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絕對是今年五一檔的一匹黑馬,在觀眾沉溺於漫威宇宙終局之戰的氛圍中,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獲得了口碑票房的雙豐收。《何以為家》淘票票評分以9.1分的高分與復聯4持平;豆瓣評分以8.9分的高分略勝復聯4。「一個孩子將自己父母告上法庭」這一句話劇情梗概就足夠吸引人了。
個人很喜歡《何以為家》這個片名翻譯。對孩子而言,有父母的地方叫做家,有愛才有家;而影片中的主人公贊恩從小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過關懷和愛,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去學校讀書,而是整日在雜貨店裡做雜役,他的父母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出生年月。這樣的家還算什麼家?而離開了這個家,何以為家?
贊恩從小是個乖巧懂事勤快的孩子,他愛他的妹妹們,至少比他的父母更愛她們。他看穿了父母的心思,不想讓年僅十一歲的妹妹嫁給雜貨店老闆。他甚至幫妹妹隱瞞她初次來例假的事情,因為他聽說在這裡窮苦人家的女孩只要來例假就會被送到另一個男人家裡。但終究紙包不住火,妹妹被父母拋棄了。
贊恩因為不滿父母將妹妹強行送去給雜貨店老闆做老婆而離家出走。輾轉了幾個地方的贊恩花光了從家裡帶出來的一丁點錢,沒得吃沒得住,一個人流浪街頭。他扯掉遊樂設施頂端女神的衣服,使她的胸膛裸露,舉手投足間看得出贊恩對母性的疏離。
脫離了原生家庭的贊恩幸而遇到了在遊樂場餐廳打工的哈瑞。哈瑞作為一個非法移民,為了避免被驅逐出境,帶著剛出生的兒子約納斯躲躲藏藏,她自己沒有合法身份,約納斯同樣也是一個身份見不得光的孩子。贊恩在哈瑞家裡照顧約納斯,哈瑞上班供給這兩個孩子吃住,這個三人組成的臨時家庭獲得了短暫的安寧。
哈瑞因身份問題被捕,贊恩獨自拉扯幼小的約納斯。然而撫養一個嬰兒遠比自我謀生難得多,無奈之下的贊恩甚至做起了「毒品飲料」,將其賣到地下場所。在這裡,贊恩賺到過錢,也遭受過凌辱。哈瑞的家也因交不上房租被房東上鎖,贊恩帶著約納斯走投無路。贊恩甚至將約納斯放在街頭(腳用繩子綁住——贊恩的妹妹們在幼時也經常遭受此種對待),他遠遠地看著是否有好心人將他帶走。贊恩想擺脫這樣的生活,也想給約納斯一個安穩的生活。辦假證的老闆說可以幫贊恩偷渡到瑞典,也能夠幫約納斯找到一戶好人家。此時老闆給出的這條路對於眼前一片漆黑的贊恩來說是最好的出路。
回家找身份證明的贊恩發現被迫嫁給雜貨店老闆的妹妹死了(因懷孕流產失血過多而亡,還有重要的一點:她沒有身份證明沒有醫院肯接收),從小與妹妹要好的贊恩一怒之下用刀捅傷了那個男人,贊恩入獄。母親幾次探望贊恩,但贊恩絲毫不領情。母親告訴他上帝帶走一個東西必定會送來一件禮物,妹妹走了,而她又懷孕了。贊恩從小承受著成人世界裡的痛苦和責任,他不想母親生下這個孩子,不想讓這個無辜的生命來到這個世上遭受苦難。
贊恩將父母告上法庭:如果你不能好好養我就請別把我帶到這個世界。
在法庭上,贊恩的母親哭訴著自己遭受的痛苦,但她似乎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孩子與自己一樣遭受著痛苦。既然她只能給自己的孩子餵水和糖,無法滿足他們正常的生長需求,那她為什麼就從來沒想過不要帶這些孩子來這個世界受苦呢?生孩子是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如同贊恩一樣的長子,可以做雜役照顧弟弟妹妹;而女兒長大了可以送出去給有錢人家,自己能夠得點小錢補貼家用。這樣真的對家庭公平嗎?但這樣真的對孩子不公平!
影片講述的僅僅是現實的縮影,真正的迦百農地區情況更加糟糕。影片的主人公贊恩是真實的敘利亞難民,據導演納迪·拉巴基所言,十二歲的贊恩甚至都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拍攝全靠導演講戲(多數情節都是贊恩的真實經歷)。由於生長環境的影響,贊恩在片場經常吐露髒話。哈瑞的扮演者是非法移民,在拍完被抓的那場戲之後,她在現實生活中被警方帶走;影片中約納斯的父母也是非法移民,在拍攝過程中也因身份問題被警方帶走,劇組照顧了小約納斯整整三個月,經過劇組以及聯合國難民署的協調,最終將三人釋放。
作為兒女,有誰會無緣無故告自己的父母呢?生養都是責任,如果不能讓這個生命健康成長,就不要將他帶到這世間受苦了。小贊恩的經歷戳痛了多少觀眾的心:如果你不能好好養我就請別把我帶到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