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大結局:那個對你最「壞」的人,卻是最愛你的人

2021-02-08 家長微課堂

《少年派》大結局了,劇中的這樣一幕刷屏朋友圈:

高中課堂上,化學老師正在講課,卻不時地被底下的手機鈴聲打斷。

老師忍無可忍,放下手中的粉筆,讓一名男學生把手機交上來。

男同學卻振振有詞:學校規定不許沒收學生手機。

片刻沉默後,老師開口說道:

「我也想說服自己,何必呢,何必那麼不近人情呢?

想玩就玩吧,大不了,再玩幾個月,我們就相忘於江湖了,你玩你的手機,我念我的經,眼不見為淨,反正也是掙我那點工資,我犯得著為那點錢,跟你們較勁嗎?

你將來大富大貴,也不會帶我分錢,你將來成為階下囚,也賴不著我。

可是我還是說服不了我自己。

我站著,你們坐著,我講課,你們聽課,你們喊我一聲老師,我就得對得起這個稱呼,對得起這個職業。

屏幕前的我,也被老師平靜語調下的「愛之深責之切」打動了。

要知道,這位老師就在不久之前,還因為手機的事和學生發生衝突。

學生衝動之下跳樓,幸好樓下有防護網沒受什麼傷,但還是引發了軒然大波。

她不僅要面臨各方指責,還被撤掉了年級組長的職位,一度感到心灰意冷。

而且,她做的一切也不被學生理解,學生們送她「地獄田」的稱號,可是她依然無法對學生上課玩手機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為她是一個老師,教學授課是她的一份職責,她過不了心裡的那一關。

這位老師,是我們現實中許許多多老師的縮影。

他們恪守「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認真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用嚴厲的面孔指出他們的錯誤,糾正他們的言行,幫扶他們的成長。

他們不為錢,也不圖學生將來的回報,只想對得起那一聲「老師」的稱呼。

可是,這樣的老師都是「費力不討好」,或許要等到若干年之後,學生們吃盡了生活的苦頭,才會意識到:

原來,那些對他們最嚴厲的老師,願意管他們的老師,才是愛他們最深的。

像《少年派》中這樣的老師,如果來到我們現實生活中會怎麼樣?

答案只有4個字:慘不忍睹。

今年1月,河北邯鄲的徐老師對遲到的學生進行處罰。

家長們很不滿,跑到學校指責和質問,學校迫於壓力,將徐老師開除。

這些家長在憤怒地質問徐老師「不配為人師表」的時候,並不知道幾個月前,徐老師還在朋友圈裡寫道:

「遇見可愛的你們」

「幹著班主任的活,操了一顆當媽的心。」

「嚴管你,不是老師要求高,而是這個社會的要求越來越高;老師不理你,才是真的放棄你。」

小編相信應該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他們往往又同時希望孩子不要聽到一句重話,不要受到一點懲戒,不用遭遇一點波折。

但這怎麼可能呢?老師不是神,不可能只靠溫言細語,就感化一個頑劣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批評不得,讓老師怎麼教育?

「家裡的小祖宗,自己都不忍心打罵一句,老師怎麼能夠替我教育?」

我的一個當老師的朋友 說:

「現在的老師,真的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了。

在我們當學生的那個年代,課堂上對學生特別嚴厲,對於不認真聽講的學生,甚至被老師用教鞭抽過屁股、打過手掌,但是後來,這些學生都成才了。

可是現在不能這樣做了,你教好你的書就行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千萬不要對學生太嚴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老師這個職業已經變成了全民監視的角色。

入學前先問學校有沒有監控,放學後每天問孩子有沒有被罵,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老師就成了第一個懷疑的對象。

什麼時候我們對老師的信任變成這樣了?

中國古代的私塾裡,每個家長都會送先生一把戒尺。

在管教調皮學生上,先生擁有絕對的權力,要是孩子被先生打了手心或者罰站,家長還要提著肉去感謝先生的照顧。

父母氣勢洶洶地去找老師算帳,為孩子「討回公道」,看似贏了老師,其實是犧牲了孩子的前途啊。

就像那篇《別逼老師放棄你的孩子》的文章裡寫的:

孩子在學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績差,不是常被老師叫去辦公室,不是常被請家長,而是老師不再注視TA。

TA做了什麼都不會在意,被老師完全放棄的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絕對是灰暗的。

很多時候,不是老師想放棄孩子,而是被家長們逼得不得不放棄孩子。

好老師是什麼樣子?

