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少年派》:這是一個屬於所有人的故事

2021-01-09 搜狐網
《少年派》劇照


  華商報訊 李安3D巨製《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已一周,在這一周期間,關於這部電影的評論層出不窮,王力宏、劉嘉玲、舒淇等明星在看過後也為影片叫好助威,包括「3D電影之父」的世界級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近日,卡梅隆在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也盛讚這部新片:「如同夢境一般美麗。」

  截至目前,短短一周時間,電影票房已經過億。不僅引發大家對影片畫面、技術以及深層寓意的種種討論,網友也紛紛自製「派」海報,而「你更相信哪個故事」這個問題更不斷被提出。

  李安導演在影片結束時,拋出了一個看似無奈卻極具深意的問題,「派」用短短幾句話講述了另一個無關乎動物的故事,幾乎所有觀者都陷入到這個問題的思考中。事實上,這也正是這部電影以及原著小說最成功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電影想到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少年派。

  電影源於小說而高於原著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加拿大作家揚馬特爾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而成,之所以這部電影可以成為今年備受矚目並且成績斐然的佳

  作,因為小說本身就是一部佳作。它在2002至2004年獲得了包括英國布克獎、德國圖書獎、亞洲/太平洋美洲文學獎等在內的多項大獎,美國總統歐巴馬也稱讚它「這是一本讓人相信上帝的書。」這部曾被譽為「最不可能被拍成電影的小說」,李安導演順利完成了任務。

  提到該片的拍攝難度,影評人云飛揚說:「影片中,導演的三大公敵(孩子、水和動物)都在,並且這需要極不平面的哲學維度,才足以支持電影的深度。」甚至有網友表示:「截至目前,或許在華人導演中,只有李安有能力把一部長篇小說完整地放在127分鐘的電影中。」影片中,李安用了很大篇幅展示小說中主人公少年的迷惘和海上的奇幻漂流過程,更難能可貴的是,李安把原著中第三部分——中年派和作家說出的另外一個版本故事,電影中用簡短的篇幅展示了出來,部分業內人士都表示這正是李安的高明之處,讓大家去思考故事的真相。

  你相信哪個故事?

  影片結尾,中年派講述了另一個故事:沒有任何動物,只是隱喻了一些東西:鬣狗是吃肉的廚子、斑馬是吃肉湯拌飯的水手、派的媽媽是猩猩,而派自己是老虎。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為了生存人類的確可能相互殘殺,影迷在佩服派短時間「編」出新故事的機智的同時,也深深糾結在了這兩個故事中:究竟哪個才是真實的?

  李安在影片中同樣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中年派問作家你相信哪個?作家說:「我相信有老虎的那個,因為那個故事更精彩。」不少網友也認同這個觀點。但大多業內人士都比較相信後一個更加「真實」的故事。媒體人雞蛋說:「我毫不猶豫地相信第二個故事,我本能地相信那個態度惡劣的廚子,會在絕境中毫不猶豫殺掉水手和派的母親,以人吃人的方式渡過難關。最重要的是,殘酷的故事或許更接近於現實。」而影評人云飛揚說:「故事的另外一個版本被很多人理解為事實的真相,導演處理得也很恍惚,臺詞間充滿著很多不確定。」

  「美麗寓言」寓意向善的信念

  故事的真偽見仁見智,但無論哪個故事,都傳達出了其中所蘊含的深意,所不同的只是運用直白的敘述還是藝術的闡釋。雲飛揚說:「無論是殘酷的殺戮版本,還是奇幻的漂流版本,這部電影都會令觀眾思索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少年派在太平洋上的漂流,通過凝視自我的內心發現自我的一切。」導演李少紅說:「李安的高明在於超越現實的敘事,用美妙隱喻兇殘。危險往往與希冀同在,最危險的恰恰是生的希望,因為它告訴你:不能懈怠!」再比如建立信念的過程,電影裡中年派對作家說,相信希望的存在才能堅持下來。還有要記得,無論何時都要記得好好告別,不要留有遺憾……

