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喜歡的8部災難片:《唐山大地震》排第二,第一名全知道

2021-01-09 電影梗博士

今年四月份上映的由巨石強森主演災難動作片《狂暴巨獸》,在內地吸了將近10億票房,本片目前的收入排在今年內地票房榜的第七位,中國票房遠超美國。

中國內地的觀眾,對這種有著災難大場面的電影一向很喜歡,好萊塢20世紀90年代幾部比較知名的災難電影,如《龍捲風》《活火熔城》《天地大衝撞》《天崩地裂》等,都曾進入當年的內地年度票房十強。我們這裡就以內地票房為標尺,單位是人民幣,來盤一下在內地最賣座的8部災難電影,這裡先刨除今年的《狂暴巨獸》。

八、《後天》 8300萬——「災難片巨匠」羅蘭·艾默裡奇2014年導演的作品,這也是其最好的災難片之一,豆瓣評分甚至超過了他導演的《獨立日》。影片故事是關於因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一場世紀災難,跟《獨立日》一樣,本片的很多大場面有點違背物理常識,但拍得氣勢恢宏,水淹自由女神像的片段,在電影院看,令人極度震撼。

七、《2012》1.37億——還是羅蘭·艾默裡奇的作品,儘管影片場面大到誇張,但觀眾似乎對這樣的災難片已經審美疲勞,《2012》在當年雖然票房依舊大賣,但收穫的好評卻不多。在這部影片裡,中國元素開始增多,祖國的崛起開始映射到好萊塢大片的內容上。

六、《一九四二》 3.7億——中國的災難電影很少,導演馮小寧曾拍過一部《超強颱風》,因為特效過於幼稚而沒有獲得成功。馮小剛拍的兩部災難片《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都是國產災難片的精品。《一九四二》拍得極為真實、震撼,但因為影片調調很喪,所以票房並不太高,為這事兒,馮小剛還曾在社交媒體上鬧過情緒。

五、《全球風暴》 4.3億——去年的一部模仿《2012》的災難大片,場面還可以,但劇情非常扯,在美國遭到票房慘敗,但在中國卻賣得不錯,中國觀眾似乎對有大場面的爛片,容忍度較高,影片特效不少,但創意鏡頭欠奉。華人影星吳彥祖在片中扮演一個頗為重要的角色。

四、《哥斯拉》4.8億——2014年的這部《哥斯拉》在美國和中國的票房都令人滿意,但影片大場面並不多,尤其影片前半段,用了太多靜態場面來表現破壞的力量,個人的觀影感受並不如1998年羅蘭·艾默裡奇版《哥斯拉》,那部電影的很多鏡頭和場面至今讓人記憶猶新。新版的這部《哥斯拉》是傳奇影業「怪獸電影宇宙」的首部曲,第二部是《金剛:骷髏島》,不久我們將在銀幕上看到《哥斯拉大戰金剛》。

三、《末日崩塌》6.3億人民幣——最近幾年質量較高的一部災難電影,巨石強森主演,大場面比《2012》《全球風暴》等都要節制,這樣反而給人造成良好的印象,影片特效精良,節奏感強,是一部娛樂佳片。巨石強森這幾年個人事業發展到了最高峰,他的很多作品都無差別大賣,目前是好萊塢的最賣座男星,《狂暴巨獸》的全球票房目前排在第六。

二、《唐山大地震》6.5億人民幣——本片是2010年的內地票房年度冠軍,是中國災難片中的翹楚,災難場面只有前面的幾分鐘,但之前的氛圍營造的極佳,之後的情感構建極為細膩。雖然災難場面只有幾分鐘,但做得非常震撼,就跟《芳華》裡那幾分鐘的戰爭場面一樣。無論喜不喜歡馮小剛,不得不承認,他在內地商業導演中仍是數一數二的。

一、《鐵達尼號》約 13億人民幣——1998年上映時,內地票房達到了驚人的3.6億,是當年的年度票房冠軍,2012年上映3D版時,又收了9.5億,是當年僅次於《泰囧》的年度票房亞軍。關於這部電影沒什麼可說的,影史第一災難片,恐怕這個地位短時間之內不會被動搖。

