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周展覽快訊 | 三國志特價早鳥票開售,馬修·巴尼1月12日結束,還有哪些熱門展?

2021-03-03 那些不能錯過的展覽

[ 半價早鳥票 ] 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

2019年夏,東京國立博物館推出重磅大展「三國志」,引發熱切關注。2019年冬,「三國志」展巡迴至九州國立博物館,延續好評如潮。三國頂級文物大集結,讓多少國內觀眾望眼欲穿:如此好展,難道只能出國一飽眼福?現在,好消息終於來了!2020年中華世紀壇傳統文化季即將在新春拉開帷幕,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重磅推出年度大展:「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將於2020年1月23日至4月19日北京中華世紀壇展出。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於2019年9月28日至2020年1月12日期間,舉辦由耶魯大學美術館策劃的展覽「馬修.巴尼:堡壘』  ,展出美國當代藝術家馬修.巴尼2016至2019年間所創作的最新系列作品,該展覽也將是藝術家在中國的首次個展。此次將呈現一部時長兩小時的同名影像作品,此作品圍繞「狩獵"主題及與其相關的神話傳說和藝術創作,講述了一個發生於愛達荷州鋸齒山脈中的獵狼故事。展覽還將展示5件巨型雕塑、50餘件雕版與電鍍銅蝕刻作品,以及藝術家參與創作的作品圖錄。同時展覽囊括了巴尼在拍攝《堡壘》時製作的銅版作品,以及一系列描繪電影中意象的電鍍銅浮雕。藝術家黃鶯、何在峰以及Y&Z新媒體團隊根植於藝術與科學,探索新興數位技術創造性的運用所帶來的表達潛力,多次參與一線品牌及知名美術館的跨界藝術項目,【央視CCTV】、【捨得酒業】、【伯爵PIAGET】、【森海塞爾SENNHEISER】、【COSMO 時尚美麗盛典】,然而展覽都不是對外開放的 ,現在這些只有一線大牌座上賓獨享的視覺盛宴,都將在幻藝術中心展出,這也是藝術家們迄今為止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大規模沉浸式展覽的公開亮相。[ 閉展倒計時 ] 愛的能量:蘇珊·米勒星座藝術體驗展全球星座女王蘇珊.米勒已經抵達北京,拉開「愛的能量:蘇珊.米勒星座藝術體驗展」序幕。為了讓更多粉絲與「三媽」親密接觸,2019年12月15日-19日,主辦方推出了5場「愛的能量」特別活動。 在每年歲末的紐約和洛杉磯,蘇珊·米勒都會為大家帶來詳盡的新年運勢報告。這一次,蘇珊·米勒把12月的黃金時間都留給了中國粉絲。2019年12月15日,蘇珊·米勒2020年運勢發布會將與大家見面。2019.12.15-2020.03.31(1.12-2.15臨時閉展,之後正常開放)展覽名稱「萬物靜默如初」以波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維斯拉瓦·辛波斯的詩句為參考,試圖在看似無序混沌的狀態中探尋內心本源規律秩序的制衡。世界如同一團雜糅的色彩,不斷平衡著「熵」而運轉,然而宏觀視野下時間積累出的「混沌」,終究會作為一個巨大的平均值被保留,回歸到平衡運行的相對穩定——此混沌既非死亡,亦非無。藝術家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團花錦雨、蟲腹馬臀、朱喙彤羽、長頸捲曲等等奇幻瑰麗的元素意向,能從中欣賞到藏於瑣碎和碎片下的詩意。她廣泛吸取油畫、壁畫等藝術的審美元素,以工筆重彩的方式來表現超現實意向,嘗試以一個細膩敏感的女性視角,描繪並架構她心中斑駁陸離的當下社會景觀,同時體現內在的制衡與叛逆。[ 閉展倒計時 ]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進京作品展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是國家級權威性、綜合性大展,每五年舉辦一次。「中國美術獎」是中國美術界的國家級最高獎,其創作獎將在全國美展中評選產生。「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於2019年舉辦,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國美術家將滿懷激情創作出更多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藝術精品奉獻給人民,奉獻給我們這個偉大的新時代,以優異的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此次展覽最終將於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14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創作獎、獲獎提名作品展」,屆時將隆重舉行開幕式和頒獎儀式。2019.12.22-2020.03.10(周一閉館)「瑰麗·猶在鏡」主展項,從古畫《千裡江山圖》《洛神賦圖》《百花圖卷》中擷取東方意象,用當代藝術語言、科技交互,立體演繹中國浪漫。
