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風情 -- 印尼轟動國際的暴力美學電影極致【全面突襲】

2021-03-03 印尼中華俱樂部

沒錯,這是一部印尼的電影,不是印度電影,在人們但印象中,似乎印尼壓根就不是拍電影的國家,但這部【全面突襲】會看得你腎上腺素蹭蹭往上飆。以為泰國的「拳霸」系列夠凌厲?夠帶勁?但看完這部才知道國外有國,片外有片。本片有多倫多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美譽。
 

【全面突襲】以警匪槍戰作為背景包裝,過程當中更不乏爆破以及拳打動作,加上去年就陸續釋出幾個精採橋段的影片,真是驚為天人,不禁會讓人懷疑,這真的是印尼拍的電影嗎?不是寶萊塢那個印度,而是印尼唷。
  片商在文宣廣告,號稱本片是10年來最佳動作片,但在觀看完本片後,不少影評和觀眾都一致認為,什麼10年?根本是影史最強啦!之前所看過的武打動作片,都變得有如小兒科一般不提也罷。為何會如此這麼說呢?因為本片的近身搏鬥,可說是招式盡出,豈止拳拳到肉而已,甚至是可說招招致命呀!無論是反派或是主角這群特警隊,各各身手矯健靈活,不會有那種過多的主角威能,或是實力相差懸殊的感覺,成功塑造出一股誰生誰死難以預料的肅殺氛圍。
  加上在打鬥時,不採取其他電影常見到的快速運鏡和剪接,而是會將畫面稍微拉遠一點,讓觀眾很能看清楚整個出招過程,且招數又不會一用再用的老套,並保持著挺不錯的新鮮感,以各種充滿創意的打法,和不時一鏡到底,呈現出張力性十足的視覺震撼,保證看得血脈噴張、大呼過癮呀!
  影片的劇情就如同一局真人版CS,正如海報所示:一支特警小隊突襲一棟30層 高樓,盤踞其中的是當地的毒販大佬和手下一幫誓死頑抗的悍匪……一場惡戰在所難免。可見本片賣的不是劇情,而是實打實的動作場面!近身的爆 頭、殘酷的貼身戰、高空墜落纏鬥……從動作設計到運鏡剪輯都給人無比真實的感覺。而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片中大量專業格鬥術CQC(Close Quarters Combat,近身格鬥)的運用,讓人充分見識到匕首+槍械的高級單兵近戰術的魅力。

【全面突襲】在多倫多影展首映後立刻引起全球關注,更獲選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美國火速買下版權,爭搶翻拍。本片由英國導演 蓋瑞斯艾文斯(Gareth Evans)執導,沉迷武學的他,繼首部叫好又叫作電影《街頭拳霸》,這次他再度沿用亞洲武術,加上復仇情節,充滿精彩刺激的近身搏鬥、殘暴貼身戰,瘋狂槍戰及特技,以非凡的攝影風格搭配絕佳場景調度,全片毫無冷場,一鏡到底的打鬥戲,絕對讓觀眾 血脈噴張直到最後一秒。媲美蓋瑞奇 樸贊鬱 昆汀塔倫提諾《拳霸》東尼嘉(Tony Jaa)後,亞洲最強武打新星伊科烏艾斯(Iko Uwais)即將降臨,他用鮮血和拳頭證明,這套功夫才是真王道!伊科與導演蓋瑞斯聯手把武打功夫電影帶往全新境界,賦予無窮想像力,每一個動作場景都毫不手軟,讓影迷屏息以待。《全面突襲》預告片一發布便引起網友瘋狂轉載,大讚「比樸贊鬱《原罪犯》還殘暴!」影評更讚譽,「瘋狂槍戰、武打、特技場面,遠 超過好萊塢斥資上億美金大片。」媲美蓋瑞奇、樸贊鬱及昆汀塔倫提諾大導般獨樹一格的功力,蓋瑞斯艾文斯無庸置疑已開創出他的強烈視覺風格,大師之路指日可 待!聯合公園X《創:光速戰記》主腦攜手打造配樂新經典《全面突襲》同時找來聯合公園主唱麥可信田(Mike Shinoda),以及曾參與《創:光速戰記》、《玩命關頭》的喬瑟夫特拉本內斯(Joeseph Trapanese)兩大首席主腦打造電影配樂,搖滾曲風混搭電影凌厲的殺戮襲擊,量身打造出前所未見的影音感官刺激。硬蕊(hardcore)音樂搭配 一場場搏擊硬戰,剽悍無比的音樂襯出正邪交戰,麥可說,自己從沒來沒有這麼深入電影創作,就連《變形金剛》也沒有如此投入,「我等不及要和所有樂迷分享此 片!」。

