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全面通車,大國重器助力填補技術空白

2020-12-28 中華網科技

12月26日,我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面通車。「7年付出,在這一刻我覺得全都值了。」中鐵大橋局副總經理張紅心看著緩緩駛出的列車,禁不住感慨萬千。

作為新建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也是合福鐵路的延伸、京福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橋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裡的六車道高速公路,下層設計為時速200公裡的雙線I級鐵路,起於長樂,終於平潭,將人嶼島、長嶼島、小練島、大練島串聯到一起。如今,大橋全面通車,隨著福平鐵路同步開通,平潭島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其與周邊城市的時空距離被大大縮短,與福州形成半小時「生活圈」和「經濟圈」,這對完善閩東北區域鐵路交通網絡,發揮福州中心樞紐作用,帶動閩東北區域整體開放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建橋禁區」中創造奇蹟

行駛在大橋之上,可以看到無論是公路面還是鐵路面兩側,都安裝有高高的風屏障。「這些風屏障是保障汽車火車安全行駛的重要工程。大橋所在地是與百慕達、好望角齊名的世界三大風口海域之一,在非颱風情況下,陣風都有可能達到10級或以上。風屏障能有效削減風力,6級風通過它,在橋面上一般就只有3級風的強度了。」中鐵大橋局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項目常務副經理肖世波介紹,「當然,極端天氣不僅在大橋建成後對車輛行駛造成影響,在大橋建設過程中更是給我們帶來了數不盡的挑戰。」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橋址所在處具有風大、浪高、水深、流急等特點。據統計,這裡每年6級以上大風超過300天,7級以上大風超過200天。除此之外,平均每年颱風正面登陸3到4次,最大浪高約9.69米。再加上此處潮差最大達7米,水流流速快,尤其是波流力的影響,是常規長江等內河橋梁的10倍以上,對水中結構衝擊極大。

「惡劣的氣候條件和複雜的水文地質條件讓這裡一度被稱為『建橋禁區』。」中鐵大橋局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項目總工王東輝介紹,在剛開始施工階段,他們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第一根鋼管樁樁頭打進堅硬的巖床1米深左右時,就被擠壓致嚴重變形。原來,千萬年來的海峽大風帶動海湧淘走了海底的鬆散巖層,留下硬度堪比鋼鐵的光板巖,再加上潛伏著的堅硬孤石,複雜的巖層狀況讓大橋基礎無處安放。

經過幾個月的不斷測算,工程師研發出國內首創的「深水裸巖區埋植式海上平臺」技術,即根據海底巖面地形定製4根長短不一的鋼管樁,工程師和建設者們用打樁船將鋼管樁放到預定位置,快速聯結,形成一個臨時「板凳」。接著,下放預製的圓柱形鋼筋籠,並灌注混凝土,讓鋼管樁「黏」在海底巖石上。以此「小板凳」為起始小平臺,再向外擴展為7人足球場大小的施工平臺,總面積約六萬平方米,施工高峰期有600餘名作業人員同時在平臺上生活與工作。

根基插穩了,大橋才能站得穩。打樁階段,中鐵大橋局不僅啟用世界一流的海上巨型打樁設備——多功能全迴旋式起重兼打樁船「海力801」插打鋼管樁,還自主研發了世界最先進的KTY5000型液壓動力頭鑽機,讓近5米的鑽孔樁得以完成,大橋也在激流暗湧中擁有了一根根「定海神針」。

大國重器助力填補技術空白

「施工現場的大風天氣十分頻繁,按照國家規範要求,6級風以上就要停止吊裝等作業。再加上每次颱風來臨前後幾天都無法正常施工,我們的有效作業時間實際上十分寶貴。」王東輝介紹。

為克服惡劣自然環境,充分利用大風環境中的施工「窗口期」,在架梁階段,大橋施工採取鋼桁梁整孔全焊接製造。即在工廠整體製造總拼鋼桁梁,然後裝船從江蘇如皋歷經約1000公里海上運輸至橋位處,在現場進行海上浮吊整孔架設。

