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霸王別姬》,難忘張國榮與他的程蝶衣

2020-11-28 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國榮

張國榮

逝世十七周年

春天該很好

你若尚在場

春風仿佛愛情在醞釀

初春中的你

撩動我幻想

就像嫩綠草使春雨香

回望《霸王別姬》

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應該是導演陳凱歌作品中古典情懷表現得最為成功的一部,沒有那些外在的花裡胡哨的東西,而是用貫穿始終的京劇元素、非常飽滿的角色詮釋、宏大的劇情構架、細膩的人物情感刻畫以及豐富的視聽語言去表達影片的主題。

影片以倒序的手法開篇。第一個鏡頭,導演用了很強的背光,程蝶衣(張國榮飾演)拉著段小樓(張豐毅飾演)的手臂,小鳥依人般跟在他身後。

兩人在這種感覺有點不真實的光線中走過了一個仿佛象徵他們一生的通道,觀眾看到這裡馬上會感覺到他們是有故事的。之後,他們進入了京劇院,工作人員是他們的戲迷,問他們:「您二位有二十多年沒在一塊唱了吧?」段小樓回答:「二十一年了。」程蝶衣糾正:「二十二年。」段小樓接著說:「我們哥倆也有十年沒見面了。」程蝶衣又糾正:「十一年。」短短幾句已經可以看出,多久沒在一起唱戲,多久沒見面,程蝶衣一年一年都算得清清楚楚,他比師哥更加看重和珍惜他們的感情。接下來聚光燈打亮,二人的身影在燈下一高一低,此時片名出現,故事回到程蝶衣小時候。

整個影片分為六個歷史階段。第一段,1924年·北平·北洋政府階段;第二段,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第三段,1945年·日本投降;第四段,1948年·國民黨離開大陸之前;第五段,1949年·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第六段,1966年·北京·「文革」前夕。片中導演運用了各種鏡頭語言、造型元素、蒙太奇效果以及修辭手法來表現人物性格,體現影片主旨。

片中第一段,是程蝶衣和段小樓的成長史,也是他們性格的形成史以及情感的奠定史。這個階段的程蝶衣叫作小豆子,段小樓叫作小石頭。小豆子的母親(蔣雯麗飾演)是個妓女,因為生活在妓院,他雖身為男孩,卻被母親從小當女孩養。在這種生活環境中,他必然變得少言寡語,凡事總是隱忍。初到戲班,因為一隻手是六指,師父不肯收留。母親無奈,只得殘忍地將小豆子的第六根手指用刀生生切掉。這個情節採用了隱喻的手法,用「六指」象徵男性生殖器。因為小豆子將來要演的是旦角,這種象徵意義,等於是對他進行了精神閹割。聖奧古斯丁在他的《論基督教學說》一書中說:「事物越是被隱喻式的表達所掩蓋,一旦真相大白,它們就越有吸引力。」以這種心理過程來說,正是因為有了隱喻,才使得觀眾對影片的內涵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回味,也才使得影片具有了一定的深度。這之後,小豆子就正式拜師,籤了「賣身契」,而母親留給他一件自己的外套後,就決絕地離開了。此處導演用了一個搖鏡頭,本來鏡頭裡是小豆子跪在桌前,然後鏡頭緩緩搖到門口,門外突然開始大雪紛飛,母親已經不見了,就好像從來沒有來過一樣。此時的小豆子才七八歲,突然而至的大雪就像他當時的心情一樣,母親的殘忍和離開,讓他的心裡也下起雪般寒冷,小小心靈所受的創傷可想而知。更令人難過的是,戲班的孩子們都嘲笑他是窯子裡來的,連母親留給他的唯一一件衣服,也被大夥嫌棄。小豆子心在滴血,卻只能將母親的衣服燒掉,因為他知道,他必須切斷與母親的聯繫,才能融入戲班這個環境。然而小石頭卻與所有的孩子不同,他處處幫著小豆子,讓他脆弱的心靈得到了絲絲溫暖。這是小豆子跟小石頭建立感情的第一個階段,同時也是小豆子成全自己的第一個階段。

