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系蔚藍原創,轉載請後臺留言,未經許可不得進行商業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保留:作者天空永遠蔚藍,原名張敏,知名情感專家,專注婚戀情感研究十餘載,發表相關作品千萬字。代表作《愛的細節》、《為何越愛心越傷》。微信公號:天空永遠蔚藍(ID:tkyywl100)
商務合作轉載:後臺留言。
這些年,經常有一些朋友,請蔚藍幫他們身邊的女孩子介紹對象。而且這些女孩子,條件都不錯,但卻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
依本人看來,女性擇偶越來越難,並不是單純地因為女性的單身比例越來越大,而是有著更多與時代特點相關的深層原因。
在這裡,蔚藍簡單地梳理總結了一下,大概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女性發揮的社會價值越來越大,男性在婚姻及兩性關係中的不可替代性明顯下降。
從事婚姻情感工作多年,蔚藍深切地感受到: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女性越來越不需要,像先前那樣委身依賴於男性,或者通過婚姻和兩性情感得到男性的幫助。即,之前男性在婚姻和兩性關係中的不可替代性,已經明顯下降。此種趨勢,不僅體現在人的觀念上,更體現在物質條件、社會分工以及人的自我價值上。
也就是說,女同胞們已經不必像以前那樣,通過婚姻和兩性關係去縮短自己和社會之間的差距,她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過得更好。
於是,女性對男性的伴侶價值要求便會發生明顯變化,並且越來越高。她們的要求不只是傳統觀念和物質條件上的,她們對伴侶的選擇也會有更多的主動權和更高的要求。
尤其明顯的是,許多女性會變得越來越現實。她們會更多地以務實主義精神和思想眼界,去看待婚姻的價值和意義,會越來越覺得婚姻並不是人生的必選項。
所以,對待婚姻,她們普遍都接受「寧願等待也不將就」。如果現實不能讓她們找到一個條件匹配,或者可以給自己人生加分的男人,單身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其二,社會的文明和多元化進程,讓女性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
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案例吧。
小懿是一位跨國公司的高級白領,不但事業有成,精明能幹,而且形象條件都特別好,但今年32歲的她仍然沒有結婚。
今年回家一個星期,家人就為她安排了多場相親。每場相親下來,小懿都唏噓不已。
最後,她不得不在父母那裡扔下一段狠話:
如果我只是為了把自己嫁出去,一百個小懿都早已結婚。但我對婚姻的要求不是這樣的。我要嫁的男人,他應該是一個對我的人生有所提升的人。至少,他不應該成為我人生的累贅。
那種還沒有斷奶的媽寶男,思想極不成熟的巨嬰男,或者因為有了兩個小錢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的男人,沒有他們我只會過得更好。
從小懿說的這番話,我們不難看出:
社會的文明和多元化進程,已經讓女性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對伴侶和婚姻都會有著更高的要求。她們對婚姻的要求,並不是嫁不嫁得了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嫁得好的問題。
而且,她們並不在乎別人的非議,她們更加尊重自己的意願,更加具有多元化和開闊的視野。
她們越來越能接受並且敢於在婚姻和情感問題上,主動發聲和堅定出擊,不會再狹隘地認為,不結婚會有多麼地丟人,或者認為必須是由男人去主動。
其三,不容樂觀的現實婚姻環境。
其實,我們有很多女性在擇偶過程中,都會遭遇到這樣一種尷尬局面:
不優秀的男人,她們看不上;選擇優秀的男人,將意味著她們的未來需要承擔更多的婚姻風險。
這除了有些確實是她們個人的心態問題之外,但更主要的還是現在的婚姻環境出了問題。
說實話,這些年來,我們的婚姻環境真的是越來越不樂觀了。就拿婚姻中的男人來說吧。其實,並不是好男人越來越少,而是好男人的「壽命」越來越短。
以咱們當下的這種社會環境,一個缺乏足夠自製和自我管理的男人,就算條件再好,只要是置身於我們的社會久了,就特別容易變壞,變得對婚姻沒有擔當。
當然,並不只是男人這樣,女人也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這樣的變化。也就是說,我們的現實生活越來越不適合婚姻,人性已經在與婚姻背道而馳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過。
而對於很多適婚女性來說,她們在知曉太多的「婚姻故事」和「婚姻事故」之後,便會自然產生免疫,也更容易對男性產生質疑。
所以,在婚姻和情感選擇上,便會更加糾結、舉棋不定,她們並不想在婚姻中賤賣自己。
於是,出於對自己更多安全感的保護,她們往往會本能地採取一些「廣撒網」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遇到好男人,並且得到婚姻幸福的指數。
因為微信改版,你可能會錯過之前的推送,查看我的完整文章列表,請戳「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