬥固然精彩但是看多了也是會煩的,相反,第二部文戲的增多將故事的節奏調控的更好了。雖然有人說《突襲2》猛勁兒沒了,但是我不這麼認為,相反第二部的打鬥其實更加符合好萊塢電影市場。



第二部最精彩的是棒球男和榔捶妹的雙線突進,從中可以看出導演努力把章回式打鬥磨平,企圖增強各段打鬥的聯繫性。於是他採用平行蒙太奇,棒球男漸進調度,將兩個場景聯繫在一起。追車戲車內長鏡頭聯繫車外長鏡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從電影美學上講,導演用好萊塢商業包裝自己的暴力美學,是進步,而且做的不錯。第二部更具美感,形象為先,棒球男榔頭妹更容易讓人記住他們的形象。



相關焦點

  • 絕對過癮的R級動作電影,把暴力美學發揮到極致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純暴力、高快感的動作電影《突襲》這部電影的劇情簡單明了,一隊精英特警和一名便衣中尉在無支援、無情報的狀態下,突襲雅加達貧民區的一幢廢棄大樓,裡面有最危險的黑幫頭目。簡而言之就是悍警與悍匪的在密封大樓裡暴力對決,但由於敵眾我寡,信息不對等,突襲變成了被屠殺。整部電影裡打戲相當出彩,拳拳到肉自然不必說,套招的流暢性和細節動作,讓我不禁說一聲,牛逼!電影把暴力美學發揮到極致,有節奏而無節制的暴力渲染,看的熱血沸騰,整部電影看完絕對會讓你大呼過癮!
  • 全球最經典的八部動作電影,完美詮釋暴力美學,有人全看過嗎
    作者:圖說百科(圖說百科原創)全球最經典的八部動作電影,完美詮釋暴力美學,有人全看過嗎1《怒火攻心》這就是我喜歡的電影類型啊,有劇情、有人物、有血性、有技巧。而且整個場面一直在各種炫技,簡直是個跑酷電影啊親。
  • 無尿點動作片,超大尺度暴力美學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今天是第1329天不斷更分享超大尺度動作爽片,暴力美學來襲。記得17年初曾經給大家介紹過暴力美學的電影。當時是給大家介紹了一部非常出名的《突襲》《突襲》《突襲2》可以說是我看過最爽的暴力美學電影了。
  • 絕美至死,暴力至上 暴力美學電影推薦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後開始流行,延續至今,此詞有了它約定俗成的特定含義:指電影中針展現對暴力而來的形式主義美學,導演通過發掘在槍戰、武打動作、殺戮或其他暴力場面中的特殊美感展現不同的暴力,並將這種形式美感發揮到美麗炫目的程度。此外,導演還會刻意以暴力、血腥的鏡頭或者場景來營造一種令人刺激難受的視覺效果。
  • 【電影推薦】4大暴力美學電影導演,11部暴力美學電影
    沒事,「影評也瘋狂」微信公眾號做你的專屬電影推薦師,看好片不費腦,讓你盡享光影樂趣!!!暴力美學, 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將暴力的動作場面儀式化。(五)《殺死比爾1》四段不同風格場面的打鬥詮釋,布景、光影處理,色彩、視點、黑白掩蓋血腥……充分而自信的展示了昆式暴力美學,高潮段落逆向而行,沒有加快節奏剪輯,而是越來越慢,以慢顯快
  • 拳拳到肉的6部暴力美學電影,錯過可惜了!
    1、《突襲2:暴徒》;第一部全程無腦無劇情純打,即使打的再漂亮以本人的審美水平也只能給出三星,第二部有劇情了,還是三國那種,甚至還有松田龍平,雖然劇情難免俗套了點,但是配上這無敵的動作和血腥的場面還有精彩的人物設定,立刻升華到五星,2、《不汗黨》;黑+黑,黑白的分界是痛苦的。賢秀和張克萊有著同樣的「勁」,任時完的眼淚很有氣氛。監獄長鏡頭再配樂,生機勃勃。
  • 推薦20部簡單暴力、乾脆暢快的動作電影,又燃又爽!
    今天小影就推薦20部簡單暴力、乾脆暢快的動作電影,又燃又爽!《赤焰戰場》中情局退特危老將們的傳奇復出故事,又名《夕陽紅別動隊》。用演技和從容範兒,填補動作戲部分的缺失,讓平凡的槍戰多了無窮趣味。《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一部又狂又燥又瘋又顛又烯又爆的重金屬電影,近年來最具作者性最有風格的好萊塢動作片,單是前30分鐘就已經嗨翻天,全程無尿點。
  • 史上經典暴力美學丨電影推薦:五部暴力美學電影
    不要用專業眼光去審視電影,每部電影都有可以挑剔的地方,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是否能引發你的心理活動英雄本色(劇情 / 動作 / 犯罪)作為少數國產優秀暴力美學電影之一,影片並不需要多麼複雜的炫技,動作簡單但是純粹,拍攝於最好的港片年代,警匪片裡難得的作者電影。
  • 十部暴力美學動作片,超級熱血好看,建議收藏!
    不得不承認,全球電影如今已經快速的走向工業化,我們曾經看著熱血沸騰的動作片,也是被大場面和特效取代。動作電影在這個時代,似乎已經無力招架一些精彩的奇幻、科幻電影。但對於拳拳到肉、招招兇悍的經典動作片,影迷們還是會不厭其煩地翻看一遍又一遍。今天趙哥就給大家安利十部超級好看的暴力美學電影,建議收藏,這樣的電影真的是看一部少一部了!
