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道腸粉開出150多家店,紅荔村憑啥那麼火?

2021-02-16 紅餐網

深圳餐飲界一直流傳著一位神秘老大哥的傳說,卻很少有人見過他。但凡認識他的人,幾乎都用三個字評論他——實幹家。

他就是紅荔村腸粉的創始人,袁錦華先生。本期紅餐網《洪波高端訪談》探訪紅荔村腸粉,並與袁錦華先生深度交流。我們深切感受到了這位餐飲實幹家的魅力,低調而謙和。

與袁錦華先生的見面,約在他的辦公室。辦公室不到10平米,除一個書櫃、一張擺放著筆墨的小書桌、一套木質茶几,幾乎別無他物。在這裡辦公近20年後,他即將搬進新的辦公室。不過這個地方,是他夢開始的地方,也是他質樸內心的見證。

在這裡,他和我們回憶自己的創業歷程,分享紅荔村腸粉(以下簡稱紅荔村)的最新動態以及未來走向。

袁錦華談紅荔村的經營

01

17年前第一家店,

至今生意依然火爆


深圳市羅湖區春風路,也就是袁錦華公司樓下,有家不大的腸粉店面,這就是17年前他來到深圳開出的第一家店。

 

對於這家店,袁錦華感情極深,「如果當時不是開在這裡,生意可能不會那麼好,我也不一定能堅持幹這麼久的餐飲。」

 

春風路曾是深圳的核心商業地段,也是深圳娛樂場所最為密集的區域,桑拿、歌舞廳、酒店、酒吧……或明或暗之間,極盡繁華,也造就了一方美食旺地。這位外出闖蕩的東莞人,將自己的第一家店安在這裡。小店生意的火爆,給了他幹餐飲的信心,很快他便開出第二、第三、第四家店。和當時多數經營餐廳的人不同,在僅有幾家店面時,袁錦華就開始使用中央廚房配送。他稱這是受麥肯系統的影響。早期麥肯進入中國,可以說打開了國內投資者、餐飲人全新的視野。而儘管那時的袁錦華還只是一個打工仔,但他對快餐連鎖經營充滿了好奇。在各個行當摸爬打滾了一些年頭後,他決定以一種他鍾愛的廣東小吃作為連鎖經營的試驗品,那便是腸粉。

△紅荔村首店

如今年過17載,深圳的變化翻天覆地。羅湖不再是深圳的中心,春風路上的店家也換了無數。袁錦華感嘆:「我們隔壁那家店好像已經換了十幾個老闆了,幸好我們一直還在」。

實際上這家店的狀態不只是「還在」,而是火爆不減當年。中午我們去探店的時候,發現這家不到100平米的店面翻臺不斷,顧客拼臺、點餐、用餐、離開,不到20分鐘換一波。後廚腸粉、粥品、碟頭飯、小吃4條線忙碌而井然有序。

重要的是,好生意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常年。畢竟一時火爆容易,長期穩定才是實力。

02

100多家門店經營常年穩定

他稱選對品類

生意穩定的不只是春風路這家店,紅荔村在深圳100多家門店表現都相當不俗。對於多年來各店表現的穩定,袁錦華更多歸功於「品類優勢」。

「有時候品類的生命力,決定了我們能走多遠。」他很慶幸自己喜歡的家鄉美食,恰恰適合長跑,不像有些品類,稍縱即逝。腸粉作為廣東傳統特色小吃,追溯起來大概有1300年的歷史。它既是廣東酒樓裡點心之招牌,又是人盡皆知的街邊小吃,早已深入人心。另外,腸粉的製作工藝為蒸製,健康屬性與生俱來,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無論從情感還是需求上,腸粉在廣東美食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03

提煉「低熱量」,

鮮蝦腸粉年銷近千萬份

有時候擁有一手好牌,未必就能打得漂亮。實際上,這些年經營腸粉的人越來越多,但規模與口碑兼具的品牌卻寥寥無幾。十多年來,袁錦華始終嚴抓兩個點——食品安全、原味食材。正是由於多年來的堅持,紅荔村多次、長期作為深圳大型賽事、重要交通樞紐的供應商。2011年的「第26屆大學生運動會」、2014年至今的「中國杯帆船賽」等賽事的食品離不開紅荔村;過去6年廣東70%高鐵的食品也都由他家供應。每一步、每一年都更夯實了品牌後端的實力。而隨著市場的變化,他和團隊也希望品牌能在前端更好地表達自己,與新一代消費者更好地對話。

