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這套軍服魅力到底有多大?竟讓40多國軍人都對它愛不釋手

2021-02-23 天下有警

去年上映的電影《芳華》轟動了整個華語影壇,讓無數人都為之感動。這部電影裡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細節便是那多次出現的65式軍服,連帶著那個年代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讓不少老一輩人陷入感慨和回憶。那是一段燦爛的崢嶸歲月,下鄉知青的年輕與美好令所有人回味無窮。電影裡常常出現的65式軍服,也是那一代人共同的回憶之一。

一個軍人的象徵有軍服軍裝,軍人們每天穿在身上,來表現出昂揚的精神面貌。軍服的重要性對於軍人而言是不言而喻的,好看又實用。其次對於展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風貌的作用也非常突出,各個國家的軍服必須能呈現自己國家的文化和特色。那麼我們國家的65式軍服,也是這樣的存在。設計簡單明了,運用衝擊性的色彩搭配來給人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以形成良好的視覺感受,極具美感;其次最重要的便是實用性,布料結實不易碎,非常適合那個年代需要勤奮刻苦勞作的人們和軍人。

1965年時,55式軍裝隨著軍銜制的廢除而一併退出了歷史舞臺。黨和中央呼籲全軍向老紅軍精神看起,官兵僅以口袋區分,兵種僅以顏色區分,兼具常服和禮服的特性的簡約復古軍裝65式軍服誕生了。65式軍服僅採用五星徽章和紅色的領章來代替傳統的肩章軍銜、作為軍人的標誌,幾乎取消了其他所有的用以劃分兵種標誌。這種大刀闊斧的設計突出了中國特色,無需過多辨別流程,這一看就是中國軍裝。那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年代,是一個人人謀發展搞生產的年代,人民子弟兵皆穿著65式軍服,體現了軍民一心的良好社會狀態。"統一著裝"消除了表面的階級和地位差異,無論你是一名普通的士兵,還是連長、師長,又或者是軍長和司令將軍都是穿著規制一樣的65式軍服,大家一視同仁,共同建設我們的家園。

那時老百姓們都親切的稱呼身著65式軍服的人為"最可愛的人",它憑藉簡單明了的設計不僅吸引了那個年代人民子弟兵們的喜愛,還在民間流行起來,擁有一套65式軍服是所有人的共同理想。
而且恰巧因為它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非常適合大批量生產,所以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和歡迎。中國軍人穿著這套軍服在戰場上英勇作戰,戰場上中國軍人樸實卻又凸顯特色的身影給各國士兵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生產工藝改善

65式軍服的特點是簡約大方,製作工藝非常簡便,與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然而起初的情況卻並非如此。在65式軍服最初生產的時候,紡織技術尚有欠缺。生產相應的布料存在著諸多困難的地方,例如65式軍服中包含的"國防綠"只能採用一種恩草綠的士林染料進行染制。

棉質軍服存在著軟塌、褪色和縮水以及不易清洗晾曬等諸多缺陷,成為了當時生產廠家的一大困擾。不過1969年以後,這樣的局面隨著我國化纖工業的發展,65式面料轉向採用鼎鼎有名的"的確良"及其他化纖面料後,這些問題都很順利地得到解決了。
提到這裡,那麼就不得不順帶提一下"的確良"這種風靡一時的面料。七、八十年代的老一輩人對它是非常熟悉的,"的確良"是一種化纖面料,特性是滑爽挺刮和易幹耐穿,而且不需要熨燙,顏色非常鮮豔且不容易褪色。在當時若擁有一件的確良襯衫,那一定是非常時髦洋氣的,大家都會羨慕你。因為在的確良之前,中國老百姓都統一穿著灰土色調的粗布粗衣,毫無美觀或特性可言,而鮮豔的洋衫的確良能帶給習慣了單一灰暗的老百姓一次巨大的視覺衝擊。

