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襲系列是印度尼西亞電影,總共有兩部。導演是加雷斯·埃文斯,英國人,在南洋長大深諳南洋文化。《突襲》2012年3月23日在印度尼西亞上映,同期北美上映好評如潮。藍光碟大賣,讓導演狠賺一筆,這也促使他籌拍第二部《突襲2》。
因為極度血腥暴力,所以這部電影並沒有被引進大陸,在國內也不出名,很小眾,關注低。但是喜歡動作片的人都知道這部電影,因為論武打設計他遠超好萊塢甚至隱隱蓋過香港功夫片。
《突襲》初次看的時候讓人驚訝,這部等時電影以動作為主,無所謂劇情表演。整部電影除了打就是打,對白情節什麼的根本不是導演所要考慮的。它的劇情簡單,港名突擊死亡塔,非常切題,就是警察突擊一座住滿犯罪分子的大樓。從第一層打到最後一層,途中面臨的是各類型的武術高手,這讓人一下就想到了李小龍的那部遺作《死亡遊戲》。
可以看出導演不擅長拍文戲,人物一靜下來就有些彆扭,感覺還不如繼續打。於是他把精力全放到了打鬥上,最好的兩場打鬥,第一場是樓道裡刀與棍的激戰,第二場是最終戰,兄弟二人聯手,小鏡頭碎鏡頭剪輯,凌烈精幹。
《突襲2》與第一部有明顯不同,說實話我更喜歡第二部,《突襲》打鬥固然精彩但是看多了也是會煩的,相反,第二部文戲的增多將故事的節奏調控的更好了。雖然有人說《突襲2》猛勁兒沒了,但是我不這麼認為,相反第二部的打鬥其實更加符合好萊塢電影市場。
第二部最精彩的是棒球男和榔捶妹的雙線突進,從中可以看出導演努力把章回式打鬥磨平,企圖增強各段打鬥的聯繫性。於是他採用平行蒙太奇,棒球男漸進調度,將兩個場景聯繫在一起。追車戲車內長鏡頭聯繫車外長鏡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從電影美學上講,導演用好萊塢商業包裝自己的暴力美學,是進步,而且做的不錯。第二部更具美感,形象為先,棒球男榔頭妹更容易讓人記住他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