學戲是一個異常艱辛的過程。在一次練功的間隙,因為聽見冰糖葫蘆的叫賣聲,小癩子帶著小豆子逃跑了。沒想到在此過程中意外看見真正的角兒被眾人簇擁,又在眾人的喝彩聲中粉墨登場。兩個十幾歲的小孩正處在叛逆期,看到角兒的表演被深深地震撼了。導演在這一段的用光是非常講究的,有透視效果的光線照在舞臺和觀眾之中,有點如夢似幻的效果,仿佛昭示著小豆子的將來。於是他決定回去,小癩子也跟著,卻在回去後看到小石頭等幾個孩子替自己挨師父的打。這個時候的小豆子已經堅定了成為角兒的信念,他跟師父說:「師父,是我自個兒跑的,不關師哥的事,您打我!」師父聽了拿起刀胚狠狠地抽打他,小石頭讓他告饒,他一聲不吭。小石頭為了保護他,衝到師父跟前,被師父的刀胚劃到臉,眼角劃出了一條疤。小癩子在旁邊看怕了,把衣兜裡的冰糖葫蘆一個個全塞到嘴裡,然後悄悄跑到裡屋,上吊了。辦完小癩子的喪事回到戲班,小豆子跪在佛像前,聽師父講《霸王別姬》這齣戲,講到最後一句:「虞姬拔劍自刎,從一而終啊!」師父接著說:「講這齣戲,是裡邊有個唱戲和做人的道理。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小豆子聽完,一個又一個地打自己耳光。

小癩子的死讓他明白,要想成角兒,是要付出異於常人的努力的。小石頭替他挨打,讓他更加珍視他們的感情。這是小豆子跟小石頭建立感情的第二個階段,同時也是小豆子成全自己的第二個階段。

一個叫那坤的人來喜福成戲班,他是來為張公公宅上訂戲的。正巧看到穿著戲服的小豆子,覺得扮相挺不錯,就讓他唱段《思凡》。誰知小豆子又唱錯:「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那坤一聽轉身就要走。小石頭急了,揪住小豆子說:「我叫你錯,我叫你錯!」然後拿著一個煙鍋插到小豆子嘴裡一頓搗,很快小豆子嘴裡就流出血來。這裡也是一個隱喻,煙鍋象徵著男性生殖器,寓意小豆子在精神上被師哥強暴了,嘴裡流出的血就是處女血。經過這麼一場,不管是唱戲還是做人,隱忍又倔強的小豆子在心裡徹底轉變為了女人。他像是猛的清醒了一般:「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然後站起身,從頭唱了一遍,這次一點都沒錯。小石頭對他的殘忍,也可以說是成全,讓他真正把自己當成了虞姬。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對小石頭的感情也不單單是師兄弟的感情,而是演變成了虞姬對楚霸王的感情。這是小豆子跟小石頭建立感情的第三個階段,同時也是小豆子成全自己的第三個階段。

小豆子終於在張公公府上出演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場《霸王別姬》。在這裡,師哥見到了一把很喜歡的劍,小豆子允諾要送他這把劍。在之後的日子裡,這把劍如同信物般一直伴隨著他和師哥左右。也是在這裡,小豆子被張公公強暴,再一次讓他在精神上成為了徹底的女性。自此,小豆子在三度暴力閹割情境(被母親切去胼指、遭段小樓(原作中是師傅)搗得滿嘴鮮血、為張公公強暴)之後,心悅誠服地、甚至欣然迷狂地認可了自己「女人」的身份:「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童年的經歷會奠定我們人生的底色。小豆子的童年,缺少了父母的疼愛,因此處處照顧他的師哥就成為了他最依賴的人。這樣的一個男孩子,性格倔強而隱忍,又偏偏每天學戲都要演女子,除非他在心底認定了自己就是個女子,否則這戲是絕對學不出來的。正是因為這些,讓他在今後的人生裡,人戲合一。他演的虞姬,爐火純青,那是因為他就是虞姬。虞姬愛楚霸王,他的楚霸王,就是師哥小石頭。

