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揭秘】四大民族英雄後代今何在:林則徐後人數百人在福建

2021-02-23 和LIFE

  【分享一本好書,在每天的傍晚享受一段安靜的閱讀時光。小編將一如既往推送最新、最好玩、最精彩的閱讀內容給到大家,請小夥伴關注「和訊讀書」。官方微信號:hexunbook,向朋友圈轉發請點擊右上角】


李默然飾演的鄧世昌形象成為經典

  鄧世昌誓死抗日,林則徐虎門銷煙,鄭成功收復臺灣,戚繼光抗擊倭寇,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英雄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的子孫又身在何方?

  鄧世昌後人:傾盡全力傳承歷史

  鄧家的後人多受先祖影響參加革命。鄧世昌大兒子承襲父職繼續供職於廣東水師。小兒子鄧浩乾曾供職於民國海軍部。後一輩中,更是和先祖一樣與日寇抗爭。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在廣州的七位鄧氏後人中有六位投筆從戎,其中竟有五位(含一名女侄孫)畢業於黃埔軍校。據至今健在的鄧世昌後人中輩分最高的鄧權民介紹,他也畢業於黃埔軍校,並在畢業後和他的四個兄妹投入抗戰。鄧權民說:「抗戰期間,最開心的時刻是在廣東博羅縣接受當地一支日軍聯隊的投降。據了解,鄧世昌直系後人分布在河北、江蘇等地,1918年在廣州出生的鄧權民祖父鄧佑昌與鄧世昌是堂兄弟。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鄧世昌直系後人舉家搬遷到北方。

  鄧權民說:「作為英雄的後代,應繼承先祖遺志,為建設祖國再立新功」,出於這種願望,1998年,鄧權民向中山醫科大學提出了捐贈遺體的申請,並得以接受。

  鄧權民給兒子取名鄧浩然,他希望兒子一身浩然正氣。如今,他已經94歲,年紀實在太大,腿腳也不如從前靈活。他希望兒子能和他一樣,為鄧氏歷史傳承添磚添瓦。

  兒子也不負所望,卻將所有的報導珍而重之,關於先祖的一切,他也希望能再傳承給兒子。

  林則徐後人:為明祖志從不吸菸

  道光年間,極力主張對英開戰的林則徐在朝廷上被主和派讒言發配後,政治抱負始終未酬,他的直系兒孫便立志歸隱,林則徐的長子林汝舟一生只是翰林,修史不言政,而林則徐的長孫更是在寫詩作畫中意表不做官不參政。

  其後,林氏直系子孫(汝舟一系)便一直恪守祖訓,讀書但少有從政,加上子孫始終單傳,這一支林家後裔幾乎完全隱沒了。而相比較之,林則徐的支系子孫則枝繁葉茂,並繼續在中國政界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第四代中的一位支系孫,曾為民國政府最高法院副院長,而另一位第五代孫凌青(原名林墨卿),是首位中國駐聯合國大使。

  據了解,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是福建人,現在福建還有其龐大的家族,其後代子孫多達數百人,不少林氏子孫卓有成就。據林則徐直系第六代長房長孫林鴻漢介紹,「林家子孫不管在哪個崗位,都會被要求盡到最大責任,發揮最大能力」。

  林鴻漢這樣說,因為祖先是林則徐,他們自小就接受了嚴格甚至於近乎苛刻的教育,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便是他們的座右銘。

  另外,因為祖先曾經虎門銷煙,林則徐的直系子孫們幾乎無人吸菸。林鴻漢表示,在南京的眾多林則徐子孫中,除了一個當廠長的弟弟因為應酬需要偶爾吸菸外,所有的林家後代都是堅決的戒菸者。