 △新一代的紅荔村店面

2018年,紅荔村定位升級,推出了「低熱量 更好吃」的Slogan,並將這句話作為品牌戰略指導方向。一直以來,紅荔村賣得最好的腸粉要數「鮮蝦腸粉」「叉燒腸粉」「蔥汁醬肉腸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三者的銷售額也不分上下。但如果要讓品牌更聚焦體現「低熱量」,他們需要從中選擇一款作為主打產品。沒錯,他們選擇了「鮮蝦腸粉」,而海鮮也恰好是粵菜代表,這更能為紅荔村擦亮標識。經過一兩年的嘗試,鮮蝦腸粉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年銷量足足近千萬份。

 

△鮮蝦腸粉

而在產品搭配上也保持統一的調性,除了皮蛋瘦肉粥、艇仔粥這些經典產品,蒙北有機燕麥粥、五穀粥等健康產品也作為核心產品。為了保證蒙北有機燕麥粥的品質,他們花了很大心思找到全國最大的燕麥供應商合作。

△蒙北有機燕麥粥

然而,「低熱量」和「好吃」似乎總被認為無法兼得,我們通常認為低熱量的東西都是寡淡無味的,比如雞胸肉;而好吃的東西又往往都是高熱量的,比如烤豬蹄。熱愛美食的袁錦華,希望兩者兼得。為此他特別邀請到國內外名廚擔任紅荔村食品顧問,其中便有著名的「法亞料理」之父Justin Quek(郭文秀),以及「中華廚王之星」盧錦泉,此外他還聘請香港米其林一星大廚譚道明先生加入團隊。未來,他希望紅荔村能與更多的名廚共同合作,碰撞出健康又美味的產品。大方向確定了,產品創新便可有的放矢,咖喱海鮮撈腸粉、混醬豬腸粉等網紅產品也會階段性地出現在紅荔村的餐桌上。

華北慢慢來

過去十多年,紅荔村的發展極穩,每年以新增約10家門店的速度勻速向前。目前全國150多家門店絕大多數落地深圳,東莞、惠州,以及廣西南寧、桂林也有少數門店。對於未來紅荔村在全國各地的布局,袁錦華非常低調,他說:「深圳,我們還沒做得足夠好,等我們做好了再往外走。」實際上這位實幹家心中早已繪好一片藍圖,這從他辦公室門口的品牌牆上便可窺見。

2020年,繼續深耕華南市場,全國門店數量預計突破200家;

2021年,實現華南市場主要城市布局,全國門店數量預計突破250家;

2022年,完成華南市場全部布局,全國門店數量預計突破350家;

(目前員工1500多人,未來三年員工人數將超過4000人。)

未來3年,紅荔村將在華南市場加快步伐。除了廣東,廣西、福建、江浙一帶以米飯為主食的省市,也是他看好的區域。
袁錦華不想貿然進入,但又充滿好奇,於是他通過一種很「輕」的方法來試探——便利店先行。目前紅荔村已經和全國的7-11、全家便利店合作,他希望藉此來觀察華北市場,看看消費者的反應。

△紅荔村進駐便利店的腸粉

「讓沒有吃過腸粉的人先體驗一下,我們慢慢推、少量推。」對於華北市場,他理性看待,並以最大的耐心去觀察、等待。袁錦華,這位改革開放前沿之地的實幹家,想得深、看得遠,認定了一件事情就執著往前。他話不多,卻字字真誠、句句實在,一如他腳下的城市。在餐飲行業沉澱17年後,他將帶領全新的紅荔村開創怎樣的未來?我們拭目以待。記者 | 林如珍  編輯 | 肖純    視頻 | 王偉