在這裡,一切從仰望星空開始,你將走進宇宙塵埃,走進流光四溢的千裡江山,走向洛水之濱,走入百花深處。置身4K超高清巨幅數字捲軸,觸碰光影、創造萬千變化。
「瑰麗·猶在鏡」也是一場關於「東方文藝復興」的美學實驗。
在主展項之外,你可以和藝術家、作家、音樂家、非遺傳承人探討傳統文化,體驗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意趣。可以和匠人學習一門傳統手藝,將瑰麗承載的中國浪漫帶回日常。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2019.12.22-2020.03.08(周一閉館)    北京嘉德藝術中心將於2019年12月22日至2020年3月8日期間,呈現「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中國首展,展覽以「Re-睿」為主題,策展人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先生,選擇展出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四位藝術家的作品,分別從文明的共識、生活的日常、自身的感知三個維度呈現藝術家們「Re」的探索。時間:2019年12月15日-2020年3月29日(周一閉館)大盛敦煌光影展運 用先進的數位技術對敦煌莫高窟進行復原與再現,細節展現了285窟、涅槳佛等敦煌莫高窟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瑰寶,更有全息舞蹈、敦煌復刻樂器展、敦煌服飾展、主題論壇等系列活動輪番呈現,讓參觀者沉浸其中,深度體驗敦煌文化的魅力。展覽日期:2019年12月14日 - 2020年1月21日(周一閉館)日本藝術家 空山基 的大陸地區首次個展「色·即是空山基」,本月在北京靠邊走藝術空間開幕,展出空山基的30多件作品,包括空山基不同階段創作的原作與版畫作品。本次個展參展作品風格遍及空山基的機械女郎、生化女郎和復古懷舊風格,還有罕見的機械動物題材。作品年代跨越空山基藝術生涯早期到近期作品,展現出藝術家的多面風格。2019年12月29日 ~ 2020年02月28日陳文令以雕塑為主要媒介,面對中國當代社會飛速變革所帶來的種種現象,創作在公共社會語境中產生影響的作品,體現出中國當代藝術家面對當下的思考和創造。他的創作歷程分為三個主題:個人經驗、人類欲望、共同體幻象,既相輔相成又延傳有序。策展人認為,陳文令的藝術歷程是一條「綿延」之路。經濟發展、社會變革、消費物慾、文化雜糅,是他創作的重要因素,也是其藝術「綿延」的支撐。這些「綿延」的藝術看似虛幻,卻是公眾每天都會面對的事實,也是藝術家呈現的關於人類「綿延」的寓言。2019年12月20日-2020年3月1日(9:00 - 17:00 周六延長至21:00,提前1小時停止入館,周一閉館)展覽位於國家博物館北2、北3展廳,將展出各類文物、文獻、藝術品近600件套,展期三個月,是中國國家博物館2019年重要的歷史文化展之一。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中國紅樓夢學會和北京曹雪芹學會學術支持,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協辦,國內二十多家文博單位參展。展覽旨在深入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大力推動《紅樓夢》文化傳播、豐富人民大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時間:2019年10月22日-2020年1月7日(展覽延期)1936年,在安陽殷墟小屯村發現了一個儲藏著大量甲骨的圓穴。這堆甲骨厚達1.6米,共清理出甲骨17096片,除8片牛骨外,其餘都是龜甲,出土數量為迄今考古發掘之最。這些甲骨為殷商武丁時期埋藏,是商王室有意保存起來的一批佔卜檔案。當年,為了永久保存罕見的YH127坑的面貌,曾請了一位技藝高超的石匠,選用漢白玉雕琢了一個甲骨堆積情況的模型。模型只表現了原穴規模的四分之一左右,上面刻著「中研院」院長、史語所所長、考古組主任、第十三次安陽發掘和南京室內發掘的工作人員名單。這個珍貴的模型,在日本侵佔南京時曾埋入地下,後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展期:2019/12/27 - 2020/3/27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仁」「愛人」等理念,仍然值得我們借鑑和參考。在「高山景行」展廳中,我們匯集了自新石器時期至當代的珍貴文物、古籍以及藝術品240餘件(套),共700餘件,力圖為觀眾和研究者講述孔子文化的思想脈絡與深遠影響力。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山東省文旅廳和孔子博物館協辦2019年12月25日 - 2020年12月25日(9:00 - 17:00 周六延長至21:00,提前1小時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本次展覽將展出約200件(套)彩陶,部分為首次公開亮相,展覽分為「黃土下的彩色世界」、「筆畫與色調的奏鳴」、「大自然的生命組歌」和「神靈界與人間世」四個單元,集中展示甘肅地區史前彩陶的藝術成就。