喬瑟夫也直說,本片『既大膽又經典』,深深吸引他,你死我亡的劇情,讓觀眾跟著反恐硬漢一同上路,展開這場漫長壯烈的復仇之旅!事實上,該片早在去年的坎城電影節上便引起了歐美影人的注意。如今的發行方索尼經典更是對其「一見鍾情」,果斷買下了本片在北美市場的發行權。據悉, 索尼還力邀了林肯公園的麥克-信田為影片量身打造了全套新的原聲配樂。可以想像屆時該片在北美正式公映時,林肯公園強勁的搖滾曲風與影片中血腥直白的殺戮 動作將搭配出強勁的視聽感受。將是又一部年輕影迷與遊戲迷們的最愛之作。

(本文採編自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轟動國際的印尼電影-「十年來最強的動作爽片」《Serbuan maut全面突襲》
    雨季似乎不太適合出去遊玩,窩在沙發聽聽音樂看看電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哦。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部超讚的印尼電影,不僅收穫了豆瓣天涯網友無數好評,更是在各大電影節上捷戰連連,大放異彩-印尼動作片《全面突襲》!
  • 推薦 | 最完美的暴力美學電影《突襲》
    《突襲》2012年3月23日在印度尼西亞上映,同期北美上映好評如潮。藍光碟大賣,讓導演狠賺一筆,這也促使他籌拍第二部《突襲2》。因為極度血腥暴力,所以這部電影並沒有被引進大陸,在國內也不出名,很小眾,關注低。但是喜歡動作片的人都知道這部電影,因為論武打設計他遠超好萊塢甚至隱隱蓋過香港功夫片。
  • 絕對過癮的R級動作電影,把暴力美學發揮到極致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純暴力、高快感的動作電影《突襲》這部電影的劇情簡單明了,一隊精英特警和一名便衣中尉在無支援、無情報的狀態下,突襲雅加達貧民區的一幢廢棄大樓,裡面有最危險的黑幫頭目。簡而言之就是悍警與悍匪的在密封大樓裡暴力對決,但由於敵眾我寡,信息不對等,突襲變成了被屠殺。整部電影裡打戲相當出彩,拳拳到肉自然不必說,套招的流暢性和細節動作,讓我不禁說一聲,牛逼!電影把暴力美學發揮到極致,有節奏而無節制的暴力渲染,看的熱血沸騰,整部電影看完絕對會讓你大呼過癮!
  • 看印尼電影《突襲》1-2,無聊的看,無聊中的快樂
    最近因為追電視劇《黎明決戰》和《剃刀邊緣》,每部都幾十集,浪費時間,就沒怎麼看電影了,於是想到之前寫過的這篇《突襲》,印尼電影,翻出來,標上原創
  • 2011年美國動作犯罪《突襲》印尼語中字劇情簡介
    ◎中文片名 突襲◎英文片名 The Raid Redemption◎年  代 2011◎國  家 美國/印度尼西亞◎類  別 動作/犯罪◎語  言 印尼語◎字  幕 中文字幕◎幕後製作  沒有明星沒有特技,精湛的配樂,完美的100分鐘暴力美學!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一部名不見經傳的印尼動作電影在"午夜瘋狂"單元上徹底引爆了觀眾的腎上腺素,這部影片便是《突襲》.
