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筆下的偉大與平凡——藝術大師維米爾,記錄生活的唯美瞬間

2020-12-25 雷語話丹青

雷語話丹青·淺析維米爾的繪畫藝術技法與風格

維米爾生活於17世紀的荷蘭,是從文藝復興時代走出來邁進巴洛克時代的藝術家。那個時期處於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在荷蘭誕生了維米爾與倫勃朗、哈爾斯這三位偉大的藝術家。

維米爾作品《黛安娜和她的同伴》

作為「荷蘭小畫派」代表人物的維米爾,他的繪畫作品沒有倫勃朗的宏偉、深邃,也不像哈爾斯那樣的熱烈奔放,他的作品都是描繪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景,畫風親切、樸實,自然散發著令人沉醉其中的寧靜氣息。

維米爾作品《太太和女僕》

欣賞維米爾的畫作感覺不到喧囂的氛圍,只感覺到濃厚的鄉土氣息,作品十分貼近生活,仿佛能讓我們通過畫面進入到他當時的生活場景。藝術史學家評價維米爾「在風俗畫方面超過了其他任何人」,他非凡的藝術成就可見一斑。

維米爾作品《葡萄酒》

那時的油畫藝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大多數的藝術家們都在探索和研究油畫的寫實表現手法,維米爾以及當時的很多畫家也是如此。維米爾在繪畫創作上十分講究細節,在每一處細節創作上都反覆推敲。他為了達到寫實的效果,經常運用暗箱成像技術作為藝術創作的輔助手段,也就是把影子投射到暗箱中,並複製勾畫出來,完全忠實於現實場景,對景象進行複製。這在當時是一項非常高明的技術,類似於現代的照相術。 經考證,維米爾筆下的《倒牛奶的女僕》、《畫家畫室》、《帶項鍊的女子》就是應用這種技術創作完成的。

維米爾作品《畫家的畫室》

維米爾對於光線的研究非常深入,對於光的運用極為重視,獨具匠心地控制他的畫面並形成一種特殊的藝術效果。對於光線效果的熟練應用,使他的畫面充滿空間感,表現物象的質感客觀真實,同時在光線效果的襯託下,畫面中更強調、突出了人物主題。

維米爾作品《倒牛奶的女僕》

除了對光線效果的應用,維米爾在色彩應用上也達到了極致,他非常善於使用暖色調,在創作中喜歡使用藍色和黃色,在創作中對於顏色的處理非常規則,而且層次分明,讓畫面整體色彩感覺純淨、清澈。

