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血與尖叫的國度:環球電影公司百年銀幕怪物史

2021-02-15 lavaFOX看電影學英語

1931年,環球推出了兩部具有傳世意義的恐怖電影《德古拉(Dracula)》和《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無論是高貴嗜血的吸血鬼伯爵,還是屍塊拼起的再生巨人,都令影院中瀰漫著驚惶難安的氣氛。兩片主演貝拉·盧戈西和波利斯·卡洛夫也由此聲名鵲起,成為紅極一時的恐怖片巨星。環球整個30年代的怪物電影,幾乎全由盧戈西或卡洛夫主演,或由兩人聯合出演。

《德古拉》基於布拉姆·斯託克的小說改編,五百多歲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從深山古宅來到倫敦,將年輕女子米娜作為了捕獵目標,唯一能阻止他的是精通吸血鬼法術的範海辛博士。該小說此前已經被德國導演茂瑙改編為《諾斯費拉圖》,在斯託克妻子的訴訟下,幾乎所有拷貝都被銷毀。拉勒姆看出了該故事的巨大潛力,買下了改編權。最初他想拍成《鐘樓怪人》和《歌劇魅影》那樣大格局大場景的豪華默片,並從《諾斯費拉圖》偷了不少靈感。最後影片順應時代製作成了有聲片,但無論從鏡頭語言的運用,演員的表演風格,都存在強烈的默片痕跡。選角伊始,拉勒姆對貝拉·盧戈西並不感興趣,但百老匯的演出經歷最終為後者贏得了這個角色,他更沒有想到,此舉令他的演藝事業攀上高峰。

1882年10月20日,貝拉·盧戈西出生在當時奧匈帝國的盧高斯市,此處位於特蘭西瓦尼亞的西部,離傳說中的吸血鬼德庫拉伯爵的家鄉喀爾巴阡山脈並不遙遠,冥冥中,盧戈西已與這位流行文化中最著名的吸血鬼結下了不解之緣。盧戈西從小就迷戀表演,十二歲已經登臺演出,沒過幾年就成為了匈牙利劇院的頭牌明星。從青少年時代,盧戈西就已經開始嘗試魔鬼角色的演出,出演《德古拉》不僅令他成為環球力捧的巨星,更在某種程度上令恐怖片的表演擺脫廉價的套路,也使恐怖片越發靠攏一門被主流認可的嚴肅藝術。

盧戈西首次在銀幕上扮演德古拉時已然年屆五十,他表情猙獰,姿勢莊嚴,從念白到舉止都十分誇張,煥發著獨樹一幟的高度風格化的銀幕魅力。尤其對於如今的觀眾,他的表演更像是在舞臺上的演繹。而影片本身也具有大量藝術片的特徵,比如用《天鵝湖》作為配樂,歌劇式的古堡內景,溫順嫻靜的女吸血鬼,儀式般的互動,令得畫面中瀰漫著宗教式的魔力。盧戈西的德古拉從容而典雅,以至於被蠱惑的受害者向他靠攏時,觀眾感受到的是暗含情慾的浪漫主義色彩,而非怪物即將加害無辜的恐怖情境。盧戈西將個人氣質中的陰暗、憂鬱與高貴做了融接,為後來的吸血鬼扮演者樹立了一塊難以逾越的豐碑。

《科學怪人》改編自瑪麗·雪萊的作品,天才科學家弗蘭肯斯坦想像上帝一樣創造生命,於是不顧世俗的反對在一座古堡中從事聳人聽聞的實驗,通過墓地殘肢和一顆大腦,他製造出一具人體,並通過閃電賦予了它生命,然而這個怪物很快失去控制,造成一系列驚嚇和殺戮行為。《科學怪人》將沉默寡言、力大無窮、不諳世情而憑藉本能行事的怪物那令人恐懼又憐憫的悲劇形象深深烙印在大眾文化中,深刻展現了人類對異類的群體排斥心理如何釀成悲劇。除了開頭和結尾,影片幾乎沒有配樂,全靠音效——諸如怪物的含糊不清的哼唧和開門腳步聲、電閃雷鳴拌雜的尖叫聲——有力地烘託出恐怖氣氛。怪物復活的場面已成影史經典,不但環球的每一部續集都要沿用,各類翻拍和戲仿之作中也從不缺席。


