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壯士守孤城,僅83人活下,這樣真實的國產片不該被埋沒

2020-09-09 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因為《八佰》,曾激勵無數人投身於抗戰的八百壯士為更多人所熟知。

當鄭愷飾演的陳樹生背著炸藥包,從倉庫一躍而下的那一刻,每個人內心都被深深震撼。

明知沒有勝算,卻仍然奮不顧身和侵略者血拼到底,四行倉庫內發生的這一切,都會被被世人永遠銘記。

和《八佰》相似,2010年的影片《喋血孤城》,同樣展現的是一場毫無勝算的戰鬥,不過它卻沒有像《八佰》一樣為人所知。

但本片遠比《八佰》更為悲壯慘烈:8000多名浴血奮戰的中國將士,最後僅有83人倖存。

《喋血孤城》的故事背景,是被譽為「東方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常德會戰

1943年11月,為了牽制遠赴緬甸的中國遠徵軍,打擊國人抗戰的士氣,日本侵略者兵分三路,對湘北重地常德發起攻擊。

為了粉碎日軍的圖謀,中國軍隊必須要守住常德,但想要做到這一點,何談容易。

有著「川黔咽喉」之稱的常德,儘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易攻難守無險可依,幾乎就是個活靶子。

更要命的是,守衛常德城的只有8000餘位中國將士,而日軍的數量,超過3萬人。

天時地利人和,他們樣樣不佔,想要守得雲開見月明,看起來難於登天。

堅守常德城的,是74軍57師師長餘程萬所率領的「虎賁軍」。

就像其稱號「虎賁」一樣,57師的驍勇善戰絕非浪得虛名:在1941年上高會戰中,他們堅守陣地立下赫赫戰功,就是其實力的最好證明。

更何況,身為師長的餘程萬最擅長打的,就是防衛戰。

在戰鬥還未打響前,餘程萬其實就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將全城百姓全部疏離,並在城池內外布下多道防線,不可謂不十分嚴密。

雖然按照上峰的判斷,日軍的目標是鄂西,而不是常德,但餘程萬的心裡,還是隱隱感到不安。

不久後毗鄰常德的德山被日軍攻陷,印證了餘程萬的擔憂,他緊急向司令部發報請求支援。

但左等右等救援卻遲遲不到,57軍陷入孤軍作戰的窘境中。

在這樣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境裡,換成很多人應該都會選擇放棄;

但對於這支從不服輸的虎賁軍來說,他們從沒想過放棄或投降,而是一心想著誓死堅守陣地,捍衛中國軍人的榮譽。

「營長死了連長上,連長死了排長上,排長死了班長上!」——這是他們的口號,更是他們難以撼動的信念。

外圍的戰壕裡,連長馮葆華神情專注,隨時準備投入到戰鬥中。

如果不是戰爭,他或許已經和未婚妻婉清成婚,小兩口過著甜蜜的日子。

但現在,一道戰壕將他們分離在城牆內外,不遠處日軍的鐵蹄正在逼近,踐踏著他們關於未來一切的美好憧憬。

還有新加入虎賁軍的二虎,不到16歲的年紀,就已經走上殘酷的戰場。

日本侵略者殺害了他的父母,和姐姐相依為命的他,再三請求馮連長讓他加入虎賁軍,為父母報仇。

每個人都懷著國讎家恨,8000虎賁軍同仇敵愾,誓要守住常德城。

但面對蓄謀已久、兵力甚於自己數倍的日軍,餘程萬布下的防線連連告急。

在日軍強大的火力壓制中,虎賁軍的第一道防線很快就被攻破。

局勢岌岌可危,馮連長和將士們沒有退卻,拼死堅守住最後一道外圍防線。

屍體很快堆滿戰壕,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仍在堅持,抵擋住日軍一次又一次猛烈的進攻。