甘肅遠古先民以植物、動物、河流等自然物象以及人類本身為題材,通過點、線、面的表現方式,創作出了幾何紋、漩渦紋、花卉紋、動物紋和舞蹈紋、神人紋等具有豐富裝飾效果的圖案。這些彩陶既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宗教文化和審美情趣,也見證了中國早期藝術的瑰麗多彩。2019年12月13日 - 2020年3月1日(9:00 - 17:00 周六延長至21:00,提前1小時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本次展覽將展出超過300件文物,主要為陝西劉家窪遺址出土的青銅禮樂器、車馬器、兵器、金玉器、陶器等,大多數是首次公開展出,介紹劉家窪遺址的最新考古研究成果,部分展品來自梁帶村芮國墓地,共同揭示3000多年前的芮國歷史。劉家窪遺址位於陝西渭南澄城縣,是一座春秋時期都城遺址,2016年迄今已發現200餘座墓葬,包括兩座高等級的「中」字型大墓,另有車馬坑,城址、居址等。部分出土器物上刻有「芮公」、「芮行人」、「芮太子白」等銘文,表明墓主人是芮國的國君。2019年3月劉家窪遺址獲評年度考古十大新發現。長期展出(9:00 - 17:00 周六延長至21:00,提前1小時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此次「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以時間為主線,遴選宋元名家的稀世之作和明清各派的代表作品52件,較為全面地展示出宋元以降中國古代書畫的發展脈絡。展覽分為三個單元:
此次「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在展示國博豐富館藏的同時,旨在反映中國書畫藝術極為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再現傳統文脈連綿不斷、代續傳承的本質,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包容大度與創新進取。展覽首次在國博展廳將近10米長宋人《輞川圖卷》及任仁發《飲飼圖卷》等宋元真跡全部打開展出,使觀眾能夠完整地欣賞到書畫珍品。展覽中還展出了一批造型獨特、製作精巧的文房用具,不僅顯示了文房用具與書畫創作的密切關聯,而且豐富了展覽文物種類。同時,展覽將通過定期展品輪換、改陳設計等方式,推動館藏文物不斷走出庫房、走上展線,讓文物活起來,提升觀展體驗,努力做到常展常新。2019年12月10日-2020年2月9日(9:00 - 17:00 周六延長至21:00,提前1小時停止入館,周一閉館)值此石魯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藝道長青——石魯百年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共展出近400件石魯先生作品以及相關的史料、文獻和圖片,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深度展示了石魯的藝術歷程和時代擔當,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最完整的石魯先生藝術回顧展。2019年12月10日 - 2020年2月29日【8:30 - 16:30 提前1小時停止售票,周一閉館(法定假日除外)】本次展覽將展出280件文物,其中203件來自故宮博物院,77件來自扎什倫布寺,大部分為首次公開展出。這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近百年來,首次舉辦以一至九世班禪額爾得尼和扎什倫布寺為主題的展覽。扎什倫布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市,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明正統十二年(1447)由第一世達賴喇嘛根敦朱巴創建,藏語「扎什倫布」意為「吉祥須彌」。這座寺院是歷代班禪喇嘛的駐錫之地,供奉有高達26米的強巴佛(彌勒佛)銅塑像,還收藏有佛經、舍利、封誥敕書、瓷器、金銀器等文物。2019.12.13-2020.3.15(周一閉館)第四屆今日文獻展 ——「縫合」, 共邀37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展,連結全球最新社會文化動態,共同討論全球複雜變化的現實。今日美術館將持續推出總計十二期的「藝術家推介計劃」。本期主題為「流浪」與「遷徙」。展覽主題是基於全球最新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複雜變化的現實而提出的。這些世界景觀的新動向及不確定的狀態,類似於國際經濟發展的失衡、貿易保護壁壘與逆全球化的抬頭、被迫流離失所的移民、狹隘民粹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和恐怖暴力不斷浮現、高科技技術的競爭及跨越地理界限的網絡滲透和攻擊、環境問題及英國脫歐的困惑等等,直接或間接影響和威脅到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進程。