起初貝拉·路高西是扮演影片中怪物的合適人選,但他對怪物不能說話存在異議,並且堅持親自設計怪物外形,最終他的方案被否決,主演一職也由波利斯·卡洛夫替代。由此,卡洛夫一躍成為與盧戈西並駕齊驅的恐怖巨星。卡洛夫原名威廉·亨利·普拉特,出生於倫敦,1909年他前往加拿大參與舞臺演出和默片電影,並在此期間根據一部恐怖小說的主角改了藝名。年輕時卡洛夫星途不順,演戲之餘常常要幹些零工來維持生計,直到接演《弗蘭肯斯坦》才一夜躥紅,聲名遠播。那個令觀眾魂飛魄散的怪物,方塊形臉孔遍布針線縫合的痕跡,脖子上插著碩大的鉚釘,眼神空洞,聲音含糊,舉止呆板僵硬,具有無法控制的力量,是自然生物與工匠造物的高度結合體。這一切意味著大量的化妝,為了表現怪物的步履緩慢沉重,卡洛夫還要穿上重達十公斤的鞋子。影片上映後,怪物形象深入人心,環球公司非常明智地立刻買下該形象版權,避免了山寨複製品的橫行。


《德古拉》和《科學怪人》對後來的電影產業乃至大眾文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兩大恐怖片明星分別成為兩大怪物的代言人。儘管這兩人在影史及後代觀眾心目中佔有不相上下的地位,但他們在世時的待遇卻有天壤之別。波利斯·卡洛夫人生坦蕩,此後又主演了《科學怪人》的兩部續集:《科學怪人的新娘》和《科學怪人之子》,以及《傅滿洲的面具》中的傅滿洲,《木乃伊》的大祭司等知名角色,他還出演了不少犯罪片、西部片,晚年仍活躍在影壇,受人尊重。而盧戈西卻因為匈牙利的出身和孤僻的性格飽受冷遇,不滿足於只能演格調不高的怪物,之後更染上毒癮,自暴自棄,晚景悽涼到要出演《外太空九號計劃》這樣的絕世爛片來餬口,在一貧如洗中離開了人世。想了解晚年盧戈西的境況,可觀看蒂姆·波頓導演的《艾德·伍德》,其中馬丁·蘭道的詮釋可謂絲絲入扣,令人動容不已。

30年代環球經典恐怖片一部接著一部推出,成績喜人。環球廣泛招募、培訓人才,組成了一支各司其職、高度專業的恐怖片製作團隊,包括黃金配角,化妝高手,作曲家和音效大師。在有聲電影初期,環球恐怖片中超出同時期作品的逼真音效,讓觀眾汗毛倒立。遵循改編小說的路線,恐怖小說大師愛倫·坡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三部曲《莫格街謀殺案(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1932),《黑貓(The Black Cat)》(1934)和《烏鴉(The Raven )》(1935)相繼出品,品質優異,成色精良,完全蓋過默片時期一些粗糙的改編版,無愧愛倫·坡改編電影中代表作之三。1935年的《倫敦狼人》是最早以狼人為題材的長片,奠定了狼人電影的許多法則,影片試圖以科學來解釋狼人的成因,創造性的引入一種植物作為「治癒狼人病」的解藥,圍繞這種稀有植物展開的爭奪,也讓善惡的簡單對立化作了更為複雜的多方角力,包括主角與自己內心的爭鬥,變身的過程主要採用移開鏡頭和畫面淡入淡出兩種方式實現,但做的很精緻,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也沒有糊弄之意。