相關焦點

  • 盤點8部高分災難片:《唐山大地震》最經典,《末日崩塌》特效佳
    文/殷離災難題材電影最吸引觀眾的往往是極具震撼的特效畫面,它會帶給我們日常生活所不具有的緊張感和刺激感,不少觀眾往往也會把特效是否精良當作檢驗一部災難片是否合格的標準。》(馮小剛導演)距離唐山大地震已經過去了整整44年,44年間,說起最能還原真實場景的電影,莫過於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
  • 盤點8部高分災難片:《唐山大地震》最經典,《末日崩塌》 特效佳
    文/殷離 災難題材電影最吸引觀眾的往往是極具震撼的特效畫面,它會帶給我們日常生活所不具有的緊張感和刺激感,不少觀眾往往也會把特效是否精良當作檢驗一部災難片是否合格的標準。
  • 近20年最好看的8部災難電影,《唐山大地震》排在第二
    作為美國佬好萊塢大片的主題之一,災難片總有一種讓人意想不到魔力。宏大的場景,驚心動魄的情節,各種刺激。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往年最好看的災難電影。TOP8:《日本沉沒》地質學家田所博士作深海調查,竟發現一個驚人結論,日本將於三百天內沉入海底,他將這個消息告訴其他科學家,卻遭到大家的恥笑。很快,火山爆發了,周邊數公裡的人們被火海和熔巖包圍。這部電影也是日本難得的災難片。
  • 《唐山大地震》不僅僅是一部災難片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講述了一對龍鳳胎姐弟因唐山大地震而改變的命運故事,以我個人的觀點唐山大地震不僅僅是一部單純的災難片,還是描述人物情感戲的一部經典之作,同時將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生死攸關時刻親情在人性中生死考驗。
  • 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被深情寄語「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無論是上映之前片方信心十足喊出的5億元人民幣票房目標,還是被某些影評人評價為「不哭不是人」的催淚故事,其實都掩蓋了這部電影的一個重要事實:無論是否票房大賣,無論是否毀譽參半,《唐山大地震》都是我們當下社會的晴雨表,其中折射出的必然是主流社會人群以何種心態面對我們這個躁動不安的時代。
  • 電影《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才知道什麼是人間有真情
    唐山大地震一直以來被每一個中國人銘記。在新中國剛剛建立起來的八十年代,一場地震足以毀掉千千萬萬個家庭。當年深夜的7.8級地震,剝奪了二十餘萬同胞的生命。這份悲痛和哀悼一直延續至今,唐山也沒有因此而倒下,而是在舉國上下億萬人民的幫助下,建設的越來越好。
  • 《唐山大地震》震撼人心的不是災難,是迴蕩在心中的「餘震」
    電影講述中國76年的唐山7.8級地震,在緊迫關頭母親選擇舍姐救弟,但姐姐並沒有在這場天災中喪生被解放軍收養長大,三十多年後一家人終於相認,用這一家的故事來映照當年的災難回憶。,卻留下了一部部屬於中國的精彩。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唐山人,對於地震已經麻木了嗎?
    2020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雖已過44年,在聽老一輩的唐山人講述大地震的親身經歷時,依然感到毛骨悚然。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豐南一帶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續約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唐山人民人居住在簡易房裡,開始了唐山的重建。
  • 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 唐山大地震的影響
    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一場沒有任何徵兆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廢墟。中國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書,公布了以下數字:死亡242769人,重傷164851人,輕傷544000人。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唐山大地震!
  • 《唐山大地震》這個超級催淚片你們看過嗎?有什麼想法呢?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一家人因為大地震分離,幾十年後又重逢的影片---《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可以說是超級催淚的,獲得網友的一致好評。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作為社會的集體傷痛,一直被悄悄地掩埋和隱藏在無數人內心最深的角落中。貌似被遺忘,實際上它卻一直在隱隱作痛。
  • 0719-0725內地票房:《唐山大地震》刷新紀錄
