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讀音及含義。
2.初步了解《紅樓夢》和曹雪芹。
3.整體感知本文的結構內容。
二、作者簡介
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清代小說家,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祖籍遼寧鐵嶺,生於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關注公眾號「教學」(ID:foredu)獲取更多教學資源。
三、作品介紹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金玉緣》,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作者尚有爭議 )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鬚眉之上的閨閣佳人們的人生百態,展現了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紅樓夢》分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種版本系統,程本為程偉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為脂硯齋在不同時期抄評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此書新版通行本前80回據脂本匯校,後40回據程本匯校,署名「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後世圍繞《紅樓夢》的品讀研究形成了一門顯學——紅學。
四、背景連結
本文節選自《紅樓夢》第四十回(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這是劉姥姥二進大觀園,送來些野菜瓜果。恰巧賈母聽得此事,請劉姥姥過去陪她說話。劉姥姥便說村裡的故事,賈母甚是愛聽。賈母在大觀園設宴招待劉姥姥,劉姥姥看什麼都新鮮,鬧出不少笑話,鴛鴦更施小計捉弄,眾人行酒令,所說詞句頗有寓意,黛玉不經意說了幾句《西廂記》中的句子,引起寶釵的注意,劉姥姥的令詞又引發哄堂大笑。
五、字詞積累
徑(jìng) 瀟(xiāo) 蓼漵(liǎo xů)
戧(qiàng) 漱(shù) 麈(zhǔ)
撮(cuō) 楞(léng) 怔(zhèng)
掀(xiān)岔(chà) 齋(zhāi)箸(zhù)
楠(nán) 促狹(cù xiá) 筵(yán)
相干:指相互間有聯繫,有關係、有牽涉,多用於否定句或疑問句。
蓼漵:水邊有著許多花草的地方。
調停:安排處理。
撮弄:戲弄。
岔氣:指呼吸時兩肋覺得不舒服或疼痛。
發怔:發呆。
攝絲戧金:把捏成各種圖案花紋的金絲嵌在器物上。
促狹鬼兒:愛作弄人的人。促狹,愛捉弄人。
六、整體感知
本文的結構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寫鳳姐、鴛鴦等人設局取笑劉姥姥。
第二部分:寫劉姥姥上演「笑」劇的過程及感慨。
七、課文探究
1.劉姥姥進大觀園後,表演了一場「笑」劇。這場「笑」劇是誰導演的?
答:劉姥姥進大觀園後表演的這場「笑」劇,是由鳳姐、鴛鴦導演的。
2.她們為什麼要導演這場「笑」劇?
答:她們覺得劉姥姥的言行舉止與大觀園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於是就拿劉姥姥來開涮,取笑。
3.這場笑劇背後包含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這場「笑」劇的背後包含著作者的悲憫與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憫尊敬的眼光來描寫劉姥姥這位胼手胝足,換取溫飽的市井小民;同時,作者也透過了劉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賈府「朱門酒肉臭」的景象,對賈府的腐敗進行了深重的譴責。
4.這篇課文細緻地描寫了各具情態的笑,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請說說主要人物的笑有什麼不同,反映了他們怎樣的性格特點?
答:(1)鳳姐、鴛鴦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們善於計謀,愛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點;(2)探春、史湘雲、薛姨媽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們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點;(3)林黛玉的笑又極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養而又謹慎的性格特點;(4)寶玉笑時鑽到賈母的懷裡,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氣的性格特點;(5)惜春笑得肚子疼,讓奶姆給揉腸子,反映出她嬌氣、孩子氣的性格特點;(6)賈母笑得眼淚流了出來,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點。
5.結合劉姥姥的言談舉止,分析這個人物形象。
答:一個七十五歲的老人,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嚴,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譜,變成一個引人發笑的對象。劉姥姥是丑角,但她絕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為了哄賈母開心,所以,劉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為了環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裝作愚者,以此獲得別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關注公眾號「教學」(ID:foredu)獲取更多教學資源。
6.課堂小結
社會底層的一個農家老婦,來到京城貴族之家,與上流社會的賈母、王熙鳳等人一起進餐,鬧出了很多笑話。作者通過雅與俗、莊與諧的對比,營造出強烈的喜劇效果,入木三分地刻畫了這位來自農村的善良純樸、言談風趣、飽有見識,又趨炎附勢、不失勞動人民本色的劉姥姥的形象。
7.拓展延伸:作者想通過劉姥姥這位形象,體現一種什麼樣的文化?
答:這一普通的農村窮老婆子形象襯託了一些像寶玉、鳳姐、妙玉等大人物。她對於升華小說主題,拓展其思想內涵也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劉姥姥這樣一個小人物身上還體現了一種文化意義——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