木乃伊和隱形人是另兩個被烙上環球標籤的怪物形象。《木乃伊(The Mummy )》(1932)堪稱如今考古冒險電影的開山鼻祖,一九二一年,一支探險隊在埃及發現了古埃及祭祀因霍特的木乃伊,他因受到法老的詛咒,被作為祭品而活活埋葬,被考古隊員無意喚醒後,他假扮為一個埃及人融入現代世界,試圖重新與他失去的愛人團聚。木乃伊形象結合了科學怪人的僵硬體態和殭屍貴族的優雅氣質結合,雖然面目駭人,卻具有文明世界居民不具備的純真與高貴。不過浪漫元素僅是點綴,片中最出類拔萃的是其驚嚇效果,木乃伊復活那一幕中,對自己命運一無所知的年輕考古隊員斷斷續續念出咒語的聲音,層層包裹的木乃伊微微睜眼,隨後,一隻手出現在年輕人身邊。他本能地轉身,下一個鏡頭裡出現的卻不是木乃伊,而是年輕人驚惶的眼神,伴隨著瘋狂的叫喊。最後,復活的木乃伊消失在門外,觀眾只來得及看到他身後拖的那條窄窄的裹屍布。 通過激活觀眾的想像,讓他們為看不到的東西心驚肉跳——這一簡潔有效的恐怖片技法被運用的爐火純青。


《隱形人(The Invisible Man)》(1933)以威爾斯的科幻小說為藍本,一位野心勃勃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隱身藥劑,投宿到客棧希望專心研究解藥,可他的怪異打扮舉止驚擾了居民和警方,最後不得不隱身逃亡,並展開的瘋狂的報復。電影版本中在很多方面與原作有出入。首先,在角色上增設一個女配角,即隱形人的女友,增添了一些浪漫筆觸,而小說中的學者也被改編為他的情敵。同時,強調痴迷科技令人道德異化的主題,通過隱形人製造災難事故的段落,呈現了科學狂人的社會危害。該片特效成就斐然,隱形人層層剝去身上的衣物現出底下的空無一物,在當時絕對是令觀眾驚嘆不已的奇觀。相比之下,之後戲弄警察的諧趣惡作劇,列車出軌的大破壞等,反倒沒有那麼突出了。隱形人的扮演者克勞德·雷恩斯幾乎沒有露面,只在片末重傷將死之際,才在一組從空轉骷髏再到肉身的漸進特技鏡頭現出年輕英俊的相貌。


如今好萊塢續集不斷、榨乾IP的吸金策略,在當時也已蔚然成風。環球很快製作了《科學怪人》的續集《科學怪人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故事緊接《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和怪物都活了下來,他決定洗手不幹,但另一位瘋狂的科學家綁架了他的妻子,威脅他給怪物製造一個新娘,再一次的電閃雷鳴中,女科學怪人誕生了。受到該續集賣座的鼓舞,環球又於次年拍攝了《德古拉之女(Dracula's Daughter)》(1936),範海辛博士殺死德古拉後,被當做殺人兇手關押,與此同時德古拉的遺體卻不翼而飛,城中再度出現吸血鬼殺人事件,原來是德古拉的女兒為擺脫身份的詛咒興風作浪。

30年代初,美國社會處於經濟不景氣的大蕭條中,小卡爾·拉勒姆倉促地由穩定的小製作突然轉向高品質大片,雷厲風行的改革讓環球面貌一新,也導致了資金結構的薄弱,其種下的禍根終於在數年後爆發。1936年環球重拍舞臺劇改編的歌舞大片《演出船》,該片預算高昂、規格豪華,請來多位百老匯明星助陣。在董事會的強烈要求下,拉姆勒父子打破陳規,26年以來第一次借貸拍片。誰知拍攝中預算大大超支,使得他們無法按期償還貸款,從而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新任總裁和董事會主席大刀闊斧削減製作經費,許多優秀的臺前幕後人才也隨之流失。經歷這次易主,環球公司元氣大傷,藝術創作也一度停滯不前。

屋漏偏逢連夜雨,1936年,由於《烏鴉》等片太過恐怖(現在看來自然是笑談了),一度在英國禁映,此舉加重了公司的財政困難。以至於此後整整三年,環球不敢涉足恐怖片。在此期間,一家戲院把《德古拉》和《科學怪人》以一票兩片制放映,立刻引起了巨大轟動。環球當即將這兩片重新發行,並受到了超出意料的歡迎。高層信心大增,當即給《科學怪人之子》開了綠燈,怪物恐怖片再度紅火起來。