  • 2018印尼又一動作片神作,甩開《突襲》幾條街
    不知道大家對印尼的電影有什麼印象,總之,我對印尼電影的印象是從2012年上映的《突襲》開始的,從那之前,我對印尼電影一概不知,甚至都不知道還有個國家叫印度尼西亞,但是在那之後,我深深的喜愛上了印尼電影;男主伊科·烏艾斯憑藉著俊朗的外形和在片中的精彩表現,一下子就成了我們很多人心目中印尼電影的代言人,我也成了伊科·烏艾斯(突襲男主)的鐵桿粉絲,很多人都認識他的樣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 《突襲2:暴徒》切實讓人感覺到,血脈噴張的印尼動作電影
    想要刺激到觀眾的眼球,可能就會往R級去走,將更血腥更暴力。但是還有一種就是走藝術化路線的,《一代宗師》等。回到《突襲》,《突襲2》在劇作層面比第一部來的更加宏大,不再是狹小的空間,一棟樓,視野也比較寬廣。
  • 從幽默文化到暴力美學,深度解讀北野武電影《座頭市》
    2003年,北野武攜電影《座頭市》參加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引起巨大轟動,一舉斬獲銀熊獎在內的5項大獎。這部電影對於北野武有著重要意義:不僅代表著北野武個人獨特影像風格的形成,更象徵著以吳宇森為代表的的暴力美學迎來華麗回歸。
  • 暴力美學爽到極致的10部電影,你看過幾部?
    ​暴力美學, 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將暴力的動作場面儀式化。 暴力和美往往是相悖的,但有些電影卻可以將兩者相融合,刺激感官的同時又不缺乏美感。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10部暴力美學電影。《殺死比爾1》昆汀玩的最嗨的一部電影,看這部電影時候不必糾結什麼所謂的內涵,只要爽就可以了。精彩的配樂,暢快的殺戮,組成了一部暴力美學的經典之作。我第一次知道殺人可以這麼簡單,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 無尿點動作片,超大尺度暴力美學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今天是第1329天不斷更分享超大尺度動作爽片,暴力美學來襲。記得17年初曾經給大家介紹過暴力美學的電影。當時是給大家介紹了一部非常出名的《突襲》《突襲》《突襲2》可以說是我看過最爽的暴力美學電影了。
  • 印度尼西亞電影《突襲2:暴徒》罌粟般的暴力紛繁
    《突襲2:暴徒》,《全面突襲》續集作品;由蓋瑞斯艾文斯執導,伊科烏艾斯、北村一輝、松田龍平、瑪莎提摩西、茱莉艾絲特爾、唐尼阿蘭西亞等主演;2014年上映的犯罪動作片。此時雷馬的兄弟在黑幫之間的鬥爭中喪生,新仇加舊恨,於是他決定接受以臥底身份潛入雅加達(Jakarta)犯罪組織的計劃,但來自日本的龐大勢力也跟著介入,暴力殺戮也隨之越演越烈……印度尼西亞動作片《突襲》2011年在多倫多影展上映時便獲得極大好評,在熱血沸騰的嗜血暴力以及由「聯合公園」的麥克筱田打造的激昂配樂的催化之下,還被不少影迷譽為「十年最強動作爽片」。
  • 拳拳到肉的6部暴力美學電影,錯過可惜了!
    1、《突襲2:暴徒》;第一部全程無腦無劇情純打,即使打的再漂亮以本人的審美水平也只能給出三星,第二部有劇情了,還是三國那種,甚至還有松田龍平,雖然劇情難免俗套了點,但是配上這無敵的動作和血腥的場面還有精彩的人物設定,立刻升華到五星,2、《不汗黨》;黑+黑,黑白的分界是痛苦的。賢秀和張克萊有著同樣的「勁」,任時完的眼淚很有氣氛。監獄長鏡頭再配樂,生機勃勃。
  • 華納R級電影《真人快打傳奇·蠍子的復仇》,極致暴力美學佳作
    華納出品的R級遊戲改編電影《真人快打傳奇·蠍子的復仇》以獨有的暴力美學迅速俘獲了MK遊戲粉的青睞,刀刀見血、拳拳到肉的純粹戰鬥,還原了遊戲的硬派、殘暴、狂野的風格,血骨碎裂的特寫,將每次的「致命一擊」定格化處理,特寫的誇張刻畫,動作電影獨此一家。
  • 亞洲最爽「B」級片,太暴力了吧!