  鄭成功後人:多次挽救瀕危魚類

  史學界一直認為鄭成功沒有後人留在世上,但是根據史學家近十幾年的不斷追蹤,證明鄭成功其實有後代分布在臺灣、福建等地。

  原來,鄭成功共育有多子,施琅攻佔臺灣後,殺害的是鄭成功其中一子的全家人。早在施琅攻佔臺灣之前,鄭成功的三子已經逃到福建,後來輾轉逃到懷集,隱姓埋名隱居在現在的大浪村。而鄭成功的六子鄭寬攜次子鄭星往北逃亡,幸運躲過施琅的追殺,開始隱姓埋名過日子,「不可洩漏自家身份」,成了鄭寬一家的祖訓。

  如今,鄭成功在臺灣第九代的子孫中只剩下93歲高齡的鄭守讓。鄭守讓是位魚類學家,也是臺灣復育櫻花鉤吻鮭的主要功臣之一。20世紀80年代,他成功復育、放生了2000條櫻花鉤吻鮭,還曾在當時造成轟動。除了成功復育櫻花鉤吻鮭之外,鄭守讓也被稱為「臺灣香魚之父」,因為他讓香魚在臺灣「復活」了。

  據了解,鄭成功的後人目前已傳到第十三代,但每個人都很低調,不願受訪。

  戚繼光後人:奔赴火線救死扶傷

  2011年《武漢城市圈特藏檔案圖集》出版,該書首次公布了三張「湖北革命實錄館」檔案影印件。其中「實字第一百零五號卷宗」披露了管之卿、戚志雲、魏斌臣三位首義志士的革命事略,而戚志雲的身份、經歷尤為特別。

  文中記載,1911年,戚志雲時年40歲,「原籍湖北荊門州,寄籍江蘇清河縣」「明季戚繼光先生十二世嫡裔」。辛亥革命前,戚志雲在漢口發起上海中西醫學會湖北分會漢口衛生公益會。辛亥革命爆發後,漢口紅十字會成立,戚志雲率紅十字會奔赴火線,救治傷員,並充任戰地調查員。漢口失守後,戚志雲還被派往漢口偵察敵情。後在武昌萍煤局任臨時副經理,因為民軍轉運戰略物資得力,「蒙兵站總監給予褒獎」。

  民國成立後,戚志雲在萍煤局任管理員。1913年5月,萍煤局經理畢登瀛將戚志雲革命事跡呈報副總統黎元洪,並請求安排戚志雲在陸軍中擔任官職。上面很快回覆說,「志雲並非陸軍出身,與部章不符,該員建義時勞績,既經漢陽鐵廠蔡監督紹忠詳細調查,報告於臨時稽勳局湖北調查會核獎,暨諮送湖北革命實錄館立傳,仰候分別辦理,準先給銅紀念章一面,以示優異等批……」