在那個生產力還不發達的年代,65式軍服完全滿足了當時物質資源緊張但卻需要全面備戰的特殊環境的需要,它可以通過簡單的製作而實現大規模大批量的生產,讓軍隊和民眾都可以穿上簡潔好看的65式軍服。雖然說後來65式軍服被時代淘汰了,但可以說它很好地完成了自己在特殊時期的歷史使命。
三、出口國外事實是六五式軍裝不僅在國內流行,還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地流行起來。俄羅斯在雜誌《軍事檢閱》中猜測,中國的65式軍服或許是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的軍服,因為它或許生產了九億套。而這個數量是遠超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其實這個估計的數量也挺保守的,因為65軍裝首先進行了海量儲備以便於大規模作戰,而且後來已經廣泛流行於民間、進行商業生產,其次還有大量的儲備用於出口。出口的65式軍服中有相當部分是作為援助出口到國外的。根據現有資料的統計,在世界範圍內一共有40個國家的軍人身著過65式軍服。1985年,隨著85式軍服的出現及服役,65式軍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中國的六五式軍裝在世界軍服發展史上佔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我國一直是第三世界的強大主力軍,因而我國當時也對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爭取獨立自由的鬥爭給予了大力的幫助和支持。其中就包括向第三世界國家輸出了65式軍服等諸多軍事裝備,由此既樸實又耐用的65軍服大量地走出國門在世界面前亮相。
其中越南人民軍接收了我國支持的65式軍裝,然後將其稍加改動當作自己軍用的服裝。與此同時東南亞很多紅色遊擊隊也穿著65式為民族解放而戰。65式軍服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就連在非洲,65式也憑藉它樸實耐用的優良特性而深受當地人的喜歡。90年代有中國商人曾在非洲見過當地人穿著65式軍服進行勞作,真是一樁趣談呢。雖然65式軍服早已不再流行,但它是70、80年代的人們共同的回憶,是一段青蔥歲月,是一段奮鬥的美好年華。

-END-

大家都在看

糊塗的航母艦長:為掩蓋事故,導致4500萬美元艦載機墜海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印度評價中國新營房,太舒服了對士兵不好

美國解密檔案:除了蘇聯軍隊,誰都不是解放軍的對手!