我想,絕不是一味寬宥,永遠對學生慈眉善目,而是如一位媽媽在寫給孩子的信裡所說的:手持戒尺、眼中有光。

就像于謙主演的《老師好》中那位苗宛秋老師,他不苟言笑,對學生毫不客氣,只要被他逮到有不規矩的行為,就會被罰站。

他還擦掉女學生的口紅,命令所有學生不許燙髮化妝。

對誰都懶得管的「刺兒頭」,他從來沒有放棄,一直用不好聽但充滿關切的話勸導。

學生們一開始也不理解,抱怨連天,還用各種手段報復他。

但頑劣的性子的確收斂了許多,逐漸開始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多年之後,學生們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在各行各業成才。

他們由衷地感激苗老師,感激他的嚴厲和不近人情,才讓他們在那個最躁動最叛逆的年紀裡,沒有跑偏。

小編依然記得,我之所以會走上寫作這條路,和我當年的老師離不開關係。

我作業沒有寫完,老師會罰抄三遍;

我課文沒有背誦好,就要被「留學堂」;

甚至我作文裡面的一個個錯誤,都會被老師摳出來,無數次重複,直到不再犯錯為止。

在我的成長路上走過很多彎路,打架、逃學、紋身、染頭髮,但是都有那麼一個個嚴厲的老師不斷嚴厲管教,不斷幫我扶正。

一顆小樹苗,恣意妄為地生長,很容易跑偏,而老師就是那一個不厭其煩把小樹苗矯正的人。

可是,如果我的老師或者苗老師生活在今天,他還能毫無後顧之憂地去管教學生嗎?

也許,在第一次罰站學生的時候,就會被家長投訴吧。

齊齊哈爾一位副校長,在維持課間秩序的時候制止學生高聲喧譁,遭到學生的頂撞和辱罵,導致衝突。

副校長說:「我不當老師了,也不慣著你!

事後,副校長被免職調離,學生安然無恙,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廣西南寧,一位老師阻止學生在教室走廊上吸菸,和學生發生衝突,被告到教育局,老師被辭退調崗。

作業多了,投訴;作業少了,投訴。

批評學生,投訴;不管學生,投訴。

出了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只要有家長鬧,最後承擔責任的,就一定是老師。

因為學校和家長的糾紛,很多不在法律的範圍之內,只能協商解決。

而一旦家長的要求沒有達到,繼續鬧事,施加輿論的壓力,學校和相關單位為了息事寧人最後妥協和受委屈的肯定是老師。

老師如果沒有安全保障,誰還願意以身犯險?

既要防止被學生報復,又要擔心家長找茬,最後還聽不到一句公道話,老師每天如履薄冰,膽戰心驚。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能教出有出息的孩子嗎?


電影《全城高考》劇照

我們看看國外是怎麼做的:

在美國,每所學校都建有禁閉室,學校不僅有權將違紀學生關禁閉,甚至可以將之送到少年監管所。

在韓國,有《大韓民國教育處罰法》,允許使用長度不超過100釐米、厚度不超過1釐米的戒尺打學生的小腿。

將懲戒權交還給老師,讓他們堂堂正正地履行職責,不必瞻前顧後畏畏縮縮,才是真正的對我們的下一代負責。

沒有一個孩子是不需要管教與懲戒的,如果由於父母偏袒,導致老師不敢管,未來能管他們的地方,就只有社會,或者監獄。

希望學生和家長們不會太晚明白這個道理:

老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和學生沒有血緣關係,但是願意真誠地去呵護學生,嚴厲管教學生,為學生的點滴進步而喜悅的「外人」。

別讓好老師流血又流淚,別給他們套上沉重的枷鎖,還要求他們舞姿優美。

「好的教育,必定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

好的老師,必定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如果當下做不到理解、感恩,至少不要去傷害、踐踏。

作者簡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新書《我們終將與美好的一切相遇》現已溫情上市!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家長微課堂(ID:jzwkt9):這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也有專業的家庭教育方法。關注我們,您會成為更優秀的父母。