40年代,環球最成功的新恐怖電影是1941年的《狼人(The Wolf Man)》,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生活在威爾斯古堡的青年勞倫斯·塔爾伯特,善良而單純的他為拯救心愛的女孩,不得不遭受狼人詛咒,每逢月圓之夜就會變成恐怖的怪物,從此掙扎在雙重身份之間痛不欲生,最終心甘情願倒在白銀手杖之下。囿於技術的限制,這版《狼人》在特效和化妝上都乏善可陳,不僅從人變狼的過程要依賴鏡頭切換,狼人的定妝造型也頗令人啞然失笑,無論外貌還是運動體態,看上去更像是人猿而非狼。然而,充滿悲情的故事和飾演狼人的小朗·錢尼的精湛表演,完全彌補了技術上的缺憾。小朗·錢尼出色地演繹了威爾斯貴族青年的文弱優雅和彬彬有禮,以及狼人的狂暴嗜殺和內心折磨。就像他的父親朗·錢尼一樣,小錢尼用誇張的肢體語言和豐富的面部表情,贏得了觀眾的同情和信服。

其實在1935年以前,小朗·錢尼都是用克萊頓·塔爾·錢尼的本名來示人的,因為他不想被父親的盛名所累,直到在演藝事業中遭受了幾次大挫折後,才開始認真考慮改名,果然子承父名後事業風生水起,藝名也就一直沿用了下來。《狼人》確立了小朗·錢尼為環球新一代恐怖巨星,他是唯一在大銀幕上出演了科學怪人、木乃伊、狼人和德古拉四大經典怪物的演員,在環球40年代的35部恐怖片中,他一人就出演了17部,堪稱風頭無兩。


不過40年代的環球在商業上趨於保守,不敢輕易開發原創項目。1943年,環球重拍了《歌劇魅影》,又相繼推出《木乃伊之墓(The Mummy's Tomb)》(1942)、《德古拉之子(Son of Dracula )》(1943)等。很快,單純的續集已經無法喚起觀眾的興趣,環球被迫使出一招殺手鐧——怪物大促銷,讓科學怪人、狼人、木乃伊等怪物同臺亮相。在《狼人》的續集《弗蘭肯斯坦大戰狼人(Frankenstein Meets the Wolf Man)》(1943)中,勞倫斯·塔爾伯特死而復生,與吉普賽女佔卜師結成同盟,趕往日耳曼與科學怪人展開較量,狼人代表的人性力量戰勝科學怪人象徵的工業力量,一如現實中的盟軍正對納粹殘餘勢力步步逼進,與當時接近尾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形成了比照。1944年的《科學怪人之屋(House of Frankenstein)》,除了木乃伊和隱形人,所有環球怪物齊聚一堂,形成了「復仇者集結」般的隆重場面,把單個怪物的粉絲一股腦兒都拉進了影院,次年的《德古拉之屋(House of Dracula)》也如法炮製,效果不錯。雖是關公戰秦瓊式的設定,這些作品在劇本層面還算差強人意,拼貼完成度較高,只是整體降為B級製作,吃老本的意味明顯。

除了炮製怪物拼圖,環球的另一個策略是顛覆惡搞。在1948年的《兩傻大戰科學怪人(Abbott and Costello Meet Frankenstein)》中,兩名頭腦不靈光的活寶與科學怪人的造物、狼人、德古拉、隱形人等連番遭遇,影片大肆嘲笑經典套路,怪物們萌態滑稽的表演風格,無釐頭的情節巧合,給角色注入了新活力。兩傻系列的生命力一直延續到50年代後期,包括《兩傻大戰殺手波利斯·卡洛夫》,《大戰隱形人》,《大戰化身博士》,《大戰木乃伊》等一系列戲謔之作,勢要將一切怪物解構到底。

隨著二戰硝煙散盡,戰前那些浪漫、感傷和逃避主義不再吃香,美國觀眾發展出對成熟主題的新口味,隨之而來的,是超自然色彩的奇幻怪物們人氣大打折扣。好萊塢電影作為一個整體,逐步摒棄風格化的類型片,開始往現實主義的方向靠攏。加上40年代末反垂直壟斷法案重創了大製片廠,50年代電視業的快速興起,一舉攫取了大批足不出戶的家庭觀眾,看電影不再成為一種日常消遣,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時髦專利,電影院的上座率江河日下,票房大跌。