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

點擊下方「在看」支持作者👇

相關焦點

  • 65式軍服,服役20年生產9億套,寮國柬埔寨為何也爭相求購?
    軍服是一國軍人的象徵,我國軍服向來簡潔樸素,追求實用,這也側面反映了中國軍隊特色。 近幾十年來,軍服中最受歡迎的是65式軍服,連同改進版本的71、74、78式三版軍服一同實行了1965-1985整整20年,是我軍裝備數量的制式軍服。
  • 軍服收舊規定放寬!看解放軍的軍裝有多帥
    《條令》刪除了舊版中作出「軍人退出現役時,應當將標誌服飾上交」的條款。 軍裝到底有多帥!軍服,顧名思義,軍人的服飾。由於軍人帶有獨特的職業風格,軍服也由此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陳毅「詩意」概括
    校服最初的樣式是由小八角帽,開襟敞口的衣服組成,領子上有兩枚紅領章。後來,這身校服便成為中央蘇區的統一軍服:上衣為灰色中山裝;軍帽是八角帽,帽徽為紅布五角星;軍上衣是立翻領,4個帶蓋加扣的明兜,領口上綴一副紅布領章;下裝是有插手口袋的西裝式軍褲,打綁腿。趙品三由此成為中國工農紅軍軍服的主持設計者。  後來的諸多影視作品及歷史資料中,軍服的顏色也一變再變。
  • 央視調查發現色情從業人員穿07式軍服接客(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焦點訪談):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說,軍容就代表著軍風。2007年,我國現役軍人統一換發了07式軍裝。2009年,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頒布了《軍服管理條例》。嚴格規定非軍人禁止穿著軍服。然而,近日,軍隊和地方相關部門發現,市場上竟然存在訂製和隨意出售各種軍服,甚至包括最新式的各兵種的服裝,它的源頭在哪裡呢?《焦點訪談》為此展開調查。
  • 美軍將改回二戰軍服,與德軍軍服比,誰完勝?
    這套軍服為粉棕色褲子配深橄欖綠色夾克,被稱為「粉綠」軍服。(圖源:VCG)之後的8年內,所有官兵都必須穿上這套軍服。(圖源:VCG)        許多人認為,「粉綠」軍裝是美國陸軍史上最漂亮的軍服,它似乎得到了很多軍人的支持。(圖源:VCG)
  • 那些年熱播的軍旅劇,軍服穿幫鏡頭竟這麼多...
    △ 這張劇照中有兩個明顯的錯誤:一是女軍人的帽子不對。55式女夏帽是無沿帽,而不是解放帽。二是四位軍官都錯誤紮上了帆布腰帶。在55式軍服中帆布腰帶是士兵扎的,軍官外腰帶是由皮革製成。肩章、領章底色被稱為軍種色,一共有三種:正紅色(陸軍、防空軍、公安軍),黑色(海軍),天藍色(空軍)。肩章、領章底色應是一致的,要麼都是紅色,要麼都是藍色。
  • 軍報解析07式預備役軍服與現役軍服四大區別
    上述兩部分人員自1983年開始,集中活動期間一直按規定穿著軍服。  根據預備役部隊的任務特點,為陸軍、空軍、第二炮兵預備役軍官每人配發1套春秋常服,海軍預備役軍官每人配發1套白色春秋常服和1套藏青色春秋常服,另外,每位預備役軍官配發1套短袖夏常服、1套夏作訓服,不配發禮服、冬常服、常服大衣等服裝;每位預備役士兵配發1套夏作訓服。
  •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穿的真是美式軍服?
    儘管有了西式風格的肩袢與腰帶,但該形制的軍服有一點特別地與西式軍服不同,與影視中楚雲飛們那身行頭不同,即它的領子是與之前的中山裝式軍服一模一樣的立領,依然是緊緊地封閉著扣系在一起,並沒有如西服那樣的翻領,襯衣(可有可無)完全隱藏在密封的嚴嚴實實的軍服裡面並不外露,因而也根本用不著領帶。另外它的肩部只有布質的軟肩袢,沒有電視劇中楚雲飛那樣的硬質肩章。
  • 電視劇中的軍服都犯了哪些錯誤?
    但出於各種原因,影視劇中仍然難免有些穿幫鏡頭,特別是在一些軍事題材作品中,軍服的錯誤時有發生,尤其是我軍55式軍服最容易出錯。比如,這張照片就有兩個錯誤:一是女軍人的帽子不對。55式女夏帽是無沿帽,而不是解放帽。
  • 不一樣的德國軍服
    特別是在軍服迷眼裡,德國二戰軍服更被譽為實用與美觀最完美的結合,既擁有古典軍裝的形式美感又符合實際戰鬥的需要。綜觀整個二戰期間,再沒有一個國家的軍裝能做到如此。與魏瑪時代的制服相比,二戰時期制服的下擺更短,剪裁更合身,以適合士兵花費更多時間待在機械空間中。在裝備上,德軍大量列裝防毒面具,普及程度驚人,顯示了德軍為士兵負責的精神。 德國傘兵軍服一直是眾多軍服愛好者眼中集大成之佳作。早先傘兵的著裝是戰鬥服——裝具——罩衫——傘具,頭盔的帽簷比普通頭盔要短,裡面墊有厚厚的吸水海綿橡膠,頭盔外面還可以再套一個布帽罩。
  • 作為一個國中國,梵蒂岡有什麼魅力呢
    說起梵蒂岡這個國家,大家一定會覺得非常的神奇,作為一個袖珍國,梵蒂岡的人口連一千都不到,土地也僅僅有不到半平方公裡,相比之下,我國就是一個村子都比這個國家要大上不少,不過雖然梵蒂岡的國土少,人口少,但是人家的人均GDP高,在二零零七年的時候,梵蒂岡的人均收入就已經達到了七萬多美元,可以說是幸福指數最高的一個國家了
  • 上世紀最經典的兩款軍服——解放軍65式軍服和美軍M65風衣
