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傳世總共才幾十幅的十七世紀荷蘭偉大畫家維米爾

2020-12-25 角落的閃光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 Jan Vermeer),出生於荷蘭代爾夫特(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荷蘭優秀的風俗畫家,被看作「荷蘭小畫派」的代表畫家。 代表作品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花邊女工》、《士兵與微笑的少女》。

角落讀畫

維米爾和倫勃朗,哈爾斯被並稱於荷蘭黃金時代三大畫家。維米爾身上有幾個重要的標籤,一,他身後長達兩個世紀被美術史遺忘了,然後在十九世紀重新被發現,能與倫勃朗相提並倫的藝術家可見維米爾的藝術成就之高,被忽略兩個世紀重新被發現這這樣的反差在藝術史會有傳奇的反彈力。二,色彩的特別,能讓現代人對幾百年前的藝術家原作表現強烈興趣藉助現代科技不斷反覆研究的,維米爾的作品是其中之一。除此我們知道還有達文西,倫勃朗等。油畫的特質是色彩表現力強,維米爾畫裡的各種顏料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今天的墨西哥、中美洲、英國,可能還有亞洲或西印度群島地區。比如,珍珠的鉛白色來自北英格蘭高地;上衣的黃色,來自歐洲礦廠;嘴唇的紅色由中南美洲仙人掌上的胭脂蟲製成。有些顏料的金貴程度在當時堪比黃金。當然再好的材料只有精湛的技術才能創造偉大的作品。三,暗箱技術的應用猜側,唯米爾的作品對光線聚焦式運用,不但使之畫面色彩鮮豔,同時在細節上的生動性都像及了我們現代高像素高精度的相機所帶出的效果,因此普遍推測維米爾的繪畫藉助了當時比較稀少應用的暗箱技術。