在多次進攻遇阻後,日軍不得不放出煙霧彈作掩護,才得以攻破最後一道外圍防線,只有馮葆華和二虎等少數幾人突圍。

外圍防線已破,孤城一座的常德已無任何屏障,殘破的城門也難以抵擋炮火的攻擊。

在日軍的橫山司令官看來,常德城已經是唾手可得,拿下它是輕而易舉。

但集中火力連攻多日,卻始終無法突破城門口的守軍,讓橫山懊惱不已。

其實城內的虎賁軍早已彈盡糧絕,這群將士們完全是在用意志創造著這場戰爭奇蹟。

沒有水,他們就以尿代水;沒有子彈,就趁夜色偷偷攀下城牆,到城外的日軍屍首中找子彈。

眼看著時間越拖越久,日軍師團長巖永使用了極其歹毒的一招:釋放毒氣。

黃色的毒煙飄進城內,沒有防毒面具的的將士們口吐白沫痛苦死去,日軍以如此陰毒的手段,才進入常德城。

原以為佔領了常德的日軍沒料到,在看似一片沉寂的城內,還有餘程萬布下的第三道防線。

剩餘不多的虎賁軍在周密的部署下,以建築物作掩護,與日軍展開激烈的「巷戰」,防不勝防的冷槍暗炮,讓日軍無不膽戰心驚。

據守城內的日軍調動大量兵力,在城內展開大肆捕殺,昔日安樂祥和的常德城,如今儘是斷壁殘垣,屍橫遍野······

本片的導演沈東在接受採訪時說過,他創作這部影片的初衷是想讓觀眾看到,戰爭如何殘酷,如何毀滅了原本美好的一切。

早該成婚的馮葆華和婉清,如今只能匆匆喝上一杯交杯酒,以隆隆的炮火作為婚禮的炮聲。

本該在山林田野間肆意玩耍的二虎,卻要到戰場上去經歷慘烈的搏殺,經歷著失去親人的痛苦。

他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幸福的結局,但因為戰爭,他們的幸福又求之不得。

二虎的父母被殺害,身為戰地護士的姐姐在運送傷員的路上,也被日寇一槍打死。

而馮葆華準備將炸藥放到敵軍據點時身中數槍,隨後與日軍同歸於盡。

這方土地沒有成為他們追尋幸福的樂園,而是成了纂取他們幸福、剝奪他們生命的墳墓。

但讓人動容的是,所有人明知這是墳墓,卻也不願踏出墳墓一步,包括餘程萬,也早已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在他寫給妻子的信裡,有這麼一句話:彈盡,援絕,人亡,城已破,餘已決定為國犧牲,誓殲頑寇。