與此同時,鐵幕的落下,原子武器的威脅,麥卡錫主義的白色恐怖,以及太空熱的升溫,使得在恐怖片領域,科幻取代超自然成為新的主題,觀眾的興趣點也從從來自異世界的怪物,轉向科技的前沿和廣袤的太空。一時間,銀幕上充斥的是巨型怪物、外星來客、變異人類,以及種種對世界毀滅的描述和隱喻。


除了「兩傻」的惡搞系列,環球基本停止了德古拉、木乃伊等經典怪物的再創作,轉而迎合這個嶄新的太空時代,炮製風格浪漫的科幻冒險片。大量科學幻想元素的運用,與早期的維多利亞式古典主義大相逕庭。在《宇宙訪客(It Came from Outer Space)》(1953)、《飛碟徵空(This Island Earth )》(1955)中,懷揣徵服地球陰謀而來的外星人由披著膠皮的演員扮演,飛碟飛行時往往能看出吊線的痕跡。《狼蛛(Tarantula)》(1955)表現了巨大的蜘蛛怪襲擊人類,最後被科學家與軍隊聯手消滅。《鼴鼠人(The Mole People)》(1957)中一群考古學家遭遇了隱居地下五百萬年前的變異生物。


1954年的《黑湖妖譚(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是該時期環球恐怖片中的佼佼者,一支深入亞馬遜叢林的地質科考隊發現了一頭史前魚怪,而魚怪愛上並擄走了一名科考隊員的女友。這個恐怖版的《美女與野獸》故事充滿了原始的浪漫和悲劇,影片還創造性地採用水下3D拍攝,之後有兩部續集。1957年的《不可思議的收縮人(The Incredible Shrinking Man)》是另一部科幻片傑作,一名男子被縮小為火柴般大小之後,發現每日生活的環境成了一個殺機四伏的叢林,而他要創造性地利用日常用品逃出生天,片中對於大與小的特效表現,種種獨具匠心的情節設計,在今天看來依然極具巧思。

到50年代後期,科幻電影市場萎縮,環球出品的恐怖片成本越來越低,效果簡陋可笑,《巨石怪(The Monolith Monsters)》(1957)、《校園怪物(Monster on the Campus)》(1958)、《不死生物(The Thing That Couldn't Die)》(1958)等片無論劇作編排還是特殊效果,都堪稱粗製濫造。同時新對手出現了,大洋彼岸英國的漢默公司搶去了環球的風頭,克里斯多福·李和彼得·庫辛就像30年代的盧戈西和卡洛夫一樣,通過為漢默拍攝大量低成本恐怖片,重新詮釋了吸血鬼、木乃伊等經典怪物,成為新一代恐怖怪傑代言人。隨著1960年希區柯克的《驚魂記》(也由環球公司製片)帶起一陣新的心理恐怖片潮流,環球式怪物恐怖片也以一部《吸髓女人(The Leech Woman)》畫上了句號,進入漫長的停滯期。在將近40年的時間裡,環球只在1979年拍攝了一部《德古拉(Dracula )》,不高的品質令它淹沒在大量吸血鬼電影中。而德古拉、科學怪人等老一輩怪物,則通過在電視上重播不斷延續生命力。

世紀之交,沉睡了40年的環球怪物們終於迎來了復甦。這一次,喚醒他們的起床號是成熟的電腦特效。1999年的《盜墓迷城(The Mummy)》沿用原版的古埃及大祭司跨越千年的尋愛主線,從一群冒險家和科學家的視角切入,打造《奪寶奇兵》式考古冒險電影的風格,有著上天入地花樣繁多的打鬥、取自《聖經》的末世災難等,規模宏大、熱鬧繽紛不可同日而語。《盜墓迷城》首部曲大受歡迎,以8000萬成本創下超過4億的全球票房,捧紅了布蘭登·弗雷澤等一批明星,導演史蒂芬·索默斯也隨之邁入A級行列,2001年投資更大的續集隨之上馬,強化了前作中的一切賣座元素——古埃及異域風情,萬軍交鋒的恢弘戰場,復活的木乃伊軍團張牙舞爪,瀑布化作巨人追逐熱氣球,瞬間化為沙塵暴的金字塔。次年,環球又為片中驚鴻一現的反面角色蠍子王推出獨立前傳電影,令摔角明星出身的巖石一炮而紅,而《蠍子王》之後也衍生出多部續集。毫無疑問,《盜墓迷城》系列是世紀之交最成功的奇幻怪物系動作電影之一,不過影片的宣傳中極少提到1933年的原版,大部分年輕觀眾對該片的翻拍屬性也一無所知。


