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音樂▶️,一起來吃個brunch吧!
前幾年住美國時,最熱衷的一個愛好就是打開Yelp,搜索🔍當前位置的各類brunch. 美式、英式、墨西哥式、融合式... 每一種風格都願意試一下。現在還能一下子回憶起來的兩個我心目中的brunch之都,一定是San Diego和New Orleans.
Breakfast Republic from San Diego 👆
San Diego靠近墨西哥🇲🇽沿岸,很多brunch餐廳都或多或少受到墨西哥菜的影響,會在調味時添加一些酸辣的口感。沒有fancy的擺盤,只有誠意滿滿的食物。記憶中這個城市沒有一家brunch餐廳是over-rated的。
Willa Jean from New Orleans👆
NOLA的brunch的brunch就在擺盤方面更用心一些。沿海城市的海鮮總是令人雀躍,lobster roll裡的龍蝦肉快要把麵包撐爆啦!
回上海之後,brunch的探店熱情逐漸被削弱。火鍋、冒菜、早茶... 哪來得及去吃brunch啊。每次給朋友推薦都是很久前吃的Liquid Laundry, Highline, Bread etc這些。詳情請參考👉 屬於這個夏天的走心上海美食推薦(上)
這段時間把收藏夾裡的brunch餐廳吃了個遍,人均都在100左右,可以算是非常經濟實惠了。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每次有萌妹子問我要去哪裡吃brunch,我的首選一定是Fine. 之前就推薦過Fine,今年初新開的Fine Minna依舊延續日式的清新風格,食物一樣可愛又美味。店面更寬敞一些,就算是周末飯點去也不至於排到天荒地老。
圖片來源於微博👆
前幾天看到店主在微博上曬了今年夏天的新品,看完圖片又是想約上姐妹去吃一頓的節奏。
這個帶著Poached Egg的三文魚🥐是每次去的必點菜。吃完半盆草似乎就可以抵消可頌提供的卡路裡了。
開在安福路的RAC有種鬧中取靜的意思。這條街本身也自帶文藝氣息,咖啡店、買手店、甜品店... 沒事幹的下午在這條街上逛逛絕對能換來一些好心情。
RAC絕對不是食物最美味的brunch店,但卻是非常適合hangout的一個根據地。店面雖然不大,但不管和朋友坐在哪個角落,都能覺得彼此的距離更拉近一些。左下的燻肉🥓可麗餅是他家的招牌,習慣吃甜味可麗餅的看看是不是也能愛上鹹口的。
主打有機素食的Green & Safe絕對是「吃草」的好去處。東平路這家店有兩層樓,一層專賣生鮮食材和麵包類的小食,二樓就是堂吃的區域。店裡的桌子都是木質的, 就算坐在室內都有一種在野餐的錯覺。之前也去吃過他家的晚餐,出品精緻,不容易踩雷。
去這家餐廳吃brunch也是鬧了不少烏龍。和姐們前天晚上糾結了半天到底是去新樂路還是襄陽南路的新店,好不容易決定去了襄陽南路,結果那天整條街居然都停電(本命年女子的日常🙄️)。
天氣好的時候就要坐在室外吃brunch呀!
點了藍莓鬆餅🥞、沙拉和sliders,看到sides裡面居然有個花椒肉餅,也愉快的加了單。服務員友情提示,兩個人吃可能有點多了。但我們還是開心的空盤了。每個單品的表現都不錯,那份花椒肉餅特別喜歡,以後應該會把它加在漢堡🍔裡再次細心品味。
這家餐廳建築的這棟樓前生是聖瑪利亞女中(後來合併為市三女中)的思卜堂,女生們的宿舍之一。還沒開業,很多室內設計師就把這家餐廳的case作為新銳創意餐廳的案例裡。
等到這家店soft opening的時候,很多KOL發圖力薦這家餐廳。但等正式營業的時候發現菜單上的菜品和KOL發的那些圖片不太一樣。「烤鴨華夫來一份。」 還沒等我說完,服務員小哥就一臉懵逼😳的看著我。好吧,那我試試別的。
看著點評裡的大家都會推薦這個鮮果茶,我也來了一杯。之前喝過一芳的水果茶,這杯我就不推薦大家點了,個人更偏愛一芳的那杯。
加了雞胸肉的草還是挺不錯的,可以點。焗雞趴飯裡的雞胸肉吃起來和特色沙拉裡的雞肉一摸一樣,這樣是不是就不太走心了?
在gaga沒吃到烤鴨華夫的我開始對鴨肉產生了執念,看到Hungry Lung有烤鴨Benedict就立馬做好了決定。這家餐廳的中文名叫餓龍,這個名字有點意思,每位來就餐的顧客一定要空著肚子來哦。
開在靜安寺商場內,工作日中午也有很多附近辦公樓的白領過來就餐。午市套餐也很划算,算是性價比高出品又有保障的brunch了。
Bouchée和hlk都開在靜安寺,同個老闆投資,但風格不太一樣。Bouchée的菜品量小,是那種tapas的風格。有嘗試一些創新菜,比如左上的鵝肝越南三明治和右上的豆腐卷。至於味道麼個人覺得算是平均水平。他家的酒精和無酒精飲料倒是很優秀,是個適合談公事私事的spot.
先來欣賞一下炸雞🍗waffle的美貌,我自己看這種動圖可能要看上個十遍吧。
愚園路的這家A.E.Kitchen呈現了一種美式復古的風格。我們在美國吃的這種炸雞waffle居然被完美複製了。Egg Benedict愛好者加了一份side,配著沙拉一起吃特別滿足。
兩個人要吃完右下這點食物是有些挑戰性的,還好我們打包了一部分才不至於撐到牛仔褲崩掉。我拿了一塊炸雞交換了姐們的大肉腸。這種看似簡單粗暴的肉腸也絲毫敷衍顧客,肉質很緊實,沒有添加過多澱粉。
唯一不滿意的是他們家的taco,個頭有點過大了。除了salsa醬,感覺這taco應該叫卷餅更適合一點。避開這道菜,他們家還是有很多一去再去的亮點的。
我喜歡住在開很多brunch餐廳的城市,你呢?
寫完這篇我還會去覓食更多有趣美味的brunch餐廳,相信上海也會慢慢成為我心目中的理想brunch之都的!
你可能還想看👇
凱姨遊記 | 心裡有個小本本,把曼谷的好壞都記下了
四月食記 | 春天種下的草,我先替你們拔了
屬於這個夏天的走心上海美食推薦
撰文、圖片、編輯 | 凱西阿姨
*文字僅代表個人意見
看到最後,別忘識別👇關注一下我
也可以到這裡找我玩兒⬇️
微博:凱西阿姨 | Instagram:kainingk | b站:凱西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