潘世勳速寫與油畫展

2019年12月3日 - 2020年1月3日(周一閉館)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15元

本次展覽將展出潘世勳的超過300件速寫、油畫和創作手稿,通過「速寫」、「西藏」與「技法材料」三個單元,對其藝術創作進行研究與展示,幫助參觀者了解他在中國現實主義油畫道路上的重要實踐,以及新中國美術教育的時代特點。

潘世勳是中國現代油畫家、美術教育家,1934年生於吉林省,1955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先後師從吳作人、王式廓、董希文、艾中信等,畢業後留校任教。他專注研究西方繪畫技法材料領域,是將西方油畫技法材料等相關課程引入新中國現代油畫教學的第一人。

>>熱門評論

本次展覽共展出吳冠中的111幅作品,分別來自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中國美術館,同時呈現相關文獻、圖片、文章、手稿和畫具等,全面回顧吳冠中的藝術創作在國民美育啟蒙中產生的影響。展覽分為「風箏不斷線」、「形式是畫家的生命線」和「風格是背影」三個單元,採用圖文交互敘事的方式,通過藝術家的話語引導展開,由外而內追求圖像敘事和思維、語言表現的結合。一講到印象派,很多人腦海中便會想到"光"這個字眼,義大利建築師蓋·奧倫蒂 (Gae Aulenti)曾說過:"光就是印象主義"。所以印象派繪畫也被譽為"光之繪畫"。展覽現場高度還原了19世紀印象派名畫中的代表性場景和人物,巧妙運用獨創性的新媒體互動展示科技,喚醒名畫中19世紀的法國,讓觀眾"走進印象派名畫之中,享受魔法般的藝術空間",這便是光繪美術館這個展覽主題的起源。作為木木美術館2019年的壓軸項目,我們很榮幸於798館帶來藝術家陳天灼個 展「入迷」。此次展覽是陳天灼迄今於國內舉辦的最大規模個展,以一場超長時 間同名表演項目及其衍生作品為核心,展覽全面呈現了陳天灼自2014年以來創 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幾十件不同媒介的作品以及他在藝術家身份之外的諸多實踐。2019年12月06日 ~ 2020年01月05日明年就是紫禁城六百年華誕啦!六百年!這座古老的宮城不知經歷了多少的風雨,留下了多少的故事。1925年故宮博物院建成,自那時起,這座古老的宮城在多少代故宮人的努力下不斷地煥發著生機。當代的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情越來越深,對故宮這座濃縮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世界級博物館充滿著熱情。古老的故宮,帶著它今天的活力和激情走到年輕一代的面前,送給大家一份新鮮有趣誠意滿滿的新年禮物。

-end-

故宮又雙叒叕下雪了

但是周一閉館

那就:

