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我第一次見到這位寶藏男孩,已經過去了9年又7個月。四捨五入,我們是認識了十年的朋友。
當時我還在為公關公司服務。老闆娘Tina發來一封郵件說下午要帶我去見一個潛在的餐廳客戶,店主/主廚的名字叫——Austin Hu。
那天,我在完成了另一場媒體採訪後獨自趕往餐廳。計程車上還緊張地反覆看郵件、做功課、默念這個名字,畢竟害怕突然冒出一個Justin或是Huston之類的尷尬。
抵達東平路18號3樓那家叫做Madison的餐廳時,我遲到了。Tina對面坐著一個亞洲面孔的胖小子,見面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中文的:你好你好。
我:車上的功都白練了!
亞洲面孔的胖小子
2.
很順利地,Austin和他剛開業一個多月的Madison成為了我直屬負責的客戶。作為一名專業的美食公關,我逐漸開始理解和信服他所堅持的「用100%中國食材做西餐」的堅持;但也開始意識到這個熱衷於廚房和做菜的人的「不靠譜」——帶著媒體前往試餐,卻意外發現正包場舉行著生日派對……
這樣的烏龍,在之後的很多年裡,我已經好氣又好笑地習慣了。畢竟他在屢屢真誠的道歉後一直強調:我只是想好好待在廚房,好好做菜。其他的,就交給你們了。
3.
讓我真心拜服Austin的做菜才華和創作天賦,是因為三場媒體拍攝。
第一場:《天下美食》的菌菇專題。要在一天時間內做出30道菌菇相關的菜餚。擱在任何一個我曾經服務過的餐廳,這都是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他做到了。
第二場:《周末畫報》的暖湯專題。要求是做出五種不同顏色的湯品。於是,我生平第一次見到了紫色的花菜、黑色的胡蘿蔔……他告訴我,這些並不是變異食材,而是古法中它們應該有的樣子。
第三場:《樂活Lohas》的番茄專題。要用番茄為主食材做出各種既好看又健康的菜餚——他沒有偷懶地拿出番茄水牛芝士的各種變異,而是用澄清番茄水,打破了常規對於番茄的認知。(那還是2011年的事
於是,在第三場拍攝後,我提出了過檔Madison做inhouse pr的請求。因為那是我從業4年裡,第一次萌生了想要深度地去挖掘和培養一個品牌的衝動。Austin給出的反饋是:我當然很希望你過來,可作為一個企業的老闆,我必須考慮,迎接一個人容易,但告別一個人卻很難。
4.
但他最終還是做出了「可能回到上海以後事業上最英明的決定」——招了我(哈哈哈哈哈哈哈
之後的三年時間裡,從東平路到汾陽路到烏魯木齊路,從輝煌巔峰到最糟糕的低谷,或許是我們這對老友最平凡也最難忘的時光。
有人會問:Austin那麼和藹憨厚,會發脾氣嗎?
當然會!東平路Brunch一炮而紅的時候,兩位經理聯合我一同偷偷上提了菜的單價,當晚就被奧總留下嚴肅談話:內容核心——這是我的店,一切的價格由我說了算,賠錢也不用你們擔心!
有人會問:Austin是不是吃很多?
天地良心,絕大多數員工餐的時間,他都在開會或是在電腦前。瘦不下來的原因,個人認為只能是基因。
有人會問:Austin酒量是不是很好?
是的!!!至少所有的團建派對,他一場也沒醉過!(偷偷告訴你們,酒量大概是兩瓶威士忌。
2014年7月的一個下午。我接到Austin的電話,告訴我「it’s over」,他決定結束Madison時,我聽出了電話那頭的哽咽。我選擇不告訴他中間究竟發生了哪些他不知道的事,是因為我相信,告別已經無法糾正的錯誤機制,重新開始,才是成年人處理問題的正確方式。
所以,當2019年3月Heritage by Madison重啟的時候,我義不容辭也義無反顧地接受了Austin的邀請,成為了新店的市場宣傳顧問。
我相信的不僅是他做菜的才華,還有我們之間十年的老友情誼。
在Heritage by Madison「工地」的試菜時間
5.