    軍服呈草綠色,軍帽上有一顆紅色的五角星,軍服的領子上佩戴一副紅色的四邊形領章,正應了當年樣板戲中的一句唱詞:「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掛兩邊。」鮮紅的帽徽和領章著重渲染和強調了中國軍隊的革命色彩。65式軍服是一款世界上罕見的極簡主義軍服,裝備我軍前後超過二十年,具有極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也對許多第三世界國家軍服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地影響。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演進史話
    海軍幹部軍服有四個挖袋。海軍官兵的軍服設有夏季上白下藍和冬季全藍服兩種,用料均為棉平布。空軍幹部軍服也有四個挖袋,式樣與戰士的基本相同。女式軍服有夏季連衣裙和冬季列寧服兩種。帽子、服裝顏色與所在軍種男軍服相同。  1950年8月,中央軍委批准陸軍團以上幹部和海空軍營以上幹部、空軍傘兵、海軍艦艇部隊及海校學員冬季著呢服,改善了部分軍人的軍容儀表。
  • 抗戰中的日本陸軍軍服到底什麼樣子?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閒來無事看了幾部關於抗戰的老電影,發現老電影中日軍軍裝的考究竟然比現今絕大多數的抗戰題材影視劇裡都要好的多,有感而發寫一篇關於抗戰中日軍軍裝的文章,給票友做一個簡單的小教程,以後就知道哪些是神劇,哪些是花了心思的好作品了。
  • 展示國威軍威的軍服文化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當過兵的人,軍服是一輩子的記憶。 軍服,以其特有的雄壯美徵服了無數人的心靈。陽光帥氣的軍服襯託著風華正茂的軍人,給人以英姿颯爽、朝氣蓬勃之感,讓任何流行時裝都顯得黯然失色。軍服作為一種有著獨特蘊涵的文化現象,引來不少學者的關注與研究。
  • 漲知識|電視劇中的軍服都犯了哪些錯誤?
    比如,這張照片就有兩個錯誤:一是女軍人的帽子不對。55式女夏帽是無沿帽,而不是解放帽。二是帆布腰帶不對,帆布腰帶是士兵扎的,軍官外腰帶是皮革的。軍官戴大簷帽時,扎武裝帶(佩斜挎式肩帶);戴解放帽時不佩肩帶。真實的55式軍服,女軍官和女學員都戴無沿帽、扎武裝帶。
  • 電影《八佰》,終於讓士兵們穿對了軍服
    文章來源:好奇實驗室ID:haoqishiyanshi作者:好奇君編輯:卝生這兩天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昨天上映的日子,恰逢周末,好奇君已經在朋友圈裡看到很多人都打算要去電影院看了。沒有翻領,沒有領帶,軍服都是立領的。抗戰時期的周恩來和黃麒翔所穿為當時的標準軍常服軍裝對軍人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容不得半點玩笑。
  • 越南的奧黛,女孩標配,與中國旗袍,到底有多大的不同?
    奧黛幾乎成為了越南女性的標配,從外形來看,越南奧黛與中國旗袍非常相似。那麼,二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又有多大的不同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聊聊越南與中原王朝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特殊關係。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越南曾經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了東方六國以後,並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
  • 軍服展覽:戎裝在身·軍魂永存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這位80後的大哥對軍用物品有很深的感情,他的第一件藏品就是伴隨自己兩年軍旅生活的軍服。 榮譽證書 因此,每一款軍服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1927年8月1日,在「南昌起義」的時候,我軍穿的是國民革命軍的服裝,只是系上一條紅領巾予以區別;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初期,我軍的服裝沒有太大變化,大多都是用粗布做成的灰色中山裝;40年代後期,我軍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統一把草綠色確定為軍服的顏色,帽子改為有一個小帽簷的解放帽,左胸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
  • 這款軍服服役20年,曾火遍大江南北,引領一個時代的潮流
    早在土地革命戰爭初期,部隊其實都是沒有制服的。而直到1929年紅軍解放長汀後,紅四軍前委才決定用繳獲來的布匹趕製了4000套軍裝出來,而這也成為了紅軍首次在一個軍的部隊裡有了統一的軍服。後來,軍服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改變,幾乎每十年左右就會進行一次更新,而這其中最受軍民歡迎的就要數65式軍服了。65式軍服是服役時間最長的一款軍服,服役時間長達20餘年,當時在國內外都有很大的影響力,這款軍服樸素且實用,以為了我軍戰士作戰訓練方便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