回復「故宮」獲得今日特別壁紙





那些不能錯過的展覽-圈子已經開通,歡迎大家加入。



相關焦點

  • 在藝·看展|鮑勃·迪倫與馬修·巴尼的跨界PK,誰是你愛豆?
    時間:2019.9.28-2020.1.12地點: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費用:優惠票60元 成人早鳥票80元 成人票100元 橄欖球運動員、模特、醫學院學生、藝術家、導演、
  • 馬修·巴尼的成長小說
    1967年出生於舊金山的馬修·巴尼無疑是一個奇才,年輕的巴尼自步出校門便迅速走紅,1990年起,他幾乎參加了全世界所有最重要的展覽,包括1991年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的個展,1992年的卡塞爾文獻展,1995年的倫敦泰特美術館個展,他還於1996年獲得美國古根海姆博物館的Hugo Boss獎,而讓他的藝術造詣進入大眾視野的,也許是他與著名冰島歌手比約克(Bejork)的相戀。
  • 「Hi話題」走近馬修·巴尼
    9月20日,透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官方微信平臺公布了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 b.1967,白羊座)2014年完成的鴻篇巨製《River of fundament》(譯為《重生之河》),將於9月22
  • 在馬修·巴尼的糞河中走一圈
    第一次被馬修·巴尼震撼是他在展覽放映的《River of Fundament)》,這部六小時長的電影是關於諾曼·梅勒(Norman
  • 鳳凰藝術 國際 馬修·巴尼的情與欲
    受此深刻影響,在早期的藝術創作中,馬修·巴尼試圖通過多媒體的藝術試驗探索對物理局限的超越,他調動了電影、錄像、雕塑、繪畫等多種視覺藝術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地進行藝術實驗。在1989年的畢業作品展上,巴尼展示了他的融錄像和物體雕塑為一體的多媒體裝置,作品將身體鍛鍊、運動器材所反映出來的人們的物戀性,以及考驗忍耐力的行為藝術結合在一起。1988年至1993年,巴尼創作了以"描繪約束"為主題的系列作品。
  • 馬修·巴尼的《堡壘》| ARTFORUM影像
    總之,有關馬修·巴尼新作《堡壘》(Redoubt, 2018)的敘事,一如他一直以來所熱衷的處理方式那樣——在拒絕屈服於慘澹現實的同時,重新將人們拉回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神話時代。「神話永恆不變的中心,作為常數也必然會引人回歸」[1],只不過馬修·巴尼的講述策略看起來像是將人(或者說人類的力量)吞沒在由鋸齒狀的山形、常年的積雪、險惡的道路所多次提示的風景中,這裡沒有語言,舞蹈與奔跑就是最有效的溝通訊號。
  • 緊張的「提睪肌」:馬修·巴尼作品解碼
    2006年到2007年,巴尼又創作了《繪畫約束15》,記錄下藝術家長達5個月的橫跨大西洋的航行,其中還包括巴尼航海中在甲板上創作的24張畫,直接反映了藝術家對自然力與發展關係的體驗;2007年的《繪畫約束16》是在倫敦的一家畫廊完成的,似乎又回到了馬修·巴尼早期作品的程式,這也說明,電影並不是巴尼的關注點。
  • 重磅消息 ‖ 天才導演/先鋒藝術家馬修·巴尼近日來華,超長爭議電影《重生之河》北京首映.
    據悉,馬修•巴尼將結合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創作作品,一同展出的還有馬修•巴尼此前在德國慕尼黑美術館(Haus der Kunst)展出的一系列作品。巴尼剛剛在慕尼黑結束的個展中,除了其繪畫、雕塑、攝影作品,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其新作《重生之河》(River of Fundament)的相關道具/裝置。
  • 十一假期,北京798哪些展覽不能錯過?
    日-2021年1月17日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費用:早鳥票60元,正價票100元03 喚醒萬物——百度AI沉浸式互動藝術體驗展時間:2020年9月26日-2021年1月3日地點:北京798UCCA
  • 口碑爆棚的「三國志大展」終於回國了!早鳥票最後2天,音頻導賞上線!
    讓我非常期待的是1月23日,它將強勢回歸!首站就在 三 國 志 丨展期丨2020年1月23日-4月19日丨地點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二層世界藝術展廳長按二維碼,購買早鳥票(早鳥票購買截止到1月23日展期內通用哦~)1
  • 【懸絲】生理的渴望,情感的絕望丨馬修·巴尼