  李安曾說,純真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東西,人生的成長代價有時就是失去純真。在電影中李安始終小心呵護並展示著少年派的純真,但他也一直帶著審視的眼光來看待這段「信仰的試煉」,對於他本人來說,這也是一場艱難漫長的自我探索,但他一直走在相信的路上。李安並沒有把所有深意直接表述出來,就如同他在影片結尾設置的橋段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故事的最後主人公派告訴作家:「這個故事是你的了,你願意怎麼寫就怎麼寫。」這句話也是對每一位觀眾說:這個故事是你的了,你願意怎麼理解就怎麼理解。

  本報記者朱秦冀實習記者徐揚

  熱片解析

  兩個故事都是真的

  (資深媒體人張漪)

  很多人在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後,會選擇問自己或問別人,你是信第一個故事,還是第二個故事?我沒有選。因為在我心裡,兩個故事都是真的。第一個故事裡既探尋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審視了人類精神與宗教信仰的深度,它帶著一種我們嚮往而憧憬的神性。而第二個故事則是偏「人性」的,展示了殘酷的現實。要問哪個故事高明?當然是第一個,這部電影的篇幅也說明了這一點,但是,如果沒有第二個故事,這部電影便沒有那種讓人慾罷不能的魔力。

  而影片最打動人的,那就是在派和虎漂流到岸後,虎躍下沙灘,派以為它會回頭向他告別。他們在一起經歷了如此艱辛的旅程,彼此都曾是對方生存下來的力量。然而,老虎稍作站立,卻頭也不回地鑽進了森林。派為這不告而別痛哭流涕,他說,「我猜,人生就是一次不斷放下的過程,最讓人痛心的是,沒有好好地告別。」

  影片中,提及「告別」的有兩處,一處是派一家要漂洋過海,他與女友分別,「那一天的細節我都清楚記著,但偏偏忘記了怎樣告別。」之後便是他與虎的告別。成年後派回望那一段「奇幻漂流」,曾說,「經歷了就經歷了,不需要講什麼意義。」可是,為什麼他還潸然淚下想要一個「好好的告別」?

  本片處處充滿著隱喻,老虎,漂浮島、蓮花、動物等,甚至每一句臺詞都是精妙埋好的「地雷」。李安曾說,他與原著小說作者對於「虎」的認識不同,在東方智慧裡,「虎」有很多種解釋。關於「回頭」這件事情,他也曾有一段意味深長的闡述,「我們都是在一路成長,卻不時一路往回看,看一直不變的那些東西,可我們都不大敢承認那些回頭,因為那太無助了。」不能好好地告別,正是我們無法回頭的人生的代價。