    說起暴力美學印尼的暴力動作片可謂是電影市場的一匹黑馬。2011年,美國和印尼合拍的《《突襲》僅用100萬美元,便徵服了全世界暴力電影愛好者的心。突襲》中的「隊長」——印尼柔道運動員喬·塔斯利姆。
  • 電影《突襲》開場從頭打到尾,拳拳到肉譽為託尼賈后泰拳繼承人
    將動作、暴力、血腥推到極致,徹底喚醒這一顆沉睡的心。《突襲》是一部純暴力、高快感的動作電影,充斥著令人目不暇接的打鬥與刺激的特效,而貫穿始終的是荒謬混亂的劇情和毫無意義的對白。不過,我想絕大多數領略過預告片的觀眾也不是帶著探知人性、發現哲理的意圖去觀看本片的,我們只要看到好人痛扁壞人,而且打得夠猛夠酷夠血腥就足夠了,至於邏輯、角色、故事背景——那是奧斯卡級電影才需思考的問題。
  • 從《殺死比爾》和《被解救的姜戈》,淺析電影中「暴力美學」
    在一部電影中如果同時出現荒誕、暴力、黑色幽默、血腥這些標誌,你第一時間會聯想到什麼?是的,沒錯,答案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不是昆汀?」昆汀·塔倫蒂諾,美國著名導演,曾執導過《危險關係》《低俗小說》等一眾電影,昆汀的電影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那就是電影的全片幾乎充滿了各類暴力元素。也因為如此,在大多數的影迷心目中,昆汀被封為了「暴力美學」的開山鼻祖。
  • 39《人咬狗》丨電影具有顛覆世界的力量——暴力美學
    攝製組成員從最初的觀眾逐漸演變成貝羅特的幫兇,這一種瘋狂之人仿佛失控的汽車,飛速向毀滅的終點駛去……   本片成本僅為15000美元,卻成為比利時當年商業上最成功的影片,並且榮獲1992年坎城電影節SACD獎最佳影片和青年特別獎、1993年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1992年Sitges – Catalonian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Benoît Poelvoorde)和最佳影片獎
  • The Raid 2 突襲2:暴徒
    類型: 動作 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尼西亞 / 美國 語言: 印度尼西亞語 / 日語 / 英語 / 阿拉伯語 上映日期: 2014-01-21(聖丹斯電影節) / 2014-03-28(美國) / 2014-03(印尼) 片長: 150分鐘 又名: 突擊死亡塔
  • 【電影推薦】4大暴力美學電影導演,11部暴力美學電影
    沒事,「影評也瘋狂」微信公眾號做你的專屬電影推薦師,看好片不費腦,讓你盡享光影樂趣!!!暴力美學, 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將暴力的動作場面儀式化。把血腥暴力的場景拍出美到極致的感覺。但其實影片正是在某種程度上嚴肅地探討了有意義的暴力與無意義的暴力的差別,使這些抨擊成為了自打耳光的舉動。電影的運鏡流暢而快速,情節推展強烈而有力,一種失控的氣氛飽滿欲裂,緊緊扣住觀者的心弦。除了《猜火車》、《太保密碼》,對於鏡頭語言應用相當出色的作品。而《搏擊俱樂部》的內涵更勝《七宗罪》,形式運用和深度亦超越一般的好萊塢電影。
  • Bow To Blood(電影中的血液與暴力美學)
    血液是電影暴力美學的載體——什麼是暴力美學?——暴力的美感化、儀式化、崇高化。血液奔湧在身體裡,當他迸發出來的時候,宣告著暴力的降臨。電影裡的血元素可不少見,血液或許令人作嘔,帶來觀影不適,而滿屏的鮮血有時帶來的不只是惡,還有些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