成名後的小豆子取藝名程蝶衣,小石頭取藝名段小樓。蝶衣一直愛著小樓,就如同虞姬愛楚霸王一樣。小樓也愛蝶衣,但僅僅是親如兄弟一般的感情。小樓從小是個仗義之人,也正因如此,在花滿樓看到頭牌菊仙(鞏俐飾演)被人調戲,才英雄救美,解救菊仙於危難之中。菊仙是個聰明的女子,她覺得小樓是個值得託付的人,於是自己把自己從妓院贖了出來,又自己去找小樓,讓小樓心甘情願地娶了她。可她不知道蝶衣對小樓的感情,她只覺得蝶衣不喜歡她。然而女人的心思總是細膩的,經過了很多事情之後,她終於明白,蝶衣跟他一樣愛著段小樓。但是誰也沒想到,曾經那麼霸氣仗義的小樓,在「文革」期間卻因形勢所迫,不但揭發了程蝶衣,還堅決跟菊仙劃清了界限。

導演在拍這一場戲的時候,心裡的感情應該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在他14歲的時候,父親陳懷皚被批鬥,年少不懂事的他,被紅衛兵唆使揭發父親,當時他在父親抬頭的時候,當著眾人推了父親一把。可以想像,做出這一舉動之後,陳凱歌的心裡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一定是如芒在背,如鯁在喉。這一場戲,是對人性的深挖,也是導演對自我的救贖。因此在拍攝時,導演通過長焦鏡頭壓縮了縱向的空間,讓火焰和人物疊合起來,從而借火焰表現人物內心的煎熬。段小樓說他不愛菊仙,他變得如此陌生,讓菊仙的世界崩塌了。那一刻,她耳邊仿佛響起了從花滿樓離開時老鴇說的話:「那窯姐永遠是窯姐,這就是你的命!」因此她把從火堆裡搶出來的蝶衣送給小樓的寶劍,親手還給了蝶衣。

她懂蝶衣,她明白蝶衣像虞姬愛霸王一樣愛著小樓。而她自己,想永遠留在和小樓結婚的美好之中,於是她穿上新婚時的衣服,上吊自盡了。與此同時,畫面中傳出《紅燈記》裡的唱段「聽奶奶講革命,英勇悲壯……」這個情節導演用了聲畫對位的處理。它建立在聲音與畫面強烈反差的基礎上,通過兩者的「撞擊」,產生聲畫元素各自原本不具備的新內涵,即通過菊仙上吊這個「畫」和《紅燈記》的唱詞這個「聲」,凸顯出對時代的批判。

接下來到了電影的結尾,鏡頭回到了片頭的場景,也就是菊仙去世11年後。師兄弟二人在京劇院走臺,仍然是唱《霸王別姬》,唱到一半,小樓擺手:「不靈了,不靈了!不跟趟了,老了!」此時鏡頭改為特寫,突出表現二人的心理活動。小樓摘下假須,蝶衣靜靜地看著他笑,小樓也笑,念到:「小尼姑年方二八。」蝶衣愣了愣:「正青春被師父削去了頭髮。」小樓:「我本是男兒郎。」蝶衣:「又不是女嬌娥。」小樓:「錯了,又錯了。」蝶衣呆了幾秒鐘,若有所思道:「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這是念給自己聽的,因為他突然意識到,這麼多年,一直把自己當作女嬌娥,當作虞姬。可是,他終究不是虞姬,他只是小豆子。於是,蝶衣跟師哥說:來,我們再來。」