    懸絲 1馬修·巴尼:先鋒電影的薩滿巫師從1994年開始,馬修·巴尼用十年時間打造了一個自洽的美學系統。這個初始狀態,是控制運動的主動與被動的先天構造,被馬修·巴尼稱為「條件」;性別特徵成熟後,生殖細胞的最後「生產」就是通過兩個出口的連接輸出,形成一個循環系統。循環的標誌之一是五部影片的拍攝順序。1994年,馬修·巴尼首先拍攝了《懸絲4》,地點是愛爾蘭的曼恩群島。「我不喜歡線性發展的故事結構,所以我認為,從這裡可以到達其它任何地方。
  • 「挖啥呢」 新展 | 在日本好評如潮的「三國志」大展,回北京了!
    今年夏天,挖啥呢君的一大遺憾,就是沒能造訪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繼顏真卿展後,東博的「三國志」大展再度在中日兩國引發熱議和好評,我朋友圈中隔三差五出現的「打飛的觀『三國志』大展現場圖」,令人羨煞無比。而今,「三國志」大展眼看就要在日本巡展結束,難道到頭來中國觀眾又只剩舔屏的份?
  • 「收藏不虧」8部強迫症福音電影,all by CreMaster 馬修·巴尼
    藝術史讀物裡最年輕藝術家之一的馬修·巴尼一點也不輸。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1967年3月25日出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1973年到1985年,他住在愛達荷州的博伊西,他的父親是博伊西州立大學的管理餐飲服務生,母親是一位抽象畫家。15歲時父母離異,母親搬到了紐約,巴尼經常去探望母親,因此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
  • 馬修·巴尼:生與死的渡口,是糞便之河
    除此之外,可能作為藝術家的馬修·巴尼國內了解得並不多,這部冗長的電影,不僅充分挑戰觀影經驗,據說比那部臭名昭卻是電影史不容忽視的《索多瑪120天》更汙、更有力。作者南方公路為大家深度解讀馬修·巴尼和他的《重生之河》,這是一部直面死亡的電影,在荒誕劇情、鬼魅巫術、盛大歌劇、性慾與穢物等多重關係的解構中,馬修·巴尼能否獲得藝術重生?
  • 早鳥票開售!2020年桃園威士忌烈酒品味展9月開展!
    由大爵文創團隊攜手Lamigo桃園職業棒球隊、古華花園飯店、藏酒論壇(Tasting Whatever)等等,共同舉辦的首屆威士忌烈酒品味展(Whisky TASTE),在中國臺灣桃園成功舉辦。   2019年08月,在上一屆展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之上,第二屆威士忌烈酒品味展,再次於桃園舉辦,並且同樣收穫了成功。
  • 倒數1天!早鳥票直播間即將開售!
    11 月 19 日晚 8 點淘寶 「大麥網官方旗艦店」 將發售【直播間專屬】限量早鳥票!
  • 被展覽的2019
    2019年5月至11月,北京UCCA的一半展廳屬於人間指南。 李巨川《與一塊磚頭共同生活一星期》 行為 1994年5月29日下午 武昌街道口 他們的藝術放在時間線上是超前的
  • teamLab深圳展早鳥票正式開售(內含福利)
    在米蘭世博會上創造了排隊8小時的記錄2015年獲得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科技獎連續兩年被全球知名線上雜誌【designboom】評為「全球十大必看藝術展」2017年7月1日-11月30日,「teamLab:舞動藝術展&未來遊樂園」展覽即將登陸歡樂海岸創展中心及戶外廣場。
  • 中秋假期北京沙龍講座電影展覽活動79場(9月15日-18日)
    學識淵博,著作等身,出版多部中西經典導讀書目,長期於「誠品講堂」等開設人文經典選讀課程。代表作《迷路的詩》《百年荒蕪》系列小說等。關注公眾號:A57ban。業已亮相的4個主線系列分別為「鏡像」(1999-2002)、「保持沉默」(2003-2005)、「全裸」(2006-2008)、「這個世界會好嗎?」(2009-2011),關注公眾號:A57ban。
  • 《堡壘》:美術館場域中的電影丨AMNUA看展覽
    2019年9月27日,「馬修·巴尼:堡壘」作為在中國的首個個展於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幕。關於《堡壘》,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官方網站上介紹中是這樣描述的:作為藝術家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展覽呈現了美國當代藝術家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2016至2019年間所創作的最新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