維米爾最經典的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結語

維米爾的畫作所展現的是生活的本源,體現了恬靜的生活感受,他的作品就像一首優雅的詩歌,沁人心脾,讓人回味無窮,也讓我們對藝術之美和生活之美,有了重新的認識和感受。

藝術無疆界,明覺羽化蝶,我是雷語,歡迎同道互動關注交流

相關焦點

  • 維米爾《讀信的藍衣女子》:把平凡畫出詩意,讓時間成為永恆
    同年的4月5日,維米爾娶了一位名叫卡塔裡娜·博爾尼斯的少女為妻。新婚夫婦沒有離開父母,仍住在「米什蘭」老屋。披露維米爾藝術生涯的記載雖然是寥若晨星,記錄他告貸、負債的字據卻時為後人所發現。看來,在經濟上,維米爾似乎一直處於拮据狀態。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電影之名講述偉大畫家維米爾
    畫這幅畫的畫家楊.維米爾.凡.德爾弗特生活在17世紀的荷蘭,屬於荷蘭的黃金時代,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都得到空前的發展。繪畫藝術也一樣,那時候的荷蘭藝術已經學會像鏡子那樣忠實的去複製自然。然而藝術反映的自然總是反映著藝術家本人的內心。
  • 維米爾繪畫中的「絕望主婦」
    17世紀荷蘭繪畫大師維米爾的風俗畫是唯美而含蓄的,沒有人能夠讀懂這些繪畫真正的含義。他的室內繪畫營造了一種沉默而平靜的氛圍,畫中描繪的人物或事件常常令人費解,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這些畫中的美麗女子表面上看天真無邪,然而她們似乎又隱藏著很多秘密。
  • 世界史:介紹極富藝術天分的維米爾
    他也很喜歡用暗箱技術來觀察和描繪風景,這種技術很早就已經有了,在16世紀的時候人們則開始在繪畫藝術中經常使用:在可攜式的暗箱的某一邊有一個針孔大小的洞,從盒子前面的物體上反射出的光線從 這個洞中射入,在透鏡的幫助下,反射進盒子裡的光線被集中到一個白色的表面上,這樣就能夠在白色的平面上看到所跟蹤物體的影像。
  • 從相知到相愛,從結婚到生子,看法國插畫師畫筆下是生活景象!
    ◆法裔美國插畫師Pascal Campion為您描畫了那些我們身邊流失的瞬間。作為一名插畫師、設計師、動畫師,無論什麼領域,他都可以用畫筆描畫各種唯美的生活場景。◆Pascal Campion是一位法國裔插畫師,目前居住在舊金山,許多畫面的表達都是將自己和妻子的生活場面描畫於心。在他的筆下記錄了自己同妻子從相識到相知,到相愛的全過程,同時還有結婚生子同孩子在一起玩耍成長的過程。
  • 聽說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畫的,該怎麼聊聊這位畫家?
    維米爾這一生只流傳下來34幅畫,但他依然被稱為「荷蘭國寶級畫家」。要知道,另一位獲此稱號的倫勃朗,可是留下了上千多幅畫作。2. 維米爾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他有著非凡的感知力。維米爾的畫大都是描繪荷蘭人的日常生活,但他卻能夠從這些平凡的瞬間裡,挖掘出極具魅力的一面,並將它呈現給觀眾。
  • 西方史:分析維米爾一生經歷的歷史過程
    維米爾在1675年12月13日或14日逝世,12月15日, 人們為他舉行了簡單的葬禮。他被埋葬在代爾夫特的舊教堂的家族墓地裡。他的妻子想保 住《繪畫的藝術》這幅丈夫在最貧窮的時候都不願意賣掉的作品,她把這幅畫送到自己母 親的家裡。但是法定遺囑執行人、當時的著名科學家列文虎克知道這幅畫作的去處,認為 在維米爾家庭已經破產的情形之下應該依法將此畫拍賣掉,最後維米爾的妻子沒有如願以償。
  • 佳畫翼起賞No.7 《帶珍珠耳環的少女》約翰內斯·維米爾
    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創作背景17世紀中期正是荷蘭的文化藝術逐漸失去其本來的文化特色的特殊時期,在荷蘭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賦予人民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好像春雨復甦大地,萬物覺醒。這也使得美術擺脫了宗教和宮廷的束縛,更加廣泛地面向世俗生活。
  • 畫作傳世總共才幾十幅的十七世紀荷蘭偉大畫家維米爾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 Jan Vermeer),出生於荷蘭代爾夫特(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荷蘭優秀的風俗畫家,被看作「荷蘭小畫派」的代表畫家。
  • /維米爾名畫背後隱藏了什麼?