接著對戲,蝶衣微笑,拔劍,應聲倒地。師父曾經說:「虞姬拔劍自刎,從一而終啊!」蝶衣做到了,因為只有這樣,他才是真的虞姬,他對小樓的愛,也才從一而終了。

這部164分鐘的影片,值得反覆觀看。很多場景,很多對白都有其深意。可以說,影片的三個主角,程蝶衣、段小樓、菊仙,人物形象都非常飽滿,尤其是程蝶衣。導演從程蝶衣的童年境遇開始描寫,一步步讓觀眾理解為什麼他能將虞姬演得那麼出神入化,為什麼他會對師哥有那樣的感情,正如段小樓所說:「你是不瘋魔不成活啊!唱戲得瘋魔,不假,可要是活著也瘋魔,在這人世上,在這凡人堆裡,咱們可怎麼活喲。」這也就是為什麼程蝶衣最後會在跟師哥對戲的過程中真的拔劍自刎。這麼多年,他已經人戲不分了,當最後他猛然發現自己一直活在了戲裡,那麼唯有拔劍自刎,從一而終,才能成為真正的虞姬。觀眾讀懂了他,就會明白他所做的一切。

整部影片,京劇是引出劇情、發展劇情的重要元素,導演通過程蝶衣和段小樓從小學戲的經歷,以及學成後在各個歷史階段分別給張公公、袁世卿、日本軍官、國民黨軍官、解放軍演出的場景,體現出京劇這門「國粹」穿越時空的巨大魅力。之所以能將京劇拍出如此神韻,跟陳凱歌的父親對他從小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父親對戲劇有著細緻的研究,才使得陳凱歌對京劇有著深刻的理解,從而對古典文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要通過他的電影,把中國的古典文化傳播出去,同時也要讓更多的人理解和喜歡中國的古典文化。應當說,這也是作為一個中國導演的責任和擔當。

本文摘自《世界電影導演十六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略有編輯,以原文為準,圖片來源於豆瓣)

《世界電影導演十六家》

楊光祖 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8月

駱新說 | 對話真的能夠解決分歧和紛爭嗎?