時值《X戰警》等英雄集結的漫改電影走紅,環球再度祭出古老的殺手鐧——怪物大亂鬥。2004年的《範海辛(Van Helsing)》不僅把這位著名的吸血鬼獵手修改為年輕的動作英雄,並讓吸血鬼、科學怪人、狼人共聚一堂,相愛相殺。影片仍由索默斯導演,延續了《盜墓迷城》文戲稀少,由一場接一場的動作場面推動情節的劇作特色,更鮮明地突出了這一時期環球怪物電影的特色:恐怖驚嚇成分退居臺後,高速的節奏、演員的化學反應、奇幻元素和炫目的視覺衝擊成為吸金武器。

2008年環球出品了《盜墓迷城》系列第三部《龍帝之墓(The Mummy: Tomb of the Dragon Emperor)》,距離上一部已有7年之久,加上導演和女主演接連換血,風格上也有偏離,未能達到預期票房,口碑亦遭遇滑坡。尤其在中國市場,雖有李連杰等本土明星賣力演出,因對華夏文明帶有貶損性的描寫而遭到抗議之聲,原定的第四部也無法提上日程。


2010年,環球的新狼人電影《狼嚎再起(The Wolfman )》上映,情節主線繼承自1941年的版本。該片最大的成就,也是與此前所有狼人電影最大的區別,就是採用高度逼真的CG動畫,毫無破綻地呈現一鏡到底的人狼變身。狼人動靜自如,宛如活物,正邪狼人纏鬥搏殺的場面亦是驚心動魄。儘管如此,化妝仍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扮演狼人的本尼西奧·德爾·託羅每次都要花3個小時才能變身狼人,再花1個小時卸妝,一點也不比前輩小朗·錢尼輕鬆。


2014年,經過一連串的試水,證明怪物電影在新世紀大有可為後,環球宣布他們將重啟一批經典怪物,包括科學怪人,德古拉,狼人,範海辛,黑湖妖譚,隱形人以及木乃伊,其中很多角色將同臺演出。2014年10月上映的《德古拉元年(Dracula Untold )》是該系列的首部作品,延續了將經典角色塑造為動作英雄的思路,德古拉變為一個英勇無畏的軍隊統帥,吸血鬼賦予他力敵千軍萬馬的超能力,雖情節單薄,動作場面壯觀無匹。重啟版的《木乃伊(The Mummy)》電影也開始啟動,定於2017年上映,故事背景放置在戰火頻繁的中東國度,德古拉有望在其中客串,同一世界觀的重啟版《狼人》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在漫畫英雄不斷集結之際,環球打造「怪物電影宇宙」,恰恰彰顯了古典式怪物難以言表的魅力。人們熱愛銀幕上的怪物,它們反射出我們心中對超自然力量的嚮往和恐懼,對非我族類的好奇與排斥。怪物從不死去,它們只是暫時蟄伏沉寂,等待合適的時機破土而出,橫行於世,令鮮血與尖叫的國度重獲生機。

