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同學們,大家好!
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部分同學都有了上網課的經歷。作為祖國的未來,同學們有必要儘早接觸最新的現代科技知識。但是,同學們知道怎樣遵守網絡空間秩序,行走在網絡之中又如何保證自己的安全呢?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和大家談的「文明上網,安全上網」的問題。
網絡空間屬於公共空間,網絡秩序也是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於現實生活,網絡空間是虛擬空間,充斥著大量虛假、不實和不健康的信息,如果不能做到「文明上網,安全上網」,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極易受到不良影響甚至是嚴重的網絡欺凌。
接下來,讓我們通過一些司法案例來學習如何做到「文明上網,安全上網」吧。
案例一
不聽勸告沉溺網絡,
步步深陷墮入深淵
十四歲的韓某從小就迷戀網絡,家人越是勸告越是不聽,到後來甚至發展到通宵到網吧打遊戲。2018年3月,因無錢上網玩遊戲,韓某先後兩次夥同其他幾名網吧「好友」搶劫四名被害人現金480元並將被害人毆打致傷。
案發後,韓某在父親陪同下自首,法院認定其行為構成搶劫罪,因有自首情節和系未成年人,最終判處韓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並禁止其在一年的緩刑考驗期內進入網吧。
法官提醒
同學們上網要有益身心健康,不可瀏覽不適宜未成年人的網絡信息,不能迷戀網路遊戲,要管理好自己的上網時長,不能沉溺於虛擬空間。否則,一旦染上網癮不止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很有可能發展到像案例中的韓某一樣為了籌錢去網吧而墮入犯罪的深淵,悔恨終身。
案例二
不加辨別信任QQ好友,
私見網友掉入可怕陷阱
十三歲的小莉是一名初一學生,學習以外經常在QQ上認識朋友。一次,有一個叫「李丹」的人主動添加她為好友,她看了一下對方的信息,女,13歲,和自己是同齡人,於是通過了好友驗證並經常熱聊。「李丹」向她介紹一種變漂亮的儀式,小莉很感興趣,「李丹」告訴她這種儀式需要一個中年男人來配合她才能完成。讓小莉感到神奇的是,不多久就有一個網名「天空」的中年男人申請加她為QQ好友,並聲稱自己會做這種讓人變漂亮的儀式。於是,小莉輕易就與「天空」約見了,約見之後才發現這種變漂亮的儀式卻是一場讓她害怕一生的噩夢。原來,13歲的「李丹」和43歲的「天空」是同一個人富某。此後,富某以此威脅小莉,並在後來三次與小莉發生關係,直到懵懂無知的小莉懷孕被家長發現才案發。
富某最終被法院判處強姦罪,並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法官提醒
同學們可曾記得,自我們懂事時起,爸爸媽媽就會告誡我們不要同陌生人講話,不要把自己的家庭信息告知陌生人,以免被別有用心的壞人利用。同樣地,網絡空間作為一個虛擬空間,充斥著大量的虛假、不實信息,網友的身份是否真實?同學們很難辨別。即使網友身份真實,那麼網友是否別有用心?同學們又能否有所判斷。因此,大家要謹記,不要輕易地在網絡上洩露自己的信息,更不要輕易地相信網友的信息,約見網友一定要如實告知家長,聽取家長的意見。
案例三
不傳播網絡存疑小道消息,共建綠色文明網絡空間
2018年9月17日,趙某在其微信初中同學群內看到四段關於殺人、指認現場的視頻,並在該群內聽到「某某小區殺了七個人」的音頻。當日晚上,趙某在明知是虛假信息的情況下,仍然將看到的四段視頻轉發至其高中同學微信群組,為了讓人信以為真,趙某編寫了「某某小區一家七口被殺,就是為了訂婚彩禮28萬,女方退婚一分不退,男方一氣之下把她一家人都殺了」的虛假信息。這些虛假信息被微信群內其他人大量轉發、傳播,引起了廣大群眾的恐慌和不安,引發大量不明真相的網民等對區域治理和治安環境不滿,嚴重擾亂社會秩序。
最終趙某被法院判處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並被判處拘役四個月。
法官提醒
對未經證實的小道網絡信息,同學們要做到不信、不傳、不散播,共同維護網絡空間秩序,做文明守法小網民。此外,我國刑法還規定,在疫情防控期間,編造虛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虛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上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定罪處罰。
法學園地
2017年6月1日,我國正式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用以維護網絡秩序和保障網絡安全。
2019年10月1日,我國《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正式施行,用以保護兒童個人信息安全,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我國刑法中也規定了諸多條文,對網絡犯罪行為進行嚴厲地打擊。同學們在課餘期間,應多從書本或網絡上學習法律知識,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做新時代合格公民。
最後,讓我們一起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文明安全上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做現代科技的主人。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
文字:汪波 章玉娟
原標題:《「圓桌派」少年家事普法專欄第2期 | 文明上網,安全上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