    搜狐視頻熱播劇

相關焦點

  • 解讀李安《少年派》:所有信仰都讓他選擇生存
    前幾天法國文化部授予其文化藝術騎士勳章,法國文化部長稱李安為「打破文化與宗教壁壘」的人,並大讚他在3D技術上的勇敢挑戰。  與此同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被全球的各路媒體衍生出了各式解讀。不管是影片在3D技術上裡程碑式的表現,還是電影中關於哲學、宗教、人性的深刻思考,都足以讓人回味良久。  這次冒險,李安玩轉了一切。
  • 李安不願解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昨日,記者通過郵件採訪了李安,他坦言這部電影拍出來就是讓觀眾解讀的,但自己並不想將自己的解讀公布於眾,因為那樣有標準答案的感覺。  □記者 王峰 實習生 邵凱慧  這個片子有很多模糊的東西  有網友說:「看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個片名時,我以為是風光冒險片,看了第一遍,發現是勵志片,又看了一遍,覺得是驚悚片,在網上看了解讀,後背發涼,原來是恐怖片。」
  • 「過度解讀」《少年派》:奇幻細節超級百科
    第1頁:背景資料:你能想到關於「派」的一切 第2頁:媒體爭議:關於《少年派》的三種主流解讀  (策劃/黃杰 文/Donnern) 因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賀歲檔第一階段的大眾聚焦點,從三部大片對擂的話題,轉移到對這部作品的解讀上——上一次出現這樣的電影解讀熱潮,還得追溯到2010年的《盜夢空間》與
  • 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個血淋淋的故事,背後的真相愈發驚悚
    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對本片理解到了第一層,認識到除了「奇幻漂流」,還有另一個血淋淋的故事。閱讀了一些影評和解讀,理解到第二層,發現「奇幻」故事中的絕大多數情節,都有現實隱喻,這讓故事背後的真相愈發驚悚。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對本片的理解進入了第三層。
  • 李安:解讀《少年派》沒標準答案 拿獎會很有面
    關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解讀,關於影片的信仰訴求,關於特效,關於影片的奧斯卡之路,所有你關心的問題,都得到了安叔一手的答覆。  採訪結束時,安叔特意強調,整部片子拍完到現在,他自己都處在一個很混沌的狀態,自己很用心拍一部希望得到反響的電影,但面對大家的各種求證時,又無法給出讓大家滿意的答案。  希望大家不要把我講的話當成標準答案。這是安叔在致謝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 李安解讀《少年派》:要留三分給觀眾想像(圖)
    儘管李安認為《少年派》公映後,這個故事就不再屬於他本人,「四方觀眾心中會對它進行自我解讀」,但是,作為導演的李安,對於這部電影的表達,仍然是最具「權威」的。如今,《少年派的奇幻漂 流》已成為一部話題性電影,除了炫目的3D視覺特效,影片所包含的關於信仰、生存意義的探討,以及影片的那個 開放式結局都成為觀眾議論的熱點,而李安自己是如何看待其中「玄而又玄」的哲理的?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與經典文本的互文性解讀
    派在與老虎共處的海上漂流生活中,遭遇了種種的困難,在多次的努力後仍處於困境之中時,派對著空中像上帝發出了質問,質問得不到答案時,不再抱怨,準備接受一切,就在這之後,他們的小舟停靠在了一個島嶼旁。欣賞完這一故事,不由得聯想到《約伯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與《約伯記》無論是故事層面還是最終的寓意都有著相當程度的互文性。互文性,即是主體間性,亦是一種對話關係,在對話的過程中完成自證或彼此驗證。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個細思極恐的恐怖故事
    電影講述了一個以法國遊泳池命名的印度男孩派,在一艘裝滿動物的日本船上,前往加拿大途中所發生海難,在大海漂流並倖存活下來的故事!故事很簡單,但當派躺著病床上,對律師說第二個故事的時候,我就感覺不太對勁,這真是個細思極恐的恐怖故事。一人一虎漂泊在茫茫大海,面對著船上的猛虎和食物匱乏的絕境,又有多少人還能擁有生的勇氣呢?
  • 《少年派》來了!
    這是一檔怎樣的節目,主要面向哪些受眾群體,節目的設置又有什麼亮點和特色呢?先和大家一起了解了解。從明晚開始,汕頭的老師同學們就將擁有一檔屬於自己的節目了!沒錯,將於明晚在汕頭臺二套閃亮登場的《少年派》,就是一檔面向廣大青少年學生和老師家長的全新校園節目,它的開播,填補了我市長期以來電視教育類節目的空白。
  • ...誠意的電影,故事裡隱藏的其實是一個《少年派》一樣的悲劇|畫外音
    壹娛註:本周「畫外音」為大家推薦的影評,評述了今年暑期檔最具誠意之作,2015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電影:《海洋之歌》,豆瓣評分8.8分,秒殺同檔期所有電影。不僅每一幀畫面都很美,而且電影講述的童話故事背後,包裹的其實是一個類似於《少年派》一樣的悲劇。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相信哪一個故事?喜歡哪一個故事?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給了我們驚喜,也給了我們煩惱。驚喜的是一場視覺盛宴、一種神靈的存在,煩惱的是所見皆假,甚至老虎和派始終在一個小水池子裡搖晃,畫面是特效。即便如此,我的心還是受到了清潔,大海在夕陽降落時候的澄清,孟加拉虎在離去時派的傷心欲絕,都深深的給我教育,我忍不住想比較兩個版本的故事。喜歡的故事肯定好。但為什麼難以置信的故事,令我喜歡?
