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維,今年25歲,家住黔西縣重新鎮朱家寨村三組,是重新鎮石坪幼兒園的一名教師。
我父親因小兒麻痺留有後遺症,走路一瘸一拐的,幹不得重活,母親從未上過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他們靠種莊稼來養家,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忙忙碌碌,盤算著柴米油鹽,盤算著如何撫養自己的3個孩子,生活一直很拮据。 讀小學時,我就盼著能快點長大,好外出打工掙錢,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讓弟弟妹妹能像其他小孩一樣穿上新衣服、新鞋子,背上新書包,這個天真的想法導致我學習不夠努力,小升初的時候成績不理想,再加上家裡比較困難,上中學後一度有放棄讀書的念頭。
後來,石坪民中的老師知道後找我談心,勸我不要放棄,困難只是暫時的,還幫我申請到了學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儘管上學路對於我來說如此艱難,但我的內心深處還是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當時我激動得熱淚盈眶,立志考師範學校,今後也要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指引孩子們走好前行的路。 2014年,我如願考上六盤水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拿到錄取通知書時全家人都很高興。父親開玩笑說:「你是我們家第一個大學生,了不起哦!」。看著和錄取通知書一起寄來的學費介紹,我心裡百味雜陳…… 一天清晨,屋外傳來村長洪亮的聲音:「給你家帶來一個好消息。考上大學沒有學費不用擔心,現在國家有政策,大學生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國家貼息,趕緊去申請辦理,畢業以後有經濟能力了慢慢還。」一股說不出的溫暖和甜蜜剎那間湧上我的心頭,就這樣我順利的步入大學的校門,開啟了我的大學生活。
讀大二那年,國家啟動精準扶貧政策,村兩委將我家納入精準扶貧戶。在黨和國家的各項惠民政策的幫扶下,家裡的條件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對口幫扶幹部積極帶領我家脫貧,財政局駐朱家寨村第一書記密切關注我家,任何扶貧政策都會第一時間通知父親,但是父親經常在地裡幹活接不到電話,他就會騎著摩託車到家裡向父親宣傳政策,符合條件的都為我家申請,從來不會覺得麻煩。結合我和妹妹還在讀書的情況,還為我倆申請了教育資助。精準教育資助、助學貸款、學校助學金、獎學金等,讓我的大學生活不再為沒有錢而發愁。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就到了畢業的時候。放假回家看到家鄉的孩子五六歲還沒有上幼兒園,看到他們渴求知識的眼神,我就聯想到小時候的我。於是,我決心回到農村,讓他們也能像城裡的孩子一樣,可以上幼兒園。 懷著當教師的初心,2019年我考過了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如今,我有幸能回到自己夢想出發的地方,做著我最崇拜的職業,我覺得我是幸福的。 我既是脫貧攻堅的參與者,也是脫貧攻堅的受益者,精準扶貧政策改善了我的家庭情況,「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全部達到國家脫貧標準,教育資助圓了我的教師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 「甘為渡口一隻船」,把學生擺渡到幸福的彼岸。 楊斌
編輯 張良勝 編審 田旻佳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