相關焦點

  • 這兩個讓環球影業發家的怪物,開啟了恐怖電影的新紀元
    從那時起,德古拉比任何恐怖角色在銀幕上亮相的都多,在以恐怖、喜劇和動作等類型出現的同時,也助長了對種族歧視、亂性等俗套手法的濫用。《科學怪人》(1931)文學作品中的怪物在電影中從一個儒雅、迷人、敏感的生靈,變成了原始動物。《科學怪人》中的怪物是一種全新體驗,觀眾在感受恐懼的同時也心生憐憫。
  • 這兩個讓環球影業發家的怪物,開啟了恐怖電影的新紀元
    環球影業的首批恐怖片在美國大獲成功,先是1923年的《鐘樓怪人》,接著是1925年的《歌劇魅影》,再是幾年後的《笑面人》創始人卡爾·萊姆勒主導出品了這些電影,但他的兒子小卡爾·萊姆勒才是那個真正看見恐怖片潛力的人。
  • 看見漫威、DC這些電影宇宙這麼火,環球終於坐不住了
    環球公司計劃未來每年都推出一部新的怪物電影,也會有更多怪物家族成員亮相,對此環球公司主席唐娜·朗雷表示:"這些怪物角色將在電影中彼此穿插,現階段我們正在'培養'它們,我們正在積極進行準備。"環球打造黑暗宇宙,可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 用驚嚇發電的《怪物公司》
    其它譯名:怪獸公司(港)/怪物公司出品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導    演:彼特·道格特/大衛·斯沃曼/李·昂克裡奇編    劇:安德魯·斯坦頓/丹尼爾·吉爾森/羅伯特·L·貝爾德/Rhett Reese/喬納森·羅伯特類    型:喜劇/動畫/兒童/奇幻主    演:約翰·古德曼,比利·克裡斯託
  • 木乃伊的大銀幕進化史
    繼續看就知道…… 回到1932年,環球電影公司已經躋身「好萊塢八大」,整個30-40年代,環球以出品低成本的西部片、恐怖片、音樂片和滑稽片為主,以此獲利頗豐。當時並沒有「怪物電影」這種稱呼,《木乃伊》也只是波利斯·卡洛夫主演的一系列恐怖片中的一部,但是從第一部《木乃伊》開始,環球就做好了開發這個形象系列電影的打算。
  • 免費資源 | 一部讓孩子尖叫的英語動畫片《怪獸電力公司》
    影片主要圍繞怪物公司旗下僱傭的兩個怪物展開。一個是頭號嚇人專家薩利文,它是一隻大個頭,渾身長滿藍色長毛的怪物;另一位則是薩利的助手兼最好的朋友麥克。一切,只因為他們是怪物電力公司的員工,而孩子的尖叫,則是怪物王國發電的全部能量。怪物們害怕孩子,認為孩子們的一切都會對怪獸造成傷害,卻又必須讓孩子尖叫。在怪物的國度裡,他們都是為全民造福的英雄。
  • 環球再次重啟「黑暗怪物宇宙」!溫子仁打造《黑暗軍團》宇宙!
    除了上述四家公司之外,還有一家公司,一直在暗中憋著一股勁兒,甚至是野心勃勃,想要開發自己的「黑暗宇宙」——環球影業公司!先來看看「環球影業」手裡有哪些經典大IP吧!環球影業從上世界20,30年代開始,就已經陸續開發出了諸如:範海辛、吸血鬼德古拉、科學怪人、狼人、木乃伊、隱形人、鐘樓怪人、歌劇院魅影等一大批經典的銀幕怪物形象可是,可悲的是,環球手中握無數黑暗怪物IP,卻苦於找不到突破口!
  • 溫子仁將合作環球影業,開發「怪物電影宇宙」恐怖片
    隨著環球旗下新版《隱形人》的成功,環球公司的「怪物電影宇宙」得以延續。3月7日,據外媒報導,素以恐怖片和商業大作見長的導演溫子仁也將加盟到環球公司的大計劃裡,他將會以製片人的身份參與到一部怪獸題材的恐怖片拍攝之中。
  • 「環球銀幕之窗」在廈舉辦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1月26日訊訊(記者 潘抒捷)26日,「環球銀幕之窗」主題活動在廈門舉辦。記者了解到,繼中國電影金雞獎首設「最佳外語片」獎項之後,中國電影出版社有限公司和廈門文廣集團將組建中國電影金雞獎品牌運營公司,聯合對中國電影金雞獎進行品牌運營,擴大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推動文化
  • 新版《狼人》電影導演確認,環球曝光新水怪電影、經典怪物重拍