  欲閱讀全文,請點擊左下「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鄧世昌、林則徐、鄭成功、戚繼光,四大民族英雄後代今何在
    鄧權民說:「作為英雄的後代,應繼承先祖遺志,為建設祖國再立新功」,出於這種願望,1998年,鄧權民向中山醫科大學提出了捐贈遺體的申請,並得以接受。  鄧權民給兒子取名鄧浩然,他希望兒子一身浩然正氣。如今,他已經94歲,年紀實在太大,腿腳也不如從前靈活。他希望兒子能和他一樣,為鄧氏歷史傳承添磚添瓦。
  • 中國四大民族英雄後代今何在?
    鄧世昌誓死抗日,林則徐虎門銷煙,鄭成功收復臺灣,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英雄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 鄧世昌林則徐鄭成功戚繼光:民族英雄後代今何在
    鄧權民說:「作為英雄的後代,應繼承先祖遺志,為建設祖國再立新功」,出於這種願望,1998年,鄧權民向中山醫科大學提出了捐贈遺體的申請,並得以接受。鄧權民給兒子取名鄧浩然,他希望兒子一身浩然正氣。如今,他已經94歲,年紀實在太大,腿腳也不如從前靈活。他希望兒子能和他一樣,為鄧氏歷史傳承添磚添瓦。
  • 晚清名臣林則徐的子孫後代結局如何?現在過得怎麼樣?
    談及民族英雄,比較有知名度的是抗金民族英雄嶽飛、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還有抗擊荷蘭入侵的鄭成功,他們誓死保衛國家領土完整,他們的英雄事跡至今還廣泛流傳,筆者今天談談晚清民族英雄林則徐及他的後代。
  • 林則徐的後代現狀如何?兒子個個不凡,五世孫是赫赫有名的外交官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華夏民族出現了無數次的覆滅危機,但每到關鍵時刻,總會有無數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在危難的邊緣用盡全力去拯救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林則徐就是其中一位。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在虎門銷煙之後去了哪裡,結局如何,更不了解林則徐的後人到底是怎樣的,是否像他一樣是英雄好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林則徐後代們的情況。 雖然林則徐虎門銷煙之舉大大挫傷了英國的臉面,同樣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舉動,但在虎門銷煙之後英國卻以此為藉口組織軍隊發動了鴉片戰爭,用堅船利炮轟開了閉關鎖國的滿清,中國從此進入到近現代社會。
  • 福建人,中國的航海民族
    西歐國家驕傲稱自己為「航海的民族」。中國的福建人,也可以堪稱是中國的航海民族。一 福建地形特徵福建人為航海民族,還是由地域特徵說決定的。福建背山面海,坐擁著3700多公裡的大陸海岸線與數以千計的海島,這些豐富的海洋資源,使福建人當之無愧為「海的女兒」。與此同時,福建山區面積達到75%,把福建人直接逼在狹長的沿海平原生存,也隔絕了與臨省浙江與江西的聯繫與交流。山多平地少的特徵也使得福建人如古希臘人一樣,大多數不從事農業生產,只能去海外謀生。
  • 林則徐不為名為利,捨身取義,他是民族的大英雄!
    林則徐是民族大英雄嗎?什麼民族英雄,所有在外敵入侵之時,堅決抵抗的,大概都算?但無知世事,茫目排外,且從不審時度勢,一味只是憑著情結,蠻幹胡攪的,提倡又何益呢?其實,當初英國下院,就為了和我們大清的戰、和一事,爭吵個不休,後來還是那個,老早隨馬嘎爾尼到天朝來的翻譯小斯當東,一句:「這是個聽不懂商業語言,只聽得懂槍炮聲音的民族。」的一錘定音,才讓維多利亞女皇,下定了開戰決心,且英國佬,從來都認為這只是一場因貿易糾紛,產生的不入流戰爭!
  • 福建林氏家族有多厲害名人層出不窮,有人還改寫了歷史
    東晉初年,一個叫林祿的東晉將領以黃門侍郎的身份,出任晉安郡(今福建省福州市)太守。那時候,福建還屬於偏遠之地,林祿赴任時將家人帶在身邊。到了福州後,林祿一家便紮根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家族規模越來越大。 如今,福建林氏家族的人口約390萬人,佔據福建總人口數量的約10?
  • 林則徐的「朋友圈」竟然是這樣的?!
    嘉慶十一年除夕,新任福建巡撫張師誠在書房拆看福建各地寄來的新年賀稟,從眾多的賀稟中發現了一篇文採斐然的佳作,於是派親隨將執筆賀稟的林則徐帶到府衙時隔數年後,林則徐提任江蘇巡撫再度來到蘇州,百姓喜極,奔走相告「林公來矣」。時逢蘇州災荒,林則徐陳情悱惻,懇請為災區免除賦役、賑濟飢貧,令「民以無飢」。
  • 四大名旦後人今何在?
