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訊 李安3D巨製《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已一周,在這一周期間,關於這部電影的評論層出不窮,王力宏、劉嘉玲、舒淇等明星在看過後也為影片叫好助威,包括「3D電影之父」的世界級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近日,卡梅隆在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也盛讚這部新片:「如同夢境一般美麗。」
截至目前,短短一周時間,電影票房已經過億。不僅引發大家對影片畫面、技術以及深層寓意的種種討論,網友也紛紛自製「派」海報,而「你更相信哪個故事」這個問題更不斷被提出。
李安導演在影片結束時,拋出了一個看似無奈卻極具深意的問題,「派」用短短幾句話講述了另一個無關乎動物的故事,幾乎所有觀者都陷入到這個問題的思考中。事實上,這也正是這部電影以及原著小說最成功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電影想到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少年派。
電影源於小說而高於原著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加拿大作家揚馬特爾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而成,之所以這部電影可以成為今年備受矚目並且成績斐然的佳
作,因為小說本身就是一部佳作。它在2002至2004年獲得了包括英國布克獎、德國圖書獎、亞洲/太平洋美洲文學獎等在內的多項大獎,美國總統歐巴馬也稱讚它「這是一本讓人相信上帝的書。」這部曾被譽為「最不可能被拍成電影的小說」,李安導演順利完成了任務。
提到該片的拍攝難度,影評人云飛揚說:「影片中,導演的三大公敵(孩子、水和動物)都在,並且這需要極不平面的哲學維度,才足以支持電影的深度。」甚至有網友表示:「截至目前,或許在華人導演中,只有李安有能力把一部長篇小說完整地放在127分鐘的電影中。」影片中,李安用了很大篇幅展示小說中主人公少年的迷惘和海上的奇幻漂流過程,更難能可貴的是,李安把原著中第三部分——中年派和作家說出的另外一個版本故事,電影中用簡短的篇幅展示了出來,部分業內人士都表示這正是李安的高明之處,讓大家去思考故事的真相。
你相信哪個故事?
影片結尾,中年派講述了另一個故事:沒有任何動物,只是隱喻了一些東西:鬣狗是吃肉的廚子、斑馬是吃肉湯拌飯的水手、派的媽媽是猩猩,而派自己是老虎。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為了生存人類的確可能相互殘殺,影迷在佩服派短時間「編」出新故事的機智的同時,也深深糾結在了這兩個故事中:究竟哪個才是真實的?
李安在影片中同樣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中年派問作家你相信哪個?作家說:「我相信有老虎的那個,因為那個故事更精彩。」不少網友也認同這個觀點。但大多業內人士都比較相信後一個更加「真實」的故事。媒體人雞蛋說:「我毫不猶豫地相信第二個故事,我本能地相信那個態度惡劣的廚子,會在絕境中毫不猶豫殺掉水手和派的母親,以人吃人的方式渡過難關。最重要的是,殘酷的故事或許更接近於現實。」而影評人云飛揚說:「故事的另外一個版本被很多人理解為事實的真相,導演處理得也很恍惚,臺詞間充滿著很多不確定。」
「美麗寓言」寓意向善的信念
故事的真偽見仁見智,但無論哪個故事,都傳達出了其中所蘊含的深意,所不同的只是運用直白的敘述還是藝術的闡釋。雲飛揚說:「無論是殘酷的殺戮版本,還是奇幻的漂流版本,這部電影都會令觀眾思索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少年派在太平洋上的漂流,通過凝視自我的內心發現自我的一切。」導演李少紅說:「李安的高明在於超越現實的敘事,用美妙隱喻兇殘。危險往往與希冀同在,最危險的恰恰是生的希望,因為它告訴你:不能懈怠!」再比如建立信念的過程,電影裡中年派對作家說,相信希望的存在才能堅持下來。還有要記得,無論何時都要記得好好告別,不要留有遺憾……
李安曾說,純真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東西,人生的成長代價有時就是失去純真。在電影中李安始終小心呵護並展示著少年派的純真,但他也一直帶著審視的眼光來看待這段「信仰的試煉」,對於他本人來說,這也是一場艱難漫長的自我探索,但他一直走在相信的路上。李安並沒有把所有深意直接表述出來,就如同他在影片結尾設置的橋段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故事的最後主人公派告訴作家:「這個故事是你的了,你願意怎麼寫就怎麼寫。」這句話也是對每一位觀眾說:這個故事是你的了,你願意怎麼理解就怎麼理解。
本報記者朱秦冀實習記者徐揚
熱片解析
兩個故事都是真的
(資深媒體人張漪)
很多人在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後,會選擇問自己或問別人,你是信第一個故事,還是第二個故事?我沒有選。因為在我心裡,兩個故事都是真的。第一個故事裡既探尋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審視了人類精神與宗教信仰的深度,它帶著一種我們嚮往而憧憬的神性。而第二個故事則是偏「人性」的,展示了殘酷的現實。要問哪個故事高明?當然是第一個,這部電影的篇幅也說明了這一點,但是,如果沒有第二個故事,這部電影便沒有那種讓人慾罷不能的魔力。
而影片最打動人的,那就是在派和虎漂流到岸後,虎躍下沙灘,派以為它會回頭向他告別。他們在一起經歷了如此艱辛的旅程,彼此都曾是對方生存下來的力量。然而,老虎稍作站立,卻頭也不回地鑽進了森林。派為這不告而別痛哭流涕,他說,「我猜,人生就是一次不斷放下的過程,最讓人痛心的是,沒有好好地告別。」
影片中,提及「告別」的有兩處,一處是派一家要漂洋過海,他與女友分別,「那一天的細節我都清楚記著,但偏偏忘記了怎樣告別。」之後便是他與虎的告別。成年後派回望那一段「奇幻漂流」,曾說,「經歷了就經歷了,不需要講什麼意義。」可是,為什麼他還潸然淚下想要一個「好好的告別」?
本片處處充滿著隱喻,老虎,漂浮島、蓮花、動物等,甚至每一句臺詞都是精妙埋好的「地雷」。李安曾說,他與原著小說作者對於「虎」的認識不同,在東方智慧裡,「虎」有很多種解釋。關於「回頭」這件事情,他也曾有一段意味深長的闡述,「我們都是在一路成長,卻不時一路往回看,看一直不變的那些東西,可我們都不大敢承認那些回頭,因為那太無助了。」不能好好地告別,正是我們無法回頭的人生的代價。
搜狐視頻熱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