8000VS30000,以少敵多的中國軍人硬是抵抗半月,書寫了抗戰史上又一壯烈篇章。

常德失守後,餘程萬在眾人勸說中沒能如願赴死,而是帶著80餘位將士突圍。

但幾天之後,餘程萬重振旗鼓率軍殺回常德,一鼓作氣將常德城內的日軍殲滅殆盡。

無論是《喋血孤城》還是《八佰》,中國將士以軍人的血性和擔當,誓死捍衛著領土分寸不讓。

回看這段慘痛的歷史,當下的我們更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8000壯士守常德僅83人活下!這樣真實的國產片不該被埋沒
    因為《八佰》,曾激勵無數人投身於抗戰的八百壯士為更多人所熟知。,最後僅有83人倖存。在這樣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境裡,換成很多人應該都會選擇放棄;但對於這支從不服輸的虎賁軍來說,他們從沒想過放棄或投降,而是一心想著誓死堅守陣地,捍衛中國軍人的榮譽。
  • 八百壯士守四行的真實歷史,值得後人銘記!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鬥守戰場。」這是一段歌唱當年「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拼死抗敵的歌詞。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10月26日,大場失守。日本的兵力,一部分向南往閘北方向打;一部分往西往南翔、嘉定方向打。
  • 不該被埋沒的國產抗日佳作,和八佰一樣悲壯,卻沒有它那麼好命
    有這麼一部電影,比《八佰》還要悲壯,八千人守一座城,最終打得只剩下200多人倖存。這部電影便是《喋血孤城》,故事的劇情是發生在常德會戰時,那會的日軍為了切斷中國軍隊的滇緬公路,於是,對該地區的重要地區常德發起了進攻,那會,日軍有3萬人的部隊,而中國軍隊只有八千人,雙方實力非常懸殊,日軍不僅裝備了重炮,還有飛機支援,中國軍隊只能硬著頭皮固守。
  • 電影《八佰》與其背後真實的「八百壯士」
    ,該緊急撤退的時候,又突然讓部隊再堅持幾天),導致戰爭形勢急轉直下,僅不到三個月時間,蔣介石的精銳部隊損失近半,國軍傷亡30萬人,日軍僅傷亡3萬人,雙方戰損比達到了驚人的10:1。政治就是這樣,列強也擔心日本侵吞中國威脅到他們的國家利益,但如果中國選擇不抵抗或毫無抵抗之力,他們就會選擇和日本一起瓜分中國,不要以為這不可能,波蘭不就是這麼沒的嗎?所以國軍雖然敗退,但必須做給英美列強看,我們是有決心抗日的,能得到支持最好,得不到支持起碼不能讓他們聯起手來瓜分中國。但這樣做是有代價的,那就是八百壯士的性命,他們需要死守住四行倉庫,一直到九國公約會議召開。
  • 喋血孤城:餘程萬為中國人正名了!
    餘程萬有8000虎賁之師,戰到最後卻只剩下83人,這場戰役被稱為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這場戰役打出了國軍的精氣神,也打出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也展現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偉岸,1943年侵華日軍為挽救逐漸失利的局面,決定揮師三路,進攻軍事重鎮常德。
  • 《八佰》壯士的抗戰 不只是八百壯士的抗戰
    ,還有罵片中情節不符合史實的,還有罵情節邏輯反智的,還有說演員表現不盡如人意的......總之基本上電影構成的要素被罵了個遍,那麼這片子真的是該罵麼?此事確實有,電影中表現得亦極其悲壯,連他留下的那張寫著「捨生取義,兒所願也」給母親的遺書,也是真的,但真實歷史中只有他一個人這麼做了,電影中所表現的一群士兵渾身綁滿手榴彈排隊在那個缺口前挨個跳下不是真的,所以這個情節被很多人質疑,甚至還認為把手榴彈直接綁好扔下去不就成了,為什麼要用人去換。
  • 三國志戰略版整裝待發和坐守孤城對比 整裝待發和坐守孤城誰好用
    三國志戰略版整裝待發和坐守孤城誰好?三國志戰略版整裝待發和坐守孤城放在一個隊伍裡會怎麼樣?整裝待發和坐守孤城怎麼獲得?很多玩家都有聽說過這兩個戰法,卻不知道最佳的武將用法和搭配方案。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那就去看2010年的戰爭片《喋血孤城》!
    國內的戰爭電影不多,十年前的暑期有一部《喋血孤城》還不錯。《喋血孤城》描述的是被稱為「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常德會戰中的常德城保衛戰。當時守城的是國軍74軍57師,共有8000多人。57師師長是餘程萬,黃埔一期畢業。他性格沉穩,善打防衛戰。
  • 那就去看快意殺敵、貼近歷史的《喋血孤城》
    影片讓觀眾看到了「八百壯士」的血性英勇,但讓人感到憋屈的是他們的結局。國內的戰爭電影不多,十年前的暑期有一部《喋血孤城》還不錯。餘程萬帶了一撥人突圍,和外圍的援軍會和,最後突圍的人只剩餘83人!後來外圍的援軍開始反攻日軍,最終將日軍驅除,奪回常德城。可惜這一點在影片中沒有顯現。二、常德會戰除了常德守城戰,還包括石門戰役、慈利戰役等外圍戰。
  • 那就去看2010年快意殺敵的《喋血孤城》
