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俗話叫「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意思是黃金自帶避險屬性,任何時候都能作為硬通貨使用,而且可以有效地抵禦通貨膨脹。在發生戰亂的地區,貨幣貶值會非常嚴重,而黃金的價值卻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古董對於國家來說,是文化的傳承,更具有相當重大的研究價值。
但對於個人來說,除了收藏和滿足個人喜好,意義並不大,盛世之下,有閒錢的人才會收購古董。
古董的價值很難判斷,因為它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加以界定。有的古董不值錢,有的古董卻價值連城,因為一件傳家寶瞬間暴富的事也不少見,只是絕大部分人沒這種福氣。
10年前,北京亞洲大酒店,保利中國古代書畫夜場拍賣會上,一件乾隆所畫的《嵩陽漢柏圖》拍出了8700萬的天價,成交價比起拍價高出6200萬,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
所有人都對這件絕世珍寶好奇不已,但卻很少有人知道,賣家只用了17萬就將這幅畫收入囊中,轉手就賣出8700萬。
這幅畫的原主人是河南的兩位農民兄弟,前幾年很多電視臺都流行鑑寶節目,請一些專家、教授對節目嘉賓提供的古董進行鑑定。
鄭州的朱雲兄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鑑定節目看多了以後,他們也做起了一夜暴富的美夢。翻箱倒櫃之下,他們還真找到了一幅《嵩陽漢柏圖》,父親曾經跟他們說過,這個畫是乾隆爺的真跡,上面還有乾隆的印章,應該能值不少錢。
2009年9月,朱雲兄弟帶著畫興衝衝的來到了鑑寶節目的現場,還沒等他上臺,一個名為劉巖的專家跟他們說,這幅畫雖然有些年頭,但絕對不是乾隆的真跡,是一幅贗品。
這位專家還說,如果真要賣,這張畫頂多值3萬塊錢。
朱雲兄弟一聽這話就愣了,這跟他們的心理價位相差太多,父親明明說這幅畫是真的。
朱云:「他後面又說可以幫幫我們,說會介紹一個買家過來,到時幫我們多要幾萬塊錢!」既然專家都這麼說了,這對農民兄弟還能怎麼辦呢?專家都說這幅畫是假的,總不能是看錯了。
十幾天後,專家劉巖帶著一位收藏家找到了朱雲,在劉巖的撮合之下,朱雲最終將畫賣出了17萬,這個結果讓他激動不已,對這位專家更是不停地道謝。
一年以後,這幅畫被賣出8700萬,朱雲這對農民兄弟才知道上當。
為了討個說法,朱雲再次找到了劉巖,但劉巖對低價賣畫的事矢口否認,稱當初沒有說過這幅畫是贗品。
劉巖辯解稱,當時只是說這幅畫收藏的意義不大,而且能賣出8700萬也不是因其價值高,而是被炒作出來的,再說了,古董的價格沒有參考標準,不存在騙人的問題……
不得不說,現在的古董市場水太深,這對農民兄弟的遭遇並非偶然事件,很多人都栽在了古董上。
普通人還是不要隨意進入這個圈子,跟玉石翡翠一樣,外行人根本看不出好壞,以次充好,或者變相壓價都不奇怪。
古董的意義在於文化的歷史的傳承,而不是發財的渠道。