大橋最重的鋼桁梁長96.25米,寬36.8米,相當於8個籃球場;高15.35米,相當於5層樓;設計重量達3150噸,加上吊具起吊重量近3400噸,相當於2260輛小汽車的重量。由於鋼梁重量大,輪廓尺寸超寬超高,重心順橋向不對稱,海上吊裝受風浪影響擺動大,精確就位難度也十分大,對架梁設備的要求自然也水漲船高。

為降低海上施工安全風險,中鐵大橋局歷時3年、耗資數億打造了「大橋海鷗號」自航雙臂架變幅式起重船,其起重能力達3600噸,主鉤起升高度達110米——相當於39層樓高。這是國內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雙臂架起重船,堪稱海上橋梁施工的巨無霸和超級大力士。

2017年3月5日,「大橋海鷗」將平潭橋大小練島水道橋邊墩S06號墩圍堰(重約900噸)順利下放到位,完成服役以來的首秀;2018年1月22日,其將吊重3400噸的鋼桁梁穩穩架設到墩頂,並刷新了世界橋梁整孔鋼桁梁架設的最重紀錄。

「大節段鋼桁梁整孔吊裝架設技術將現場施工變為工廠施工,大大降低了現場施工難度,也提高了現場『窗口』時間的利用率。『大橋海鷗』號讓這項技術變為現實,可以說是填補了我國斜拉橋大節段鋼桁梁整孔吊裝架設的技術空白,實現鋼桁梁橋梁架設施工由單片架設到整節間架設再到整孔架設的一個飛躍。」王東輝介紹。

多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大橋建設過程中,一系列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成功解決了在惡劣複雜海洋環境條件下橋梁建設的系列難題,但如何搶抓大風天氣中的「天窗點」,依然是現場施工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所在地氣候條件複雜,大風大浪天氣頻繁,適合施工的『天窗點』轉瞬即逝,需要我們提前預測科學把握。但國家和地方的天氣和海洋預報覆蓋範圍十分寬泛,很難精確到橋址,經常出現長樂岸下著瓢潑大雨,平潭岸卻只是陰天的情況,這就給我們現場施工調度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中鐵大橋局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項目副總工劉科介紹。為了精準指導工程建設,中鐵大橋局結合國家和地方的預報,自主研發了一套環境綜合監測系統,對橋址海域的天氣和海況進行實時監測。