    此次專場以一尊雕塑大師賈科梅蒂的雕塑《萊奧尼宮夫人》領銜,連佣金以25,900,000美金的價格(折合人民幣173,000,000元)成交,買家為一位亞洲藏家。近日亞洲藏家在拍場上表現強勁,連連奪標。梵谷我自畫布上狂舞,不知死亡之將至。
  • 約翰內斯·維米爾
    約翰內斯·維米爾。出生於荷蘭代爾夫特(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荷蘭優秀的風俗畫家,被看作「荷蘭小畫派」的代表畫家。 與現今的荷蘭各種犯罪亂七八糟的風氣不同的是,十六十七世紀的荷蘭可是清教徒影響下信仰基督的氛圍深入骨髓的地方。這位維米爾的繪畫不僅給人一種真實性,而且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之外還使人感到一種信仰上的真實感。維米爾最偉大的作品之一「The Milkmaid」中文叫倒牛奶的女工就像我們展示了一位僕人形象的尊貴。
  • 用畫筆記錄平凡生活 央美畢業生宅家辦油畫展意外走紅
    因疫情不能返校,線下畢業作品展被取消,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大四畢業生遊欽煌日前宅家辦畫展,在社交媒體上意外走紅。央美本科生畢業作品展今天啟幕,遊欽煌的作品也將走出居民樓天台,與更多觀眾雲端相見。遊欽煌以好友的家為創作對象,描繪了疫情期間一戶普通人家的生活狀態。
  • 除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到底有多厲害?
    在所有藝術家中,他對光線的運用可能是最偉大的。  維米爾不是那種你看一眼就能決定好惡的藝術家。  不過兒女眾多、生活拮据的維米爾並沒有為這種競爭做好充足的準備,為了填補這一空白,他著手繪製了這幅打算作為個人廣告的《繪畫的藝術》,而這幅畫也將要在維米爾的畫室中懸掛到他去世為止。沒有人會在這種事情上有半點馬虎和吝嗇,這幅畫的尺寸是維米爾其他作品尺寸的四倍,這也意味著除非有足夠的把握和對自身技藝的自信,否則此舉將無異於一場賭博。
  • 藝術影片放映計劃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片中少女葛利葉(斯嘉麗·詹森 Scarlett Johansson 飾)家境貧寒,於是來到畫家維米爾(科林·費爾斯 Colin Firth 飾)家做女傭。維米爾和妻子、嶽母一起生活,她們常常擺出頤指氣使的神情,妻子對正當青春的葛利葉更是戒心重重。在非常苛刻和壓抑的氛圍下,葛利葉在維米爾家過得卑躬屈膝。 維米爾的畫帶給了她一點生活的樂趣。她收拾主人畫室的時候,流露出了對藝術的天分。
  • 淺析倫勃朗獨特的藝術審美觀念給民眾帶來的文化衝擊
    有藝術史家認為這是世俗 意味的《最後的晚餐》,充滿著神秘、危險、粗俗、褻瀆,沒有聖潔的光環,只是一片燃 燒的金光,也沒有蠟燭,唯一的光源就是迸發的自由以及燃燒的理念。畫家仿佛在對觀眾 說,上流社會複雜的禮儀並不能凸顯人類的偉大,一味追求輕浮的時尚只是自取毀滅,這 才是你們粗俗、誠實和野蠻的祖先。狂野和自由才是真正的荷蘭人的精神。
  • 一位偉大的導演、聞名世界的電影藝術大師
    這位導演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英國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希區柯克 / Alfred Hitchcock今天是這位偉大導演逝世40周年我們一起走進希區柯克的「懸疑」世界01無可爭議的懸念大師希區柯克是世界公認的懸疑大師、用視覺語言表現懸念的天才,或者說他就是「懸念」的代言人。
  • 深度感受藝術大師 必看的藝術電影推薦(全文)
    通過具有敘事張力的電影來記錄藝術家的情思才華,讓我們更真實地接近他們,或許對理解他們的作品是一種幫助。執著、瘋癲、難以理解的藝術大師的人格魅力在具有代表意義的畫面場景裡似乎能夠得到某種理解。1.
  • 用畫筆記錄「戰疫」瞬間 成都小姐姐「想去武漢大學看櫻花」
    愛好美術的她,利用睡前短暫的時間,用畫筆記錄下了「戰疫」中那些令她難忘的瞬間。「你的口罩夠不夠用?」1月27日,微信步數22717,當天李沁蓮幾乎佔領了所有微信朋友的封面。完成300多戶居民的上門走訪後,回家已經深夜,雙腿就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奇怪的是,明明身體很疲憊,躺在床上卻睡不著,入戶排查的一幕幕就像幻燈片一樣在腦海裡回放。
  • 私情,畫意 | 偉大藝術作品背後的愛情故事
    在藝術史上,愛情作為成就偉大藝術作品必不可少的元素,多與悲劇、情人、風流韻事等描述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