圖片來自攝圖網,經授權使用。

投稿郵箱:1295661197@qq.com

相關焦點

  • 《少年派》大結局:父母之愛,最難的不是付出,而是退出
    《少年派》迎來大結局,」中國式媽媽「王勝男(閆妮飾演),引起了網友廣泛的討論。從女兒林妙妙的儀容儀表到學習成績,王媽媽可謂是「抓大不放小」,事無巨細,永遠在「提醒」永遠在「教育」,被網友戲稱為「親媽的暴擊式嘮叨。」坐姿不對,必須糾正。「小姑娘,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看看你那個坐姿。」
  • 《人不彪悍枉少年》大結局,最讓人心疼的不是黃澄澄!
    侯明昊、萬鵬、張耀等主演青春劇《人不彪悍枉少年》終於迎來大結局,飛車五人組順利參加完高考,各自找到了人生新的航向,果然時代在進步,高考已經不是那座唯一的獨木橋了。《人不彪悍枉少年》不是之前刻板印象裡的青春劇,雖然有高考的壓力,但整個劇情的調子都是輕鬆愉快且向上的,即使學習壓力很大,飛車五人組依然可以滑冰、打電動、去看演唱會。他們的友誼也沒因為高考而扭曲,高考倒計時不到仨月,飛車五人組依然可以一起陪花彪清掃廢料池,幫花奶奶幫寶寶,為開導李漁想辦法。就連叛逆期眼中各種不堪的家長也變得可愛起來。
  • 少年派大結局 四個孩子結局各不同
    少年派大結局上熱搜榜了,那麼少年派大結局是什麼情況?怎麼回事?終於真相了,原來是這樣!最近,由張嘉譯、閆妮、趙今麥等主演的家庭都市情感劇《少年派》正在熱播,該劇圍繞了四個家庭,講述了四個性格各異的高中生各自的成長學習故事,在最新的劇情中,林妙妙選擇了文科,這也讓她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那麼關於這四個孩子的結局,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 別把最愛你的那個人,弄丟了
    記得歌裡有那麼一句話:有個愛你的人不容易,你為何不去好好珍惜。張小嫻說:世界上最悽絕的事是兩個人本來距離很遠,互不相識,忽然有一天相愛了,距離變得很近。然後有一天,不再相愛了,本來很近的兩個人,變得很遠,甚至比以前更遠。所以,有個愛你的人真的不容易,千萬別把最愛你的那個人,弄丟了。1曾經要共度餘生的那個人,如今卻跟餘生沒有任何關係。
  • 「不要把最壞的情緒,留給你最愛的人」
    但我們又對那種親密無間的關係懷有渴求,我們一邊圈在自己的狹窄空間裡,一邊又渴望有人理解自己,愛自己。 我們的人生,就像一幅幅拼圖,少了任何一塊,都不完整,而那個人的存在,就是來填補我們生命中的遺憾的。 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 唐漢霄《少年派》丨致敬所有孤獨迷茫的人回望世間有你才值得被愛
    1編曲《少年派》整首曲子的旋律線非常明確編曲恢弘大氣,悲壯而又偉大,曲子中運用新鮮的電子器空靈而又神秘與其說他是唱作人 倒不如說他是一名「作唱人」在我看來他的編曲作曲造詣的方面要大於其唱的部分也聽過他在《擺渡人》中的《讓你留在我的身邊》的嘶吼闕烈也聽過他在《這,就是原創!》
  • 大結局錢三一沒對林妙妙表白!《少年派》編劇:他十年後才表白
    由張記憶、閆妮主演的《少年派》在7月1日晚上迎來了最後的大結局,父輩基本都收穫了生活的幸福,而年輕一輩則略有些傷感!錢三一考上了清華物理系,鄧小琪上了中央戲劇學院,林妙妙考砸後選擇留在本地報考了江州大學,而考得不錯的江天昊因為事業和林妙妙選擇留在了江州,同樣報考了江州大學。
  • 《風犬少年的天空》大結局:在最沒能力的年紀,遇見最喜歡的你
    最近,熱播劇《風犬少年的天空》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在《風犬少年的天空》中,劉聞欽與狗哥都愛上了李安然。然而,在「自己最沒有能力的年紀,遇到了想要保護一生的人」卻是他們最大的尷尬。他問:「說吧,那個讓你神魂顛倒,從重本線摔到專科線的人是誰?」
  • 別把壞脾氣留給最愛你的人
    對親人不挑是教養在一次訪談中,楊瀾曾問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連這位一向儒雅的哲學家也說:「這個錯誤,我也常常犯。」和顏悅色是深愛的表現愛人,是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卻要相伴最久的人。對愛人的態度,藏著一個人最真實的教養。
  • 《少年派》大結局錢三一未表白,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少年派》播出了大結局,林妙妙和江天昊送錢三一鄧小琪去北京上大學,錢三一不舍地對江天昊囑咐:「昊子,照顧好她」。上車後鄧小琪問:「你為什麼不跟她說啊,跟妙妙表白啊!」錢三一無奈道:「你們都看出來了,為什麼她看不出來呢?悲傷錢三一沒有跟林妙妙表白,這個結局你們滿意嗎?
  • 《少年派》大結局,暴露了五個婚姻真相
    還有人說林妙妙太不懂事,讓人看著就想打她。表面上看,這是一部成長劇,其實,我覺得這還是一部情感劇。裡面幾對夫妻,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相處模式,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了婚姻的幾個真相。妻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一路陪他,做了全職太太,生了兩個可愛的孩子,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中年的時候,男主人公遇到一個很讓他動心的女孩。 但他還是選擇了放棄。他說,只有在妻子身邊,他才能安心睡去,或許別人能夠給他怦然心動的感覺,但心定的感覺,卻只有妻子能夠給他。是的,愛情可以一瞬間就產生,但真情,卻需要用時間來澆灌。