項目建設以來,中鐵大橋局根據現場作業需求,在橋梁沿線布置了5颱風速儀、2臺波浪儀、1臺海流計,對橋址處風環境、波浪要素、海流實時監測,同時利用雲計算中心製作展示網頁,實時發布各種監測數據。多年的實踐證明,這些監測及預測數據為施工人員選擇天窗時間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這之前,國內對複雜海域跨海大橋的風、浪、流監測及大尺度結構波浪力的原位測試幾乎是空白,少有經驗可借鑑。」劉科介紹,「在這幾年裡,我們通過現場實測、數值模擬等辦法,積累了大量數據。風、浪預測方法還可以應用於受局部場地影響明顯的橋梁施工區域,例如山區峽谷地帶風速預報。」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世界上首座在如此複雜的風浪湧環境下建設的海峽大橋,據統計,在大橋建設過程中,通過科技創新,平潭橋已獲得專利73項(其中發明專利31項),正在申報專利136項;發表論文62篇(其中EI共18篇,SCI共4篇);獲得省部級工法6項,企業級工法26項,正在申報湖北省工程建設工法11項;獲得社會力量獎6項,通過科技成果評審9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7項,國際先進水平2項。建設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還有形成的複雜海域公鐵兩用大橋建造成套技術,都將對今後類似橋梁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這也使得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成為我國橋梁建造史上一座新的裡程碑。(邢影 於淼 記者 謝開飛)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建橋禁區中的奇蹟,世界最長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全面通車
    【環球網報導】12月26日,我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面通車。「7年付出,在這一刻我覺得全都值了。」中鐵大橋局副總經理張紅心看著緩緩駛出的列車,禁不住感慨。
  • 世界最長公鐵跨海大橋建成通車
    12月26日,福州至平潭鐵路(以下簡稱福平鐵路)將開通運營,中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迎來全面通車。福州至平潭鐵路。中鐵大橋局供圖  福平鐵路自福州站引出,向東南經福州市長樂區,以橋梁跨越海壇海峽至平潭島,線路全長88公裡,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
  • 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開通運營
    原創 中鐵大橋局集團 中鐵大橋局集團12月26日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我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大橋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開通運營作為新建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也是合福鐵路的延伸、京福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五峰山長江大橋進入通車準備,填補世界高速鐵路懸索橋空白
    一起來了解——11月30日,由中鐵大橋院集團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中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順利結束連(雲港)鎮(江)高鐵聯調聯試任務,開始進入年底前的通車準備。
  • 這座中國大橋填補世界空白!
    ▲五峰山長江大橋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是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設計為公鐵兩用,全長6.409公裡,主橋最大單跨1092米。4線鐵路+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鐵路設計行車時速250公裡,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裡。
  • 距臺灣最近的跨海大橋全線合龍貫通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是連接長樂副中心城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快速通道,是我們中國第一座公鐵兩用跨海峽大橋,大橋建成後,將成為當今世界最長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而就在剛剛,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傳來了好消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線合龍貫通啦!據澎湃新聞報導,2019年9月25日,澎湃新聞從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傳媒中心了解到,當日上午9時45分,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鼓嶼門航道橋上長17.5 m、寬36.8 m、高15 m、重473t的合龍段鋼桁梁,被架梁起重機穩穩地提升到設計位置並同合龍口兩側已架鋼桁梁節段精準連接。
  • 【超震撼】臺灣中天電視臺《新聞龍捲風》聚焦平潭公鐵大橋!中國造橋技術,美國人都讚嘆不已!(附視頻)
    >臺灣中天電視臺《新聞龍捲風》聚焦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中國造橋技術,‍‍視頻:臺灣中天電視臺《新聞龍捲風》聚焦平潭公鐵大橋‍航拍視頻(超震撼):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首孔簡支鋼桁梁架設成功‍臺灣中天電視臺
  • 平潭公鐵大橋完成最後澆築,平潭段實現全部貫通!
