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吒》上映之後,我終於等到了《姜子牙》,雖然姜子牙比哪吒晚了半年,但是這兩部電影幾乎是同時立項構思的,只不過哪吒作業比較快些而已。
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哪吒》一夜爆火,成為了國產動畫的裡程碑。對於姜子牙來說,頗有一種佐助幾天沒見鳴人,然後人家通靈之術和螺旋丸都學會的感覺。因此觀眾對《姜子牙》有了更高的期待。如果你想看一部比《哪吒》更爽、更燃、更炸的電影,我勸你趁早死了這條心吧。
《姜子牙》在我看來,整體上是比較偏文藝一點的,娛樂性真的少之又少,故事也更加偏向成人的肅穆、成熟和深邃。看電影的表現來看,這註定是一部評價兩極分化的電影。首先這部電影的畫面,電影一開始2D講述的封神之戰讓我印象深刻,有一種彩色的青銅畫流動起來的感覺,質感一級棒。而在3D的部分,由於故事的對象有人變為神。哪吒裡面觀眾印象深刻的有山河社稷圖、龍宮、最後決戰的陳塘關。但放在《姜子牙》面前,這些場景真的太小兒科了。無論是高聳冰冷的靜虛宮,還是皚皚白雪的北海,亦或是夕陽西下的歸墟,到處都是大場景和小人物的對比。強調了在強大的甚解統治下,個人力量的渺小。
難得可貴的是,這些場景不是依靠複雜的元素和文理取勝,而是在保留壓迫感的情況下,不斷地做減法。還有顏色方面,象徵姜子牙力量的藍色,更高力量的白色還有象徵反派和宿命的紅色,以及神界權威的金黃色。
導演說,他們因為非常關注電影的細節,所以在裡面添加了很多觀眾注意不到的地方。所以我仔細觀看著他的每一幀畫面,驚嘆於那古樸的花紋;震撼於那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字;陶醉於那個時代所專有的配色、服飾和妝容。我更驚豔於,真的有人在好好地傳承和發揚我們自己的中國文化,驚嘆於真的有人想要向我們傳達,屬於我們自己中國人的價值觀。剛剛看完影片時,我想到的是電車難題。所謂電車難題,也在這裡出現,憑什麼那些人坐在電軌上,另一些卻不是。另一個就是美國的世界觀,憑什麼你有了操控別人生死的權利,像天尊那樣擁有了絕對的實力,就可以打著一切為了蒼生的旗號來操縱蒼生嗎?
說大了,這不就像美國憑藉絕對的實力,實行霸權主義一樣的嗎?當把別的國家變得滿目瘡痍的時候,他就會說這就是民主,這是為了信息的安全,這是為了保護你們,你們怎麼就不懂呢?所以我覺著姜子牙很好,他告訴我們一個幾千年前一個叫老子的人想到的答案:「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順其自然,萬物變成什麼樣子是萬物自己的事,對照我們普通人,只要是正確的,怎麼做是你自己的事情,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也是你自己的事情。
去做你認為對的事,正是因為堅持了自己認為對的事,姜子牙最後放棄了天尊賜予的封神,成為了屬於自己的、真正的神。僅憑我蒼白的文字,我無法道之其千萬分之一,好在現在有了《大聖歸來》,有了《小白》,有了《哪吒》,有了《姜子牙》......未來一定有更多更多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英雄。我很驕傲我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地上,我在這裡期待,期待封神宇宙實現的那一天。我相信會實現,也必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