    創造多項票房紀錄  從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這個無法預測的巨大災難稱為幾代中國人的殤痛記憶,從創痛中走出的國人需要情感的釋放,這是《唐山大地震》最重要的社會功能,也是它賣座最大的理由,因為它是超級家庭片,擁有年齡層最為寬廣的觀眾群,而且是願意走進影院觀看的有效觀眾。
  • 時隔44年,重溫電影《唐山大地震》,往事歷歷在目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39.78N°,118.44E°)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十公裡。 地震對我們中國人而言並不陌生。從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的512地震,到近期產生的9月8日的內江地震,地震產生的殺傷力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很多人說到地震時都談震色變。
  • 電影《唐山大地震》8分鐘地震場面揭秘
    《唐山大地震》讓主創者感到最艱難的部分並不是情感的把握,而是短短8分鐘地震場面的營造。新華網北京7月18日電(白瀛、廖方舟)馮小剛新作《唐山大地震》將於22日起在全國上映。「雖然地震的場面在電影中僅佔很小部分,但它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觀眾對後面主人公心理變化的理解,必須讓觀眾感受到災難的真實和殘酷,主人公的人生和心理變化才會顯得更加合理,所以我們最終經過權衡決定更換另一種拍攝方法。」王中磊說。於是,動用了目前最先進的拍攝設備,讓景別的大小和鏡頭的連續性都達到相當高的標準,但這部分的重拍也把拍攝期拖長了一個多月。
  • 《唐山大地震》被災難隔斷的母女情
    《唐山大地震》是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由馮小剛執導的一部電影作品。爸爸去世,姐弟倆被掩埋於廢墟之下,而母親除了忍受災難帶來的痛苦,還要做出一個艱難的抉擇:救女兒還是救兒子?萬般無奈之下,母親不得已選擇了放棄女兒。但這個選擇也讓奇蹟般活過來的女兒心裡埋了一根深深地刺。時隔32年後,又一場地震讓曾經相親相愛的母子三人意外重逢,母子之間的堅冰終於溶解。
  • 地震預測有多難?唐山大地震原來是這麼回事!
    大自然總是讓人感到敬畏,災難來臨的時候說來就來,沒有任何留給人類逃生的時間。而自然災害當中,又以地震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最為嚴重。地震是怎麼發生的?地震能夠被準確的預測到嗎?地震發生之前不是有很多預兆嗎?為什麼至今人類人仍舊無法準確的預測地震?今天就讓趙括說歷史帶領大家歷史上著名的唐山大地震。而今天要說的地震災害,就是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的唐山大地震。
  • 《唐山大地震》突出溫暖 養父與原著大相逕庭
    馮小剛把這個故事講給了唐山市委和廣電總局領導聽,他的思路得到了認可。  《唐山大地震》的編劇是蘇小衛,蘇小衛以前都用筆名「思蕪」給老公霍建起寫劇本,《那山那人那狗》《暖》《生活秀》等多部劇本在國內外獲了幾十個獎項。昨日,蘇小衛接受成都商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在蘇小衛眼中,《唐山大地震》不是全景式的災難片,而是帶有文學色彩的情感電影。
  • 《唐山大地震》,比災難本身更可怕的,是人心的餘震
    《唐山大地震》改編自張翎的小說《餘震》,小說又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為創作的靈感。1、災難面前,人如螻蟻這部電影,是馮小剛的作品。唐山大地震過後,方家只有孤兒寡母。方大強老家的母親和姐姐趕來了,握著方達的那隻空蕩蕩的袖筒,淚如雨下。方達和元妮相依為命,身殘志堅的他,選擇出去闖。大地震既然讓他死過一回,出去打工,辛苦而已,又算得了什麼呢。在方登的王爸爸上她大學找她時,方達正在蹬三輪車。
  • 《唐山大地震》獲全面盛讚 華語電影新高度
    院線篇:「讓人領悟到家的重要性,適合全家觀看」  陳可辛去年在接受採訪時,提出了「徵服戲院經理」之說,拷貝數量和院線排片是電影能否賣座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院線經理的看片會對於影片來說,是一次考驗甚至可以說是較量,就如同一件商品,沒有最過硬的質量很難通過最嚴格的檢驗。而這次,《唐山大地震》徵服了院線。
  • 有多少人認為這是一部災難片,因為片名被曲解了《唐山大地震》?
    初,周恩來總理去世;今年,朱德將軍是十大元帥的首領,他為中國抗戰而戰;同年,毛澤東董事長,新中國創始人去世;今年河北唐山發生在芮氏7.8地震級,地震持續約23秒,造成24萬人死亡,16萬人重傷。尤其是持續了23秒的唐山大地震摧毀了整個唐山,幾十年來為數萬活人種下了「餘震」,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仍然無法面對九死一生在血海中行走的痛苦。電影《唐山大地震》在全國上映,影片上映後,輿論褒貶不一,豆瓣評分維持在7.7分。這7.7個點中有多少是「情感分」,還有多少是「技術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