    影片讓觀眾看到了「八百壯士」的血性英勇,但讓人感到憋屈的是他們的結局。國內的戰爭電影不多,十年前的暑期有一部《喋血孤城》還不錯。餘程萬帶了一撥人突圍,和外圍的援軍會和,最後突圍的人只剩餘83人!後來外圍的援軍開始反攻日軍,最終將日軍驅除,奪回常德城。可惜這一點在影片中沒有顯現。二、常德會戰除了常德守城戰,還包括石門戰役、慈利戰役等外圍戰。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電影《八佰》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 《八佰》口碑兩極分化,《八百壯士》帶你回顧真實歷史
    雖然商業表現方面不盡如人意,但是影片所講述的這段史實,卻值得我們再次回顧。《八百壯士》一書則詳盡地記載了這段歷史。但師長孫元良認為,兵力多是犧牲,兵力少也是犧牲,守多個據點是守,守一兩個據點也是守,因此,最後命令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領1營400餘人留守四行倉庫,要求「能守多久,就守多久」。為什麼會選擇四行倉庫?
  • 比《八佰》更真實的,是這段真實歷史……
    近日,電影《八佰》全國公映「八百壯士晝夜血戰守四行」的故事令數萬觀眾淚目。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八佰》戰役發生的幾天,還發生一場更加慘烈的、震驚中外的寶山保衛戰!在死亡面前,一切的情感都將得到最真實的呈現,堅固的兄弟情,深埋心底的愛國情。
  • 想不到《八佰》壯士真實結局如此悲慘,走進四行倉庫探尋歷史真相
    建築的西牆,刻意保留了戰爭的痕跡,牆上密集的彈孔和被炮彈打出的缺口,默默訴說著83年前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悲壯一幕。由於四行倉庫的東面和南面都是租界,100米外還有兩個巨大的煤氣罐,萬一爆炸將遭到英國人的強烈反擊,所以日本人不敢動用飛機轟炸,也不敢用重炮轟擊,只能採用輕型炮火亂轟、機槍猛掃並四處縱火。
  • 從《八佰》的八百壯士到《捍衛者》的姚子青營,一寸山河一寸血
    最後八佰壯士還大部分安全撤退。戰後有人對四行倉庫做統計,總共有420個彈孔。四行倉庫保衛戰不斷被拔高,被保存下來作為紀念館,主要還是因為它的精神具有激勵作用。在真實歷史中,寶山保衛戰打得比電影更激烈,更悲壯,更驚心動魄,並且也被多次搬上熒幕。這裡不是影評,不對這兩部電影做評論。只是和大家聊一聊這兩部電影背後的真實歷史,緬懷先烈,致敬英雄。《八佰》裡的「八佰壯士」上一篇文章已經講過,在這裡就不累贅。這裡主要講淞滬會戰時寶山保衛戰裡的姚子青營。
  • 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結局如何,團長被刺殺,抗戰結束後只剩100人
    要知道上海都是平原,無險可守。中國無論武器裝備還是士兵素質都無法和日本比,所以仗打的非常慘烈。1937年10月26日,上海閘北地區抵抗越來越難,蔣介石決定把軍隊撤走防衛上海西部郊區。而守衛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就是這這種狀況下產生的。蔣介石雖然想撤軍,但還是要留一部分軍隊抵抗,因為之後九國公約的代表要在上海籤字。蔣介石想通過這些部隊的抵抗來換取各國的同情。
  • 萬裡一孤城,儘是白髮兵,一群唐朝老頭兵堅守孤城40年,為何誓死不降?
    真實,從來都是藝術作品的力量源泉。這部短片能以廣告的身份贏得一片喝彩,就是因為根植於真實的歷史。同時,也只有了解歷史,才能讀出其中的悲壯和執著。這一時期是中國人最為自豪的年代,無數人以說唐語,穿唐裝為傲。漢唐時期的西域,分布著大大小小几十個國家,要統治並管理好這一片區域,僅靠軍事手段,成本太高,難以維持。
  • 明道這樣的演員不該被埋沒,為明道明不道!
    今天偶然看到了明道哥的新聞,具體內容我也不多做介紹,畢竟再次重複當時的內容,也很無味。但是呢,明道真的是一個很有內涵的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樣,簡單,大氣,不做作,敢作敢當的這種感覺,渾身充滿了陽光,正能量,你越是品味,越覺得他挺好的,然後越來越看好他。
  • 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八佰」的故事不該因審查而埋沒
    留守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423人,但謝晉元團長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他們要正面對抗的卻是五千到三萬的日軍。數十倍的兵力懸殊,讓這一場戰鬥變成有去無回的困獸之鬥,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對決如同蚍蜉撼樹,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
  • 歷史上真實的「八百壯士」,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最終結局如何
    相信許多人在看過這部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無畏生死的精神感動得涕淚橫流。 (《八佰》劇照) 不過,電影畢竟有局限性,那麼在這部電影背後,又有著哪些我們不知道的真實歷史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