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殘暴冷酷的紅皇后,和一個溫柔可親的白皇后。你可能會說,這只是個腦洞大開,情節奇幻又趣味橫生的童話故事。但事實上,童話故事裡面的這兩位皇后是有原型的,紅白皇后之爭可以說貫穿故事始終,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歷史上真實的紅皇后與白皇后的故事。
紅白皇后的故事從何說起呢?讓我們從英國內戰「玫瑰戰爭」開始講起。
玫瑰戰爭
玫瑰戰爭之紅皇后安茹的瑪格麗特
玫瑰戰爭的開端
玫瑰戰爭又稱薔薇戰爭,不要看這個名字起的香豔,其實就是英國當時最著名的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發生的內戰。
蘭開斯特王朝的亨利五世,是個非常傑出的君主,他在英法戰爭中打敗並重創法國,幾乎攻佔了大半個法國,強娶法國國王查理六世小女兒瓦盧瓦的凱薩琳,迫使法國君主承認他的王位繼承權。這麼一個強悍的君主,36歲就因痢疾而去世,留下了21歲的妻子和9個月大的兒子。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死去不久,他的兄弟就開始對亨利六世的王位發起挑戰。
亨利六世也是個可憐之人。襁褓中父親就去世了,留下一群虎視眈眈的貴族和臣子。而母親,因為年輕,據傳與一個叫歐文·都鐸的威爾斯人私通,也顧不上這個兒子。豺狼環繞,內憂外患,也因為亨利五世太過於突出的執政,亨利六世很快就被判定為無能昏庸的國王,而他也開始受到間歇性的精神疾病的困擾。
亨利六世
約克還是蘭開斯特
這兩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蘭開斯特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的第三子的後裔,約克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的第四子的後裔。而為什麼要被稱為玫瑰戰爭呢?因為蘭開斯特的家徽是紅玫瑰(紅薔薇),而約克家族則是白玫瑰(白薔薇),而「玫瑰戰爭」這一和血腥爭奪皇權統治完全不符的名字,是由莎士比亞興起的。他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作為戰爭開始的標誌。因為莎士比亞戲劇的風靡,大家就都把這場戰爭稱為玫瑰戰爭。
威廉·莎士比亞
戰爭最終以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與約克的伊莉莎白聯姻為結束,也結束了法國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開啟了新威爾斯人都鐸王朝的統治。 同時,也標誌著英格蘭中世紀時期的結束,新的文藝復興時代興起。
紅皇后安茹的瑪格麗特
鋪墊了那麼多,現在正式介紹一下出場人物,代表了蘭開斯特家族的紅皇后瑪格麗特,正式身份是亨利六世的妻子。
安茹的瑪格麗特
因為在英法戰爭中的節節敗退,亨利六世迎娶法王查理七世的外甥女瑪格麗特。瑪格麗特的父親安茹伯爵名義上是西西里耶路撒冷的君王,但實際並沒有任何土地,也沒有任何權勢。與她無能的父親不同,瑪格麗特是一個美麗又野心勃勃的女人,她15歲離開昂熱,嫁給23歲的亨利。婚後她發現亨利溫柔善良天真脆弱,但作為國王,這並不算是美德,他缺乏執政的手腕,而英格蘭的政權早已掌握在一群貴族手中。
亨利六世和安茹的瑪格麗特結婚儀式
她的丈夫婚前精神已經不穩定,婚後他們的獨子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降生時,亨利已經精神崩潰。當時有傳言說愛德華根本不是亨利六世所生,而是薩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或威爾特郡伯爵詹姆斯·巴特勒和王后通姦所生。
瑪格麗特與兒子愛德華
這或許只是政敵的抹黑手段,因為約克公爵理查在亨利六世精神失常被任命為攝政,而他野心勃勃的想登基為王,無法依靠精神失常的丈夫,安茹的瑪格麗特必須要靠自己維護兒子的王位。這就引發了英國內戰——玫瑰戰爭。
被汙名化的紅皇后
《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紅皇后有一個不好看的大頭,性格暴躁,一言不合就要弄死人。而她的原型瑪格麗特也被傳說是個性情非常剽悍的女人,並且脾氣也是非常暴躁的。在莎士比亞的著作中,她輕易主導丈夫,猛烈地與敵人爭奪權力,和薩福克公爵有曖昧關係。甚至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如果不是瑪格麗特,英國將不會陷入內戰,也不會死傷這麼多貧民。
亨利六世之母瓦盧瓦的凱薩琳
當時有著作這樣寫著:「瑪格麗特再次招來了人們的詛咒,不僅僅是她出生的王國還有她的性別,她和她那些心懷鬼胎的黨羽 毫無疑問打算毀掉這個國家。」
但站在瑪格麗特的角度,她不過是在維護丈夫的皇權和兒子的王位繼承權,又有什麼錯呢?軟弱又精神錯亂的丈夫,幼小的兒子,虎視眈眈想要代替他們的權臣,瑪格麗特如果不兇悍一點,可能早就被敵人吞吃入肚。
真實的紅皇后
傳說瑪格麗特對自己的兒子疼愛,在撫養兒子的時候,她非常的溫柔。同時她還是一個非常喜歡文化的人,在亨利六世精神還正常的時候,她很喜歡和丈夫一起交流文化。而且在1448年,瑪格麗特王后自助建立了一所學校叫劍橋大學王后學院。
威斯敏斯特的愛德華
有趣的是,現在劍橋大學這所王后學院(女王學院)依舊存在,名字叫做Queens' College。「Queens'」指代的是:亨利六世的王后瑪格麗特和愛德華四世的王后伍德維爾,也就是紅白皇后二人。
可悲可嘆的一生
玫瑰戰爭中,蘭開斯特與約克家族各有勝負,1455年5月第一次聖奧爾本斯戰役中,蘭開斯特家族戰敗,亨利被俘。1460年12月蘭開斯特家族在韋克菲爾德戰役中取勝,約克公爵理查及其次子拉特蘭伯爵埃德蒙陣亡。1461年2月第二次聖奧爾本斯戰役瑪格麗特救回了丈夫。但在3月的陶頓戰役中,約克公爵理查之子愛德華四世戰勝,後者登基,亨利六世被廢黜囚禁。
在流亡海外多年後,1471年5月,瑪格麗特被迫率軍參加丟克斯伯裡戰役,戰敗,她17歲的獨子愛德華戰死,她的丈夫不久之後也被愛德華四世秘密處死。失去了一切的瑪格麗特意志消沉,失去了生活的所有希望。她被德華四世囚禁在沃林福德城堡和倫敦塔5年後才被表兄法王路易十一贖回,而此後她一直在安茹的修道院隱居,1482年去世,安葬在昂熱大教堂她父母身邊。
法王路易十一
及笄之年的少女,一個人遠渡重洋嫁入皇室,丈夫有精神疾病,四周豺狼環顧。為了捍衛自己和兒子的權利,堅強而絕不屈服,紅皇后安茹的瑪格麗特實際上是個悲情人物。而很多人將戰爭的根源歸結在她身上,不過是一貫的紅顏禍水論罷了!
安茹的瑪格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