▼▼▼

(上下滑動閱讀)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相關焦點

  • 深圳腸粉【新】吃法,8家新腸粉
    很久沒更新了深圳腸粉清單8家腸粉【新】吃法龍蝦腸粉丨酸菜魚腸粉丨混醬豬腸粉你都吃過嗎?這家在沙頭角憑藉一個推車走鬼檔開了22年的「香港風味小食店」,最近在福田開店,終於不用特意開車去吃這家「沙頭角三寶」之一的腸粉了。
  • 今天我們查了星巴克、紅荔村和永和...
    復工之後,有很多餐飲企業都陸續開門營業了,那麼他們在防疫防控方面是如何保障用餐安全的呢?12日上午,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星期三查餐廳」推出防控疫情特別行動第八期,對福田區新聞路的餐飲門店進行檢查,目前新聞路上的餐飲店已有近50%開店營業。
  • 外國來的腸粉,憑啥稱霸光明41年?
    做法和常見的廣式腸粉還真不一樣,是用布拉的腸粉。倒漿暈開,用布迅速一划,挑起腸粉皮,倒料畫十字包起,只要1分鐘就能做出一份。腸粉油光水滑,亮晶晶的薄皮有著肉眼可見的順滑口感,裡頭的料滿得透出來光,用薄如蟬翼來形容它是最合適不過。老客們識貨,都會點叉燒與鮮蝦的雙拼,除了叉燒和鮮蝦,還有沙葛、木耳、洋蔥當料底,吃起來外皮口感順滑,內裡滋味濃鬱又清爽。
  • 憑一道麻辣烤魚開出30多家直營店,徵服150萬粉絲
    當時不懂餐飲的冷豔君,用了最笨的辦法——守店。冷豔君幾乎天天待在店裡,只要看到桌上有剩菜,就會上前問顧客:「是點多了還是不好吃?哪裡需要改進?」日復一日,冷豔君對顧客以及產品的敏感度就這樣慢慢積累出來。這也為後來烤匠麻辣烤魚產品力的養成,打下了堅實基礎。儘管乾鍋的生意漸漸好起來,對口感挑剔的冷豔君還是發現了問題:乾鍋越吃越冷,如果加熱又會越來越幹。
  • 江頭小學旁的破舊腸粉店,天還沒亮就滿座!
    從擺攤到店面,搬了三次店面越開越偏,生意卻越來越火坐標江頭小學對面無數學生的「第二食堂」被我找到了...🍲店裡的腸粉口味很多,加料種類很豐富,這都是老顧客們「吃」出來的,盲點都不會踩雷!小小的店面全靠詹姐和丈夫、公公三人打理,每天營業13小時,一天能賣400+份腸粉。她家腸粉誘人的秘訣,離不開這鍋濃鬱的湯頭,大骨熬製的湯底再加上秘制醬料熬製,給腸粉注入了靈魂!
  • 紐約腸粉專營店開了!料足大份!外賣爆單!
    雖說今年的餐館周以外賣形式回歸了,但這次參與的米其林餐廳一隻手都數的過來,以往醬醬愛吃的好幾家都不在了,這可讓熱愛美食的醬醬又陷入了每天不知道吃啥的尷尬境地。‍不過,聽小夥伴說新開了一家超方便的腸粉店,愛吃早茶的小夥伴們一定對稻香點心坊不陌生吧!現在稻香旗下新推出的腸粉專營店,不僅可以自取,而且提供外賣,店裡還有超多早茶點心和飲品提供選擇哦!
  • 梅城阿婆開的22年老字號腸粉店,很多人都從小吃到大!
    ,無論是本地人或是外地朋友,都會立即浮現出「吳記腸粉店」五個字。今天,在吃貨朋友(-Zoely玲)推薦下,探長決定帶大家來到這家腸粉店——吳記腸粉店。這家店從1997年開業至今,在梅州這個遍地美食的地方能開上二十多年,想想就知道味道一定不會差了!
  • 多點便利要開出150家店,張文中給它一年時間
    高喊「顛覆傳統零售」、「賦能傳統零售」、「一年開出天文數字的門店」等等。語不驚人死不休,令行業目瞪口呆。開場起音太高會導致歌曲無法續唱,多家企業還沒搞明白什麼是零售就夭折在2018。今天再看北京零售市場,堅挺依舊的仍然是物美、超市發、華冠、首航這些深耕數十年的零售企業。他們堅守零售的普世價值觀,同時有與時俱變把握時代脈搏。
  • 廈門獨一份的【腸粉地圖】,第⑧家有錢都吃不到!
    靠著實打實的好味道,從7年的無名小攤到現在5年的口碑神店,蓮秀裡的這家翔安腸粉也不容小覷。蝦仁腸粉的點單率最高,默認是蛋肉+蝦仁的搭配。腸粉皮被湯汁充分浸潤,Q彈韌滑,蛋肉分量很足,蝦仁彈嫩,不同食材在口腔中碰撞出多層次的滋味。
  • 3個月開了50多家店,這家「網紅豆漿」也太火了吧!
    這家「小田豆漿」最近可真是太火了!才短短3個月的時間就在廣東地區開了50多家門店光是深圳,就有16家,幾乎遍布了各個區!  豆香醇厚濃鬱  豆漿稍微放置一會兒,表面就會凝結出一層豆皮,可見豆漿的醇香,糊弄不了人的~