駱新說 | 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相關焦點

  • 當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成為往事,當再憶張國榮與程蝶衣
    有人說:在這部劇裡頭一些場景能夠看見《霸王別姬》的影子,這是致敬。這個節點上,我又雙叕刷了一遍《霸王別姬》。而這是《霸王別姬》1993年上映後的第二十七年。張國榮2003年離開後的第十七年。當霸王別姬成為往事。當再憶張國榮程蝶衣。
  • 張國榮、程蝶衣和虞姬——四月一日再看《霸王別姬》
    又到了四月一日,又是懷念張國榮的日子,再看電影《霸王別姬》,再觀張國榮塑造的經典人物程蝶衣,以紀念張國榮。電影《霸王別姬》裡,張國榮飾演的著名京戲演員程蝶衣,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京戲舞臺,堪稱一代京戲大師。
  • 千古一唱程蝶衣——《霸王別姬》
    17年後的今天,《霸王別姬》《阿飛正傳》在臺重映,以此紀念哥哥張國榮。說這段話時,感受到程蝶衣一定的醋意。3.京戲是什麼,就是八個字「無聲不歌,無動不舞」。對人、對戲、對情,他求的都是極致。堅持自己的理想主義,是他給自己留下的唯一出路。
  • 張國榮和《霸王別姬》背後的故事
    提及《霸王別姬》,誰人不知?提及「程蝶衣」,誰人不為之傾倒?1993年,張國榮和張豐毅聯手主演的《霸王別姬》,一經上映就博得滿堂彩,讓人久久回味。張國榮扮演的程蝶衣,動則百媚叢生,靜則溫潤如玉,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 經典《霸王別姬》選角:姜文試鏡程蝶衣未成,張國榮多次婉拒邀請
    《霸王別姬》是一個非常引人深思的經典巨作,其中演員很好地融入了角色,讓觀眾有很強的代入感,呈現了一個很好的作品。其實《霸王別姬》在選角的時候製片人有更中意的演員,製片人曾邀請過姜文來試鏡段小樓,確實,姜文的形象飾演段小樓也不會覺得很突兀,但當時的姜文覺得程蝶衣更有挑戰性,然而程蝶衣這個角色太有個性,最終姜文試鏡沒有成功。得知這個消息後,還是有不少人想看姜文演繹的程蝶衣。
  • 《霸王別姬》,程蝶衣的單純,終究被現實揉碎
    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今年是張國榮去世的第17周年。4月1日,唐鶴德發文紀念張國榮。當天,修復版的《霸王別姬》在臺灣重映。不知曉、不了解、不深究張國榮的人,4月1日在過愚人節。
  • 他因這部電影辭演《霸王別姬》,於是有了張國榮風華絕代的程蝶衣
    也因為該片,當年陳凱歌、張國榮、鞏俐等人也可以說是一夜之間爆紅!但很多觀眾不知道的是,一開始陳凱歌選中的程蝶衣最佳人選其實是尊龍!熟悉尊龍的觀眾都知道,其實尊龍早前的遭遇與程蝶衣很像。很多人說,甚至不知道他具體的生日,只知道大致出生年限。他的童年生活貧困,為了生存他在10歲的時候被送去學習唱戲,對京劇、舞蹈以及武術有些造詣,這段經歷和程蝶衣真的很像。
  • 《霸王別姬》張國榮演的真好,程蝶衣一生為戲所痴迷,結局難受
    《霸王別姬》裡段小樓這樣對程蝶衣斥道。在看完史詩一般的《霸王別姬》後。這句話有如魔咒一樣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片尾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或者說程碟衣飾演的虞姬把心一橫,劍往脖子上一抹,鐺啷啷寒光出鞘,一切化為圓滿的虛空。戲裡戲外主人公的結局何等相似,好一條讓人盪氣迴腸的瘋魔之路。 隨風而逝的程蝶衣留給我們太多的驚嘆,驚嘆他的冶豔,驚嘆他的真愛,驚嘆他的抉擇。
  • 談起當年的《霸王別姬》,張豐毅:張國榮就是個妖精,他沒演戲
    ,這個人就是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34;,劇中的程蝶衣本就是一個戲痴、戲迷、戲瘋子,一味地沉溺於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因此他變成了真虞姬。作家李碧華在原著小說裡將程蝶衣描寫的可以美得殺死人,而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也完美地做到了這一點。
  • 程蝶衣:《霸王別姬》,一個假霸王,一個是真虞姬
    千古傳誦的霸王別姬已是絕唱。電影《霸王別姬》戲中有戲,除了霸王和虞姬,還有程蝶衣,還有段小樓,還有張國榮。他們是傳奇中的傳奇。從小受段小樓呵護的程蝶衣把段小樓當成父兄般對待。更有一種不能言表的情愫,那就是想與段小樓一輩子在一起。演戲,相伴。可是,段小樓並未如他般沉入戲中,他笑他太痴迷。他對程蝶衣說,我是假霸王 而你是真虞姬。
  • 《霸王別姬》,張國榮經典演繹程蝶衣,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霸王別姬》是悲劇嗎?如果是一個極度討厭京劇,又討厭同性戀的人,在看了《霸王別姬》後他會覺得這是個悲劇嗎?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會覺得《霸王別姬》是無可非議的經典悲劇。請在《霸王別姬》最後,程蝶衣自殺而亡,這是其對現實世界的反抗,入戲太深的程蝶衣,渴求的只是他和段小樓二人不離不棄,可以一直唱京劇唱下去。
