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捧導師和師娘的神論文上核心期刊!網友炸了,作者回應:其實非常深刻

2020-12-27 中國經濟網

近日,一篇七年前的神論文引發了全網關注。

這篇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的文章,洋洋灑灑數萬字,佔據了當期核心期刊30多頁的版面。

光看題目,你可能不知道它寫了啥?摘要裡的最後幾句話點出了主旨,主要是論述:「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

人如其名,我的導師程國棟,上海人,胸懷博大,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已20年,「移山造海」的成果豐富,實乃國之棟梁,望之可讓人頓生一種崇高感

我的師娘張幼芬,寧波人,雍容華貴,儀態大方,性格溫柔體貼,近處讓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優美感四溢

文章第一部分,作者先分析了「美與道」,認為「求道和尋美是一致的,如果你能找到大道,也就尋到了大美」。

那麼,如何尋美和求道呢?要找到一個具備崇高感和有美感的「佳人」!

作者發現,這個「佳人」其實就是自己的導師和師娘,因此迫不及待希望能夠寫一篇文章,將這樣的真理傳播開來。

文章第二部分,詳細論述了「導師的崇高感」。

導師的崇高體現在處事有道:導師提倡十年鑄一劍,他的見識像天路一樣高遠而深邃;導師提倡江海納百川,他的胸懷就像大海一樣寬廣而平靜;導師倡行長空揮彩筆,他的精神就像時空一樣玄妙而永恆……

「如果這都不心生崇高感,那就只能歸入麻木,缺乏悟性的行列。」

文章第三部分,則對師娘展開了讚美。

由「女子無才便是德」、「給導師做飯是一種義務」、「見利思大義」三個小篇章組成。

他指出,師娘其實能力很強:一、她懂英文;二、她的打字速度很快,全拼一分鐘可以打出60多個漢字;三、師娘每天帶著導師晚上散步。

另一方面,導師和師娘自己都處於蝸居狀態,但師娘仍舊給某小學捐款5萬元,由此事可以看出,「市場那隻無形的手儘管神奇,但處理不好分配問題.可對師娘優美的手來講,這些都不是問題。」

作者還專門製作了「和諧統一的天人之際圖」來形容導師與師娘和諧的完美關係。

在文章最後,作者還為導師、師娘作長詩一首:

「綠水伴青山,好事常成雙,佳慶雙喜日,桃李開心時,先贈詩一首,供導師下酒。」

那麼,這篇神作的作者是誰?

怎麼會發表在核心期刊呢?

記者在中國知網查詢到上述論文發表於2013年第5期的《冰川凍土》期刊,作者為徐中民。

據報導,徐中民出生於1973年,湖南華容人,研究員,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生態經濟方面研究,發表該論文時供職於該研究所的內陸河流域生態水文重點實驗室。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論文中還提到,「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1125019)資助」。

而據《冰川凍土》的官方網站顯示,該期刊主管單位為中國科學院,主辦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是「我國冰、雪、凍土和冰凍圈研究領域唯一的學報級期刊」。

《冰川凍土》的官方網站

不過,最驚人的應該是

徐中民論文中提到的導師程國棟,就是《冰川凍土》雜誌的主編,也是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院士、研究員。

《冰川凍土》回應:將撤稿

1月12日中午,微信公眾號「冰川凍土」正式發表《冰川凍土》編輯部的撤稿聲明稱:

日前,相關網友在微博等網絡平臺發表信息,質疑我刊2013年第5期刊發文章《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學術性不足。我刊獲悉這一情況後高度重視,經報編委會審核,決定對該文撤稿。我刊在該文刊發前審核不嚴,在此鄭重致歉!衷心感謝相關網友的關心和批評,我們將嚴肅對待發表文章質量問題,杜絕類似情況再次出現。

除了上述文章,有網友提到,徐中民還在《冰川凍土》上發表了諸如《幸福之路-生態經濟渙有丘的序幕》、《卓越之路-變化、持久和永恆》等與期刊研究方向關係不大的文章。

對此,《冰川凍土》工作人員表示,對徐中民在《冰川凍土》發表的其他文章,也會再逐一進行審核處理。

《冰川凍土》主編:申請引咎辭職

1月12日,程國棟回復媒體時表示:徐中民在《冰川凍土》上發表的這兩篇文章與《冰川凍土》的學術定位不符。《冰川凍土》期刊已在期刊的微信公號和交流群中發布了撤稿聲明,並正在研究進一步的善後工作。