    環球公司喜歡拍怪物片,正在籌備一系列的經典怪物電影的翻拍,之前我也大概整理過,其中包括了新版《科學怪人》,新版《科學怪人的新娘》,新版《狼人》,根據舞臺劇改編的《怪物秀》,怪物集結的《黑暗軍團》,新版《德古拉》,《雷恩菲爾德》,《隱形女人》等等。
  • 環球欲重啟電影《狼人》 繼續準備「怪物宇宙」
    環球欲重啟電影《狼人》 繼續準備「怪物宇宙」 時間:2014.11.1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離心力 分享到:
  • 很喜歡的一部動畫電影《怪物公司》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我比較喜歡的動畫電影系列《怪物電力公司》有人說看得流淚。訝異,怎麼一部動畫片還可以看得流淚。
  • 環球電影公司為電影《德古拉》拍攝續集
    導語:環球電影公司為電影《德古拉》拍攝續集米高梅公司的律師甚至告誠他們在信函中也要避免使字母D開頭的詞語,而把特蘭杜拉( Tarantula作為代碼來代替。甚至是特蘭杜拉這個詞,他們也擔心是不是聽起來太像德古拉而不能得到法律的完全支持。
  • 【雙語電影】《怪獸電力公司》
    讓一個人置身於變幻無窮的環境中,讓他與數不盡或遠或近的人物錯身而過,讓他與整個世界發生關係:這就是電影的意義。    我們不知道,在那樣的世界裡住著那樣一群怪物。他們長相滑稽,卻必須裝作猙獰。因為,在夜深的時候,他們要悄悄的出現在孩子的衣櫥裡,嚇唬剛剛甜美睡去的寶寶。
  • 《賓虛》:一部電影的百年改編史
    《賓虛》:一部電影的百年改編史 2016-10-26 10:51 作者:宋詩婷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6年第43期
  • 環球重啟黑暗怪物宇宙?新版《糖果人》發布預告,皮影戲元素亮眼
    早在上世紀20至30年代,環球影業就推出了諸如德古拉、科學怪人、狼人等一大批經典的銀幕怪物形象,這些形象是電影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在2017年5月22日,環球影業正式發布其全力打造的怪物電影宇宙「黑暗宇宙」的Logo。
  • 環球打造黑暗宇宙,《新木乃伊》壓力有點大
    「黑暗宇宙」logo環球影業作為好萊塢第二悠久的電影公司,早在上個世紀初就開始玩宇宙的概念了,《鐘樓怪人》(1923)和《歌劇魅影》(1925)兩部早期怪物片開啟了環球的怪物創造之路,之後一路高歌拍出了《吸血鬼
  • 電影史之電影公司系列3:環球影業
    在電影公司系列的第二期,我們講述了派拉蒙影業公司的故事。而這一期,我們將聊一聊與其同一年成立的環球影業公司(Universal Studios)。為了拍攝電影,公司在好萊塢的北部搭建了一個巨大的場地,名為環球城。在這個佔地0.9平方公裡的區域內,環球影業公司出品了大量的電影。這些電影拍攝成本低,回報高,因此給環球影業公司帶來了巨大利益,也讓他們躋身好萊塢頂級電影公司行列。然而,這也導致了在這些作品中,響徹影史的片子少之又少,唯一讓後人關注的可能也就是1930年的《西線無戰事》了。
  • 環球影業重啟黑暗怪物宇宙?新版《糖果人》發布最新預告,皮影戲元素亮眼
    早在上世紀20至30年代,環球影業就推出了諸如德古拉、科學怪人、狼人等一大批經典的銀幕怪物形象,這些形象是電影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 又一部怪物電影開拍,「黑暗電影宇宙」正欲捲土重來
    保羅·費格正在計劃組建一支「怪物大軍」!前不久我們獲悉以拍攝喜劇電影聞名的好萊塢名導演保羅·費格將加入環球影業的「黑暗電影宇宙」,參與一個名為「黑暗軍團(Dark Army)」的新項目。環球影業在近20年間一直在為他們旗下的怪物電影IP爭取新時代大銀幕的一席之地,這些IP包括《弗科學怪人》、《德古拉》、《狼人》、《木乃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