  • 《霸王別姬》程蝶衣原來是他,錯失角色成為他一生遺憾
    《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選角一開始並不是張國榮,而是尊龍。陳凱歌親自邀請尊龍出演程蝶衣,尊龍十分歡喜。之後,亞太影展上的一次見面,不僅改變了程蝶衣一角的歸屬,也成了尊龍的遺憾。《霸王別姬》一上映,就打破了國內文藝片票房的記錄,並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程蝶衣一角更是成為了張國榮的經典角色,是整部影片的靈魂人物。而錯過程蝶衣的尊龍,因為口碑問題,在國內的演藝事業開始一路下滑。其實,但凡稍微了解尊龍的人,就知道「耍大牌、要求多」一說在他身上純屬無稽之談。
  • 紀念張國榮,再看《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張國榮的代表作,該片獲得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
  • 又是一年四月一,風華絕代程蝶衣,懷念「哥哥」張國榮
    可是在十七年前的今天,世界卻給大家開了一個玩笑,「哥哥」張國榮,永遠離開了我們,至今已經有十七年了。香港,上世紀的最後二三十年,那是一個群星璀璨的年代,劉德華,郭富城,黎明,張學友,周潤發,成龍,李連杰,數不勝數。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總是會遺忘一些人,時間也是。但是對於張國榮來說,他的光芒,一直是那麼的耀眼。
  • 張豐毅說《霸王別姬》的張國榮,所有人都躲著,哥哥他沒有在演戲
    張豐毅首談《霸王別姬》:所有人都躲著張國榮,他根本不是在演戲當年這樣的一個作品在播出之後也是深受大家歡迎,尤其是其中的角色塑造的非常到位,就像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程蝶衣」,更是讓人難忘。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就非常不幸被母親賣到了戲班裡面,但是因為他初來乍到,所以很多人都會經常欺負他,所以說當時的程蝶衣經常會被要求扮演女兒身
  • 為何當年的《霸王別姬》都躲著張國榮,竟是因為他不是在演戲
    要說張國榮最經典的作品,大家第一時間應該會想到他主演的《霸王別姬》吧。戲中的「程蝶衣」小時候經常唱錯一句戲詞「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這部電影殺青以後,張豐毅談及《霸王別姬》卻說當時所有人都在躲著張國榮,因為他根本不是演戲。
  • 原本《霸王別姬》「程蝶衣」首選並不是張國榮,而是亞洲美男尊龍
    初看《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時,八卦還處於懵懂年紀,等再回首多次觀看這部影片,才領悟到這部影片展示了對傳統文化,以及人的生存狀態和人性的思。可以說《霸王別姬》這部文藝片,是國內電影界超然的存在。「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中國內僅僅佔有5席,《霸王別姬》便是其一。《霸王別姬》這部富含京劇文化色彩的影片,把張國榮推向新的高峰,同時張國榮也成就了《霸王筆記》。
  • 原本《霸王別姬》「程蝶衣」首選並不是張國榮,而是亞洲美男尊龍
    張國榮推向新的高峰,同時張國榮也成就了《霸王筆記》。據張豐毅說,在戲外自己完全不敢接近張國榮,因為張國榮入戲太深。在八卦看來張豐毅是「假霸王」而張國榮是「真虞姬」。「進入國際市場」的中國電影,於是便有了《霸王別姬》。
  • 張國榮出演過的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歡的角色竟然不是「程蝶衣」
    到2002年的半退休狀態,他一共出演過56部電影,電視劇19部。張國榮曾受邀在2002年到香港中文大學講座,當被問及在出演過的所有作品中,哪個是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時,坦言道是《胭脂扣》中的「十二少」。他的回答讓不少人感到意外,竟然不是令張國榮揚名國際的《霸王別姬》這部入選世界百大經典電影,為張國榮帶來了崇高的國際聲譽驚世之作。
  • 張豐毅坦言:拍攝《霸王別姬》時張國榮抱著他,他心跳的不敢呼吸
    果不其然,不負陳凱歌的厚望,張國榮帶著《霸王別姬》走向了坎城電影節。同時帶紅了名不見經傳的張豐毅。張豐毅說:那時間的張國榮剛來的時候很正常,拍著拍著就和程蝶衣融為一體了。我們都躲著他!尤其,張豐毅說到有一集,拍到程蝶衣從背後抱著段小樓的時候,張國榮一抱他,他緊張的心都快跳出來了,衝粹不敢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