「我2011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對期刊的關心很少。這兩篇文章的發表我事先一無所知,但作為主編事後沒做任何處理,應負重要責任。我已正式向領導申請引咎辭職,辭去主編的職務,並對由此造成的不良影響,誠懇地向廣大讀者道歉!」程國棟進一步表示。

不過,神文作者則回應:

實際問題潛伏得非常深刻

1月12日,記者聯繫上了徐中民。他表示,引發熱議的論文確實是他寫的。他說,自然科學家需要情感注入,需要點文史哲的知識,萬事視為水,有情才生春。自然科學沒有情感的注入,就是冷冰冰的。

徐中民還稱,熱議論文只是其中一篇,其他篇就進入論文要點。熱議文章表面上看起來有點問題,實際問題潛伏得非常深刻,對目前地理學沉溺於科學的預測未來是很大的補充,主要就是探討如何攀登上共同發展之路。

隨後,徐中民給記者發來兩篇他寫的公眾號文章作為回應,文章標題為《科研之路的認識過程——感師恩》《理論系列一:共同的發展之路》文中稱,將其導師程國棟夫妻工作和生活實踐結合在一起,結合二人平常的一些教誨,很容易推導出反應人或地區發展的未來藍圖,帶結構的共同發展之路的雛形。

這個科研項目是否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徐中民在微信給記者回覆:「單位有要求,不再接受採訪。」