    提示:點擊上方↑↑↑平潭財哥關注更多搞笑視頻7月17日早,由中國鐵建大橋局集團承建的福平鐵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北東口水道通航孔橋公路梁合龍段完成最後澆築△戳視頻,看大橋震撼建設歷程姓名: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綽號:「海上飛虹」身長:16.34公裡家庭住址:起於福建省長樂市松下鎮,經過四座島嶼後到達平潭島特長:我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身體組成:下層設計為時速200公裡的雙線I級鐵路,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裡的六車道高速公路
  • 擱置半個多世紀才動工的這座大橋要通車了,我國又填補一世界空白
    眼下,五峰山長江大橋已經開始進入年底前的通車準備。在題圖中這座美麗壯觀的千米大跨度懸索橋上,鐵路部門以不同時速、不同車型、多線並行等方式進行了反覆測試。此前虎門大橋被風吹得上下擺動的事情想必大家還記憶猶新吧。試想下,如果橋面抖動成那樣,鋼軌也必然會變形扭曲,這樣的軌道上又何能通知火車,更無論高速列車了。但懸索橋對中國而言,技術是越來越成熟,施工也是越來越順暢,不得不說,在需要大跨度橋梁之時,它確實是時下最好的選擇。
  • 再現「基建狂魔」,中國將建世界最長跨海高鐵,再戰工程極限!
    幾十年前,我國經濟和城市建設都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經濟也迎來了質量的飛躍,特別是基礎設施方面,十幾年間中國的交通網絡遍布全國,挑戰工程極限的大工程雨後 就去年開通的世界級超工程港珠澳大橋而言,全程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是中國交通史上最複雜、建設要求和標準最高的工程之一,英國衛報也表示「新世界七大 正因為出現了一個項目「奇蹟」,中國才在外國媒體口中成為了
  • 中國多條鐵路同日通車或開工 「選日子」有什麼講究?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電 題:中國多條鐵路同日通車或開工 「選日子」有什麼講究?  中新社記者 王慶凱  銀西高鐵開通、福平鐵路開通……12月26日是個好日子,中國多條鐵路都在當天通車。  一位交通業內人士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年底各地集中通車是歷年慣例,今年事、今年畢。
  • 這兩天全國那麼多鐵路地鐵通車或開工 ,「選日子」有什麼講究?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電  中新社記者 王慶凱  銀西高鐵開通、福平鐵路開通……12月26日是個好日子,中國多條鐵路都在當天通車。  一位交通業內人士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年底各地集中通車是歷年慣例,今年事、今年畢。
  • 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獲國際橋梁大獎
    6月7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召開的第27屆國際橋梁大會(IBC)上,二航局參建的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被授予「喬治·理察森獎」。      「國際橋梁大會(IBC)」是美國主辦的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國際橋梁學術會議,迄今已成功舉辦了26屆,共設有5項工程獎。
  • 珠海洪鶴大橋通車,填補世界大跨度串聯斜拉橋建設的空白
    珠海訊12月15日上午11時,經過四年的建設,由廣東珠海交通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大橋局參建的珠海洪鶴大橋正式通車。自建設以來,洪鶴大橋項目經歷了超強颱風「天鴿」和「山竹」的挑戰和洗禮以及新冠疫情影響。面對困境,項目團隊制定詳細施工方案,堅持防疫復工兩手抓,克服了全水上高空作業,大風、暴雨、颱風、疫情等多種不利因素,實現一系列施工節點勝利,最終建成通車。據本報記者了解,珠海洪鶴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度串聯式斜拉橋,其主跨長度比港珠澳大橋的青州航道橋主跨458米還要長,填補了世界上大跨度串聯斜拉橋建設的空白。
  • 【寫吧69】陳睿軒 | 海峽落長虹,兩岸盼夢圓——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遊記
    瞧,遠處一座美麗的大橋橫跨在廣闊無垠的大海上,像一條巨龍飛架在兩岸,又像一道美麗的彩虹穿梭在雲霧間,多麼雄偉壯觀!它就是我們平潭的第二座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今年國慶節,爸爸懷著激動的心情帶著我和媽媽、外公一起去領略大橋的雄姿。
  • 杭州灣跨海鐵路大橋鑽探全面啟動
    杭州灣跨海大橋效果圖(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武漢12月22日消息(記者黃炎秋 通訊員吳茜)記者從中鐵大橋院獲悉,12月22日,由中鐵大橋院與中國鐵設聯合體勘察設計的通蘇嘉甬鐵路控制性工程——杭州灣跨海鐵路大橋鑽探全面啟動,該橋建成後將成為杭州灣大灣區又一標誌性工程。
  • 穿過「世界級風口」的鐵路通車
    穿過「世界級風口」的鐵路通車26日上午從福州到平潭的福平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世界最長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也同步投入使用中國在工程建設領域又寫下一項新的紀錄福平鐵路全長88公裡,設計時速200
  • 設計運營速度最快負荷最大的懸索橋 五峰山長江大橋有哪些硬科技
    12月11日,經過時逾五年的艱苦奮鬥,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連鎮鐵路五峰山長江大橋鐵路正線通車運營。五峰山長江大橋全長6.409千米,主跨1092米,上層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為100公裡。下層為四線鐵路(正線2線,預留線2線),正線設計時速為25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