  • 深度解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奇幻逃生背後的人性恐怖片
    大家好,今天說的是豆瓣電影top29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原片故事:印度人派的家裡來了一個作家,想跟他打聽當年他在海上逃生的事跡,派頓了頓,跟他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少年派來自一個印度家庭,因為信封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派一直吃素。派的家裡開了一座動物園,有一頭叫做理察帕克的老虎。
  • 李安解讀《少年派》兩種結局:我在裡面藏了很多東西
    原標題:李安解讀《少年派》兩種結局:我在裡面藏了很多東西 首次向公眾解讀《少年派》的兩種結局  李安:我在裡面藏了很多東西  關於《少年派》:  兩個版本都只相信一半  當有聽眾談到電影《少年派》結尾中出現的兩種版本,李安口頭上拒絕說出他心中的選擇,但卻在隨後的談話中坦誠告知答案。
  • 猛虎終將嗅薔薇——真正想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者不可不讀
    李安的《少年派》(簡稱)上映七年來,讚譽者眾,但看眾多影評,並沒有達其根柢。究其原因,大概是影片畫面唯美,很能吸引觀者注意力,再加上影片風格不甚隱晦,這就讓觀者不自覺忽略其寓意。實際上,此片義理豐贍,寓意頗深。因此,若只欣賞畫面故事,而對其寓意不痛不癢,那就買櫝還珠了。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部宗教、感情、人性的碰撞,不凡歷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導演中國人李安。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其實這部電影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隱藏著第三個故事,而最終所要表達的是人性思考,心靈的追求。在談論少年派之前,需要預設若干個前提。少年派的小說屬於揚馬特爾,少年派的電影屬於李安。
  • 觀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有感
    觀看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有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這部電影看似是在為我們講述一個與現實毫無關聯的故事,但實則是對人生的領悟與對人性的解讀。電影比人生簡單,也比人生理想化,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全篇的故事圍繞著派這個主人公展開,儘管他常常被夥伴們嘲笑名字的怪異,但他卻從不迷茫,一直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定義自己,用自己的智慧與堅持讓人們明白與理解,派對神的虔誠使他同時接納不同宗教與不同的信仰,他認為宗教與科學本就沒有衝突,而宗教造就了信仰,人一旦有了信仰生活將會一片光明。
  •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解讀:這是屬於約定和夢的故事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看《言葉之庭》,在《言葉之庭》的故事中也是如此,十五歲的少年碰到了年長自己很多歲的人,少年的心智是急於長大,有著早熟的特點,做出來的事情也明顯與自己的年齡不符合,但是自己年紀尚小,沒有辦法做出任何事情來。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人生的三重境界:本我、自我和超我
    至此船上只剩下老虎和派,老虎時不時威脅著派,派只好躲到救生筏上,為了活命,派把釣到的魚餵給老虎吃,同時慢慢地安撫它馴化它,就這樣經過了227天一人一虎奇特的漂流之旅後,派終於上岸了,老虎也獨自離開,永遠的消失在密林中。有人說,沒有虎,少年便不可能擁有新的人生。毋庸置疑,在這段奇幻旅程中,虎是少年最無法割捨的記憶,它也成了供觀眾任意解讀的生命寓言。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如何從電影技術的角度解讀
    在成年π與作家講故事的時候,跟隨故事的進展,成年π情緒的變化通過特寫鏡頭表現出來;在船上少年π再次與老虎的眼睛對視,他看到了老虎眼中求生的欲望,以及通過這一特寫表現出少年π仍舊相信他可以和老虎和諧相處,但在影片結尾,老虎背影的特寫,當所有人包括π都在期待老虎的回頭,但動物終究是動物,終究沒有得到老虎的一次回眸,在對白極少的人虎漂流中,特寫鏡頭無疑是你豐富情節的不二選擇,使少年π的勇敢與恐懼展現的淋漓盡致
  • 當我學會不再過度解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時候,就看到了更多
    故事開始時的背景1954年左右,印度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後不久,少年派一家生活在印度南部的本地治裡。本地治裡(Pondicherry)一詞的來源通常認為是兩個泰米爾單詞Putu(新)和Ceri(村莊),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深受法國文化影響,這也是為什麼電影中少年派的叔叔熱愛法國遊泳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