  • 十部經典殺手電影,完美詮釋暴力美學
    傑森斯坦森式的暴力美學超讚,在雨裡打鬥向黑客帝國致敬。九、殺死比爾也是一部充滿殺戮的血腥之作,加上精彩的電影配樂,構成了這一部暴力美學的經典之作。八、致命黑蘭影片很符合現代人所缺少的俠骨柔情,有很強烈的代入感,影片整個復仇計劃安排的縝密精細,完美如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僅在視覺上就已經令人嘆為觀止。四、殺手代號47
  • 昆汀·塔倫蒂諾與他的暴力美學
    美國的「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中,動作設計、畫面色彩以及音樂音響上不同的表現手法體現了電影中暴力美學的魅力,所展現的藝術是那樣的深刻和富有感染力,其暴力鏡頭與誇張的表現手法也滿足了許多觀眾的觀影需求,是藝術與商業的完美融合 。為什麼許多電影熱愛暴力?
  • 電影 | 《啟示》:原始的暴力美學
    《啟示》是博偉電影公司發行的奇幻冒險動作電影,由梅爾·吉勃遜執導,達莉亞·赫爾南德茲,魯迪·楊布拉德等主演,於2006年12月08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在瑪雅帝國即將崩潰的時候,主人公加古亞爾·鮑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與瑪雅帝國的統治者進行鬥爭、奮起反抗的故事。
  • 《伸冤人》:完美主義者的暴力美學
    連姆尼森在《颶風營救》裡所表現的極簡主義;基努裡維斯在《疾速追殺》裡的斯巴達式風格;以及丹澤爾.華盛頓在《伸冤人》裡所表現的細膩豐富的暴力美學。總之讓人感覺一個字「爽」,只有爽點夠爽,痛點夠痛,這樣的電影才會叫座又叫好。
  • Bow To Blood(電影中的血液與暴力美學)
    血液是電影暴力美學的載體——什麼是暴力美學?——暴力的美感化、儀式化、崇高化。血液奔湧在身體裡,當他迸發出來的時候,宣告著暴力的降臨。電影裡的血元素可不少見,血液或許令人作嘔,帶來觀影不適,而滿屏的鮮血有時帶來的不只是惡,還有些許的美。
  • 從《殺死比爾》和《被解救的姜戈》,淺析電影中「暴力美學」
    在一部電影中如果同時出現荒誕、暴力、黑色幽默、血腥這些標誌,你第一時間會聯想到什麼?是的,沒錯,答案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不是昆汀?」昆汀·塔倫蒂諾,美國著名導演,曾執導過《危險關係》《低俗小說》等一眾電影,昆汀的電影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那就是電影的全片幾乎充滿了各類暴力元素。也因為如此,在大多數的影迷心目中,昆汀被封為了「暴力美學」的開山鼻祖。
  • 印度尼西亞電影《突襲2:暴徒》罌粟般的暴力紛繁
    此時雷馬的兄弟在黑幫之間的鬥爭中喪生,新仇加舊恨,於是他決定接受以臥底身份潛入雅加達(Jakarta)犯罪組織的計劃,但來自日本的龐大勢力也跟著介入,暴力殺戮也隨之越演越烈……印度尼西亞動作片《突襲》2011年在多倫多影展上映時便獲得極大好評,在熱血沸騰的嗜血暴力以及由「聯合公園」的麥克筱田打造的激昂配樂的催化之下,還被不少影迷譽為「十年最強動作爽片」。
  • 民俗風情 -- 印尼轟動國際的暴力美學電影極致【全面突襲】
  • 《亡命駕駛》的暴力美學
    整場電梯內部的戲沒有臺詞,但浪漫有張力,隨後的暴力也有了美,那個吻更是讓人停止了呼吸,實在是完美。他,是瑞恩.高斯林,我們的高司令。她,是凱瑞.穆裡根,標準的英倫範美女。這是電影《Drive》(譯名亡命駕駛)中我覺得最高潮的一段。電影講述了具有多面身份的高司令深居簡出,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的鄰居,為她亡命天涯的故事。
  • 電影《王牌特工3 源起》:暴力美學的王者,非它莫屬!
    在開篇的時候,感覺還是應該要和大家說說「暴力美學」這個概念。首先很多人會把暴力等同於暴力美學,其實這是兩碼事。暴力首先是貶義的,是一種電影鏡頭成就元素,而暴力美學,則是一種電影修飾,這是一種已經可以升華到哲學和藝術範疇的暴力詞彙。可一說到暴力美學,很多人都會把一些看似有無反正含有暴力血腥的作品,就都冠以暴力美學的著稱,但這是不對的。
  • 吳宇森 | 浪漫式「暴力美學」
    他所導演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等動作片,都具有吳宇森式的電影風格,動作片把他對於英雄的刻畫,以及對於男性之間的情義和英雄情懷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吳宇森的電影中將「暴力美學」展現的近乎完美,讓暴力展現電影的美,通過美來重新定義暴力。黑幫大哥,殺手,槍,教堂,白鴿,兄弟,親情都是吳宇森暴力美學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