  • 廣式腸粉和潮汕腸粉!誰才是腸粉屆的一哥?
    潮汕腸粉迷覺得:廣式腸粉啥也沒有,垃圾!爭論不僅發生在各個小餐館在網絡上也有著激烈的討論如果網上有人誇讚其中一方的腸粉必定會有人跳出來反擊這場世紀的爭論,蒲姐來帶大家了解!正宗的廣式腸粉會將香菜、八角、冰糖、花椒等香料混合熬煮,最後加入醬油和魚露,提鮮調色,味道清鮮醇厚,就靠這一口醬油虜獲小廣東的心,幾十年來慢慢改良。雖然看上去就是普通的醬油,但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方,每一口細細品嘗,會發現豉油掩蓋肉腥味的同時又給米皮解膩,你說不出來它有多好吃,但吃腸粉必須從這份醬油開始。
  • 潮汕腸粉看不起廣式腸粉?腸粉也有鄙視鏈……
    要做一碟講究的腸粉,並沒有那麼容易,所以廣東人自家很少做腸粉,大多是去專門的小店吃。米漿是做腸粉的關鍵,一般水與大米的比例是1:3,太稠了腸粉會太過厚實,太稀了則不容易成型。幾乎每個腸粉店都會有製作醬汁的祖傳秘方,用以襯託出自家腸粉的特色。
  • 深圳城中村 | 中心圍:華為的鄰居,腸粉店的飲食男女
    二樓開著網吧和酒吧。老邱的腸粉店開在菜場的臨街背面,後廚和店堂加起來不超過三十平方米,但門口很寬敞,物業公司統一在這排店鋪門前搭起玻璃鋼屋頂,這樣,老邱多賺了至少四十個平米的營業面積。有一條下水道從老邱的腸粉店門口經過,下水道上蓋了水泥板,水泥板之間有空隙,時常會有陣陣讓人不舒服的悶臭味兒從下水道升上來。
  • 林志穎大哥林志傑再開腸粉店拒用弟弟做招牌,自食其力月收入過萬
    有一個明星弟弟,或許是好事,也不是好事,最不好的就是容易會被比較,好比林志傑與林志穎,在表現上兩人的對比還是比較鮮明的,林志穎是大明星,出入開跑車,住豪宅,而林志傑還要為生活奔波,在夜市擺攤賣腸粉,還沒有固定的攤位,看起來似乎還是挺慘的。
  • 曹張新村的民記開新店了,竟有即將失傳的石磨布拉腸粉!
    有人嫌棄它的賣相,其實廣東的街邊店真沒那麼講究,因為牛腩有的獨特烹製方法,所以醬汁豐富有層次,加上嫩滑軟糯的腸粉,那口味,也難以用滿足來形容,這大概就是大快朵頤的感覺吧!民記為了保證記憶中的口感,連牛腩都是廣東空運過來的整幅白腩開的。吃多了幹炒河粉,其實湯粉也是別具風味。當然還有牛雜、豉汁排骨、豬手等澆頭多種選擇。丨蘿蔔燒牛雜丨
  • 林志穎哥哥夜市賣腸粉,疫情期間生意慘澹仍然堅持,卻不願靠弟弟
    不過也有例外,總有人不願意靠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名氣,來幫助自己獲利。林志穎很早就出道,這些年拍影視劇廣告,又辦公司開賽車,他的身價早就過億了,家裡的豪宅更是充滿了科技感,讓人羨慕不已。然而弟弟這樣有錢,哥哥卻仍在夜市賣腸粉為生。
  • 惠州人的一天,離不開這一碟碟腸粉!
    我對它的感情,獨一無二那天,我和攝影師走了大半個惠州去探了6家惠州人常吃的腸粉店看看有沒你常去的那家?小雲開這家店一年多了,每天都能看見她在檔口前熟練的將米漿倒在竹籃裡,撒上餡料,然後再放到蒸籠裡蒸熟。‍雖然年紀不老,但小雲做出來的腸粉卻是又滑又韌,也更加有彈性,一億最喜歡她們家的油條,被腸粉包裹著讓人根本停不住口。更是有很多人特地從博羅、淡水趕過來吃,我們在店裡時就遇到了一位來晚了沒吃到腸粉敗興而歸的大哥。
  • 99海鮮節 9道菜品每款只賣9塊9 開一家火一家的燒烤店 小心喝丟你的鞋!
    小編手記:您去燒烤店喝得最多的時候喝成啥樣?酒喝多了亂說話,這都不算什麼,來了這家超級火爆的燒烤店,小心您的鞋,因為啥呢?小心喝嗨了都能喝丟了一隻鞋。總被叫做網紅店,其實人家老闆一直覺得菜品過硬才是生存之道,這幾年新品總是被模仿,卻從來沒被超越,不信?新品又來了!
  • 林志穎大哥林志傑再開腸粉店,自食其力月收入過萬
    有一個明星弟弟,或許是好事,也不是好事,最不好的就是容易會被比較,好比林志傑與林志穎,在表現上兩人的對比還是比較鮮明的,林志穎是大明星,出入開跑車,住豪宅,而林志傑還要為生活奔波,在夜市擺攤賣腸粉,還沒有固定的攤位,看起來似乎還是挺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