《冰川凍土》道歉之後

許多網友卻並不買帳

有網友提出:光道歉不行,有學術不端的嫌疑

有網友呼籲:後續應啟動相關問責程序

來源:上觀新聞(ID:shobserver )綜合

責任編輯:黎芳羽

支持我們請點讚或使用評論功能↓↓

相關焦點

  • 導師崇高感師娘優美感荒謬在哪裡?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官網公布了《2020年查處的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第一批次)》,曾因高談闊論「導師崇高感師娘優美感」引起廣泛關注的論文作者徐中民榜上有名,原因是其在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
  • 「核心期刊」是誰評的
    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核心期刊《銀行家》雜誌主編王某在該刊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其兒子首次在《銀行家》發表散文和詩歌時年僅10歲。
  • 導師崇高與師娘優美:學術圈為何成了名利場?
    「導師提倡十年鑄一劍,他的見識像天路一樣高遠而深邃。」「給導師做飯是一種義務。」「師娘美,風姿綽約,雅致宜人,當可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冰川凍土》七年前發表的一篇論文,一時間招來激烈的討論。
  • 拍導師馬屁、給兒子發稿、研究娶劉亦菲的可行性……這些核心期刊...
    所謂核心期刊,通常是指某學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專業情報信息量大,質量高,能夠代表專業學科發展水平並受到本學科讀者重視的專業期刊。一聽起來,就給人一種高大上的仰視感和尊崇感。特別是針對那些需要評職稱、需要拿畢業論文的人來講,能夠在本專業的高級期刊上刊登一兩篇文章,就算是學業有成了。更不要奢望在核心期刊上發文了。
  • 研究「導師夫婦」論文屬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
    《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輿論關注——熱議焦點在於,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2020年1月1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中國知網查詢到上述這篇題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I):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以下簡稱《理論與實踐(I)》)的論文,該論文發表於2013年第5期《冰川凍土》期刊,作者為徐中民。
  • 如此下作論文是怎麼攻陷大雅之堂的
    【閱讀提示】一生態經濟學論文引關注:大談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統一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1月12日)有媒體報導說,一篇發表於2013年第5期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在7年之後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 一篇雄文讓大眾愛上學術論文,雖已撤稿《冰川凍土》
    用學術論文,來激發大眾閱讀學術論文的興趣,從而提高普羅大眾的科技素養,這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舉。但是,徐中民做到了。也許之前,你不知道徐中民很正常。而如果現在,你不知道徐中民,真的就有點落伍了。這位中科院博士生導師,發表在《冰川凍土》這份中科院核心期刊上的論文,開創了論文不會走紅的先河,現在紅得發紫。
  • 光怪陸離的「核心期刊發表10歲學生散文」事件引發輿論熱議
    曾經一篇吹捧「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日前有學者發現,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王青石首次在《銀行家》發表散文和詩歌時年僅10歲。從側面剖析,這簡直是一片感人的父愛故事啊!肥水不流外人田,只是用錯了地方而已!
  • 6分SCI被白給,所有作者均不知情;研究生被禁止發生性關係
    論「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今年 1 月,一篇 2013 年發表在《冰川凍土》上的學術論文突然「紅」遍網絡。圖片來源:冰川凍土這篇文章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的論文,通篇 25 頁,用極大的篇幅討論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甚至在文章結尾,作者還寫了打油詩再次誇讚導師與師母,「導師上海人,國棟之名實,手持倚天劍
  • 6分 SCI 被白給,所有作者均不知情;研究生被禁止發生性關係:2020...
    論「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今年 1 月,一篇 2013 年發表在《冰川凍土》上的學術論文突然「紅」遍網絡。  圖片來源:冰川凍土  這篇文章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的論文,通篇 25 頁,用極大的篇幅討論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 北大核心出刊時間有多長?期刊發表-論文發表
    因為能夠發表SCI論文非常非常困難,所以對於年長的科學研究人員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對於年輕的工人來說,能夠發表SCI論文是他們夢dream以求的,我們可以想像到困難有多大,而且難度很高!為什麼發表科學論文如此困難?另外,科學論文的發表代表什麼?接下來,我將向您詳細介紹為什麼很難發表SCI論文,並告訴您這是多麼困難,以便每個人都可以清楚地了解科研人員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
  • 千金縱買師娘賦,脈脈此情誰訴
    這是一篇論文的節選,2013年發表在核心學術期刊《冰川凍土》上,作者是研究員,而文中提到的師娘的先生,就是他的導師,正是該期刊的主編。很不好意思的向讀者坦白,第一眼,我八卦了。腦海裡浮現出了很多古今中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此處省略五百字。你們不要想歪了,我浮現出的,都是好故事。
  • 電商「助推」論文代寫、期刊代發,誰評學術端與不端?
    其一,一些企業工程師、高校教師等在評職稱時有發學術論文到期刊上的硬性要求。有高校要求教師每年一篇核心期刊。其二,部分高校強制要求碩士博士研讀期間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在這些硬性指標規定下,發布者為通過評定,即便自身真實學術水平不足,也會尋求各種「渠道」在期刊發布論文。
  • 本科生時就一作發核心論文,王驍是絕世大天才還是家庭背景過硬?
    我前幾天寫過《令人心動的offer2》王驍的凡爾賽文學,有網友說人家這不叫凡爾賽,人家的是紀實文學。沒錯,人家的優秀又不是作假。今天我又深入地去了解一下他到底有多優秀。看圖片左上角的時間這篇論文是在2015年發表,投的是新聞類,而且還是C刊先簡單了解一下什麼是C刊,A類,B類,C類,是一些單位對學術期刊的水平的簡單認定,其中C刊等級最高,是核心期刊。
  • 古天樂、胡歌登上核心期刊?作者回應:沒想到被這麼多人關注
    。為何這樣命名?作者在論文裡解釋稱,古天樂、胡歌雖低調參與慈善事業,但以國民偶像宣傳善行義舉,同樣能夠起到正面引導作用。對此,文章第一作者直言,巨大的流量令他們驚訝,他之所以這樣寫作有自己的考慮,也是在「學習祖師爺」。《世界生態學》是漢斯出版社一本關注世界生態學領域最新進展的國際中文期刊。創刊於2011年,旨在開放存取。
  • 武漢理工大學畢業留聲機-CSSCI核心期刊論文第一作者劉屹軒專訪
    劉屹軒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2016級營銷專業本科生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主持武漢理工大學自主創新基金研究項目發表CSSCI核心期刊論文一篇發表CPCI檢索的國際會議論文兩篇武漢理工大學校三好學生武漢理工大學校優秀共青團員
  • 浙江農林大學一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
    近日,浙江農林大學新農科求真實驗班2018級本科生蔣欣悅等在國際知名期刊《魚類與貝類免疫學》(《Fish& Shellfish Immunology》,IF=3.21,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飼餵羊棲菜粉可提高白斑症候群病毒感染的克氏原螯蝦的存活率》(《DietaryHizikia
  • SCI期刊編輯教你更好投稿英文期刊
    如何投稿英文期刊,投稿信裡的學問。投稿信(Cover Letter)是論文投遞的一個重要部分,卻很容易受到人們的忽視。不少人在在圖表、圖像和遣詞造句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卻只把投稿信看成是禮節上的需要。實際上,雖然投稿信不是論文能否發表的決定性因素,但這段短短的文字卻是你給編輯們留下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