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傳誦的霸王別姬已是絕唱。電影《霸王別姬》戲中有戲,除了霸王和虞姬,還有程蝶衣,還有段小樓,還有張國榮。他們是傳奇中的傳奇。
電影《霸王別姬》,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
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一個是霸王,一個是虞姬。《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是旦角虞姬,而霸王是段小樓。從小受段小樓呵護的程蝶衣把段小樓當成父兄般對待。更有一種不能言表的情愫,那就是想與段小樓一輩子在一起。演戲,相伴。可是,段小樓並未如他般沉入戲中,他笑他太痴迷。他對程蝶衣說,我是假霸王 而你是真虞姬。
的確,程蝶衣一直如戲很深,他把虞姬對霸王的感情看得很重。他想像著自己就是那個虞姬,師哥段小樓就是那個霸王,無人代替。即便後來的袁四爺看似懂戲識人,但在程蝶衣心中,段小樓才是真霸王。可是,戲未能真做,段小樓過上了普通人的日子,而且不再唱戲。失去了霸王的虞姬還是虞姬嗎?程蝶衣崩潰了。他問蒼天也問自己,說好的一輩子啊?
程蝶衣一生短暫而悲苦。出身低微,母親是妓女。為了讓他學戲不惜將他畸形的六指剁去。少年本是最歡愉的時光,可是,程蝶衣卻是在打罵聲中度過的。坎坷,受盡屈辱。他在心中一次次吶喊: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可是,他不得不接受: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命運讓他必須是女嬌娥,所以,他將角色深深的融入到了自身。也源於對京劇藝術的熱愛,虞姬在他的演繹下仿佛橫空出世。程蝶衣完美詮釋了虞姬,而張國榮也完美呈現了程蝶衣。他們彼此幻化,彼此相同。如果能與段小樓演一輩子的霸王與虞姬是程蝶衣的願望。他的情感是真摯的,但也是畸形的,就像他多餘的那個指頭一樣。
霸王別姬,那是註定的悲劇。程蝶衣註定要與世俗再見。歲月沒有成全他的感情,更踐踏了他對藝術的滿腔熱情。他的真誠和對藝術的執著終成空。一個是美好的真虞姬,另一個卻是世俗的假霸王,他們註定此生緣分散盡。雖然心中留有曾經最溫暖的過往,但終究抵不過世俗的冷酷。尋尋覓覓,霸王終將別虞姬。程蝶衣最終也將告別假霸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仰天長嘆,自古紅顏多薄命。
虞姬拔劍自刎,程蝶衣拔劍自刎,張國榮縱身跳下。他們尋尋覓覓,最後悽悽慘慘戚戚。莫莫莫,錯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