維米爾的有些作品在完美的技術裡面還透露出詩人一般的對稍縱即逝的感傷氣質。美好的時光在畫面裡沒有停止,靜靜的在流淌,最終凝固成永恆。

相關焦點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電影之名講述偉大畫家維米爾
    畫這幅畫的畫家楊.維米爾.凡.德爾弗特生活在17世紀的荷蘭,屬於荷蘭的黃金時代,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都得到空前的發展。繪畫藝術也一樣,那時候的荷蘭藝術已經學會像鏡子那樣忠實的去複製自然。然而藝術反映的自然總是反映著藝術家本人的內心。
  • 希特勒買了幅價值160萬的名畫,二流畫家:我畫的贗品,不到100元
    維米爾是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與哈爾斯、倫勃朗合稱為荷蘭三大畫家,然而在維米爾死後的2個世紀裡,並沒有人特別在乎他的作品,一直到19世紀中期,維米爾的作品才又被藝術評論家們所重視。
  • 維米爾《讀信的藍衣女子》:把平凡畫出詩意,讓時間成為永恆
    約翰尼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是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但卻被人遺忘了長達兩個世紀之久。
  • 謎一樣的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和他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創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油畫。是其代表作之一。尺寸為 46.5 x 40釐米,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該畫描繪了一位無名少女,身穿棕色衣服,佩戴黃、藍色頭巾,氣質超凡出眾,寧靜中淡恬從容,欲言又止的神態栩栩如生,看似帶有一種既含蓄又惆悵、似有似無的傷感表情,驚鴻一瞥的回眸使她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無華而奪目,所傳遞出的平實情感具有了淨化人類心靈的魅力。
  • 畫筆下的偉大與平凡——藝術大師維米爾,記錄生活的唯美瞬間
    雷語話丹青·淺析維米爾的繪畫藝術技法與風格維米爾生活於17世紀的荷蘭,是從文藝復興時代走出來邁進巴洛克時代的藝術家。那個時期處於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在荷蘭誕生了維米爾與倫勃朗、哈爾斯這三位偉大的藝術家。
  • 西方史:分析維米爾一生經歷的歷史過程
    維米爾在1675年12月13日或14日逝世,12月15日, 人們為他舉行了簡單的葬禮。他被埋葬在代爾夫特的舊教堂的家族墓地裡。他的妻子想保 住《繪畫的藝術》這幅丈夫在最貧窮的時候都不願意賣掉的作品,她把這幅畫送到自己母 親的家裡。但是法定遺囑執行人、當時的著名科學家列文虎克知道這幅畫作的去處,認為 在維米爾家庭已經破產的情形之下應該依法將此畫拍賣掉,最後維米爾的妻子沒有如願以償。
  • 錯覺的魅惑:荷蘭國寶級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揭秘
    利用視錯覺創作的街頭3D立體畫十七世紀荷蘭代爾夫特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英國作家翠西·雪佛蘭還以這幅名畫為靈感創作了同名小說,後來被改編為電影,講述了畫家維米爾和家中女僕葛利葉之間的曖昧情愫,珍珠耳環成為其中重要的敘事線索和信物。
  • 世界史:介紹極富藝術天分的維米爾
    許多人士認為這幅風景畫蘊含著政治的含義,那就是畫家在心目中認為的荷蘭共和國即將面臨的危機,烏雲的聚集就是這種危機的象徵。另外,遠方的沐浴在明亮的陽光中的教堂鐘樓實際上是屬於著名的代爾夫特「新教堂」建築物的一部分,這座教堂是由執政官韓德裡克所建立的,1622年以 來,裡面安置有1584年被暗殺的荷蘭共和國建國者「沉默者」威廉即奧倫治親王威廉一世的墓。
  • 聽說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畫的,該怎麼聊聊這位畫家?
    維米爾這一生只流傳下來34幅畫,但他依然被稱為「荷蘭國寶級畫家」。要知道,另一位獲此稱號的倫勃朗,可是留下了上千多幅畫作。2. 維米爾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他有著非凡的感知力。維米爾的畫大都是描繪荷蘭人的日常生活,但他卻能夠從這些平凡的瞬間裡,挖掘出極具魅力的一面,並將它呈現給觀眾。
  • 除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到底有多厲害?
    純粹為了尋求某個理念而繪製的作品,實際上對於作為一個畫家來講的維米爾,這幅畫很可能是他為了維持生計的一次自我宣傳,而在以商業為導向的荷蘭繪畫市場,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隨著荷蘭資產階級在17世紀的興起,對藝術作品的需求亦隨之上升,這些富商急需用精美的畫作來裝點自己空曠的牆壁,而他們對宗教和神話並沒有什麼興趣,他們想在畫中看到的是他們自己的光輝形象。
  • 代爾夫特,十七世紀的一個瞬間
    有一幅維米爾的《代爾夫特風光》。這是畫家平生完成的唯一一件大幅作品,和他的《珍珠耳環女》齊名。
  • 鑑賞| 「鮮花畫家」——17至18世紀的荷蘭靜物繪畫藝術
    在十七至十八世紀的荷蘭,誕生了一些專門描繪鮮花的畫家,他們被稱為「花卉畫家」。當時是靜物藝術的蓬勃發展時期,得益於相關自然科學手段的進步,對於花朵的觀察也更加細微。同時,花朵在當時也被賦予了一些宗教寓意。
  • 1665年,他畫了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康熙當時才12歲
    約翰內斯·維米爾是荷蘭黃金時代的著名畫家,他的代表作有《情書》、《代爾夫特的風景》以及1665年創作的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而這一年康熙皇帝才12歲。約翰內斯·維米爾簡介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32年10月31日出生於荷蘭的代爾夫特,他是荷蘭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幾個世紀以來,他的作品一直是很多畫家學習的重要教材以及獲取靈感的源泉。維米爾的父親是代爾夫特的一個普通工匠,母親則是家庭主婦。1652年維米爾的父親去世,在兩年後,他娶了妻子凱薩琳娜·博爾內斯,之後兩人共生育11個孩子。
  • 世上最「不幸」畫作:荷蘭畫家弗蘭斯·哈爾斯的傑作第三次被盜!
    上一次,荷蘭畫家弗蘭斯·哈爾斯的畫作《兩個拿著一大杯啤酒笑著的男孩》在荷蘭裡爾丹鎮的一個小博物館被盜後,警方加強了安保措施。不過這仍不能阻止瘋狂的竊賊們撬開後門第三次偷走這幅畫。據悉,被盜的這幅畫是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弗蘭斯·哈爾斯在1626年創作的。1988年,這幅畫和另一畫家雅各布·范·魯伊斯達爾的一幅作品首次被盜。這兩幅畫在三年後被找回。2011年,同樣的畫作被再次盜走,六個月後被發現。
  • 贗品之王:用假畫戲弄希特勒,騙了全歐洲,死後20年才真相大白
    而這其中有一個"造假者",決定戲弄一下希特勒,他了解到元首最喜歡維米爾的畫作,就投其所好,私下臨摹了一副維米爾的傳世之作賣給希特勒。元首得到這幅"名畫"之後如獲至寶,將這幅畫掛在自己的辦公室以便日日欣賞。
  • 約翰內斯·維米爾
    約翰內斯·維米爾。出生於荷蘭代爾夫特(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荷蘭優秀的風俗畫家,被看作「荷蘭小畫派」的代表畫家。 與現今的荷蘭各種犯罪亂七八糟的風氣不同的是,十六十七世紀的荷蘭可是清教徒影響下信仰基督的氛圍深入骨髓的地方。這位維米爾的繪畫不僅給人一種真實性,而且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之外還使人感到一種信仰上的真實感。維米爾最偉大的作品之一「The Milkmaid」中文叫倒牛奶的女工就像我們展示了一位僕人形象的尊貴。
  • 佳畫翼起賞No.7 《帶珍珠耳環的少女》約翰內斯·維米爾
    本期名畫鑑賞:《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創作背景17世紀中期正是荷蘭的文化藝術逐漸失去其本來的文化特色的特殊時期,在荷蘭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賦予人民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好像春雨復甦大地,萬物覺醒。這也使得美術擺脫了宗教和宮廷的束縛,更加廣泛地面向世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