  • 最壞的時光,遇見你
    不過,有一個念頭,倒是深深印刻在腦海裡,那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經歷一段最壞的時光,而不幸中的萬幸是,在這段時光中,你不是一無所有,至少,你還有他。最壞的時光,遇見你越來越發現,這個世界的運行機制很是有趣,有時候你遇到事件A,又因而發生事件B,導致了事件C,最後才發現,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你經歷事件D。
  • 王世均:那個從來不說愛的人,才是愛你最深的人
    即便他不是自己愛的人,但有人分擔,總比一個人孤零零地要強。沒有誓言,只有行動在愛周瑩的這五個男人中,王世均是唯一一個沒有跟她說過「愛」的人,卻是陪伴她最久的人。就像《步步驚心》中若曦和十三那樣,有一個人能聽聽你心裡話,讓你不再感覺孤單無助,就不會如同浮萍,飄在大海沒有去處。所以呀,要珍惜身邊守護自己的那個人。他小心收起自己愛,只為陪伴你一程,這種溫情,不要辜負。
  • 不要把自己最壞的脾氣, 給了最親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有些人脾氣暴躁,但是過後不會記仇,但是別人可能受不了,就算你沒有別的壞心思。有些人不太發脾氣,但是會記仇,這樣的人其實最可怕,把所有的不如意都放在心裡,日積月累,總會爆發。不管什麼性格都有自己的底線,所以不管是什麼事情,都不要用自己的壞脾氣傷害自己最親的人。
  • 是哪些人在看《少年派》? | keyman君愛吐槽
    根據vlinkage緯嶺數據顯示, 《少年派》蟬聯本周播放冠軍,排在第二位的是《帶著爸爸去留學》。 keyman君的身邊人當中,那些父母長輩,孩子都早就大學畢業工作了;而同齡人,都是8090後的年輕人,大多也「還是個寶寶呢」自居,即使為人父母,孩子也很小,可能更為關心社會熱點中的幼兒園虐童事件。
  • 《囧媽》壞脾氣留給了最愛的人
    這部影片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黃梅瑩飾演的盧小花。喜歡她的原因很簡單,我在她飾演的角色中看到了我媽媽的影子,甚至是中國千千萬萬個媽媽的縮影。這部電影雖然口碑褒貶不一,但在詮釋媽媽這個角色上,我認為他做得很好。這部分講述和媽媽相處的過程,帶給我一種新的思考,我們是不是對父母過於嚴苛了,我們是不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最愛的人。但媽媽卻是永遠愛你的。
  • 蔣勳評《紅樓夢》:那個說「上輩子欠你的人」,是今生最愛你的人
    媽媽只好到廚房重新炒了一盤菜,然後對蔣勳說:「我肯定是上輩子欠你的。」 後來,蔣勳老師恍然大悟。原來那個對你說,我上輩子欠你的人,其實是今生最愛你的人。 人活一世,也要問問自己,你要還(huan)這什麼東西。如果一個人很自傲地說,我從來不還別人東西。
  • 最好的客氣給了陌生人,最壞的脾氣卻給了最愛你的人
    作者|明明很多人習慣於對外人客氣,對家人苛刻,這是拿家人當情緒發洩口。然而,為什麼偏偏把負面情緒留給最親密的人?最親密的人是我們最疼愛的人,給予更多的溫柔、寬容和鼓勵不是更好嗎?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這種人,在外面接人待物客客氣氣,無比謙和,可一回到家就變得非常暴躁,對家人非常苛責。把禮貌、溫柔、微笑留給疏遠的人,把憤怒和傷害留給最親近的人,這是不是一種病態?是的,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病。
  •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錯過了你最愛的人,也錯過了最愛你的人
    有人說過,每個人一生中會遇到四個人,第一個是你自己,第二個是你最愛的人,第三個是最愛你的人,第四個是共度一生的人。而這其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足以牽動我們的心。有個女孩曾經問過我,為什麼我愛的那個男孩,從始至終都不能接受我。為了他,我變成了喜歡的樣子,變得更加優秀,可是他還是有不同的方法來拒絕我。
  • 解讀《少年派》:這是一個屬於所有人的故事
    不僅引發大家對影片畫面、技術以及深層寓意的種種討論,網友也紛紛自製「派」海報,而「你更相信哪個故事」這個問題更不斷被提出。  李安導演在影片結束時,拋出了一個看似無奈卻極具深意的問題,「派」用短短幾句話講述了另一個無關乎動物的故事,幾乎所有觀者都陷入到這個問題的思考中。事實上,這也正是這部電影以及原著小說最成功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電影想到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少年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