寶藏男孩,是朋友Kimi Woo給Austin的稱謂。雖然我不確定40周歲的他還能不能被稱為男孩,但寶藏,卻是毫無異義的。
將自己對中西飲食文化理解融入菜餚的Heritage by Madison,各位可以回顧舊文:Madison回來了?這家店一開,好多人的青春回憶都被翻了出來……
而我今天要說說,這位寶藏男孩的隱藏菜單(們):
正統紐約式時髦西餐背景出身,並不妨礙Austin對麵條的鐘愛,炸醬麵、擔擔麵,以及這一碗每個月最後一個周五中午才會出現在餐廳的——臺式牛肉麵。
用的是USDA美國牛肉,湯底要提前72小時熬製,加入了胡蘿蔔和香料,醇厚感、複雜度和回甘俱在。
從美牛正式回歸中國前,他就一直在灌輸「美國牛肉是世界上最好的牛肉」這一觀點,牛味濃、肉香足——這種紐約式的驕傲,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
相比每月一次的牛肉麵,這隻油封36小時後烤至的180天散養鐓雞,就變得「可遇而不可求」了。金黃酥脆的雞皮,酥嫩綿軟可以手撕的雞肉,還有雞骨熬成的高湯……這隻「太監雞」被閹得值了!
但相比提前預訂、試試運氣可能會擁有的鐓雞,這碗僅在火雞季才有的火雞粥,更加難得。用火雞骨熬製高湯煮粥,鮮美程度甚至超過了一旁在常規早午餐菜單上的龍蝦粥。連Austin的主廚好友們都紛紛要搶,只可惜,還要等11個月才能吃到……
6.
自從我轉型成美食編輯並開始瘋狂的、連軸轉的飯局後,Austin就像我媽一樣,話裡話外那個酸啊:
你天天在外面白松露、魚子醬,米其林、最佳50啊……
但同時表露出「娘家人永遠覺得你吃不飽」的「擔憂」。於是,開始不停輸出off-menu的治癒系食物給我:
法式炒蛋三明治,加上鮮爽的生菜和香脆的培根……
用自己醃製的火腿搭配流黃的雞蛋,以及一片芝士。我記得這枚三明治的別名叫做:心臟病!
只用牛肉、洋蔥、芝士、黑胡椒製成的純正費城cheese steak……
以及超級雞排咖喱飯……
還有炸雲吞皮代替玉米餅的肉醬nacho……(根本停不下來!
謝謝照顧!(麻煩娘家人幫我辦張健身卡
7.
對隱藏菜單的熱愛,加之平均每三周就更新的常規菜單,都是這個寶藏男孩置身於廚房和料理世界中,最純粹的愛。
或許下一次,你可以坐在開放式廚房外的長餐桌,向他「討要」一道隱藏的菜。
8.
兩周前的一場媒體宴請,席間有人問Austin:你的野心是什麼?
他說:我已經比很多人都幸運,擁有自己的店,做著自己喜歡的食物。這裡,就是我所有的野心。
只要他在餐廳,他會儘量向每個光顧的客人說謝謝,也會向每一位下班的員工說謝謝。他也會經常和我說:thanks for everything.
而我想,我們都欠他一句謝謝。謝謝他所製造的美好食物和美好回憶,謝謝他還堅持在上海,為這座城市料理著或有趣、或治癒的味道。
去年末,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的好朋友們製作了一本由六位主廚聯合「出鏡」的2020檯曆。Austin因為首字母排序的「優勢」佔據了1、2月的封面,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檯曆女男孩。
一同出鏡的,還有新大陸的杜才清杜師傅、上海灘西餐一姐邱瓊、Stone Sal和Meatopia的「肉祖宗」Ling、杭州柏悅的Lily Liu以及鏞舍cafe grey deluxe的Peter Lin。他們的八卦故事也將陸續登陸「飯局老友記」系列。
希望大家能喜歡和關注。
-以上-
飯局的第56場
👨🍳
或許你也喜歡:
用19道菜告別2019
Madison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