    「四大名旦、鬚生」後人今何在早年,締造京劇史詩傳奇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曾雄踞舞臺,為京劇的傳承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父親的家訓引導下,大哥程永光9歲被送到瑞士世界學校讀書,後考入日內瓦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畢業後成為一名外交官;二哥程永源當了農民,後在政府部門工作;唯一的姐姐儘管具備學戲的先天優勢,也最終無緣戲曲;而我自幼師承徐悲鴻,學俄語留蘇6年,曾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主任,後來下海經商。」如今, 3位兄姐都已故去,只有80歲高齡的程永江還在幾十年如一日地整理史料,研究父輩的程派藝術。
  • 【日本天天「蔣」】甲級戰犯板垣徵四郎的後代今何在
    甲級戰犯板垣徵四郎的後代今何在日本新華僑報微信公眾號:jnocnews
  • 左姓名人——民族英雄、民族靈魂脊梁,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左姓文化左姓,中華古老姓氏之一,是一個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為官左史的後代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後簡化為左氏。3、春秋時期,諸侯國有很多複姓「左師、左行、左軍、左宮」等姓氏,其後裔引為姓氏,後多改為單姓氏為左。
  • 葉繼歡病死獄中後,其家人今何在?
    葉繼歡病死獄中後,其家人今何在?文/史聖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正是黑幫勢力風起雲湧的時代,主要原因在於港英當局在香港回歸祖國這段過渡時期大搞政治經濟,任由治安混亂而不善治理。1993年葉繼歡逃獄後一直沒能和她老婆取得聯繫。在2003年第二次在赤柱監獄中服刑的葉繼歡才相認了自己的女兒,並且託關係幫她辦了戶口。葉繼歡去世後,其老婆帶著出國留學的女兒移居去了海外,其弟葉繼聰葉出獄後一直待在海陸豐老家。直到葉繼歡去世後,葉家幾兄弟為了避嫌紛紛舉家遷到了廣州。
  • 林則徐的詩有哪些?林則徐的詩詞全集7首
    清代詩人林則徐,林則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
  • 品文庫 愛貴州 薦書臺|《大定府志》:林則徐唯一作序的地方志書
    該志共60卷,約0餘萬言,內容宏富,體例完整,保存了不少彌足珍貴的地方史料、民族資料、地理風俗資料,是研究黔西北地區歷史、文化、民族、政治、經濟等的珍貴文獻。該書刊行後,以其史料價值獲得當世及後世學者的高度讚揚,林則徐、梁啓超對此志都讚譽有加。
  • 霍元甲的子女後代如今何在?都學武了嗎?
    霍元甲的子女後代如今何在?
  • 魯迅後代子女今何在?兒子副部級,曾孫臺灣娛樂紅人,侄孫更牛
    才華是沒得說,而人們更關心的,是魯迅先生的後代子女今何在呢? 魯迅有兩個愛人,一個是法律上的,一個是真心喜歡的。在魯迅25歲那年他在日本求學時,收到了一封家信,說是母親生病了。魯迅趕回家才知道是母親以此為由來逼迫自己完婚,對象是當地的一戶普通人家,新娘名叫朱安。
  • 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都怎麼樣了?趙氏子孫今何在?
    今天我們要說的話題是,趙匡胤死後,他的後代都怎麼樣了呢?趙匡胤一生共有四個兒子六個女兒。長子趙德秀和三子趙德林很小時候就夭折了,所以史書上並沒有留下多少記載。後來到了宋徽宗時期,分別追封二人為滕王和舒王。六個女兒中的申國公主、成國公主、永國公主早夭。另外三個是魏國大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陳國大長公主,三人分別下嫁給了左衛將軍王承衍、左衛將軍石保吉、右衛將軍魏鹹信。
  • 四大名旦後人今何在…
    他是繼李小春(李萬春長子,李陽鳴伯父,1990年52歲時同樣盛年早逝)之後,最有希望繼承李萬春先生藝術的李家後代,他的逝去令李家京劇藝術傳承再遭重創。如今,李陽鳴的墓地選在北京華夏陵園,這裡也是其祖父李萬春墓地所在地,祖孫二人同葬一處。
  • 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大定府志》:林則徐唯一作序的地方志書
    該志共60卷,約0餘萬言,內容宏富,體例完整,保存了不少彌足珍貴的地方史料、民族資料、地理風俗資料,是研究黔西北地區歷史、文化、民族、政治、經濟等的珍貴文獻。該書刊行後,以其史料價值獲得當世及後世學者的高度讚揚,林則徐、梁啓超對此志都讚譽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